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5升发酵罐上对L-Arg和L-Lys作了单级连续培养试验。从嗜醋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acetoacidophilum)产L-Arg的突变型MC-13的连续培养液中分离出的SC-190菌株能连续超过250小时稳定地产L-Arg达60g/L。用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产L-Lys突变株B-6进行连续培养,可稳定维持500小时之久。连续培养产L-Lys·HCl浓度达105g/L,体积产率为5.6g/L/h,是流加培养的2.5倍。产率提高依赖于氧气的供应,实验表明连续培养是分离适于连续培养菌株和提高产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欧文氏菌和棒杆菌的属间融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欧文氏菌和棒杆菌的融合细胞。串联发酵D-葡萄糖产生2-酮基-L-古龙酸的第一步发酵菌株欧文氏菌SCB247经0.8mg/mL溶菌酶酶解0.5h后,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9.8%和27.8%。第二步发酵菌株棒杆菌SCB3058经预处理后由1.3mg/mL溶菌酶酶解2h,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9.5%和56.3%。用携带氨苄青霉素抗性标记的SCB247和经热灭活的SCB3058为亲本,在40%PEG6000和0.2mol/L新生磷酸钙等适宜条件下融合,融合频率为3.6×10~(-6)。在非选择和选择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十几次后,对融合子的单菌形态、染色结果、菌落形态、色泽、总蛋白量、同工酶、发酵性能等方面与亲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融合子确系棒杆菌和欧文氏菌的融合细胞。摇瓶发酵结果显示,所得的38株稳定的融合子中约40%能转化葡萄糖为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  相似文献   

3.
应用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CL-2,CL-4,对205例大肠癌及癌旁病变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CL-2相应抗原在移行粘膜,轻、中、重度非腺瘤异型增生,大肠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7.6%、63.2%、86.7%、90.9%及86.8%,阳性率呈递增趋势;CL-4相应抗原的阳性率依次是39.1%、57.9%、73.3%、81.8%及77.6%;40例正常大肠粘膜均阴性。结果表明,CL-2、CL-4都是对大肠癌阳性率较高的标记物,但用来鉴别癌与异型增生意义不大;一部分大肠癌可能来源于非腺瘤途径;移行粘膜不同程度的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反映了其潜在的恶性性质,但其程度低于异型增生,文中,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赖氨酸产生菌A111(HS-、AECr)为出发株,经化学诱变剂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及单氟醋酸处理获得单氟醋酸抗性突变株F79,摇瓶发酵产L-赖氨酸盐酸盐7.0%~7.5%,对糖转化率38%~40%,分别比A111株提高约25%及20%。然后,再以F79菌为亲株经MNNG及噻唑丙氨酸处理获得噻唑丙氨酸抗性突变株FH128,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产L-赖氨酸盐酸盐8.5%~9.5%,最高产酸率11%,对糖转化率45%~50%。在16L自控发酵罐发酵,产L-赖氨酸盐酸盐12%~14%,对糖转化率40%~45%;在20~100m3发酵罐发酵,产酸率为8.5%~9.5%,对糖转化率40%~42%,提取总收率80%~85%,成品(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8245-87)。FH128菌株遗传性能稳定,营养要求粗放,工艺较简单,便于工业化,二年前已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L-异亮氨酸产生菌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ATCC14067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逐级诱变处理,α-氨基-β-羟基戊酸(AHV)、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磺胺胍(SG)、乙硫氨酸(Eth)、α-氨基丁酸(α-AB)、异亮氨酸氧肟酸(IleHx)等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及琥珀酸为碳源平板定向筛选,获得一株L-异亮氨酸高产菌ZQ-4(AHV~γ、AEC~γ、SAM~γ、SG~γ、Eth~γ、α-AB~γ、IleHx~γ)在含13.5%葡萄糖培养基中,摇瓶发酵72h、L-异亮氨酸积累可达2.8-3.0%。  相似文献   

