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本文用抗中间丝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测定,对HeLa细胞和BHK-21细胞实验交叉污染系统中两种细胞的消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BHK-21细胞实验污染HeLa细胞后,其消涨趋势总是BHK-21细胞不断被HeLa细胞所淘汰。其主要原因是HeLa细胞的生长速率明显比BHK-21细胞高,其次是HeLa细胞可能能分泌某种抑制BHK-21细胞生长的因子,而两种细胞的营养竞争可能对BHK-21细胞的被淘汰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用胃癌细胞株GC32,对乙型脑炎、基孔肯雅、兰加特病毒进行敏感性研究。并用BHK21细胞作对照,发现GC32细胞对两种病毒的敏感性与对照细胞BHK21极为接近。BHK21和GC32细胞对基孔肯雅、乙型脑炎和兰加特的免疫荧光实验,于感染后48h或72h都出现+++~++++的阳性结果。两种细胞对基孔肯雅和乙型脑炎病毒都形成空斑,BHK21细胞对基孔肯雅和乙型脑炎病毒的空斑形成单位分别为5.65和5.36;GC32对基孔肯雅和乙型脑炎病毒的空斑形成单位分别为6.48和5.61。实验表明,GC32细胞可以作为有关病毒实验的理想细胞株。  相似文献   

3.
横纹肌样瘤(RT)的起源迄今仍是世界上悬而未决的重大难题。第一例RT发现于肾脏。但迄今发现的RT均难以复制成功。在纯化3代的肿瘤阴性对照猫肾和犬肾原代细胞皮下接种裸鼠的致癌/致瘤率为0%(0/32),肿瘤阳性对照Hela细胞皮下接种裸鼠产生进行性生长恶性肿瘤的比率为100%(40/40)的前提下,BHK-21细胞皮下接种裸鼠均产生进行性生长的恶性肿瘤(65/65),其中染色体众数为40±2(比率58%~68%)的KA株致RT比率为52.38%(11/21),具有两个染色体众数40±2(比率41%~53.5)和72±2(比率31%~35%)的YA株致RT的比率为83.33%(10/12),染色体众数为73±3(比率42%~50%)的成瘤细胞体外再培养NM28/YA株致RT的比率为71.43%(15/21),染色体众数为42(比率28%~30%)的M株致RT的比率为0%(0/10),致形态类似于分化比较好的平滑肌肉瘤的恶性肿瘤的比率为100%(10/10),可见BHK-21细胞不能用作病毒活疫苗培养基质,可替代Hela细胞用作恶性肿瘤阳性对照细胞。高变异率BHK-21细胞株皮下接种无胸腺裸鼠大多产生恶性RT(26/42),但要求完形活细胞接种量要大(2~9×107/鼠),肿瘤产生迅速,生长快速,血管丰富,供血充分,接种细胞后10~20天或2~3周肿瘤长径×短径均值基本达到30mm×20mm标准。其它高变异率细胞系接种丧失免疫机能的无菌实验动物,如环境条件和生长状况达到上述标准,理当可能产生恶性RT。RT在模型动物体内的首次发现和成功复制,为弄清RT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机会。可见,肾上皮是恶性RT的重要起源组织,本研究开辟了RT起源研究的新阶段。克隆出致RT的高变异率BHK-21细胞株,建立RT裸鼠模型,并应用于RT的临床诊断防治或进一步探索,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PIC-BE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及逆转其MDR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β榄香烯吗素(PIC-BE)是抗癌新药β榄香烯的水溶性衍生物.采用人红白血病的多药耐药性(MDR)细胞株K562/ADM作为实验模型,观察PIC-BE对K562/ADM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进而研究其对该细胞MDR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1)K562/ADM细胞对ADM具有明显的抗性,与K562细胞相比,抗性倍数约为40倍,而两者对PIC-BE的IC50接近,无显著差异;(2)PIC-BE(10.0~30.0μg/ml)对K562/ADM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两种作用的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均具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3)低毒剂量PIC-BE(10.0μg/ml)与ADM(4.0μg/ml)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ADM对该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升高细胞内ADM的浓度,降低该细胞对ADM的IC50,使该细胞对ADM的抗性有数倍逆转.上述结果提示,PIC-BE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肿瘤剂,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MDR逆转剂  相似文献   

5.
