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应用细胞杂交技术,将长叶车前花叶病毒杭州分离株(RMVha)、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TMVc)和北京番茄株(TMVbe-t)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Ag14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测定,成功地获得了5株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株属于IgG_(2b),其余4株均属于IgG_(?),5株细胞株均制备了腹水抗体,ELISA效价最高达256000,琼脂双扩散效价达128,根据与15个不同RMV和TMV毒株的反应特性,可将5株单克隆抗体分为A、B、C三组,分别针对a、b、c三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根据三组单克隆抗体反应性的差异,15个毒株可分为8个血清型,本文讨论了所获得的5株杂交瘤细胞在植物病毒的诊断、病毒病原的鉴定及病毒分型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稳定分泌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禽流感诊断技术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融合,用选择性培养、有限稀释法克隆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筛选,对获得阳性克隆株用ELISA方法进行亚型鉴定,并用37株H5、H7、H9亚型AIV测定其特异性、覆盖性。结果最后获得了3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E5、4A4、4B1,经长期体外培养和冻存后复苏能稳定地分泌抗体。经鉴定,其亚型均为IgG1、kappa链。腹水HI效价1∶210~1∶216,细胞培养上清HI效价1∶26~1∶28。3株杂交瘤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均能与本中心保存的全部20株H5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发生反应,而与15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2株H7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以及H1H4、H6H15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毒株均不反应,与鸡新城疫病毒、鹅新城疫病毒、鹅腺病毒和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结论所获3株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禽流感病毒特异性诊断试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前文分别报道了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侏(RMVsh)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根据它们在不同免疫反应中的特性,将它们分为两组,分别识别性质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本文采用修改的Friguet方法测定了各组内各单克隆抗体之间的增值反应(Additivity Reaction)特性,并分析了它们识别抗原决定簇的特性。村料与方法一、病毒及单克隆抗体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株及其单克隆抗体1H2、7H1、10H1、11H2、12H3、17H6、29H1来源、制备和特性见前文报道。二、抗原饱和曲线的测定抗原饱和曲线测定采用间接ELISA办法,抗原浓度为2μ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分泌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方法:以H9N2亚型AIV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Ag-14,在PEG4000的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筛选分泌抗H9亚型AI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结果:经过连续3~4次克隆化,获得能稳定分泌抗H9亚型AIV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细胞系6株,分别命名为1B2、1C10、1G2、2B7、2E3和5E11。6株细胞培养上清HI效价为24~28,腹水HI效价为210~213。除1G2为IgM外,其余5株均为IgG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1B2、1C10、2B7和2E3能与AIVH9蛋白在Mr为75000处反应,表明其是针对AIVH9亚型血凝素蛋白的单抗。特异性试验表明该6株单抗均只与H9亚型AIV发生特异性HI反应,而不与其他14个HA亚型的AIV及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结论:制备了针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为禽流感的快速诊断和病毒的抗原性分析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猪细小病毒(PPV)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分泌的PPV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并获得2株杂交瘤细胞。用染色体分析对杂交瘤细胞进行鉴定,用间接ELISA、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效价测定、亚型鉴定和特异性鉴定。结果得到2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H9、1F9,染色体数目介于90~110之间。细胞上清效价均达1∶1×104,腹水效价均达1∶1×107,其亚型分别为IgG1、IgM,均为kappa链。2H9、1F9单抗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I型(PCV-1)、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乙脑病毒(JEV)等均无交叉反应。IPMA和IFA检测结果显示2H9、1F9单抗均能与接种于PK-15细胞的PPV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2株抗PPV杂交瘤细胞株,证实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6(武汉地方株)活毒滴鼻加用戍二醛固定的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免疫BALB/C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SP_2/0细胞融合,培育出分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3株,这些细胞的染色体数为94至104条,其分泌的抗体分别属于鼠IgC_1、IgG_(2a)、IgG_(2b)亚类。