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NPC1L1:固醇脂质吸收的关键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黄迪南  侯敢 《生命的化学》2006,26(5):389-391
NPC1L1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与NPC1同源的蛋白质。在体内的分布有物种差异性,其亚细胞定位存在很大争议。近些年发现NPC1L1在固醇类脂质代谢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肠道吸收固醇类脂质尤其是胆固醇的关键蛋白质,这项新发现使得人们对固醇类脂质的吸收机制有了了解。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个高危因子,因此,对NPC1L1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Shen WY  Ren G  Zhu YR 《动物学研究》2012,33(3):298-303
该实验分析饥饿和恢复投喂对异育银鲫血液IGF-1和IGFBP-1水平和肝脏IGF-1、白肌IGF-1R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饥饿期(14d)血液中IGF-1和IGFBP-1水平逐渐下降,在饥饿第14天均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第1天IGF-1迅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IGFBP-1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后逐渐升高,直至于恢复投喂第14天后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饥饿期肝脏IGF-1mRNA表达量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投喂初期(第1、3天),IGF-1mRNA表达量仍继续下降(P<0.05),对营养条件的变化反应滞后,至第7天,表达水平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白肌IGF-1RmRNA表达水平在饥饿第3天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继续饥饿其水平出现补偿性升高;恢复投喂后第14天IGF-1R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该结果揭示恢复投喂期高水平的IGFBP-1含量和IGF-1RmRNA表达量可能通过提高IGF-1的促生长作用参与异育银鲫的补偿生长调节。  相似文献   

3.
1981~2005年中国H1N1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HA1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1981~2005年我国H1N1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HA1演变特征,选取H1N1甲型流感病毒370株,提取病毒RNA,经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A1并测序,测定的序列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比较,并对推导的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表明:HA1氨基酸的变异表现为抗原决定簇4个区均有变异,Sb区和Ca区变化较大;HA1受体结合位点(RBS)的前壁130环的第134位赖氨酸从1991年起在部分毒株HA1序列上开始缺失,以后缺失株逐步增多,自2000年起测定的所有毒株上该氨基酸全部缺失,同时这些缺失株的第137位氨基酸也全部由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糖基化位点从增多到减少,最后稳定在7个;1981~2004年我国H1N1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编码的氨基酸在种系发育树上同年代基本呈现集中分布,与时间和地域无关,2005年毒株分成两个分支在时间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比较和分析2009~2011年广州地区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PB1-F2基因和世界各地甲型H1N1流感病毒PB1-F2基因的变异情况,为该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对分离自中国广州地区2009~2011年人类感染的17株新型H1N1和1株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进行了PB1-F2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中68株人类新型H1N1和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参考株的PB1-F2基因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甲型流感病毒的PB1-F2基因进化树形成了2个不同的进化分支。全部2009~2011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为一分支。广州地区PB1-F2基因与其它地区分离到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均为截短型变异。本实验室分离的1株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也发生了第12位氨基酸截短突变。广州地区新型H1N1流感病毒PB1-F2截短蛋白与其它地区病毒相比未发生氨基酸变异,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发现类似新型H1N1流感病毒PB1-F2的截短变异,提示新型H1N1流感病毒和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PB1-F2可能发生早期重组。  相似文献   

5.
