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楝子中两个新的苯丙三醇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昌军  徐亚明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1):1245-1248
从川楝子(fruitsofMeliatoosendanSieb.etZucc.)的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出两个新的苯丙三醇甙:川楝甙A(3-甲氧基-5-羟基-9-(1’-O-β-D-葡萄糖)-苏式-苯丙三醇)和川楝甙B(4-羟基-7,8-(2’,1’-O-β-D-葡萄糖)-苯丙三醇);同时首次分离出苏式-愈创木基甘油。通过波谱解析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不同来源腐植酸与活性氧自由基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SR波谱仪为工具,利用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不同来源腐植酸与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人多形核白细胞(PMN)呼吸暴发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Fenton反应生成的羟自由基(·OH)的相互作用,发现大骨节病病区和非病区的腐植酸对·OH自由基的产生表现促进作用,而对O2-·自由基则表现清除作用.而泥炭腐植酸对O2-·和·OH均显示清除作用,明显不同于大骨节病病区和非病区腐植酸的行为,认为腐植酸诱导大骨节病的过氧化损伤应主要是通过羟自由基反应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脉冲辐解技术研究了从中草药皱褶马先蒿(Pedicularis plicata Max-im)中提取的海胆苷(echinocoside)对胸腺嘧啶阴离子自由基的修复作用.海胆苷属于苯丙素苷的多酚类化合物.根据瞬态吸收谱分析,发现海胆苷能快速有效地对胸腺嘧啶阴离子自由基进行修复,其机理为电子自胸腺嘧啶阴离子自由基向海胆苷快速转移.通过详细的动力学计算,得出电子转移反应速率达1.45×109dm3.·mol-1·S-1  相似文献   

4.
黄芪有效成分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ESR研究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研究了黄芪总黄酮(TFA)、黄芪总皂甙(TSA)和黄芪总多糖(TPA)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2O2-Fe2+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这3种成分均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能大于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其作用强度依次为TFA>TSA>TPA.结果提示清除氧自由基可能是黄芪抗衰老的主要机理之一,TFA和TSA是黄芪抗氧化作用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4种珍稀食用菌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对4种珍稀食用菌灵芝、云芝、茶树菇、松茸的水提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为更好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实验结果显示:4种食用菌水提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云芝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IC50值为1.46 mg/mL,维生素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0.046 mg/mL;茶树菇对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IC50值为1.41 mg/mL,云芝和松茸也有较强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1.56、1.57 mg/mL,三者的清除能力均明显优于阳性对照样品,维生素C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为2.41 mg/mL;灵芝和云芝有较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124.48、138.28 mg/mL。  相似文献   

