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曾在一个儿童患者体内,发现一个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株,其HBsAg主蛋白aa126发生Ile(ATT)到Ser(AGT)的取代。已知adr/ayr亚型HBsAg126位为Ile,而adw/ayw亚型HBsAg126位为Thr,表明HBsAg126Ser是一个新的变异株。用计算机做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突变体HBsAg126Ser主蛋白aa120-aa130区段的二级结构与野生型adrHBVHBsAg126Ile相比发生明显的改变。这种构象的变化可能会影响a抗原决定簇(a124-aa147)的抗原性。为了证实这一点,构建了突变S基因表达质粒,在SV40早期启动子的控制下进行抗原表达。利用HBsAg9肽(Thr-Ile126-Pro-Ala-Gln-Gly-Thr-Ser-Met)抗i单克隆抗体和9肽(Thr-Thr126-Pro-Ala-Gln-Gly-Thr-Ser-Met)抗t单克隆抗体进行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表明,这种Ser126突变蛋白对抗i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比野生蛋白减弱,对抗t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则与HBsAg126Thr接近。但用三种抗-a单克隆抗体的检测结果揭示,突变蛋白HBsAg126  相似文献   

2.
通过PCR定点突变的技术,将蛇毒蛋白Echistatin基因的C端进行了突变(Ala48→Arg48→,Thr49→Val49),模拟纤维蛋白N端的四肽(Gly-Pro-Arg-Val),以期增加Ecs(Echistatin)的活性。突变的基因重组到表达质粒pJC264上,经IPTG诱导,以CheY-Ecs融合蛋白方式进行了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5~20%。SephadexG-75初步纯化该融合蛋白,然后用CNBr裂解,透析,冻干,反相HPLC纯化C端突变体Ecs蛇毒蛋白,N端十个氨基酸分析与天然的相符,在PRP(platelet-richplasma)测活体系中,10μmol/L的ADP诱导,C端突变体Ecs抑制血小板凝聚的活性约为野生型4倍。得到了Ecs的C端突变后使Ecs抑制血小板凝聚的活性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蛇毒蛋白Echistatin的C端突变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定点突变的技术,将蛇毒蛋白Echistatin基因的C端进行了突变(Ala48→Arg48→,Thr49→Val49),模拟纤维蛋白N端的四肽(Gly-Pro-Arg-Val),以期增加Ecs(Echistatin)的活性,突变的基因重组到表达质粒pJC264上,经IPTG诱导,以CheY-Ecs融合蛋白方式进行了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5 ̄20%,Sephadex G-75初步纯化  相似文献   

4.
从织锦芋螺中克隆α芋螺毒素序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从我国南海产织锦芋螺(Conustextile)中分离新的毒素序列并研究其应用价值,进行了织锦芋螺毒素基因的分离工作.从织锦芋螺毒管中提取mRNA,以A族芋螺毒素的信号肽编码部分和3′端非翻译部分的保守序列为引物,通过RT-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方法获得新的芋螺毒素序列.结果得到两种不同的α芋螺毒素序列,两者都属于α4/7亚型芋螺毒素,预测其成熟肽序列分别为Pro-Glu-Cys-Cys-Ser-Asp-Pro-Arg-Cys-Asn-Ser-Ser-His-Pro-Glu-Leu-Cys-Gly(C端Gly可能被酰胺化)和Pro-Glu-Cys-Cys-Ser-His-Pro-Ala-Cys-Asn-Val-Asp-His-Pro-Glu-Ile-Cys-Arg.采用传统的生化分离手段尚未从织锦芋螺中获得过α芋螺毒素序列,这两种α芋螺毒素作用的种属特异性、受体类型特异性和在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大肠杆菌TG1 中, 发现了一种与人白介素6 核转录因子mRNA 的3′非翻译区专一结合的蛋白, 其N端氨基酸序列为AlaThrArgIleGluPheHisGlyCyss( ?)Gly。对数据库检索未发现完全同源的蛋白。对于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真核m RNA专一结合蛋白的意义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突变和野生型体ATP合成酶的ε亚基均可增强中绿体毫秒延迟发光的快相;不同的突变体对快相的增强强度不同,但与它们对离体CF1的Ca^2+-ATP酶水解活力的抑制程度情况一致。且这种影响在1℃左右的低温下较显著,而温度升至25℃时,这种增强作用趋于消失。加入解联剂后快相部分消除,ε亚基仍有增强作用。这些结果说明,ε亚基是通过与CF1的专一作用而影响光系统Ⅱ附近类囊体的动态结构,使质子不易从类囊体膜上流  相似文献   

