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确定从噬菌体抗体文库中筛选出的抗体的属性和方便目的基因的表达及其产物的纯化,对两株具有“1F7”独特型的抗HIV-1gp160抗体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并构建了可溶性表达载体.发现3B株含有完整的Fab段,1D株只有重链Fd段.序列测定表明两株克隆的Fd段基因完全相同,其可变区VH属于VHⅠ亚群,而3B株的“轻链”序列与已知的人的κ和λ轻链无同源性.用从另外的Fab抗体文库中筛选出来的3株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的轻链与3B的重链重组,并选择一个HIV-1gp160特异性较好的重组抗体株,命名为3Bs.构建了1D株与3Bs株的可溶性表达载体,免疫印迹实验证实了具有“1F7”独特型的抗gp160独特型阳性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人源单克隆抗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抗体Fab段基因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噬苏体抗体库技术有效地筛选出了多株抗HIV-1人源单克隆抗体。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HIV-1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插入载体pCOMB3,建立噬菌体抗体库。分别以HIV-1gp120和gp160为固相抗原,经过多轮筛选,从中获得了多株抗HIV-1gp41、gp120和gp160的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抗HIV特异性噬菌体抗体随抗体库的筛选高度富集,抗  相似文献   

3.
HIV—1 SF2株env基因(120)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邵一鸣 《病毒学报》1996,12(1):18-22
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IV-1 SF2株编码外膜蛋白gp120的env基因片段与原核载体pBV220进行重组,构建成质粒pBVSF2env,并在大肠杆菌(E.CoilDH10b)中获得表达,经Westemblot反应证实,该重组蛋白与来自HIV-1感染者的血清(含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株HIV-1B亚型gp120全基因序列克隆到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I中多角体启动子下游,构建成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I-gp120,利用细菌/杆状病毒(Bac to Bac)表达系统筛选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Sf9中高效表达了HIV-1的外膜糖蛋白gp120,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一致,证明表达了2种糖基化程度不同的gp120。  相似文献   

5.
用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C33_c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建立了7株能稳定分泌抗C33_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H6D2、2G1A6、3A4A8、3E3E7、4G12C10、4A10C2、5F4B6.试验结果表明,7株McAbs具有良好的HCV特异性,间接ELISA法测得小鼠腹水McAb效价为1:10 ̄4-1:4×10 ̄4;竞争抑制实验和相加指数测定证实7株McAbs识别相关的抗原表位;7株McAbs中1株为IgM(5F4B6),其它6株为IgG(2a)。  相似文献   

6.
人抗体组合文库的构建和抗HBsAg噬菌体抗体的筛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应用噬菌体表面递呈表达系统构筑建了人抗体组合文库,并同了结合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人噬菌体抗体(Fab片段)。以免疫球蛋白信号肽序列为引物进行半套式PCR所得到的产物在质和量上优越于以可变区5末端保守库列为引物进行PCR所得到的产物,经过3次亲和选择后,抗体阳性率为69%,抑制实验表明,所筛选出来的噬菌体本具有抗HBsAg的特异性,序更分析表明VH分别属于VHI亚群和Ⅲ亚群,其轻链VL分别属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高效表达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gp41蛋白,从而为HIV1基因工程诊断抗原的国产化打下基础,用PCR的方法从HIV1全基因序列中扩增出编码gp41N端的690bp片段。经酶切后,克隆到pET28a载体中,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gp41蛋白。间接ELISA、Westernblot、SDSPAGE电泳证实,该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且表达量约占总菌体蛋白的45%。重组蛋白经金属鏊合纯化,纯度达99%。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抗HBsAg人—鼠嵌合抗体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同源重组我们构建了同时含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嵌合抗体重、轻链基因的双重组 BacHL4.2。利用双重感染和双重组病毒感染秋粘虫Sf9细胞,SDS-PAGE结果说明嵌合抗体重、轻链同时在胞内得到了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两种情况均能在胞内组装成H2L2完整免疫球蛋白分子。ELISA和功能性免疫迷检测证明重组嵌合抗体与父本鼠源单抗OH3一样能特异性识别具有天然构象的HBsAg,而不识别经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B1的免疫检测:Ⅱ.抗体的产生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福生  李根久 《菌物系统》1999,18(4):409-414
将黄曲霉毒素B1肟(AFB1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连接物,通过多点、多次免疫法注射免疫兔子。分析了抗体的产生进程、效价以及牧民性,注射抗原后的第60天开始有较明显抗休平生,第102天达到高峰,维持15天左右后开始下降;抗体的ELISA价高达1:30000;和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结构类似物的竞争ELIS 有很好的特异性。运用该抗体,以ELISA分析检测了几种农产品及饲料中污染AFB1  相似文献   