腹水荧光抗体滴度为1:10000~1:100000。其中五株单抗有中和病毒作用,尤其是两株中和放价达1:128。应用免疫转印法证实了这些单抗分别能识别RSV6种主要结构蛋白,用7株识别不同病毒结构蛋白的单抗对12株合胞病毒进行抗原性分析,可将这些病毒区分为二个血清型,即A亚型和B亚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杂交瘤技术,以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ns,PLRV)为抗原,用直接将病毒注入脾脏和随后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Dot-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筛选分泌抗马铃薯卷叶病毒抗体的阳性克隆,建立了分泌抗PL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微量玻片双扩散法测定单克隆抗体亚类为IgG_1和IgG2a,轻链为λ。注射杂交瘤细胞株A_1、A_3、C_3和D_3于小鼠腹腔,制备出含高效价单克隆抗体的腹水。用获得的四种单克隆抗体对马铃薯卷叶病毒15个分离物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SIVp27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分泌的SIVp27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使用基因重组的SIVp27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使用半固体培养基法建立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染色体核型对杂交瘤细胞株进行鉴定;采用Westernblot、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确定单克隆抗体的交叉反应性、相对亲和力、抗原识别表位、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和亚类,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获得四株可稳定分泌SIVp2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C3、2B6为IgG1类,2E12为IgG2b类,3G3为IgG2a类。四株单抗均能识别SIV的p27蛋白,与逆转录病毒SRV、STLV无交叉反应,2B6、2E12与HIVp24有交叉反应。免疫荧光法检测腹水效价为1:10240~40960。1C3、2B6、2E12、3G3染色体平均数分别为103、97、96、101。2E12与3G3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成功地制备出四株SIVp27单克隆抗体,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为进一步建立免疫分析方法,进行SIV/SAIDS及其艾滋病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白背飞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4株高度特异性的白背飞虱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WPH-1H9、WPH-2B6、WPH-2E12和WPH-3F12。这些抗体与其它8种昆虫未发生交叉反应,其中WPH-2B6可与白背飞虱所有虫态发生反应,其余3株只与卵和雌成虫发生反应。应用免疫双扩散法鉴定抗体类型及亚类,结果表明:WPH-2B6为IgG2b亚类,其余均为IgG1亚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印迹分析表明,白背飞虱抗原主要由分子量分别为182、116、66.2及40 kD的4个多肽组成,其中WPH-2B6与182、116 kD的多肽结合,其余3株的单抗只与116 kD的多肽具有亲和性。最后对这些单克隆抗体在捕食作用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重组恶性疟原虫DNA质粒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恶性疟原虫MSP131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DNA直接免疫BALB/c小鼠,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在PEG1450作用下进行融合,获得了2株能分泌抗恶性疟原虫MSP131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9H9和8A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腹水抗体滴度最高为1∶10 000。经免疫球蛋白类型和亚类鉴定,2株杂交瘤细胞株均为IgG\-1\.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表明,此单克隆抗体与MSP1\|31蛋白抗原有特异免疫反应,证明通过质粒DNA直接免疫小鼠可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伪狂犬病病毒(PRV)单克隆抗体,为PVR防控奠定基础。方法:用PRV疫苗毒株Bartha-k61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并制备腹水,用病毒中和实验检测单克隆抗体(腹水)对PRV的中和作用。结果:通过细胞融合,共得到11株针对PRV的杂交瘤细胞。中和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对于PRV弱毒株Bartha-k61还是强毒株AV25,2株杂交瘤细胞产生的腹水都表现为明显的中和效应;但2株单抗的中和能力不同,其中1株杂交瘤细胞腹水的中和效价为1∶16~1∶32,另1株的效价为1∶4。交叉反应显示,11株单克隆抗体中,2株与单纯性疱疹病毒存在明显的免疫反应,1株与猴B病毒的gD蛋白存在明显交叉反应。结论:制备了PRV的单克隆抗体,并获得了对PRV具有中和作用的单克隆抗体,以及能与其他疱疹病毒交叉反应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在植物体内数量很少,难以提纯足够量病毒进行免疫,至今未见国内有制备PLRV单克隆抗体(McAb)的报道.本文以本室以前报道的方法提纯马铃薯卷叶病毒作为抗原,直接注入Balb/c小鼠脾脏,随后从尾静脉加强注射,采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4个分泌抗PILRV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微量免疫双扩散法鉴定,杂交瘤细胞株A1、A3、D3分泌的McAb均属gG1亚类,C3株者属IgG2a,它们的轻链都是λ型。将0.5ml含10~8个A1,A3,C3,D3杂交瘤细胞注入  相似文献   

13.
