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盾叶薯蓣组培苗中高压酸解制备薯蓣皂苷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组培苗中薯蓣皂苷元的高压酸解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选用正交表L16(45),以样品用量、硫酸浓度、提取时间为因素,设计了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酸解提取薯蓣皂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样品用量25 mg、硫酸浓度0.5 mol/L、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平均含量为9.12 mg/g。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提取苜蓿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研究了超声波条件下影响提取的几个因素,包括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固液比等,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结论: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四因子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通过对各因子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的分析,得出了超声提取苜蓿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2min,超声温度43℃,超声功率403W,固液比1:51(g/ml),此时苜蓿皂苷的得率为4.53%.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膜分离穿山龙薯蓣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响应面法优选陶瓷膜分离穿山龙薯蓣皂苷的工艺条件。以指标成分转移率为评价,采用单因素方法选取过膜温度(℃)、过膜浓度(g/L)、过膜压力(MPa)三种因素水平。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佳分离条件。陶瓷膜分离穿山龙薯蓣皂苷的优化条件为:过膜温度30℃、过膜浓度2 g/L、过膜压力0.8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指标成分转移平均为44.88%。经过响应面优化陶瓷膜分离穿山龙薯蓣皂苷的条件能克服传统水提醇沉工艺导致有效成分损失较大、用醇量大、生产周期长等缺点,具有可操作性,可用于穿山龙薯蓣皂苷的分离。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苦瓜皂苷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提取苦瓜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对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料液比等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四因子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通过对各因子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的分析,得出了超声提取苦瓜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1 min,超声温度62℃,超声功率402 w,料液比1:23,此时苦瓜皂苷的实际得率为3.03%。  相似文献   

5.
黑色素是黑木耳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黑木耳的药理活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黑木耳黑色素的提取得率,实验采用正交法和响应面法对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最优条件下提取的黑木耳黑色素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最优条件为:酶添加量12mg,酶解温度40℃,酶解pH 5.0,酶解时间120min,NaOH浓度1.27mol/L,料液比1:40,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52min,超声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黑木耳黑色素提取得率可达到10.48%,相比于实验设置的未添加纤维素酶的超声波组黑色素提取得率提高了12.93%。抗氧化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的黑色素相比于未加纤维素酶提取的黑色素清除ABTS、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更强。研究结果为黑木耳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及其产品的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葫芦巴种子中药用活性成分薯蓣皂甙元提取的最佳方法,设置了不同的酸解液浓度及酸解时间以了解葫芦巴粉酸解的适宜条件;并在酸化工艺前将脱脂的葫芦巴粉进行自然发酵或接种曲霉发酵以提高薯蓣皂甙元的提取率。结果表明葫芦巴粉酸解液最佳浓度为15%的硫酸溶液,最适宜的酸解时间为6 h。在酸化工艺前增加发酵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有效成份薯蓣皂甙元的提取率,接霉菌发酵比直接酸化提高62%,自然发酵比直接酸化提高48%。  相似文献   

7.
月见草籽油在医药、保健及食品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月见草籽油进行了研究,采用超声及粉碎处理方式对月见草籽进行预处理,确定最佳预处理条件: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60℃;采用Alcalase 2.4L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利用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优的月见草籽油脂提取工艺:料液比为5.4(w/w)、酶添加量为1.38(v/w)、酶解温度为62.5℃、酶解时间2.8h,响应面有最优值为84.32%;测定油脂的基本组成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月见草籽油的皂化值、折射率、色泽的影响不显著,但酸值及磷脂含量均低于溶剂法月见草籽油。优化的工艺简便可行、提取率高,为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月见草籽油提取工艺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优选芦笋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和温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加15倍量74%乙醇于50℃超声提取54 min;总皂苷平均质量分数13.059%(RSD 1.63%),与预测值(13.185%)的偏差较小。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芦笋总皂苷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明确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我们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方法: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Ⅰ压力、分离Ⅰ温度等因素对薯蓣皂苷元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薯蓣皂苷元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超临界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分离Ⅰ压力13 MPa,分离Ⅰ温度40℃。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薯蓣皂苷元工艺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以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干果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酶解法提取五味子多糖,研究五味子多糖的超声辅助酶解工艺与抗细胞氧化应激活性。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研究加酶量、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五味子多糖得率的影响,优化得到五味子多糖最佳超声辅助酶解提取工艺条件;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ROS)水平为指征,研究五味子多糖的抗细胞氧化应激能力。结果表明:五味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 420 U·g-1,超声功率500 W,提取时间46 min,料液比1 g:32 mL,该条件下五味子多糖得率为22.25%;此外,所提取得到的五味子多糖可提高LPS诱导HepG2细胞中的SOD水平,并可降低细胞中MDA的积累量和ROS荧光强度,有效缓解了LPS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优化确立了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取五味子多糖最佳工艺条件,发现所提取得到的五味子多糖有良好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1.