6.
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检测H2O2/Fe2+产生的羟自由基   总被引:122,自引:0,他引:122  
报告检测H2O2/Fe2+所产生羟自由基的新方法. 羟自由基氧化反应后, 邻二氮菲-Fe2+的A536明显下降, 且△A536与邻二氮菲, FeSO4及H2O2呈量效关系, 随反应时间延长, △A536依幂函数规律上升. 此法试验结果表明, 甘露醇, 抗坏血酸及硫肥清除羟自由基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山红景天愈伤颗粒组织悬浮培养动力学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颗粒悬浮培养过程的生长及红景天甙合成的规律,发现红景天甙合成与细胞生长偶联,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示为q=5.38×10-3μ。其产率系数Yx/s及维持系数m分别为0.66g·g-1和0.033g·(g·d)-1。在3.5L气升式反应器中研究了培养过程的操作特性,发现“发泡”现象几乎不存在,氧传递系数K1a的变化不同常规植物细胞的悬浮培养.愈伤组织颗粒在培养过程中经历一个由小变大,后叉变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娄红波  王先宏  何丽莲  李富生 《广西植物》2022,42(11):1875-1883
为研究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茎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该文对甘蔗茎叶以甲醇提取,提取物采用柱色谱(SiO2、Sephadex LH-20、Rp-18)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DPPH法测定化合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1)从甘蔗茎叶部位共分离鉴定22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醛(1)、对甲氧基桂皮酸(2)、4-甲氧基苯甲醛(3)、香草醛(4)、4-羟基肉桂酸甲酯(5)、对羟基苯甲酸(6)、(2-羟基苯基)(苯基)甲酮(7)、对甲基苯甲酸(8)、咖啡酸甲酯(9)、乌头酸A(10)、乌头酸E(11)、5-O-二甲氧基肉桂酰基奎尼酸(12)、槲皮素(13)、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苷(1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15)、硫代二丙酸双十八烷基酯(16)、α-conidendrin(17)、rel-(2α,3β)-7-O-methylcedrusin(18)、3-O-阿魏酰奎宁酸甲酯(19)、木犀草素(20)、(5S,6S)-5,6-dihydro-3,8,10-trihydroxy-5-(4-hydroxy-3-methoxyphenyl)-6-hydroxymethyl-2, 4-dimethoxy-7H-benzo [c]xanthen-7-one)(21)和5-O-阿魏酰奎宁酸甲酯(22),其中化合物2-3、7-11、14-19、21-2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通过DPPH法对含量大的15个化合物(1-9、11-16)进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筛选,其中化合物12(5-O-二甲氧基肉桂酰基奎尼酸)显示了较好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为 49.58 μg·mL-1)。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甘蔗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部位结构合成了含苯并咪唑的5种配体及其32种分别含Cu(Ⅱ)、Fe(Ⅲ)、Mn(Ⅱ)、Co(Ⅱ)的模拟化合物.经光谱、电化学测试证明这些化合物具有拟S3D活性,其50%抑制率浓度(IC50)为10-6~10-8mol·L-1,催化超氧离子自由基(O-·2)歧化的反应速率常数kq为106~108mol-1·L·s-1.同时观察到几种模拟化合物有抗肿瘤活性或增强水稻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毛蕊花甙快速修复dAMP羟自由基加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氧造成的DNA损伤被认为是许多退行性疾病(包括癌症和衰老)的诱发事件.因此,探索清除活性氧和修复被活性氧损伤的DNA是非常重要的.利用脉冲辐解技术研究了从中药马先蒿中提取的毛蕊花甙对dAMP羟基加合物的修复能力与机制.脉冲辐照由氧化亚氮饱和的并含有毛蕊花甙的dAMP水溶液,发现伴随着dAMP羟基加合物瞬态吸收谱的衰减,生成了毛蕊花甙酚氧自由基瞬态吸收谱,表明毛蕊花甙可修复dAMP羟基加合物.修复反应的速率常数为5.9×108dm3·mol-1·s-1.对这一新的修复机制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探讨新型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11.
苦皮藤中酚性成分抗羟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苦皮藤中分离出四个酚性成分 :( )儿茶素 ( 1) ,(— ) -表儿茶素 ( 2 ) ,3,4 ,5-三甲氧基 -苯 - 1- O- β- D-葡萄糖甙 ( 3)和 3,7,4 -三羟基 - 3 -甲氧基黄烷 - 5- O- β- D-葡萄糖甙 ( 4 )。其中 ( 4 )为新化合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 ( ESR)研究了它们对羟自由基即(· OH)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枸骨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鉴定了16个,分别为:枸骨甙1(Gougusidel,V)即坡摸酸3-β-O-O-L吡喃阿拉伯糖甙;枸骨甙2(Gouguside 2,Ⅵ)即3-β-O-D-吡喃葡萄糖基坡摸酸-β-28-O-D吡喃葡萄糖酯;枸骨甙3(Gouguside 3,Ⅶ)即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α-L吡喃葡萄糖基坡摸酸-β-28-O-D-吡喃葡萄糖酯的类似物;枸骨甙4(Gouguside 5,ⅩⅦ)即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α-L-吡喃葡萄糖基坡摸酸-β-28-O-D-吡喃葡萄糖酯;枸骨甙5(Gouguside 5,ⅩⅧ)即坡摸酸3-β-O-α-L-2’-乙酰氧基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酯,枸骨甙6(Gouguside 6,ⅩⅪ)即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α-L-4-乙酰氧基吡喃阿拉伯糖基坡摸酸-β-28-O-D-吡喃葡萄糖酯;枸骨甙7(Gouguside 7,ⅩⅩ)即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胡萝卜甙(daucostorol Ⅷ);2,4-二羟基苯甲酸(2,4-dihydroxybenzoicacid I);3,4-二羟基桂皮酸(3,4-dihyroxycinnamunic acid Ⅱ,Ⅳ);长链脂肪酸或醇5个(Longchain fatty acid Ⅲ,Ⅵ,Ⅶ,Ⅷ,ⅩⅣ)。在鉴定的16个化合物中,枸骨甙1、枸骨甙2、枸骨甙6和枸骨甙7为首次从枸骨中分离得到,枸骨甙3和枸骨甙4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z—I—c的分批发酵与恒化培养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以葡萄糖为生长限制性基质的恒化培养中,该产生菌的维持系数为O.04 g葡萄糖/g菌体.H,生长得率系数YmaxG=O.714 g菌体/g葡萄糖,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O.385h-1,饱和常数Ks=4.76g/L,理论最适稀释度Dm=0.260h-1,最大酶比活(E/x)max为2.16×103μ/mg,其值较分批发酵的最大酶比活(1.5l×103μ/mg)提高43%。当向恒化培养的补料培养基中添加0.02%的α-甲基-D-葡萄糖时,由于该葡萄糖结构类似物的诱导作用,可使(E/x)max达3.11×103μ/mg,较分批发酵之值提高106%。  相似文献   