6.
L-异亮氨酸产生菌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ATCC14067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逐级诱变处理,α-氨基-β-羟基戊酸(AHV)、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磺胺胍(SG)、乙硫氨酸(Eth)、α-氨基丁酸(α-AB)、异亮氨酸氧肟酸(IleHx)等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及琥珀酸为碳源平板定向筛选,获得一株L-异亮氨酸高产菌ZQ-4(AHV~γ、AEC~γ、SAM~γ、SG~γ、Eth~γ、α-AB~γ、IleHx~γ)在含13.5%葡萄糖培养基中,摇瓶发酵72h、L-异亮氨酸积累可达2.8-3.0%。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和阿片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利用抗体免疫沉淀技术研究了CCK-8与NDAP(k阿片受体激动剂)对大鼠脑(去皮层和小脑)和脊髓背柱组织Fos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0.1μmol/LCCK-8可显著刺激脑和脊髓组织中Fos蛋白增加(分别是对照组的3.8倍和3.6倍)。相同浓度的NDAP对Fos蛋白的生成亦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分别是对照组的2.7倍和2.6倍。CCK-8和NDAP共同处理组织,Fos蛋白生成水平相似(脑)或高于(脊髓)CCK~-8单独诱导的水平。结果表明,CCK-8和NDAP均可直接诱导大鼠脑和脊髓组织c-fos的表达,它们对c-fos表达的相互作用在脑和脊髓中呈现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谷氨酸生产菌天津短杆菌(Brevibacteriumtientsinens)T6-13为出发菌株,经菌体或原生质体紫外线(UV)、氯化锂、香豆素等多因子诱变和高温驯化,选育出琥珀酸、生物素营养缺陷型,耐高糖、耐高谷氨酸又不利用谷氨酸,且温度适应范围大(既可在常温32-38℃发酵,又可在高温36-42℃发酵)的突变株GMH-908。以淀粉糖为碳源,生物素亚适量,摇瓶常温发酵产酸95g/L以上,高温发酵产酸74.9g/L,比出发菌株T6-13分别提高26.67%和22.99%;工业生产常温发酵月平均产酸85-88g/L,转化率52-54g%,单罐最高产酸108g/L,转化率58%;高温发酵产酸达76.5g/L,转化率49.5%。  相似文献   

9.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两个hGM-CSF的E.coli表达菌株,一个为在不改变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对mRNA翻译起始区核苷酸顺序进行优化突变(hGM-CSF(M)),另一个为未突变的对照(hGM-CSF(N)).经酶切电泳、DNA测序、SDS-PAGE和Westernblot等分析鉴定,证明两者均能表达特异性的14.6kDhGM-CSF,但hGM-CSF(M)的表达水平较hGM-CSF(N)提高了1.26倍,占菌体总蛋白的16.9%.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优化突变后生成自由能ΔG从原来的-10.2提高至-9.4Kcal,AUG从部分配对状态变为非配对状态.  相似文献   

10.
耐碱性真菌纤维素酶生产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从造纸厂碱性土样中分离到24株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的真菌,经过摇瓶昨筛,选出一株耐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S607。经过鉴定。该菌株为黑色葡萄装穗霉(Stachy-botrys atra)。通过对其粗酶液的性质进行测定,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粗酶液中的FPA、CMCase和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pH分别为6.0,6.0和6.5,其中内切酶在pH9.0时仍能保持最高酶活力的50%以上,实验表明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具有较  相似文献   

11.
灵芝菌诱变育种与深层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紫外线对灵芝菌进行了诱变处理,选育到一株高产菌株UV-60S,其菌体干重达13.1g/L,粗多糖含量为640mg/L,分别比原菌株提高了21.3%和30.6%;并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优化了深层培养的工艺条件,使菌体产量与胞外多糖含量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5.3%和18.8%。  相似文献   

12.
在离休兔基底动脉观察了CO_2浓度、pH值对血管缺氧反应的影响。在以5-羟色胺(5-HT,10 ̄(-6)mol/L)预收缩后,缺氧使血管张力升高(T_H)114.87±40.75mg,其占总张力变化的百分数T(%)为48.62±12.11(n=51)。去内皮对缺氧性收缩无影响。随浴槽液中CO_2浓度增加,缺氧性收缩幅度减弱,在Pco_2为8.00、9.33和10.67kP8时,T(%)仅分别为38.30±5.36(n=11)、32.25±7.76(n=13)和29.90±9.26(n=11),较对照值(Pco_2=5.33kPa时)均有显著差异(P<0.01)。pH7.2-7.7时血管缺氧反应无显著变化。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NA(10 ̄(-6)mol/L可抑制血管的缺氧收缩反应,也抑制了不同CO_2浓度对缺氧反应的影响。结果提示CO_2可能经促血管分泌一氧化氮的功能而抑制了缺氧性收缩。  相似文献   

13.
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本院最近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CSBL)菌株的民生北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 双纸片法筛选,然后用头孢噻肟/棒酸,头孢他啶/棒权进行确证。结果 174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有46株是ESBL菌株,包括大肠埃希菌27株,肺炎克雷伯菌13株,阴沟肠杆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1侏,枸橼酸杆菌1株。本院ESBL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多见,名占该种菌中的33%、42%。ESBL菌株对亚胺培  相似文献   

