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大鼠外周血G0期淋巴细胞核异常测试法对铬的诱变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价太铬具有不同的诱变性。与常用的短期致突变测试法的实验结果相一致,本方法作为环境诱变剂的短期初筛试验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种快速简便的完整淋巴细胞微核制片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微核测定是常用的短期测试法之一,可用来评价各种理化因子的诱变和潜在的致癌效应。为了发展人类细胞的检测系统,Heddle等首先研究了辐射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由于采用染色体制片技术,故细胞膜破裂,精确计数微核有困难,后来一些作者采用改变低渗液或培养物直接推片等方  相似文献   

3.
孔志明  王Yuan 《遗传学报》1993,20(4):290-293
本文用不同剂量的MMC处理大鼠外周血,放置18小时后直接制备淋巴细胞血涂片,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MMC可诱发G_(?)期淋巴细胞的核损伤。本实验对各种核损伤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微核、核变形和核碎裂等指标与MMC剂量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作者认为,大鼠外周血G_(?)期淋巴细胞核异常测试法比传统的微核测试法更敏感、合理,在致突变试验中可作为初筛的体外短期测试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核损伤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薛开先  王苏 《遗传学报》1990,17(1):70-74
核异常作为组织特异性的遗传毒理体内短期检测法,现已日益受到重视。它比微核测试更敏感和合理。核异常包括多种形式的核损伤,而它们与致癌因子的损伤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本文以r-射线作为致癌与诱变因子,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系统地比较研究了常用核损伤指标:微核、核变形、核碎裂和核固缩等的剂量(0-5Grag)一反应关系,并作线形回归分析。作者认为,作为人体淋巴细胞核异常测试法,应包括微核,核变形及核碎裂3个核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5.
曲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外线和氮离子注入作为诱变手段对曲酸产生菌黄曲霉CICC2242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高产菌株N83。曲酸产量由初始的12.4g/L提高到19.4g/L,提高了56.5%;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N83遗传性状稳定良好。该结果表明氮离子注入诱变是获得高产曲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利用空气等离子体对植酸酶产生菌Aspergillus niget0002进行诱变选育,获得一株高产菌株,其酶活力是出发菌株的1.72倍。实验表明:应用廉价辐射源—空气等离子体诱变选育微生物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避暗反应测定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提高避暗反应测定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敏感性,本实验对三种实验及统计方法进行了评价。方法 采用IBO致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损伤模型和东莨菪碱所致的记忆障碍模型,对单次简单测试法、多次简单测试法和多次记分测试法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 对于基底前脑损伤模型,单次简单测试法的潜伏期学习记忆指标无法显示出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多次简单测试法两种指标均能显示出显著性差异,且较多次记分测试法的指标差异的显著性高。对于东莨菪碱致痴呆模型,也有同样的效果。结论 多次简单测试法更能敏感地反映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单宁酶高活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郭鲁宏  杨顺楷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2):105-108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higer)No.13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获得一株制备原生质体的起始菌,该菌株单宁酶活性比No.13提高55%,并对其制备原生质体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方案基础上,紫外诱变原生质体,诱变株经筛选,最后得到一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单宁酶高活性菌株,在摇瓶培养基中进行生物转化实验,连续传代10次,结果显示发酵液中没食子酸浓度始 维持在22.8-23.9mg/  相似文献   

9.
沈维干 《生物学杂志》1999,16(1):28-28,48
本实验应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多甙处理人外周血Go期淋巴细胞,放置18小时后,直接观察微核率及核损伤的变化。结果显示,雷公藤多甙对人外周血Go期淋巴细胞微核率,核变形率和核碎裂率均无明显的影响,亦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加。因此,作者认为,雷公藤多甙是一种对人类无潜在遗传毒性的药物,临床上可以安全作用,另一方面,本实验方法比传统的微核测试法更为直接,简便,敏感,有望成为一种简便实用检测化学诱变剂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曲酸生产菌的复合诱变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为出发菌株,经3次紫外线、1次^60Co、3次亚硝基胍多重复合诱变处理,选育获得曲酸生产菌UCN7—17,配以最佳培养条件,发酵7d,曲酸产量由原来的0.926%,提高到6.3%。实验证明采用多因子复合诱变,能有效改变菌株对诱变因素敏感性,提高变异率,逐步提高突变株的产酸水平。  相似文献   