14.
从滇南羊耳菊(Inula wissmanniana)地上部分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包括6个黄酮类,5个苯丙素类和5个其它芳香类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木犀草素(1),3-甲氧基槲皮素(2),5,6,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3),洋艾素(4),紫杉叶素(5),二氢山奈酚(6),3,4-二-O-咖啡酰奎宁酸(7),3,5-二-O-咖啡酰奎宁酸(8),C-veratroylglycol(9),2,3-di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10),咖啡酸(1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3,4-二羟基苯甲酸(13),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4),对羟基苯甲酸(15)和香兰素(1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用ESR方法研究光敏作用的动态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光敏作用中1O2被TEMPONE捕捉产生的TAN自由基对时间的函数关系式,据此可求出光敏作用Ⅰ,Ⅱ型机制产生各种活性中间体的相对速率常数.并应用上述公式,结合实验结果,具体求算了3种无酵类光敏剂HA,HB,CP在DMF-H2O和DMSO-H2O体系中产生1O2,O2和PS的相对速率常数,进而探讨了苝醒光敏剂的构效关系和光敏机制与溶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7与镉7-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离及纯化兔肝金属硫蛋白.制备去金属金属硫蛋白、锌7与镉7金属硫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比较后二者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在pH6条件下,比较锌7-金属硫蛋白与有关蛋白和无机锌盐清除羟自由基效果.结论是在近生理pH条件下锌7-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远强于镉7-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主要来源于蛋白中处于还原态的流基.  相似文献   

17.
NO·自由基的性质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综述和讨论了 NO·的自由基性质和生理功能.NO·分子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是一个典型的自由基,它的半寿期为6—50s,反应性极强,遇氧反应生成另一个自由基 NO·2,可以和超氧阴离子反应生成氧化性极强的超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NO·与一些重要生物功能有关,它是内皮细胞松弛因子,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防止血小板凝聚.细胞免疫活化和组织缺血再灌注也产生 NO·.它还和神经传导及光接受器的信号发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尖镰孢菌(Fusariun oxysporum)33—11是一株青霉素V酰化酶的高产菌株。用二醋酸纤维素固定的该菌细胞裂解青霉素V最适的Ph范围为7.4至7.6;最适的反应温度为45℃至48℃;其酶活性受8-羟基喹啉和EDTA的可逆抑制,Mg2+、Zn2-和Mn2-离子则有激活作用。采用问歇式搅拌裂解青霉素V,测得0.6rnm颗粒度固定化细胞的表观km值为11.7mmol/L。裂解青霉素V的反应活化能为33kJ/mol;底物抑制常数Ks为1950mmol/L;苯氧乙酸和6-APA的抑制常数分别为220mmol/L和270mm0I/L,在裂解反应中.前者是竞争性抑制剂,后者是非竞争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仙茅根茎中的配糖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仙茅( Curculigo orchioidesGaertn) 根茎中分离到7 个化合物, 经光谱分析推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 2, 6 - 二甲氧基苯甲酸(A) ; 苔黑酚葡萄糖甙(B) ; 仙茅素A (C) ; 仙茅甙(D) ; 24s, 3β, 11α, 16β, 24 - 四羟基环阿尔廷醇- 3 - O- α- L- 鼠李吡喃糖基(1 →2) - β-D- 葡萄吡喃糖甙(E) ; 24s, 3β, 11α, 16β, 24 - 四羟基环阿尔廷醇- 3- O- β- D- 葡萄吡喃糖基(1 →2)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F) 和胡萝卜甙(G) 。F为一新甙。  相似文献   

20.
坚龙胆中的一个新裂环烯醚萜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坚龙胆(Gentiana rigescens)的根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裂环烯醚萜甙,命名为坚龙胆甙A(1),以及8个已知化合物:龙胆苦甙(2),6'-O-β-D-吡喃葡萄糖基-龙胆苦甙(3),马钱子酸(4),6'-O-β-D-吡喃葡萄糖基.马钱子酸(5),獐牙菜甙(6),2'-(邻,间-二羟基苯甲酰基).獐牙菜甙(7),獐牙菜苦甙(8),四乙酰开联番木鳖甙(9)。它们的化学结构通过现代波谱解析得以鉴定。化合物3,5和9为首次从坚龙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