14.
一株高效脱酚菌麦芽糖假丝酵母10-4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炼油厂严重污染的污水和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2株假丝酵母及丝孢酵母,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28.40h内降解苯酚可达1200mg/L以上。其中10-4号菌株降解苯酚浓度最高可达1700mg/L。在含500mg/l苯酚及20mg/LCN-(50mg/LKCN)的培养液中,降解苯酚的同时能降解13.7mg/L的CN。鉴定为麦芽糖假丝酵母(Condidamaltosa)。其生长的最适pH范围为6-9,降解苯酚的最适pH范围为4-9,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2℃,降解苯酚的最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诱变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出发株(Sp)IS-90010,筛选获得两株抗高光抑制突变株(Sp)AIp-90010和(Sp)AIp-90011,然后比较出发株和突变株的一般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出发株和突变株的一般形态有较大的差异,与出发株相比,两个突变株藻丝体显著变短,螺旋数目大大减小。出发株是对高光敏感的品系,而突变株表现明显的抗高光抑制,13000lx光强下出发株和两个突变株的代时分别为29.4、20.8和22.2h。(Sp)AIp-90011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出发株相似,而(Sp)AIp-90010明显地表现出高光合、低呼吸作用。突变株和出发株都属于中温品系,最适温度为28℃,具有较广的温度适应范围(23~35℃)以及相同的耐盐性,但突变株的生长速率比出发株快、代时短。此外三者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差别不大:(Sp)AIp-90011的可溶性多糖比出发株减少40%。而在(Sp)AIp-90010中其含量提高60%。  相似文献   

16.
藻-菌生态系统代谢功能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一些生态因子对藻-菌(A+B)生态系统代谢有机碳(C6H12O6)、NH3-N和无机磷(I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藻-菌生态系统中藻(A)或菌(B)的起始数量一定时,其代谢C6H12O6的速率,随与之组合的B或A的起始数量增加(数量比则相应降低)而增加.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A+B系统代谢上述3种营养物质的速率均有一定的差异.黑暗下C6H12O6的平均代谢速率较光照下高12.3%(P<0.05),IP和NH3-N的平均代谢速率则分别较光照下低14.4%(P<0.05)和16.2%(P<0.001).在A+B系统和A、B单培养物中,3种营养物质的代谢速率均随有机负荷量增加而增加,而且A+B系统的代谢速率分别高于单培养的A和B,其中NH3-N代谢尤为显著.文章还就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PGDH^L生化突变型谷氨酸生产菌株选育的生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bm-3(icl^-,异柠檬酸裂解酶活力的生化突变株)为出发菌株,经紫外一诱变,通过依据生人代谢所设计的选择培养基(L-阿拉伯糖平板与D-葡萄糖酸钠平板)对接的筛选方法,获得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PGDH,E.C.4.2.1.12)忖突变型的生化突变型菌株Tbm3.18,该菌株经摇瓶发酵试验显示,比出发菌株Tbm-3提高产酸率8.9%和转化率8.1%,表明pgdh或pgdh生在变型菌株的选育,对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采用堤式颅窗软脑膜微循环实验方法,利用去甲肾上腺素和α,β-受体阻断剂,研究了交感神经在缺氧性脑血管扩张反应(HCV)中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10-7mol/L和10-6mol/L)对软脑膜微动脉无明显作用。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局部用药,下同)对HCV无明显影响,而用10-6mol/L哌唑嗪阻断软脑膜微动脉α-受体可明显增强HCV(由21.5±9.8%增至30.6±9.2%,P<0.01)。结果提示,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对脑血管影响较小,但在缺氧时,交感神经对脑血管有收缩作用。交感神经可能通过增加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α-受体,限制微劝脉扩张而在缺氧性脑血管扩张反应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L-赖氨酸快速发酵新菌种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我室选育的赖氨酸生产菌S-21-24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紫外线(U.V.)的复合处理,选育到一株代谢速率高,发酵周期短的新菌株FTS-1。对该菌的发酵条件作了研究,选择了最佳培养条件,该菌在5L发酵罐中发酵48小时产酸80g/L以上,72小时产酸可达110g/L。  相似文献   

20.
产谷氨酸棒杆菌B9和T6—13的原生质体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棒杆菌B9和T6—13两菌株经UV变处理得到B9—2(SmR)和T6—13—3(RifR)两菌株,以此两菌株做为出发菌株。将对数前期的培养细胞经青霉素予处理及酶解制备原生质体,用40%PEG6000为助融剂,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用间接法检出具有Sm、Rif抗性的融合子。融合频率为6.55×10-6-1.64×10-5,融合子双抗性稳定,产谷氨酸,经摇瓶实验筛选出一株产谷氨酸明显高于亲本的融合子fu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