稀有人参皂苷IH901酶法转化与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酶制剂蜗牛酶,酶法转化三七二醇组皂苷制备稀有人参皂苷IH901,正交实验优化酶解条件,建立酶法转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法提取三七总皂苷正交实验优化条件为用75%乙醇溶液,15倍溶剂用量,超声波提取210 min作为最佳条件,三七总皂苷得率为12.21%;酶法转化二醇组人参皂苷制备稀有人参皂苷IH901,正交实验优化的条件为物料比为6/1、反应时间9 h、反应温度为45℃、pH值为3.0,酶解得率为54.24%;经硅胶柱分离获得IH901单体化合物,HPLC测定纯度达98%.酶法转化制备皂苷IH901的工艺方法简便,切实可行,可为中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用响应面法优化及正交实验法进行淀粉酶提取枸杞多糖实验设计及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后,正交实验确定淀粉酶酶解提取枸杞多糖的最佳条件为:pH=5.0,温度50℃,时间80 min,加酶量为0.5%,枸杞多糖提取率12.1%;响应面分析确定淀粉酶酶解提取枸杞多糖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49.56℃、酶解时间140 min、酶浓度0.3%,枸杞多糖提取率为13.25%。酶法提取枸杞多糖比传统热水浸提提高了枸杞多糖的提取率,反应条件温和,而且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和优化比正交实验法能得到更高的枸杞多糖提取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唐古特白刺种子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筛选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三个主要因素,并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组合条件为:乙醇浓度66%,超声时间68min,超声温度42℃,在此最佳条件下实际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20%,接近于模型预测值1.21%。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绿茶茶多酚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提取绿茶荼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40.2mL/g,超声功率为476W,提取时间为15.1min,采用该工艺条件,茶多酚的提取得率达到10.312%,通过响应面法得到一个能较好预测试验结果的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15.
以余甘子中总多酚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余甘子中总多酚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余甘子总多酚提取的因素主次为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4%、超声时间39 min、提取温度43 ℃。验证试验中总多酚提取量为186.17 mg/g,与模型预测值190.33 mg/g较接近。Box-Behnken响应面回归方程拟合度良好,适合用于余甘子总多酚提取工艺的回归分析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藜麦皂苷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因素试验,以皂苷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结合藜麦粉末SEM表征,以获得皂苷的超声-负压提取最佳工艺参数。藜麦皂苷粗提物经正丁醇萃取后,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相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负压法提取藜麦皂苷最佳工艺参数: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59℃、负压0.064 MPa,该条件下皂苷得率(预测值12.37 mg/g,实验值11.95±0.034 mg/g)最高,三因素对皂苷得率的影响顺序:负压>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藜麦皂苷在浓度范围(0~0.25 mg/mL)内有较强的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抗氧活化活性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藜麦麸皮超声提取皂苷的最佳工艺,并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同时建立酶反应动力学方程对其抑制动力学进行分析,探讨了藜麦麸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藜麦麸皮超声提取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 mL/g, 75%乙醇超声提取,超声时间1.5 h,超声温度45℃,在此条件下藜麦麸皮皂苷的提取得率为2.370%±0.022%。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实验表明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阳性药阿卡波糖(P0.05),其IC_(50)值为0.620±0.057 mg/mL。酶动力学研究表明藜麦麸皮总皂苷提取物是一种可逆的混合性抑制类型。本研究为明确藜麦麸皮提取物的降低餐后血糖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为藜麦麸皮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刺梨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超声波作用下刺梨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刺梨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响应面试验表明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对响应值刺梨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优化得到超声辅助提取刺梨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20 W,液料比40m L/g,提取温度80℃,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的刺梨多糖提取率可达2.18%,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贯众多酚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贯众多酚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为自变量,贯众中多酚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得到最优提取条件如下: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6℃,料液比1∶40,乙醇浓度35%,经验证,贯众中多酚的提取率为8.11660%,理论值为8.12986%,RSD为0.15%。该工艺高效、稳定,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解-超声偶联法提取葛根中总异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解-超声偶联新工艺对葛根中总异黄酮提取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收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以蒸馏水作为提取溶剂,对温度、酶浓度、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34℃、酶浓度0.63 mg/mL、时间62 min.在此条件下,葛根总异黄酮提取率为7.10%,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34%.酶解-超声偶联工艺是一种新型、快速、有效的总黄酮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