百合无症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百合无症病毒(Lilysymptomlessvirus,LS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4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LSV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2A2、5H9、5H2和5E12),并分别制备它们的单抗腹水。4株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达10-6,5H9和5E12的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而2A2和5H2均为IgG3,4株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均为κ链。利用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抗原包被间接ELISA(ACP-ELISA)检测LSV的方法。病叶作1300倍稀释、提纯LSV病毒浓度为18ngmL(每孔的病毒绝对量为1.8ng)时,该方法仍能检测到病毒。利用ACP-ELISA检测了田间样品,发现LSV在百合上发病很普遍。  相似文献   

14.
建兰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3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CymM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2C6、5B7和12G9),分别制备它们的单抗腹水。其中5B7和12G92株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达10-6,3株单抗的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轻链均为κ链。利用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抗原包被间接ELISA(ACP-ELISA)检测CymMV的方法。蝴蝶兰病叶作1∶10240倍稀释、提纯CymMV病毒浓度为4.87ng/mL(每孔的病毒绝对量为0.487ng)时,该方法仍能检测到病毒。利用ACP-ELISA方法检测了田间样品,发现CymMV在兰花上发病很普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抗人凝血因子Ⅶ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应用杂交瘤融合技术,以重组人凝血因子Ⅶ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融合细胞有限稀释法克隆、克隆化杂交瘤细胞株的亚类鉴定等方法筛选出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用杂交瘤细胞株诱生小鼠腹水,应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进行单抗的纯化。结果:获得了3株可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E8、3D2和1C5,诱生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1×10^7、1:1×10^6和1:1×10^6;亚类鉴定表明388为IgG2a,其余2株均为IgGl;特异性鉴定显示它们与多种血浆蛋白均无交叉反应,表明单抗是特异的;经过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化的单抗。结论:获得了特异性的人凝血因子Ⅶ单克隆抗体,为建立人凝血因子Ⅶ检测及纯化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纯化的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virus,ToRSV)为抗原,注射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多次细胞筛选及克隆化,获得3株(A8、B7和G9)可分泌抗ToRS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以之分别制备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表明,该3株杂交瘤细胞腹水抗体效价在10-5~10-6之间,且均具有与ToRSV反应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用人上皮癌细胞系A 431细胞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七株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这些杂交瘤经三次亚克隆后仍能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对其中四株杂交瘤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了鉴定。免疫沉淀放射自显影结果示单克隆抗体3、101和176均可识别A 431细胞膜抗原MW为170000的蛋白质即EGF受体。单克隆抗体59可以识别低分化鼻咽癌细胞膜上EGF受体。单抗3、176和59等可抑制EGF与受体的特异结合,而101和94则不能抑制EGF与受体的结合。 用Protein-A Sepharose CL4B纯化了单抗,纯化的单抗主要为IgG_1亚类。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纯化的单抗进行了纯度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博尔纳病病毒(BDV)抗原免疫的杂交瘤细胞系的产生抗体能力与抗体特异性。方法随机抽取2株由BDV抗原免疫的杂交瘤细胞系H1和H2,通过体内和体外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3种试验方法对制备的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及效价测定。结果杂交瘤细胞系H1和H2可以产生一定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并对BDV的P24和P40抗原具有特异性。结论由杂交瘤细胞系H1和H2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检测BDV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传染性犬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方法将用纯化的犬腺病毒1型(CAV-1)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融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酶试验(1EA)筛选,以有限稀释法克隆3次,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制备完成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成功得到2株能稳定分泌抗CAV-1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B、2H3,经鉴定其亚型分别为IgG2a和IgG2a,2株均为kappa链。腹水的ELISA效价可达10^7-10^8,IEA效价可达1:2560—1:5120。该单克隆抗体与CPV、CDV、FPV、CCV病毒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抗CAV-1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相关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细胞碎片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法成功筛选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LM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4A7、4H11.抗体效价为1∶160 000以及1∶20 000,亚型为IgG1、IgG2a,Dot-ELISA结果表明4A7和4H11单克隆抗体具有很好的属特异性,Western blot分析表明4A7、4H11抗体分别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62 kDa以及32 kDa外膜蛋白抗原表位结合,胶体金免疫电镜实验进一步确证以上抗体可有效识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细胞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