10.
将黄曲霉毒素B1肟(AFB1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连接物,通过多点、多次免疫法注射免疫兔子。分析了抗体的产生进程、效价以及特异性。注射抗原后的第60天开始有较明显抗体产生,第120天达到高峰,维持15天左右后开始下降;抗体的ELISA效价高达1:30000;和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结构类似物的竞争ELISA表明,抗体有很好的特异性。运用该抗体,以ELISA分析检测了几种农产品及饲料中污染AFB1的含量,并和薄层层析法的分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AFB1的含量大于等于5ng/ml时,两者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HIV-1核心蛋白(Gag)p17-p24蛋白的些生物学及免疫学特点。间接免疫荧光、Dot 及LISA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构建的两株重组病毒分别表达了HIV-1Gap p24及p17-p24融合蛋白。电镜观察证实,Gag p24及p17-24重组蛋白均可形成病毒样粒子。重组病毒可诱导小鼠产生抗HIV-1Gap p24抗体。重组病毒感染BHK21细胞后,可见由  相似文献   

12.
在大肠杆菌中,利用新构建的含T7噬菌体g-10核糖体结合位点(RBS),以及λ噬菌体PR启动子的新型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表达gag-pol基因片段,获得了具有天然序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核心蛋白p24(CA)的高效表达。克隆的gag-pol基因片段在其阅读框架移位区域插入了4bp碱基,其表达的病毒蛋白酶在阅读框架上与gag一致,从而实现了对gag-pol融合蛋白的有效加工,产生成熟的核心蛋白p24及其它产物。重组p24以可溶形式存在,可以被抗p24的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测定的N-端7个氨基酸序列与从病毒纯化的p24完全一致,在使用硫酸铵沉淀后,采用两步离子柱层析,可将重组蛋白纯化到95%以上的纯度。ELISA分析表明,纯化的p24可以作为特异性很强的试剂而用于HIV感染的诊断及病情的预后,并可用于p24的生化及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赵波  李保仝 《病毒学报》1995,11(2):169-172
用人工合成的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V-Ag)肽建立了检测抗HDV-IgM抗体的ELISA方法。本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特异性强,与抗HAV-IgM'抗HBc-IgM、抗HBs-IgM、抗HCV-IgM、抗CMV-IgM、抗RV-IgM、类风湿因子(RF)及抗核抗体(ANA)阳性血清均不起反应,且可被2-巯基乙醇阻断而不起反应。经初步临床应用,31例正常人血清抗HDV-IgM全部阴性,28例慢  相似文献   

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检测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聚体合成肽(HIV-1gp41、gp120、p24和HIV-2gp36)包被酶标板条制备成固相抗原,与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酶标记物、底物TMB及阴阳性参考血清配套制备成HIV抗体EIA试剂盒,专供检测人血清或血浆HIV1/2抗体之用。以荷兰、韩国及万泰试剂作为对照,用该试剂盒对检定所的Panel标准及献血员15550例(其中HCV抗体阳性128例,HBsAg阳性46例)进行检测,四种试剂对检定所Panel标准的13份阳性血清均呈阳性反应,28份阴性血清均为阴性;献血员15550例,四种试剂对其中1份血清均呈阳性反应,经Westernblot试验证实为阴性,四种试剂的阴性检出率均为99.99%。连续制备三批试剂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同时委托检定所进行临床考核,47份阳性血清全部呈阳性反应,150份阴性血清全部为阴性。说明该试剂盒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抗人AFP抗体噬菌体呈现文库的构建筛选及基因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AFP免疫小鼠脾细胞mRNA中扩增出全套抗体V区基因并随机拼接为ScFv,构建全套ScFv基因噬菌体呈现文库,经两轮panning筛选富集,一次从94个单个重组噬菌体克隆中筛选到14个具有AFP结合活性的克隆,测定两个阳性克隆中ScF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获得一个VH基因和两个VK基因,其基因序列分别与鼠Ig VHjJ558,VK-OX1和VK4/5家族同源性最高,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抗体  相似文献   

