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三链核酸稳定性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10年来三链核酸的研究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一个前沿领域.综述了最近在三链核酸稳定性和生物学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影响三链稳定性的各种内源和外源因素如:寡聚脱氧核苷酸(ODN)的长短 、序列、碱基修饰、骨架结构以及温度、酸度、离子强度 、配基等,同时对三链核酸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初步的总结,这些功能包括:控制基因转录,保护靶序列防止酶切,充当分子剪刀进行特定位点切割等.  相似文献   
2.
盐离子诱导DNA分子的凝聚现象的AFM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λ-DNAHindIII进行AFM观察,发现它在高浓度下形成一种绊环状的超螺旋,依次降低其浓度,这种超螺旋结构逐渐解旋,伸展为松弛状态下的分子,而同样条件经Centricon-30去盐处理的样品在高浓度下则未发现相似的结构,重新加入Na+,Mg2+等盐离子后,伸展的分子又聚集成绊环状结构。CD谱测定也显示介质中的盐浓度与DNA结构有关。上述结果表明Na+,Mg2+等盐离子对于DNA分子的凝聚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HeLa细胞提取的DNA经DNaseI酶解后,发现有两种抗酶组分(B和C),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组分B的分子大小要超过20000bp,而组分C的分子大小相当于40 ̄50bp。这两种组分在原子力显微镜下的形态都明显不同于标准的双链DNA,其中组分B与以前观察到的苷-DNA变异结构较为相似,组分C则未见报道,根据其分子的表观宽度和高度推测可能为四链结构,此外,荧光实验还表明这两种组分可与EB相互作用,使  相似文献   
4.
补骨脂素—UVA对端粒DNA的直接作用及其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La细胞DNA,经Rsal(1250U)和HinF1(1250U)内切酶酶解、Bio-gel P-2柱分离,得到端粒DNA。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直接观测结果表明在UVA照射下,补骨脂素可结合到端粒DNA的特殊位置,其光交链产物随照射时间增长而增加。与此同时,P53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发生变化。纯化的端凿DNA片段在AFM下呈带尾的T-环结构(T-loop)。按其高度判断T-环部分为双链DNA结构,T-环与尾部交接处具有三链或四链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HeLa细胞提取的DNA经DNaseⅠ酶解后,发现有两种抗酶组分(B和C).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组分B的分子大小要超过20000bp,而组分C的分子大小相当于40~50bp.这两种组分在原子力显微镜下的形态都明显不同于标准的双链DNA,其中组分B与以前观察到的λ-DNA变异结构较为相似,组分C则未见报道,根据其分子的表观宽度和高度推测可能为四链结构.此外,荧光实验还表明这两种组分可与EB相互作用,使其荧光增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