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当归干预血瘀证大鼠作用机制。连续灌胃给予大鼠当归水煎液7 d后,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采集血液进行血液流变学、凝血因子检测,采用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比较分析各组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筛选差异代谢物并构建其代谢通路。结果显示,当归干预能显著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液黏度及血浆FIB含量(P<0.05),缩短TT、PT、APTT(P<0.05);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中15个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其中磷脂酰胆碱、花生四烯酸、鞘磷脂等含量上升,甘油酸、L-谷氨酸、L-缬氨酸等含量下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等路径。当归干预可通过回调差异代谢物含量,调节异常的氨基酸、脂质代谢进而预防血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当归干预血瘀证大鼠作用机制。连续灌胃给予大鼠当归水煎液7 d后,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采集血液进行血液流变学、凝血因子检测,采用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比较分析各组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筛选差异代谢物并构建其代谢通路。结果显示,当归干预能显著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液黏度及血浆FIB含量(P0.05),缩短TT、PT、APTT(P0.05);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中15个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其中磷脂酰胆碱、花生四烯酸、鞘磷脂等含量上升,甘油酸、L-谷氨酸、L-缬氨酸等含量下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等路径。当归干预可通过回调差异代谢物含量,调节异常的氨基酸、脂质代谢进而预防血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并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其代谢特征。方法 采用烟熏联合LPS气道滴注、强迫游泳和隔日禁食的方式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变化,测定体重、肛温、血液指标、IL-6、IL-1β、TNF-α含量,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应用LC-MS技术检测并筛选出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的血浆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息、精神萎靡、行为倦怠、毛色干枯、体重减轻、饮水增加、体温升高、粪便稀溏、舌苔肥大白滑;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BALF中IL-6、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肺泡腔体大小不一,结肠、十二指肠、回肠粘膜局部脱落;正常组与模型组间共有116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生物合成和代谢、维生素消化吸收与代谢、脂质及类脂质合成与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成功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的方法及其相应评价体系,并初步揭示了该模型的主要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4.
富含谷氨酰胺和支链氨基酸的肠外制剂对创伤大鼠的效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普通氨基酸注射液 (17AA)与富含谷氨酰胺及支链氨基酸注射液 (2 0AA)对创伤大鼠的营养效用。以Wistar大鼠为创伤模型 ,分别输注两种配方的氨基酸注射液 ,以日立L - 85 0 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动物血浆游离氨基酸 ,并测定创伤处海绵内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显示创伤后大鼠血浆牛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和支链氨基酸含量较术前下降 ,但 2 0AA组血浆氨基酸恢复优于 17AA组 ,创伤处海绵内羟脯氨酸含量 2 0AA组显著高于 17AA组 (1.2 9± 0 .2 1vs 0 .83± 0 .16mg/块海绵 ,P <0 .0 5 )。提示 ,创伤后给予富含谷氨酰胺和支链氨基酸的营养制剂能提高血浆氨基酸浓度并有利于创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运用模具加水浴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方法 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自复组、反证组4组.运用模具加水浴方法造成大鼠肝郁证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动物模型.测量各组动物的体重、腹围、自发活动、智力、胃和小肠运动功能变化,观察胃肠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指标研究肝郁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减慢,腹围指数变大,自发活动减少,智力下降;胃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率减慢;Gas、MTL和VIP的含量降低,SS的含量升高.用四逆散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用模具加水浴方法制备肝郁证动物模型接近中医肝气郁结证的发病学因素,其模型的情志改变呈现肝郁证典型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6.
胃肠宁对利血平所致大鼠脾虚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胃肠宁对大鼠脾虚证模型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和胃肠宁组,每组9只.采用利血平复制大鼠脾虚模型,连续灌胃14 d后,处死大鼠,分离肝、十二指肠和血清,测定各组大鼠血浆LDH、AKP、AchE、CK和肝组织匀浆中SOD、MDA、GSH-Px、NOS含量变化,并观察各组大...  相似文献   

7.