7.
用点突变的方法将大肠杆菌精氨酰—tRNA合成酶(ArgRS)的基因args上相应于Lys378和Lys381的密码AAA分别变为两氨酸的密码GCA和精氨酸的密码子CGT,得到了4个args的突变体args378KA,args378KR,args381KA和args381KR,将它们分别连接到pUC18上,转入大肠杆菌TG1,在TG1转化子中,ArgRS及其变种的表达量约为TG1中的120倍以上。结果表明Lys378为Arg和Ala取代分别使活力下降0%和10%;Lys381变为Ala和Arg后,活力分别下降33%和10%左右。Lys378不为酶活力必需。Lys381部位的正电荷对酶活力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突变和野生型叶绿体ATP 合成酶的ε亚基均可增强叶绿体毫秒延迟发光的快相;不同的突变体对快相的增强强度不同,但与它们对离体CF1 的Ca2+ATP酶水解活力的抑制程度情况一致。且这种影响在1 ℃左右的低温下较显著,而温度升至25 ℃时,这种增强作用趋于消失。加入解联剂后,快相部分消除,ε亚基仍有增强作用。这些结果说明,ε亚基是通过与CF1 的专一作用而影响光系统Ⅱ附近类囊体膜的动态结构, 使质子不易从类囊体膜上流失,质子动力势较难被解联剂所去除  相似文献   

9.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CM-52阳离子交换层析、HRLC分子排阻层析及FPLCMonoS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从丝瓜籽中分离到一组分子量为8kD左右的小分子核糖体失活蛋白——LufinS1、LufinS2、LufinS3。末端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N端氨基酸分别为Ala、Pro和Thr。氨基酸序列分析确定了LufinS2的N端9个氨基酸的序列是Pro-Arg-Arg-Gly-Gln-Glu-Ala-Phe-Asp。LufinSs对核糖体的失活机制与天花粉蛋白(TCS)一致,是RNAN-糖苷酶催化型的。它们对无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活性较TCS略强,IC50分别为1.3×10-11、1.0×10-10和6.3×10-11mol/L左右。因此LufinSs有可能开发成免疫毒素的高效“弹头”。  相似文献   

10.
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的根分泌物中含有Met等多种氨基酸,其中Met、GABA、Gly、Ala、Asp、Ser、Val和Leu(10-7~10-2mol·L-1)均对凤眼莲的根际肠杆菌属F2(Enterobactersp.F2)细菌有强烈的正趋化作用;Glu、Thr和His(10-7~10-3mol·L-1)也对该菌有一定的正趋化作用;而Lys、Cys、Arg、Tyr、Pro、Asn、Gln、Ile、Phe和Typ则对该菌表现出一定的负趋化作用.对细菌的正趋化作用存在一个趋化物的最适浓度范围.具有正趋化作用的氨基酸在凤眼莲根际的浓度都较高,而具有负趋化作用的浓度则较低,这正是凤眼莲与该根际细菌结合为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彭天剑  郭礼和 《遗传学报》1994,21(2):155-160
本研究用缺口以链法对肠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PGA)基因Ser177进行寡核苷酸定点突变。通过NIPAB(2-硝基-5-苯乙酰胺苯甲酸)试纸法筛选和测序鉴定,获得突变体Cys177,Gly177,Arg177和Asn177。它们的PGA活性均已丧失。酶蛋白电泳分析表明突变体蛋白在体内正常表达。推测PGA Ser177秀可能位于酶底物结合中心,是酶活性所必需,不能被置换。  相似文献   

12.
曾在一个儿童患体内,发现一个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株,其HBsAg主蛋白aa126发生Ile(ATT)到Ser(AGT)的取代。已知adr/ayr亚型HBsAg126位为Ile,而adw/ayw亚型HBsAg126位为Thr,表明HBSaG126Ser是一个新的变异株。用计算机做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突变体HBsAg126Ser主蛋白aa120-aa130区段的二级结构与野生型adr HB  相似文献   

