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是最早发现的一种RNA肿瘤病毒。利用HTLV-1基因组长末重复区(LTR)或膜基因(emv)序列进行系统树分析,可分为C、J、WA、CA和M5个亚型。为了解我国HTLV-1流行区毒株的主要基因型别,从福建莆田地区克隆出3株HTLV-1的env基因。其序列与已知各亚型代表株进行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均为C亚型。首次证实了中国大陆HTLV-1C亚型的存在。该地区  相似文献   

2.
汕头市部分人群中嗜人T细胞I型病毒抗体的检测杨棉华,陈国敏,庄春兰,余秀葵,曾毅关键词人T细胞I型病毒(HTLV-1),白血病/淋巴瘤,抗体检测直到1980年,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才分离出第一个人类逆转录病毒HTLV-I[1,2],发现HTLV-I与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整合有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I)的MT-2细胞株中,扩增出HTLV-I外膜蛋白(env)的全基因(1.45kb),并成功地克隆入pUC19载体,构建成env基因克隆env/pUC19.利用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GEX-2T,在大肠杆菌中有效地表达了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的env羧基末端抗原的重组蛋白,融合基因的转录由tac启动子调控。SDS-PAGE结果表明,有一约52kD的目的蛋白带,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0%;WesterNblott及ELISA结果显示,表达产物能与HTLV-I多抗血清结合。本研究为研制HTLV-I的诊断试剂及进一步了解env的免疫学和生物学性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HTLV-Ⅰ)核心蛋白(p24)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段震峰,滕志平,纪志武,陈国敏,张永利,曾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人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HTLV-I),聚合酶链反...  相似文献   

5.
我国福建省福清地区HTLV-Ⅰ无症状携带者体内HTLV-Ⅰ病毒核酸的检测陈国敏,薛守贵,张永利,林惠添,董德华,林星,魏礼康,陈武,曾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嗜人T细胞病毒Ⅰ型,无症状携带者,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杂交...  相似文献   

6.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中HTLV-I前病毒DNA陈国敏,何士勤,王柠,张永利,曾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PCR),人T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I),前病毒,基因整合目前,国内对人T淋...  相似文献   

7.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HTLV-I)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病因。HTLV-I基因组中的pX基因区域编码p40^tax和p27^rex蛋白,前者可反式激活病毒的LTR和IL-2R及c-fos、TGFβ1等细胞基因,加强转录过程,在白血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p27^rex蛋白则在转录后水平进行反馈性调节。白血病的发生机理是多因子参加的多步骤过程。  相似文献   

8.
对鼻咽癌恶性转化基因Tx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杂交组化及Northern法,对中国人鼻咽癌细胞株恶性转化基因Tx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在鼻咽癌细胞株中表达1.3kbmRNA,但表达强度较低,在HPV阳性或阴性人宫颈癌细胞中均无表达,EBV阴性的B淋巴细胞系及HTLV-1阳性的T细胞系中为阴性,而在EBV阳性的B95-8及Raji细胞中Tx基因表达强烈,从而提示HPV及HTLV-1不增强Tx的表达水平,而EBV可能使Tx基因活化.这为进一步研究EBV与Tx等瘤基因协同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数学模式来探讨抗病毒免疫应答、病毒含量以及病毒变异性间的关系。由数学模式表明的结果并与人血病病毒I型(HTLV-I)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中杀伤性T细胞反应和病毒变异性研究的研究资料进行比较,获得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社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SEASONALVARIATIONSINLENGTHANDWEIGHTOFDIGESTIVETRACTINRATTUSNIVIVENTERCONFUCIANUS关键词社鼠消化道形态季节动态KeywordsRatusniv...  相似文献   

11.
肿瘤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人类肿瘤有关的病毒有EB病毒(EBV)、人乳头瘤病毒(HP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与人Burkitt's淋巴瘤(BL)、鼻咽癌(NPC)、肛门生殖道肿瘤、肝癌和白血病发生有关。近年来对病毒致癌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研究,多数病毒在癌变中起激发始动作用,与其他因素共同配合致癌。  相似文献   