免疫毒素Luffin B-Ng76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BlueSepharoseCL-6B凝胶亲和层析法从丝瓜籽中分离纯化了单链致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protein,RIP)——lufinB。并将lufinB与抗人黑色素瘤细胞单抗Ng76制成了免疫毒素,命名为lufinB-Ng76,它对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M21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2.5×10-11mol/L,毒性比游离的lufinB提高4000倍,而它对非靶的HeLa细胞的毒性较M21细胞低1200倍。结果提示lufinB用于制备免疫毒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竹红菌乙素溴化物对HeLa细胞形态结构的光敏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离体培养的HeLa细胞为材料,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多动能图像分析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等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竹红菌乙素修饰物(5—Br—HB)被HeLa细胞摄取的时间进程、药物在细胞内的显微定位以及对细胞形态结构的光动力损伤。结果表明:HeLa细胞对5—Br—HB摄取在1小时之内细胞内药物浓度随着药液培养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长,3小时后摄取基本达到饱和。HeLa细胞在含10μmol/L5—Br一HB培养基中37℃温育半小时后,敏化剂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胞浆中。受光动力损伤的细胞膜丧失连续结构,绒毛丧失,细胞表面出现异形突起。加药并光照5分钟组细胞浆内产生大量空泡,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丧失结构完整性,在较高浓度下甚至出现明显的细胞膜破裂和核膜损伤。光动力敏化对核形态产生明显的损伤作用,表现为N/C和NA减小,NFF增大。  相似文献   

7.
B23蛋白是真核细胞核仁的两种主要蛋白成份之一。已往的工作表明,细胞内B23蛋白的分布与rRNA合成速率和细胞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本工作利用抗B23蛋白单克隆抗体,研究了被两种作用于微管的药物秋水仙酰胺和紫极酚阻断的有丝分裂期和间期HeLa细胞内B23蛋白的分布和含量的差异。结果发现有丝分裂期细胞内B23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间期细胞,而且B23蛋白在两类细胞中的分布也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胃癌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导入恶性肿瘤细胞,随后可应用药物丙氧鸟苷(ganciclovir, GCV)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构建了含胸苷激酶与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h)融和基因(HytK)的真核表达载体LXpsp-HytK.以脂质体(lipofectin)为介导,将这种质粒与仅含潮霉素B基因的质粒LXSH 分别转染胃癌细胞系BGC-823,用60 U/m l潮霉素B进行筛选,得到了可稳定传代的阳性克隆,分别命名为BGC-HytK 和BGC-Hy.三种细胞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用不同浓度的GCV 分别作用于BGC-HytK, BGC-Hy 及BGC-823,0.02~200 μg/m l 的GCV 对BGC-HytK 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IC50= 0.02 μg/m l),而对另外两种细胞几乎无毒性作用(IC50> 200μg/m l).20 μg/m lGCV 作用96 h 后,仅存在20% 的BGC-HytK 就可使周围的大部分HSV-tk- 的肿瘤细胞死亡,说明存在较显著的“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9.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肝癌细胞专一性自杀基因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由肝癌细胞专一的afp基因表达调节元件控制自杀基因HSV-tk的穿梭质粒,将它与缺陷型腺病毒载体重组,得到AdrAFPTK病毒。