证候,作为中医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据,是中医辨证论治经验中的核心要素和学理支点,认识中医证候的现代内涵对于揭示中医辨证论治经验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中医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研究基于中医证候的特点和2型糖尿病的现代病理学认识,运用系统生物学原理,在建立2型糖尿病病证演变大鼠(Rattus norvegicus)模型的基础上,动态观测模型动物因时演变中跨系统多维指标群的变化,比较中医辨治经验的相关方药对模型演变不同阶段的干预效应,引入有关数理分析方法对多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T2DM疾病发展中的中医证候演变特点及其现代表征.结果发现,由高糖高脂喂饲联合STZ注射复制出的T2DM大鼠模型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中医证候(气阴二虚、痰浊、瘀血)演变的特点和跨系统多指标群的组合特征,涉及现代医学糖脂代谢、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活性等病理机制;相关方剂对于不同阶段的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其中因证治方则表现出一定的效应优势,且与相应阶段的病证指标群具有一定的关联.该项目从证候演变的角度为论证中医辨证论治中"方证相关"经验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于建立具有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病证结合的实验治疗学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缺硒对大鼠血浆氨基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SPF级3 w龄雄性断乳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养正常饲粮(0.18 mg Se/kg)、缺硒组喂养低硒饲粮(0.02 mg Se/kg)。应用L-8900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血浆氨基酸水平。结果:第300天缺硒组大鼠血浆磷酸丝氨酸、牛磺酸、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降低;第532天缺硒组大鼠血浆丝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甘氨酸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长期缺硒引起大鼠氨基酸代谢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早期感染的血浆代谢标记,采用尾静脉注射白念珠菌方法建立大鼠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将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白念珠菌组,每组10只。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技术结合数据依赖性采集方式检测大鼠血浆中的代谢物,采用SIMCA-P软件对所测数据分别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LS-DA,OPLS-DA)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进行模式识别,区分白念珠菌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代谢物的差异。根据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筛选可能的代谢标记。结果显示,白念珠菌组与对照组的血浆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OPLS-DA、PLS-DA及PCA模型均可区分两组,初步确认了18个正离子模式鉴定的差异物,对应化合物可能是大鼠念珠菌感染的潜在标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发现,LysoPC(14∶0)、LysoPC(18∶1(9Z))、LysoPC(18∶0)、L-Tryptophan、L-Gulonic acid γ-lactone这5个代谢物ROC的曲线下面积均>0.90。本研究初步筛选出早期白念珠菌感染的可能代谢生物标记,可为白念珠菌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ALA含量油脂对高脂模型大鼠组织脂肪酸代谢的影响.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高脂组、花生油组、13%、27%和55% ALA含量油脂组,除正常组和高脂组外,其余各组在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采用灌胃方式连续给予2 mL/kg.bw剂量的受试油.试验6周后分别测定大鼠各组织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高脂饮食能够降低大鼠各组织n-3脂肪酸含量,但摄入不同ALA油脂可显著增加组织n-3脂肪酸含量,并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但ALA及其代谢产物EPA、DPA和DHA的累积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肾和心组织中ALA累积高于血浆、脑及肝组织,肝和脑组织中EPA和DPA含量增加较显著,而肾和心组织中EPA含量不变,各组织DHA含量增加不显著.不同ALA油脂组C18:3(n-6)和C20:3 (n-6)差异不显著,但与花生油组相比,其血浆、脑和肾组织C20:4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富含ALA含量的油脂能够增加组织中ALA及其代谢产物在组织中的含量,提高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比例,这可能是ALA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和促进脑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变化,从细胞外基质降解代谢的角度研究四氯化碳(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发生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分为正常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肝纤维化组采用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时间为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肝脏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谷丙转氨酶(ALT)及尿羟脯氨酸(HYP)排出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并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及MMP-1、TIMP-1的表达,同时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肝组织中MMP-1、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血清HA及ALT显著增高,尿羟脯氨酸的排出量明显增加,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组织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有假小叶形成;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肝组织内Ⅰ、Ⅲ型胶原蛋白、MMP-1及TIMP-1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结论 肝组织中MMP-1及TIMP-1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蛋白在肝脏的表达,探讨TLR4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1周组、2周组、4周组、6周组。