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衣藻属(Chlamydomonas)的9个新种:近条纹衣藻、具孔衣藻、顶角衣藻、近环形衣藻、具粒衣藻、近具喙衣藻、不整衣藻、疣突衣藻、倒卵形衣藻,以及4个新变种:阿美衣藻大型变种、似博泡衣藻大型变种、侏儒衣藻陈氏变种和锥形衣藻胶被变种。  相似文献   
2.
海洋单细胞四爿藻基因组DNA的微量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四爿藻具有坚硬的囊壳和特殊的细胞壁组成,细胞不易破碎,且含有丰富的糖蛋白,易对DNA造成污染,使其基因组DNA提取较为困难、纯度不高。研究对比传统的CTAB法与高盐低pH法提取四爿藻DNA,高盐低pH法快速经济,得到的基因组DNA纯度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四爿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该法通过改变抽提介质,提高细胞破碎效率,减少抽提次数,有效去除污染,提取的基因组DNA不仅可以成功进行nrDNA转录间隔区(ITS)扩增,而且扩增产物适合于进行测序分析,这为其它淡水和海洋单细胞及多细胞藻类基因组DNA的提取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饶氏藻是我国绿藻门中的特有类群,藻体盘状.表面不平整。文中对中国各地的饶氏藻及泡状饶氏藻进行了广泛采集调查和显微结构观察,并比较了不同地区标本各层细胞的直径。还观察到许多地区的藻体表层细胞的特殊结构——突起,补充了该类群的显微结构特征。同时对河南修武云台山的泡状饶氏藻进行了电镜观察,与北京房山产的泡状饶氏藻比较,二者的超微结构特征十分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种的线粒体超微结构很特殊,具有纵向排列的“嵴”。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诱变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出发株(Sp)IS-90010,筛选获得两株抗高光抑制突变株(Sp)AIp-90010和(Sp)AIp-90011,然后比较出发株和突变株的一般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出发株和突变株的一般形态有较大的差异,与出发株相比,两个突变株藻丝体显著变短,螺旋数目大大减小。出发株是对高光敏感的品系,而突变株表现明显的抗高光抑制,13000lx光强下出发株和两个突变株的代时分别为29.4、20.8和22.2h。(Sp)AIp-90011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出发株相似,而(Sp)AIp-90010明显地表现出高光合、低呼吸作用。突变株和出发株都属于中温品系,最适温度为28℃,具有较广的温度适应范围(23~35℃)以及相同的耐盐性,但突变株的生长速率比出发株快、代时短。此外三者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差别不大:(Sp)AIp-90011的可溶性多糖比出发株减少40%。而在(Sp)AIp-90010中其含量提高60%。  相似文献   
5.
培养条件对钝顶螺旋藻(Sp)NS-90020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钝顶螺旋藻(Sp)NS-90020脂肪酸合成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其不饱和脂肪酸,γ-亚麻酸(GLA)相对含量降低,总脂肪酸含量升高,当温度为40℃时总脂肪酸和γ-亚麻酸绝对含量都是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3.4mg/g干重和11.9mg/g干重,当培养基中NaCl浓度高于0.017mg/L时,其GLA相对含量降低,但低于0.0017mog/L时,对其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氨水使其  相似文献   
6.
国外螺旋藻生物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相似文献   
7.
卡氏膜球藻(Hymenomonascarterae)是一种单细胞海藻,细胞圆球形,表面覆盖一层球形石(Coccoliths)。两条鞭毛稍不等长,着生于细胞前端,鞭毛长约为细胞直径的1.5倍。在25±℃,光照强度2000lx,光暗时间比14:10小时条件下,用MESⅢ培养基培养卡氏膜球藻,发现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伸出鞭毛,活跃游动;在黑暗条件下缩回鞭毛,沉于培养瓶底。进一步试验证明:1.光刺激细胞伸出鞭毛,黑暗刺激细胞缩回鞭毛。2.鞭毛的伸缩与培养中的光暗周期变化严格对应,即光周期开始后20分钟,细胞开始伸出鞭毛;暗周期一开始,鞭毛就向细胞内收缩。3.在连续光照条件下,鞭毛的周期性伸缩现象消失。所以,卡氏膜球藻鞭毛周期性伸缩是一种受光暗周期调节的外源节律。这种鞭毛伸缩的节律现象在藻类是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光照和pH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光暗周期(L∶D)条件下培养锥状斯氏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研究了光暗周期对生长繁殖速率和生物量的影响.2种藻对温度的变化敏感,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7~25℃,最适温度20~22℃,低于10℃和高于30℃不能生长;锥状斯氏藻的光饱和点是400 μmol·m-2·s-1,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光饱和点是650 μmol·m-2·s-1, 都属于喜高光强的微藻;2种藻对pH值的变化极其敏感,适宜的pH值范围很小,为7.0~9.0, 最适pH值7.5~8.0, 与其生活的海洋环境一致,pH值高于9.5时, 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pH值10.0可致全部细胞死亡;在一定范围内,2种藻的生长速率(μ)和生物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呈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9.
拟衣藻 (Chloromonas)与衣藻属 (Chlamydomonas)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学位置在藻类学界一直没有定论。其重要原因是单细胞鞭毛类是否具有蛋白核这一特征在系统分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而光镜形态与色素体上具 1到多个蛋白核的衣藻极其相似的拟衣藻 ,其不具蛋白核这一特征的稳定性受到许多学者的怀疑。本文观察并报道了中华拟衣藻 (ChloromonasSinica)的超微结构 ,通过对拟衣藻与衣藻超微结构的探究和比对 ,发现除了从孢子时期开始的整个生活史中 ,中华拟衣藻都不具蛋白核外 ,无论显微还是超微结构 ,拟衣藻与衣藻都显示出高度的相似性。从而提出在尚未获得更多资料之前 ,将拟衣藻从衣藻属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属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于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对广州市区若干景观湖水体的微囊藻属(Microcystis)进行分类学研究。共观察到11种微囊藻,分别是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 Kützing)、放射微囊藻(M. botrys Teiling)、坚实微囊藻(M. firma Kützing)、水华微囊藻(M. flosaquae Wittrock)、鱼害微囊藻(M. ichthyoblabe Kützing)、挪氏微囊藻(M. novacekii Komárek)、苍白微囊藻(M. pallida (Farlow) Lemm.)、假丝微囊藻(M. pseudofilamentosa Crow)、史密斯微囊藻(M. smithii Komárek & Anagnostidis)、绿色微囊藻(M. viridis A. Braun)和惠氏微囊藻(M. wesenbergii Komárek),对它们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描述,并比较这些种类间的形态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