经PCR及Southern杂交等证实它们含afp元件和tk基因。空斑形成试验表明病毒效价达1×1015pfu/L。同时构建由CMV启动子控制tk基因的类似载体作为对照。将这两个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AFP阳性(HepG2)或阴性(HeLa,BRL-3A)细胞株(m.o.i.=100),以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处理后,用MTT法测定杀伤细胞的效应。结果,AdCMVTK感染这三种细胞后,GCV半杀伤浓度分别为1.3、2、<1μmol/L;但是,AdrAFPTK感染的HeLa和BRL-3A细胞的GCV半杀伤浓度都>1000μmol/L,而对HepG2细胞只有<1μmol/L,表现出极高的细胞专一性。重组腺病毒AdrAFPTK可望用于肝癌的专一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细胞台盼兰拒染检测、电镜观察以及^3H-Tdr同位素掺入等方法,分别从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上,定性定量测定了维生素E、丁羟基甲苯(BHT)、阿魏酸钠(SF)三种抗氧化剂对于竹红菌甲素(HA)光敏所致HeLa细胞损伤的抑制。结果表明:三种抗氧化剂对于细胞的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VitE的抑制作用最明显,BHT及SF的抑制作用则较弱,提示脂质过氧化在细胞膜和细胞核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药物敏感型细胞株K562/S和耐药型细胞株K562/A02为对象.观察原癌基因Bcl-2的表达量在两种细胞中的差异,以及神经酰胺作为一个新的脂质第二信使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并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酪氨酸磷酸酯酶抑制剂vanadate,观察酪氨酸可逆磷酸化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K562/A02中Bcl-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K562/S;外源性神经酰胺能成功地诱导K562/S,K562/A02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具有典型的形态学改变和DNA“Ladder”形成,FCM检测出现凋亡细胞峰,但在同样的诱导条件下,K562/S细胞凋亡明显高于K562/A02细胞.FCM检测genistein能显著改变这两种细胞生长周期,但细胞阻滞于G2/M期,便对神经酰胺诱导的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vanadate单独对细胞地明显作用,但与神经酰胺共同作用能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以上结果表明在药物诱导的细胞调亡中Bcl-2基因起重要作用,神经酰胺能诱导K562/S和K562/A02细胞调亡.  相似文献   

12.
从棒状杆菌SCB3058克隆得到两个2,5-DKG^**还原酶基因后,构建了两个能够表达2,5-DKG还原酶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BL21(DE3)PET9aⅡ和DH5α(pBL4)和一个基因工程欧文氏菌ER97。2,5-DKG还原酶基因分别受控于PL或T7启动子,通过加入IPTG或提高温度进行诱导,SDS-PAGE和酶活测定确定它们在诱导后得到了高表达,用细胞抽提液在加入辅酶NADPH的体外实验中转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丝(microfilament,MF)解聚药物细胞松驰素B(cytochalasinB,CB)处理G_0期小鼠C_3H_(10)T_(1/2)成纤维细胞,对G_0至S期DNA合成,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hymidinekinase,TK)活性、TK基因表达、钙调素(calmodulin,CaM)水平和一些细胞周期早期基因的表达进行了观察,G_0期细胞经3mg/LCB处理2h,促MF解聚增强了血清对S期细胞TK活性、TK基因表达和DNA合成的刺激作用,并促进细胞提前进入S期.血清刺激G_0期细胞进入晚G_1期和S期时,CaM水平明显升高,而CB预处理则使CaM含量进一步增加,特别是CB处理促使S期CaM增加向核内转移.CB处理明显增强血清对c-jun、c-fos和c-myc基因表达的刺激作用,而PKC抑制剂H_7则抑制CB处理对这些基因转录的刺激作用,说明CB使G_0期细胞MF解聚刺激c-jun、c-fos和c-myc的转录活性与PKC的作用有关.结果表明G_0至S期早期MF的重组可促进细胞进入S期,增强DNA合成.  相似文献   

14.