常规HE染色和天狼猩红胶原染色观察肝脏病变;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和血浆内毒素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TLR4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检测α-SMA观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l4作用2周时,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开始明显增多(P〈0.01);模型组各组血浆内毒素含量呈梯度上升(P〈0.01),且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CCl4作用1周后肝组织TLR4的表达即明显增强(P〈0.01),4周时和6周时有所下降(与2周组相比,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LR4阳性细胞包括枯否细胞、活化的HSCs及少量的肝细胞和内皮细胞。结论内毒素及其受体TLR4的改变可能在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腺嘌呤诱导与氢化可的松诱导的SD大鼠肾阳虚模型的优劣,从而得到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更符合中医“肾阳虚”型的动物模型,以供科研、教学使用。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腺嘌呤造模组及氢化可的松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20只,造模成功后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液中17-羟皮质类固醇(17-OH)和血浆中甲状腺激素(13、T4)、睾丸酮(T)、雌二醇(E2)及模型大鼠骨密度。结果无论从症状主证方面,还是客观指标方面(除骨密度外),腺嘌呤诱导的SD大鼠肾阳虚型动物模型在生化指标研究方面均优于氢化可的松诱导组。结论腺嘌呤诱导的肾阳虚证SD大鼠模型在症状主证方面及其相关的生化研究方面优于氢化可的松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合造模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HPA轴变化及特点。方法:大鼠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连续三周,自然恢复一周。观察造模期间各不同时间点大鼠肾上腺重量及指数、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肾上腺重量第一周显著增加(P〈0.001),第三、四周显著减低(P〈0.001和P〈0.01),其肾上腺指数在实验各周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和P〈0.01);下丘脑CRH第三周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第四周回升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浆ACTH在第一、三、四周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CORT第一周显著降低(P〈0.05),第二周有所回复,第三、四周仍显著降低(P〈0.05和P〈0.001)。结论:该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存在HPA轴的功能减低,垂体对上位激素调节的反应能力减低可能是该模型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Xian XH  Huang XL  Zhou XH  Zhang JK  Ling YL 《生理学报》2007,59(3):357-362
为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与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关系,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方法制备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炔丙基甘氨酸(propargylglycine,PPG,H2S代谢酶抑制剂)组、LPS+NaHS(H2S供体)组。观察给药后4h内大鼠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H2S含量,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心肌组织中TNF-α、H2S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结果如下:(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血压迅速下降,血浆TNF-α、H2S含量显著增高,且血浆中H2S含量与血压呈显著负相关,LPS注射后1、2、4h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0.913和-0.908(均P〈0.05);心肌组织TNF-α、H2S含量及LDH、MPO活性也明显升高,并出现组织损伤;(2)给予PPG能显著抑制血浆TNF-α、H2S含量的增高,并可显著减轻LPS所致的血压下降(均P〈0.05)和心肌组织损伤,降低心肌组织中TNF-α、H2S含量及LDH、MPO活性;(3)给予NaHS后,与LPS组相比,大鼠血浆TNF-α、H2S含量增高,血压明显下降(均P〈0.05),心肌组织损伤加重,心肌组织中TNF-α、H2S含量及LDH、MPO活性增高。结果提示,内毒素血症大鼠低血压和心肌损伤的部分原因是由于H2S生成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查中医肝郁脾虚证模型的血流变及相关调节因子的状态。