12.
冯英  祁国荣 《生命的化学》2000,20(4):184-185
十多年前 ,人们即已利用核酶 (ri bozyme)定点切割RNA分子的特性 ,开始设计核酶进行抗病毒、抗肿瘤和针对某些疾病的研究 ,取得了不少进展。目前 ,针对乙肝病毒 (HBV)和丙肝病毒 (HCV)的核酶治疗进入了预临床 ,而针对人免疫缺损病毒 (HIV)的核酶治疗正在进行I期 /II期临床试验。此外 ,核酶抗病毒研究的对象有 :A型流感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 (HTLV)、昆虫核多角体病毒 (NPV)等。依据同样原理 ,在了解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的基础上 ,可设计核酶进行抗肿瘤研究 ,如切割BCR/AB…  相似文献   

13.
氚水在模拟水生-陆生生态系中的迁移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进入水体的HTO向陆地的迁移。结果表明:1.进入水体的HTO将向系统各组分转移,池水中的HTO单调地减少,底泥及水生生物中的HTO浓度皆在经历某一最大值后平缓地下降;2.HTO中的而以自由水沉和结合态氚存在于水生动植物和底泥中;3.HTO还明显地向毗邻的陆地和作物迁移,在一个半月期间,陆地系统中的总而约占水体的24%。  相似文献   

14.
5——HT3受体的生理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在调节精神神经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药理学以及分子克隆的研究都证实脑内的5—HT受体系统极其复杂,目前已被克隆成功的5-HT受体的亚基就有十三种。5-HT3受体在近年来成为这方面的研究热点,这是因为5—HT3受体不同于其它各类5—HT受体,是一种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另外5-HT3受体拮抗剂在临床应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因此这项研究得到国外大制药公司的支持。本文综述在5—HT3受体的生理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氚水在模拟水生-陆生生态系中的迁移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进入水体的HTO向陆地的迁移,1、进入水体的HTO将向系统各组分转移,池水中的 HTO单调地减少,底泥及水生生物中的HTO浓度皆在经历某一最大值后平缓地下降;2.HTO中的氚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存在于水生动植物和底泥中;3、HTO还明显地向毗邻的陆地和作物迁移,在一个半月期间,陆地系统中的总氚约占水体的24%。  相似文献   

16.
5—羟色胺转运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羟色胺(5-HT)是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活性。5-羟色胺转运体(5-HTT)可将5-HT重摄取,降低胞外5-HT浓度。近来发现5-HTT功能异常与某些精神疾病和可卡因成瘾性有关,因此开发对5-HTT具有高亲和力与高选择性的药物在临床上很有意义。目前5-HTT已在大鼠和人中克隆,这不仅有助于阐明配体与5-HTT作用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大鼠脑内5-HT能神经元对咽肌的支配及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RV和5-HT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方法研究脑内5-HT能神经元对咽肌的神经支配及调控。观察到中缝核群的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中缝大核、中缝桥核、中缝正中核、中缝背核、和中缝尾侧线形核等部位有PRV和5-HT双标记细胞,直接证明中缝核群的5-HT能神经元投射到支配咽肌的疑核运动神经元和孤束核中的前运动神经元,调控咽肌的运动。并推测脑干中缝核群中的5-HT能神经元对咽肌运动的调控可能经由5HT3和5HT1A两种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8.
人类嗜T细胞白血病Ⅰ型病毒(HTLV-Ⅰ)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致病因子,其编码的TAX蛋白的反式激活在白血病形成中有重要作用。NF-kB是细胞活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重要转录调控因子。正常情况下,NF-kB因子与抑制性蛋白IKB结合,形成复合物存在于胞质中。TAX蛋白可与IKB激酶γ(IKKγ)直接结合,而后启动TAX对IKKα和IKKβ的结合,并使之发生磷酸化。后者使IKB蛋白降解,NF-  相似文献   

19.
5—羟色胺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Yang GB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4):349-351
5-羟色胺(5-HT)在体内广泛分布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许多研究表明5-HT可以通过受体作用于T、B淋巴细胞、NK细胞和MХ;对DTH、NKCC、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MХ吞噬活性均有调节作用,是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20.
程立  殷莲华 《微生物与感染》1999,22(5):10-13,24
小鼠白血病病毒分为两类;(1)急性转化MuLV:Abelson,MuLV 其代表,基因组含有v-abl癌基因,编码产生P120^gag-abl磷蛋白,诱发小林巴细胞白血病,(2)慢性转化MuLV:极大多数MuLV均属于此类。基因组不携有v-onc癌基因为其特点,Moloney-MuLV(M-MuLV)是研究这类MuLV致瘤机制的良好模型。白血病生成中包括原癌基因激活、MCF重组体形成、15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