13.
用寡核苷酸诱导的基因定位突变法,将人白细胞介素-2(IL-2)第20位Asp分别突变为Arg、Lys.和Asn,比较第20位残基碱性基因对IL-2活力的影响,结果20Asp突变为碱性残基时,IL-2活性急剧下降,但突变为Arg时所导致的活性下降较突变为Lys严重3000倍以上,从空间结构变化上对这2个碱性残基造成的如此大的活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20Arg突变后对。121Trp的微环境有极为显著的影响。结果提示20Asp在与β亚基作用的同时,其局部空间结构的稳定对维持IL-2的生物学活性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凝乳酶β-转角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和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牛凝乳酶的第二个发夹结构中的Ⅵ型β转角的功能,利用基因突变技术,将该转角的氨基酸残基(Leu20Gly21The22Pro23Pro24Gln25)改为(Leu20GlyGlyGln25)、(Leu20SerGlyGln25)或(Leu20GlySerGln25),得到3个突变牛凝乳酶原表达质粒pMCGG,pMCSG和pMCGS。除pMCGS不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外,pMCGG和pMCSG均能以包含体的形式进行表达,且表达水平与野生型相当。像野生型凝乳酶原一样,pMCGG和pMCSG的表达产物经过变性复性,均能自活化为假凝乳酶,而且复性后的酶原突变体在DEAESepharoseCL6B上的柱行为与野生型相类似,但突变体假凝乳酶的凝乳及水解酪蛋白活性均明显低于野生型。说明突变对酶原的折叠影响较小,但对酶的催化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白细胞介素-2(IL-2)a螺旋B中氨基酸残基的空间分布选择性地突变了一些氨基酸残基,结果发现.57Gln→Gln,62Gln→Leu,62Gln→Arg和65Pro→Arg这些替换均使IL-2活性显著降低或丧失,而63Leu→Ser或64Lys→Ala对IL-2活性影响不大。从受体竞争抑制结合实验结果可知,上述不表现活性的突变体也同时丧失了与高亲和力受体的结合能力,这说明α螺旋B中这些位点对IL-2与受体结合有贡献,事实上,那些直接与受体β、γ亚基结合的残基所在螺旋为A、D螺旋而非α螺旋B,由此我们认为α螺旋B虽不直接参与与受体β、γ亚基结合,但它在空间结构上对IL-2与受体β、γ亚基的结合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57Gln、62Gln、65Pro等残基则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 China )     
采用脱氨再生几丁质凝胶亲和层析从萝卜叶中获得了PAGE圆盘电泳均一的溶菌酶,并通过微量蒸发扩散法获得其结晶。用pH动力学研究方法和化学修饰法对该酶的活性中心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OOH(Glu/Asp)基团、Trp及His残基可能为酶活性所必需。采用对Tyr、Cys、Arg、Ser/Thr残基专一的修饰剂对酶作用后,酶活性基本上不受影响。同时,酶活性受到组胺和GlcNAc抑制。讨论了萝卜溶菌酶与鸡蛋清溶菌酶和木瓜溶菌酶的活性中心的相互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多位点突变引物和PCR方法对合成的人肿瘤坏死因子进行了突变,通过这一突变,人肿瘤坏死因子的第二位精氨酸的密码子CGT被变为赖氨酸密码子AAA,将突变后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SB-92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重组质粒pSB-TNF-K2,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突变体[Lys2]hTNF-α的表达产率达到菌体内总蛋白质的60%以上,且为一可溶性蛋白质并易于纯化。同野生型hTNF-α相比,[Lys2]hTNF-α具有稍低的毒性,但对于某些人肿瘤细胞株表现出高于数十到数百倍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水稻转绿型白化突变系W25与亲本2177s苗期叶片内碳水化合物总量及蛋白质含量差异明显。亲本2177s幼苗叶片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在两种温度下基本稳定。但W25却有明显不同,25℃下W25叶片内蔗糖和淀粉的含量比20℃下的低,但还原糖含量明显地高,蛋白质含量较高,丙酮酸激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强,游离氨基酸中Ser、Glu、Val的含量明显较低,Arg,Pro,Thr含量明显较高,尤其是Thr  相似文献   

19.
在大肠杆菌TG1中,发现了一种与人白介素6核转录因子mRNA的3’非翻译区专一结合的蛋白,其N-端氨基酸序列为Ala-Thr-Arg-Ilu-Phe-His-Gly-Cyss(?)-Gly。对数据库检索未发现完全同源的蛋白。对于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真核mRNA专一结合蛋白的意义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对胰蛋白酶所特有的二硫键[129,232]进行了定位改造,将Cys突变为Ser,以观察其对胰蛋白酶稳定性及活性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工程的方法,构建了三个突变体C129S、C232S和C129S/C232S.在E.coliX-90菌体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用含胰蛋白酶特异性底物TAME的活性胶检测活性,发现C232S丧失胰蛋白酶活性,而C129S和C129S/C232S保留了胰蛋白酶活性。在盐酸胍作用下比较双突变体和野生型胰蛋白酶活性,发现突变体C129S/C232S的稳定性有所降低。结果表明二硫键Cys129-Cys232对于胰蛋白酶的活性是非必需的,可能在稳定蛋白质的结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