11.
赤霉素产生菌的激光,化学复合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激光和氯化锂复合诱变赤霉菌,对其产生的赤霉素中活性最高的GA3含量作为效价测定。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激光诱变,LiCl诱变,复合诱变效价分别提高为113.7%,40.2%,189.6%。展示激光复合诱变是遗传育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提高生香酵母产酯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原生质紫外诱变方法对生香酵母进行诱变处理,并利用重氮染色法检测突变株的酯酶活性,成功地选育出两株高产酯生香酵母FU4和FU7,实验室发酵实验结果表明,FU4和FU7菌最大产酯量分别为出发菌株的1.6倍和1.5倍,且产物风味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γ-亚麻酸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提高深黄被抱霉产生γ-亚麻酸的量,对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线诱变,实验表明采用紫外线(UV)照射45s,可获得高产突变株,突变株MH23、MH18和MX26分别比对照株M6-22的γ-亚麻酸产量提高了70.7%、54.1%和53.6%.表明用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豫北地区没有鱼腥草栽培,缺乏耐低温能越冬材料的需求,本实验以鱼腥草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的组织培养诱导侧芽发生,优化了鱼腥草侧芽组织培养体系;使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侧芽,诱导耐低温突变体,通过测定诱变材料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鉴定材料耐寒性。结果表明茎段侧芽诱导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培养基MS+6-BA2.0mg·L-1+NAA0.2mg·L-1;诱变处理的最佳组合为0.4%EMS处理6h,获得8株耐低温突变体;侧芽生根的最佳浓度组合为1/2MS+NAA0.8mg·L-1。  相似文献   

15.
糖蜜发酵培养富铬酵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筛选对铬元素吸收较好的产朊园酵母(Torulopsisutilis)为实验菌株,根据铬的耐受量实验,确定糖蜜培养基铬的添加量,研究富铬酵母培养最佳工艺条件,探讨富铬酵母的应用。发酵产品富铬酵母铬的含量7388mgkg,蛋白质含量4874%(ww),得率30%(wv)。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从郑州果园中分离得到,其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亚硝基胍(NTG)和微波诱变处理,确定了,二者诱变处理的最佳处理剂量:NTG最佳处理浓度为200μg/mL,微波诱变为HI微波挡(850W、脉冲频率2450MHz)处理100s,筛选出13个高效突变株。经传代实验,2株高效突变株N1和W2抑菌圈直径分别稳定在26mm和24mm以上,比出发菌株提高21.8%和14.8%.  相似文献   

17.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乳糖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紫外线诱变和^60Co-γ射线协同诱变的方法,对出发菌株Uco-3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通过正突变率与诱变剂量的相互关系,确定最佳诱变剂量。采用4min的紫外线照射和剂量为500Gy的γ射线对黑曲霉Uco-3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软得一株产高温乳糖酶的高产突变株,突变株产乳糖酶能力显著提高,产酶活力达44.37U/mL,是出发菌株Uco-3的2.73倍。  相似文献   

18.
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激光诱变及高产菌株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普鲁兰(pullulan)产生菌-茁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原生质体的激光诱变,以得到普鲁兰高产菌株。方法: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并确定了其最佳条件为:菌体以1%的甘氨酸预处理;在0.1mol/L pH 6.0柠檬酸一柠檬酸钠缓冲液,含0.7mol/L NaCl的高渗稳定液中;经蜗牛酶0.2%、纤维素酶0.1%、溶菌酶0.2%的混合酶酶解15min。采用He-Ne激光诱变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筛选得到普鲁兰高产菌株J208,其蔗糖转化率达到53.3%,是原始菌株的10.6倍。结论:用激光诱变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是获得普鲁兰高产菌株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α-乙酰乳酸脱羧酶产生菌的微波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高产突变株,以产α-ALDC的枯草芽孢杆菌3226—5为出发菌株进行了诱变处理。经过微波(小火)物理诱变得到3株高产正突变株W181、W184、W195,经过多次传代实验,表明W181、W195是稳定的突变株。突变株W195的α-ALDC相对酶活(OD522)由出发菌株的0.35提高到0.617,提高了76%,突变株W181提高了66.9%。  相似文献   

20.
VC二步发酵产酸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通过紫外线两轮诱变的方法诱变选育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以实现提高2-酮基-L-古龙酸(2-KLG)产量的目的,获得1株高产2-KLG的菌株G5。结果证明该突变菌株在pH6.5—6.7的发酵培养基中与蜡质芽孢杆菌(Bcillus cereus)混合发酵,G5的平均糖酸转化率提高了13.49%,酸量达到83.6mg/mL,发酵周期缩短了2—3h。经连续10代转接发酵实验,证明其产酸稳定性较好。结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的突变体G5提高了糖酸转化率,缩短了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