应用寡核苷酸芯片并行检测CYP1A1和 GSTM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分析CYP1A1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和GSTM1缺失与否 ,实验结果证明了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可并行、准确、高效地检测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其他类型的基因多态型 ,可为疾病遗传易感性及单体型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工具。采用该寡核苷酸芯片 ,检测了 84份正常人的血液DNA样本 ,其中GSTM1基因缺失率达到 4 7 6 % ,接近报道数值。统计分析发现 ,CYP1A1m1 m2的 3种基因型组合TT AG、TT GG和TC GG的发生频率都为 0 ,而根据实验得到的m1和m2各自基因型数据计算 ,它们的发生频率应是11 4 %、2 6 %和 3 1% ,所以推测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没有T(m1位点 )和G(m2位点 )的连锁组合 ,即m1和m2位点的组合只有 3种单体型 :T A、C A和C G ,其发生频率分别是 6 9 6 %、7 7%和 2 2 6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型胶原α1链(collagen I alpha-1,COL1A1)基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 IGF-1)基因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7年1月经我院眼科视光学中心诊疗的高度近视眼患者286例(病例组)及正常对照者201例(对照组),病例组按照眼球中轴长度分为A组(眼轴长度≥27 mm)126例和B组(眼轴长度27 mm)160例。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受试者外周静脉抗凝血中的基因组DNA,采用多重PCR反应和基因测序得到目标片段COL1A1基因的多态位点rs2075555、rs2075554、rs2269336、rs1107946、rs1007086,IGF-1基因的多态位点rs12423791、rs10860860、rs2946834、rs6214的碱基序列,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各基因分布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COL1A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IGF-1基因的rs1242379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6),其他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A组和对照组及A组和B组之间COL1A1基因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GF-1基因的rs12423791位点有统计学差异(P=0.033)。结论:胶原类基因COL1A1的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IGF-1基因的rs12423791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同源序列法克隆了中山大蕉中的MuNPR1-1和MePR-1基因,RT-PCR分析了MuNPR1-1和MePR-1基因对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的应答反应,结果表明抗病的中山大蕉幼苗叶片经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接菌诱导后,MuNPR1-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诱导后12 h达到最高,高表达持续到24 h,在72 h降到接近起始状态,病原相关蛋白MePR-1基因的表达在24 h达到最高,48 h开始下降,72 h又恢复到起始水平。而感病的粉蕉中MuNPR1-1在0、12和24 h无明显变化,在48-72 h表达增加,病原相关蛋白MePR-1基因的表达在0、12和24 h无明显变化,在48-72 h有增加,但表达强度低于中山大蕉。这表明了抗病的中山大蕉的MuNPR1-1基因对病原菌信号分子的反应比感病品种粉蕉敏感,有助于激活下游防卫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BRCA1、STMN1、RR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86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肿瘤标本的BRCA1、STMN1、RRM1基因mRNA表达,并对检测结果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RCA1中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x毫0.1003,P=0.7514),STMN1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卡方=18.3002,P=0.000)。分析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提示BRCA1中高表达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3例、稳定17例、进展16例,低表达患者分别为0例、12例、14例、4例(P〉0.05),而STMN1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0例、14例、21例、16例和0例、21例、10例、4例(P〈0.05);RRM1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0例、17例、19例、20例和0例、18例、12例、0例(P〈0.05)。结论:通过对BRCA1、STMN1、RRM1基因mRNA表达的个体化治疗靶标检测,对患者的预后以及化疗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遗传性青光眼包括两种主要的类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和原发性先天型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PCG).眼前节发育不良(anterior segment dysgenesis,ASD)是眼发育异常的遗传异质性病,与增长的眼内压和青光眼有关,包括Peter's异常、Rieger's异常、无虹膜和虹膜发育不全.CYPIB1基因是PCG的致病基因,也有少数报道是POAG的修饰基因,或是POAG和ASD的致病基因.本文就CYP1B1基因突变与遗传性青光眼和ASD发育不全的关系及其遗传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Jagged 1与Delta1是Notch信号通路中的两个配体,近来研究表明,它们能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并通过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介导T辅助细胞的不同分化,可能为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分析CYP1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GSTM1缺失与否,实验结果证明了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可并行、准确、高效地检测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其他类型的基因多态型,可为疾病遗传易感性及单体型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工具。采用该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了84份正常人的血液DNA样本,其中GSTMl基因缺失率达到47.6%,接近报道数值。统计分析发现,CYP1A m1-m2的3种基因型组合TT-AG、TT-GG和TC-GG的发生频率都为0,而根据实验得到的m1和m2各自基因型数据计算,它们的发生频率应是11.4%、2.6%和3.1%,所以推测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没有T(m1位点)和G(m2位点)的连锁组合,即m1和m2位点的组合只有3种单体型:T-A、C-A和C-G,其发生频率分别是69.6%、7.7%和22.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对THP-1巨噬细胞TGF-β1、SR-A1和CD36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处理THP-1巨噬细胞24h,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其TGF-β1、SR-A1和CD36的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GF-β1蛋白的表达,Westem-blotting检测SR-A1蛋白的表达。