草鱼卵巢细胞GCG经乙基甲磺酸(EMS)诱变,稳定表达3代以后,采取逐步提高培养基中6-疏基嘌呤(6-MP)的方法,获得对6-MP稳定抗性的细胞,暂定名FMR-1.本文比较了GCG细胞及FMR-1细胞在含6-MP(20μg/ml)和不含6-MP的培养基中生长曲线的特点,并对上述两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电泳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两种细胞在HAT培养基中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平行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定FMR-1细胞为草鱼HGPRT缺陷型细胞。本义还讨论了进一步研究草鱼HGPRT缺陷型细胞的途径及草鱼HGPRT缺陷型细胞在鱼类细胞遗传学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NNK诱发BEP2D细胞产生活性氧及其对DNA的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细胞内和细胞上清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以及DNA 加合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OH8dG)含量,对烟草特异亚硝胺类化合物4-甲基亚硝胺-1(3-吡啶基)-1-丁酮(4-(m ethylnitrosam ino)-1-(3-pyridyl)-1-butanone,NNK)诱发人乳头状病毒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 an papillom avirus-im m ortalized hum 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line,BEP2D)产生的ROS及其对DNA 的氧化损伤进行研究,并观察纳米硒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BEP2D 细胞经不同浓度的NNK 作用后,细胞内和细胞上清中ROS以及OH8dG含量均显著增加,并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1 μm ol·L- 1纳米硒(nanoselenuim ,NS)能明显抑制NNK 诱发BEP2D细胞产生的ROS及OH8dG 水平.揭示NNK 能造成细胞的氧化损伤,而NS对NNK 所致细胞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Dong Y  He C  Lu CL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1):52-54
Midkine家族包括Midkine(MK)和肝素结合生长相关分子(HB-GAM),两种因子的基因结构和氨基酸组成极其相似,是一类新的肝素结合生长/分化因子。胚胎期,MK和HB-GAM分布广泛,出生后局限于某些特定部位。MK和HB-GAM可影响神经元和非神经以及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HSV—TK基因治疗肝癌的离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SV-TK基因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XM-6/TK)。经PA317细胞包装后,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结果显示,XM-6/TK转染HepG2细胞与野生型相比,其生长特点和细胞形态未有改变。给予抗病毒药物-环氧鸟苷(Ganciclovir,GCV)后,转染细胞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细胞数量明显降低。细胞学检查证实,GCV处理后,转染细胞的死亡率显著增加。本结果提示,应用HSV-TK基因治疗肝癌可能为一种治疗肿瘤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自发内向阳离子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膜片箝技术的细胞贴附式(cel-atached),在酶法分离的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记录到一种自发的内向阳离子通道。结果发现:1、在实验条件下(池子液:Krebs,电极液:高钾),该通道电导为26.5±4.1pS,且具有明显的电压依赖、时间依赖和Ca2+依赖的特性;2、该电流具有极显著的内向整流特性;3、离子替换实验表明,该通道对Na+和K+具有很好的通透性,对Cl-的通透则很差;4、胞外加入4-AP(2mmol/L或5mmol/L),BaCl2(1mmol/L)和CsCl(20mmol/L)均不能抑制该电流;5、内向阳离子电流可与Ca2+-激活K+电流在同一细胞上交替活动,提示这两种电流可能在调控平滑肌细胞的基本活动方面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细小RNA 病毒属脑炎和心肌炎病毒(EMCV)的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元件构建了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75 基因(hTR75) 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 通过电脉冲转染BHK21 细胞, 筛选出分别和同时稳定过量表达两种hTNF受体的细胞株。这些细胞在mRNA 和蛋白质水平均可检测到hTR75 的表达。利用野生型和具有两种受体选择性结合活性的hTNFα突变体对这些细胞株进行测定, 发现过量表达的hTR75 可以独立地介导hTNFα对BHK21 细胞的细胞毒性, 而hTR55 的存在并不能显著增强这种作用。上述结果为进一步阐明TR75 的功能以及两种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HeLa细胞提取的DNA经DNaseI酶解后,发现有两种抗酶组分(B和C),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组分B的分子大小要超过20000bp,而组分C的分子大小相当于40 ̄50bp。这两种组分在原子力显微镜下的形态都明显不同于标准的双链DNA,其中组分B与以前观察到的苷-DNA变异结构较为相似,组分C则未见报道,根据其分子的表观宽度和高度推测可能为四链结构,此外,荧光实验还表明这两种组分可与EB相互作用,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