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药指纹图谱技术,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结合BP神经网络优化黑胡椒的提取工艺。将黑胡椒HPLC指纹图谱总峰面积标准化值、胡椒碱峰面积归一化值、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赋以权重,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黑胡椒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1∶40(g/mL)、超声时间40 min。选取Box-Benhnken响应面法获得的综合评价指标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验证与预测,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100%、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为40 min。三组黑胡椒最优提取工艺验证结果证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指标为0.895,优于Box-Benhnken响应面法的综合评价指标0.885。本研究基于中药指纹图谱技术,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结合BP神经网络,可为黑胡椒提取工艺的优化提供新思路,获取最佳提取方案。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热回流提取线叶龙胆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龙胆苦苷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RSM)评估其对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在乙醇浓度71%,液料比34:1,提取时间83min时,提取率达4.52%。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贯众多酚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贯众多酚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为自变量,贯众中多酚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得到最优提取条件如下: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6℃,料液比1∶40,乙醇浓度35%,经验证,贯众中多酚的提取率为8.11660%,理论值为8.12986%,RSD为0.15%。该工艺高效、稳定,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喜树果中喜树碱的最佳醇提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乙醇浸提法,考查了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喜树碱提取率的影响,经过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曲面实验设计法及响应曲面分析(RSM),得到喜树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8.53%,液料比21.4∶1(m L/g),时间2.23 h,提取温度40℃,经验证,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喜树碱提取率可达0.847 mg/g。  相似文献   

5.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山楂中总黄酮提取条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山楂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四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用自编MATLAB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响应面分析。得出山楂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6%、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2 h、固液比19∶1,提取率为74.72%,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以余甘叶为试材,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余甘叶黄酮,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余甘叶中黄酮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3、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10 W,在此条件下黄酮实际提取率为19.5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超声辅助提取宽叶独行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ohnken试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89 min,液料比22.5 mL/g,提取温度79℃,所得的总黄酮提取量为36.5 mg/g。本试验为更好的开发利用宽叶独行菜资源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余甘子干粉为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余甘子总黄酮。单因素试验分析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余甘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余甘子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82:1(V/W)、乙醇浓度45%、超声时间41 min、超声功率210 W,在此条件下余甘子总黄酮的实际提取率为6.12%。  相似文献   

9.
以Box-Behnken组合设计进行僵蚕药材酸法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并对提取物中蛋白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酸法工艺获取僵蚕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31. 8℃、提取时间3. 0 h、液料比49. 6∶1(V∶m)、醋酸钠缓冲液浓度0. 12 mol/L,此时蛋白质提取率为5. 34%。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僵蚕酸溶性蛋白质主要分布于26 390~31 570和59 130~81 790区间,其中31 570与27 870蛋白约占总蛋白的59. 9%,71 700与81 790蛋白约占总蛋白的24. 3%。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结果表明,僵蚕酸溶性蛋白质具有特征性指纹图谱。上述结果有望用做僵蚕药材分子鉴定的依据,有助于僵蚕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黑水虻幼虫蛋白质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幼虫蛋白质进行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选择最优提取方法,并确定其最优工艺参数,为黑水虻幼虫蛋白提取与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黑水虻幼虫为原料,分别采用碱提法、酶提法、盐提法和Tris-HCl缓冲液提法对黑水虻幼虫蛋白质进行提取,并比较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确定NaOH质量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4个因素的较优水平。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按照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提取黑水虻幼虫蛋白质的4种方法中碱提法的提取率最高,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2.44 g/100mL,液料比22 mL/g,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2 h。提取率验证试验结果为88.49%,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28%。【结论】响应面模型拟合度高,优化出的最佳提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为自变量,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RSM)评估了这些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辅助提取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3 mL/g,乙醇浓度为58%,提取时间为34.5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达1.525%。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益母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在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料液比等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三因子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设计,对单因子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提取益母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5.54 min,料液比1∶30.63,乙醇浓度73.41%。此时吸光度为0.295 9。在此条件下益母草的总黄酮提取率为1.21%。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益母草的总黄酮提取率高,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黑曲霉发酵花生根产生的纤维素酶来酶解花生根中的纤维,破坏其细胞壁,有利于自藜芦醇的提取。同时对发酵后的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提取进行优化。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发酵后花生根中自藜芦醇的提取,响应面分析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对花生根白藜芦醇提取率有显著影响,且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4%,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0min,液固比8:1,在此条件下,自藜芦醇得率为0.19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黄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为响应因素,黄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实验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结果:确定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29.53 min、超声功率为400.76w、料液比为1:42.19、乙醇浓度为79.6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1.15 (mg/g).结论: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问题,将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修正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400w、料液比1:40、乙醇浓度80%,进行3次平行试验,结果总黄酮提取率为11.09 mg/g,绝对误差为0.057%,说明实验结果与模型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5.
以枇杷叶为原料,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四种因素对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0(g/mL),最佳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6.9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绿原酸提取工艺,并进行单体制备。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为影响因素,绿原酸提取收率为评价指标,依据中心组合法则,运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以绿原酸提取液为原料,采用高压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绿原酸。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乙醇浓度20%、pH 3.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75℃,绿原酸的平均提取率为2.78%,模型预测值为2.94%。高压制备液相分离获得的绿原酸单体纯度大于98.75%,收率大于95.0%。结论: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绿原酸提取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17.
旨在获得紫薯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紫薯花青素的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最佳乙醇体积浓度为75%、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60 min、液料比为7∶1,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浓度74%、提取温度66℃、提取时间56 min、液料比8∶1。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紫薯花青素的提取率为4.64mg/g,与理论值(4.68 mg/g)相比,相对误差较小,为0.85%。研究表明,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紫薯花青素的水浴回流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紫薯花青素的提取生产。  相似文献   

18.
对独活中蛇床子素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对蛇床子素提取率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独活中蛇床子素提取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优化蛇床子素的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在温度64.63℃,乙醇体积分数73.18%,提取时间45.33 min,料液比20.67 mL/g条件下蛇床子素最大提取率达到0.987%。表明响应面法超声辅助提取优化蛇床子素工艺的研究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9.
白及多糖的生物活性近来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研究旨在对白及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进行系统的优化,为白及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本实验采用基于BBD (Box-Benhnken Design)的响应面法,分别对回流提取工艺和醇沉工艺进行优化。对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以回流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优回流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100℃,料液比例为1:34 (g:mL);对醇沉工艺的优化以醇沉分离率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优醇沉工艺为:乙醇浓度85%,醇胶比例8:1 (g:g),醇沉时间6 h;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26.44%。  相似文献   

20.
正交设计优选橙皮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醇提酸沉法提取陈皮中橙皮苷,首先针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碱液料液比、醇液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并进一步利用正交实验对橙皮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浸提条件为:陈皮粉与食用乙醇料液比为1:10、与0.5%NaOH溶液料液比1:1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4 h,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