结果:100nmol/L及1μmol/L的肾上腺素作用THP-1巨噬细胞,引起TGF-β1 mR- 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SR-A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1pmol/L~1μmol/L的肾上腺素处理后,各组CD36 mRNA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应激浓度的肾上腺素可能通过影响TGF-β1和SR-A1的表达而参与和/或促进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DEPDC1(DEP domain containing 1)是一个新的肿瘤相关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工作中在鼻咽癌细胞内沉默了DEPDC1的表达,发现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发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沉默DEPDC1表达后,对鼻咽癌细胞HNE-1和CNE-1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结果显示,siRNA介导DEPDC1表达沉默后,细胞侧向运动能力、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降低。q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DEPDC1沉默导致EMT上游关键转录因子Twist1及间质细胞标志分子Vimentin表达显著下调。这些研究表明,鼻咽癌细胞中DEPDC1通过调节Twist1等EMT关键分子的表达在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推测DEPDC1在鼻咽癌中高表达可能对于促进其侵袭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进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但具体分子机制仍有待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5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探索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规律及特点。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好发于20~40岁,20例(37.74%)伴有各种基础疾病。51例(96.23%)有发热,且48例(90.57%)为首发症状,多伴随有畏寒、咳嗽、咳痰、乏力、胸闷和气急等症状。发病早期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多正常或下降;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33例(62.26%)患者继发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炎或肺炎。患者经奥司他韦或帕拉米韦抗病毒治疗及相应的抗感染、针对基础疾病治疗等,除2例患者自动出院外,余均痊愈出院。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起病急,早诊断、早期积极合理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GABABR属于C族G蛋白偶联受体,是中枢神经细胞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在体内GABABR由GB1和GB2两个基因编码,1998年以来研究者证实GABABR是由GB1和GB2形成的异二聚体,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B1也可以单独形成GB1 -GB1同二聚体并在体内行使功能.本文系统介绍了GB1亚基的分类,在GB2存在或不存在时的表达,以及在GABABR异二聚体和GB1-GB1同二聚体激活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生理功能;同时也展望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基础研究和药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在美国和墨西哥爆发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扩散到世界多个国家,形成了流感的大流行,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高度重视。综述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来源、目前主要的检测手段,并对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尹立红  浦跃朴  林嫔嫔 《遗传》2001,23(3):199-202
应用PCR技术,对南京市正常人群中NQO1、CYP1A1、Meh-外显子3、Meh-外显子4基因型多态性进行了研究。88例样本中,相关基因野生型纯合子(wt/wt )、杂合子(wt/vt)、突变型纯合子(vt/vt)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及基因频率分别是:NQO1 29.5%(0.304),51.1%(0.495)和19.3%(0.202);CYP1A1 35.2%(0.329)、44.3%(0.489)和20.5%(0.181);Meh-外显子3为26.1%(0.297),56.8 %(0.496),17.0%(0.207);Meh-外显子4为83.0% (0.826),15.9%(0.165),1.1%(0.00 8)。以上结果与国外的有关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在不同地区中国人群的频率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种族差异可能是造成有关基因型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ICAM—1和VCAM—1的结构与表达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人ICAM-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p13.3-13.2区,长15.5kb,其受体为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CD11a/CD18)和Mac-1;VCAM-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p31-32多区,长约25kb,其受体为极迟抗原-4(VLA-4)和整合素α4β7,ICAM-1和VCAM-1的表达受NF-κB、SP1、GATA、PKC、STAT-1等相关的机制所调控。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正常人群NQO1、CYP1A1、mEH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技术,对南京市正常人群中NQO1、CYP1A1、mEH-外显子3、mEH-外显子4基因型多态性进行了研究。88例样本中,相关基因野生型纯合子(wt/wt)、杂合子(wt/vt)、突变型纯合子(vt/vt)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及基因频率分别是:NQO1 29.5%(0.304),51.1%(0.495)和19.3%(0.202);CYP1A?135.2%(0.329)、44.3%(0.489)和20.5%(0.181);mEH-外显子3为26.1%(0.297),56.8%(0.496),17.0%(0.207);mEH-外显子4为83.0%(0.826),15.9%(0.165),1.1%(0.008)。以上结果与国外的有关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在不同地区中国人群的频率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种族差异可能是造成有关基因型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 Abstract:The polymorphisms of NQO1, CYP1A1, mEH-Exon3 ,and mEH-Exon4 genes in normal Nanjing population (88 cases) were investigat ed by PCR approa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frequency distributio ns of genotypes of wild-type,heterozygote, homozygous variant were respectively: NQO1? 29.5%,51.1%,19.3%;CYP 1A1 35.2%,44.3%,20.5%;mEH-exon3 26.1 %,56.8%,17.0%;mEH-exon4 83.0%,15.9%,1.1%.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 f genotypes in Nanjing population differ from thos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do no t show marked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other different area in Chinese populati on. The ethnic difference might be an important reason which results in the diff erences of related genotypes.  相似文献   

20.
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核酸检测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相继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即刻引起全球关注。WHO日前宣布目前为流感大流行第五期,预示又一次流感大流行可能逼近。正确检测和鉴定病毒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核酸检测技术的研制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RT-PCR检测技术,并将其及时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