16.
应用抗HIV-1Rev单链抗体细胞内免疫方法,研究在人T细胞和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内抗病毒复制的效果,探讨细胞内免疫抗HIV-1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克隆抗HIV-1Rev单链抗抗体(sFv)基因,以逆转录病毒为基因载体,将名装后的含靶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导至人CD4阳性T-细胞株CEM和SupT1,以及HIV-1阴性自愿者的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PBMC),再分别用不同剂量(MOI)的HIV-1病毒株PN  相似文献   

17.
含有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的重组表达质粒及其基因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Epstein-Bar(EB)病毒主要的膜抗原(MA)BLLF1基因片段插入pHD101-3质粒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HD-gp350,并转染293细胞进行瞬间表达。用免疫荧光法从细胞膜检测到表达的抗原能与其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Western-blot法证实,表达的抗原分子量为350kD.用能在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质粒pHD-gp350的DNA,经Sepharose2B柱纯化后,注射经普鲁卡因预处理的Balb/C小鼠的四头肌,观察到EBV-IgA/MA抗体水平比EBV-IgG/MA低,而EBV-IgA/MA的持续时间比EBV-IgG/MA长。采用表达EBVMA的质粒DNA与CHO细胞表达的MA蛋白免疫小鼠,均获得抗EBVMA的抗体。  相似文献   

18.
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从未经免疫的混合人噬菌体抗体库直接筛选抗TNFα的人源单克隆抗体,3种不同的检测手段表明,经过5轮的筛选,能够与TNFα结合的噬菌体抗体得到了有效的富集。对所获得的噬菌体抗体克隆进行的初步鉴定表明,7个噬菌体抗体克隆能有效地与人重组TNFα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具有特异性,由这7个噬菌体抗体克隆制备的抗体Fab片段也能有效地与TNFα结合。由此,我们通过噬菌体抗体技术直接获得了TNFα的人源单克隆抗体,这为进一步制备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人源抗TNFα单克隆抗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对清洁级实验动物应排除的四种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小鼠脱脚病病毒、鼠肝炎病毒和仙台病毒)抗体玻片酶免疫(EI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四种病毒感染的细胞和对照细胞经冷丙酮固定于载玻片上制成特异性抗原和对照抗原,此四种病毒的抗血清各10份和SPF小鼠血清20份分别与四种病毒的特异性抗原和对照抗原进行EIA交叉试验,结果显示,抗原只与其相应抗血清发生特异性显色反应,与非特异性小鼠血清和SPF小鼠血清不显色。与HI或ELISA方法比较,通过对112份普通小鼠血清进行测试,结果表明,EIA对仙台病毒抗体的检出率(19.6%)显著高于(<0.005)HI(6.3%),对小鼠脱脚病病毒抗体的检出率(23.3%)与HI(21.4%)无显著性差异(P>0.05)。EIA对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和鼠肝炎病毒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8%和71.2%,ELISA对两种病毒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8%和67.6%,两种方法对两种病毒抗体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复性试验表明两批四种病毒抗体试剂盒对108份小鼠血清两次测定的符合率为96~100%。四种病毒的EIA抗原在-18℃保存12个月或在2-8℃保存3  相似文献   

20.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gp64基因的克隆和全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m NPV gp64 基因在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AcMNPV gp64 基因为探针,杂交显示Bm NPV gp64 基因定位于其基因组Bam HI酶切的4 .2kb 和7-4kb 片段上,克隆阳性片段,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ZDBM42 和pZDBM74 。对重组质粒进一步杂交,将片断更精确定位于0-45kb 片段、0-75kb 片断上和1-15kb 片断上,将三个片断DNA 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m NPV 的gp64 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 有1530 核苷酸,编码509 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Bm NPV gp64 基因和AcMNPVgp64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84-3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4-7 % 。Bm NPV gp64 基因C 端的信号肽序列和N 端的锚定序列对于Bm NPV 表达系统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