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建立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测定大鼠造模三周、自然恢复一周时的血流变和血浆TXB2、PGF1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三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还原粘度均显著升高(P〈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显著升高(P〈0.001),6-keto-PGF1a显著降低(P〈0.05),TXB2/PGF1a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第四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还原粘度仍显著升高(P〈0.001或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与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和TXB2/PGF1a显著降低(P〈0.05),6-keto-PGF1a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郁脾虚证大鼠存在血液高粘和血栓易形成状态,恢复期血液高粘同时伴有扩血管因素的加强。提示肝郁脾虚证有血流变的异常和血浆TXB2-PGI2的平衡失调,主要涉及到血小板和血浆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最佳建立方法,并探讨所建立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方法分别采用母婴分离法、冰水灌胃法、限水法、母婴分离结合冰水灌胃法、母婴分离结合限水法制作便秘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学变化、体重和24 h进食量,测定4 h内排便颗粒数,并对大鼠粪便进行Bristol分型积分和含水量测定,采用直肠扩张实验评价内脏敏感性,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形学变化,筛选出符合IBS-C临床特征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并采用复方中药逍遥散进行反证,判定模型的中医证候范畴。结果采用母婴分离结合冰水灌胃法建立的模型具有排便颗粒数减少,粪便含水量降低,Bristol分型积分显示为便秘型的特征,且其肠道敏感性显著升高,结肠组织无形态学改变,符合IBS-C的临床特征。经逍遥散验证,该IBS-C模型属于中医"肝郁脾虚证"范畴。结论母婴分离结合冰水灌胃法能够建立中医肝郁脾虚证IBS-C大鼠模型,能高度拟合IBS-C的临床特征,造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8.
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修饰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发病机理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2型糖尿病是AD的风险因素之一.采用蛋白质印迹研究2型糖尿病及单纯肥胖大鼠脑中海马回tau蛋白磷酸化程度,发现在这两种大鼠模型中海马tau蛋白在多个位点上都呈现过度磷酸化状态.同时,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中的关键酶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活性在这两种大鼠模型的海马回中明显增高,经脑立体定位法向大鼠海马回注射GSK-3β抑制剂氯化锂(LiCl),可阻止2型糖尿病及肥胖大鼠模型中的GSK-3β激活,但仅阻止单纯肥胖大鼠海马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另外,海马神经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β亚基水平在两种实验模型中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及肥胖可能通过增高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GSK-3β激活和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来提高AD的发病风险.2型糖尿病脑中低下的葡萄糖代谢也可能在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查中医肝郁脾虚证模型的血流变及相关调节因子的状态。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建立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测定大鼠造模三周、自然恢复一周时的血流变和血浆TXB2、PGF1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三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还原粘度均显著升高(P<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显著升高(P<0.001),6-keto-PGF1a显著降低(P<0.05),TXB2/PGF1a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第四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还原粘度仍显著升高(P<0.001或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与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和TXB2/PGF1a显著降低(P<0.05),6-keto-PGF1a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郁脾虚证大鼠存在血液高粘和血栓易形成状态,恢复期血液高粘同时伴有扩血管因素的加强。提示肝郁脾虚证有血流...  相似文献   

20.
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流变及TXB2、PGF1a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查中医肝郁脾虚证模型的血流变及相关调节因子的状态。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 过度疲劳 饮食失节法建立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测定大鼠造模三周、自然恢复一周时的血流变和血浆TXB2、PGF1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三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均显著升高(P<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显著升高(P<0.001),6-keto-PGF1a显著降低(P<0.05), TXB2/PGF1a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第四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仍显著升高(P<0.001或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与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和TXB2/PGF1a显著降低(P<0.05),6-keto-PGF1a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郁脾虚证大鼠存在血液高粘和血栓易形成状态,恢复期血液高粘同时伴有扩血管因素的加强。提示肝郁脾虚证有血流变的异常和血浆TXA2-PGI2的平衡失调,主要涉及到血小板和血浆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