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OsRUSl(ROOTUV-BSENSITIVE1)与OsRUS2.1(ROOTUv-BSENSITWE2.1)之间是否具有相互作用以及通过何种结构域相互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开展了如下工作。根据对OsRUSI与OsRUS2.J的DUF647结构域分布的分析,分别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OsRUSl的4个不同片段[OsRUSI(1-1782)、OsRUSI(1-504)、OsRUSl(510-1282)和OsRUSI(1188~1782)]克隆到诱饵载体pGBKT7上,并将OsRUS2.J的4个不同片段[OsRUS2.J(1-1317)、OsRUS2.J(1-138)、OsRUS2.Jf139—879)和OsRUS2.J(880~1317)]克隆到猎物载体pGADT7上,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诱饵和猎物载体构建成功,读码框正确。将所构建的4个伪R己岱J诱饵载体和4个OsRUS2.J猎物载体质粒依次转化酵母AHl09,研究转化AHl09菌落在营养缺陷型培养液SD-Trp—DO或SD-Leu-DO上的生长情况,以及对报告基因4DE、HIS、MELl和LacZ的激活情况,表明它们均没有对酵母菌株AH109产生毒性和自激活活性。再将4个OsRUSl诱饵载体和4个OsRUS2.肠者物载体的16种组合分别共转化酵母AH109,共转化菌株能在二缺营养缺陷板SD-Trp-Leu-DO上生长良好,但不能在四缺营养缺陷板SD—Trp-Leu—Ade-His-D0上生长,也不能激活MEL1和LacZ报告基因。这些结果表明OsRUSI与OsRUS2.1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重叠PCR的方法,通过两次PCR扩增,分别获得cry2Aa10操纵元的orf1、orf1+orf2与cry2Ab5基因的融合片段。融合片段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与pHT315连接,分别构建了基因融合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pFU(orf1+2Ab)和pFU(orf1+orf2+2Ab),电转化Bt无晶体突变株4Q7后,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方形晶体,通过SDSPAGE可检测到60kD大小的蛋白表达带。结果表明,cry2Ab5可在cry2Aa10的启动子帮助下有效转录和表达,并在orf2产物帮助下形成蛋白晶体。  相似文献   

3.
根据已知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ORF5S,ORF3N),可从cry2Aa或cry2Ac操纵子中扩增出包含串联分子伴侣基因p19p29的DNA片段,预期大小分别为16kb和20kb。对150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进行PCR检测,从26株中获得了大小为16kb的扩增片段,但未获得20kb的片段。这表明cry2Aa型操纵子p19p29基因存在较广泛,而cry2Ac型较罕见。将来自Y2菌株的16kb片段回收,通过一系列亚克隆,最终构建成一个含有p19p29串联基因的Bt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p19p29串联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大黄鱼Wap65-2基因成熟肽区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并对诱饵质粒进行自激活活性及毒性检测。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肝组织c DNA中扩增Wap65-2基因成熟肽片段(Lc Wap65-2m),将其克隆至p GBKT7载体中,获得诱饵载体p GBKT7-Lc Wap65-2m,经PCR、酶切和测序验证无误后,转化至酵母菌株Y187中,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中观察重组蛋白的毒性作用和自激活活性,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成功扩增Lc Wap65-2m,并克隆至p GBKT7载体中;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p GBKT7-Lc Wap65-2m在酵母细胞中表达诱饵蛋白Lc Wap65-2m;表型筛选结果显示,Lc Wap65-2m无毒性作用和自激活活性。成功构建了Lc Wap65-2m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为进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Wap65-2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SWISS-MODEL预测该融合蛋白的三级结构。利用PCR的方法分别从重组pPIC9k、重组pBullet和pSecTag2B上扩增出3段基因片段,即片段anti-erbB2 scFv(简称A)、片段Fc-CD28-CD3(ζ)(简称B)和信号肽序列(简称S)。利用SOE-PCR将3段序列连接形成融合基因片段S-A-B。经TA克隆扩增及鉴定后,将融合基因片段与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NCX相连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电转染人淋巴瘤T细胞株Jurkat,G418筛选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融合蛋白稳定表达情况。经预测在anti-erbB2 scFv与Fc基因片段之间不加连接肽的融合蛋白,在三级结构上可形成更佳的功能构象。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均证实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LNCX/S-A-B(在A与B基因片段之间不加linker)。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转染的Jurkat细胞中融合蛋白表达率约为56.17%。本研究应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LNCX/anti-erbB2 scFv-Fc-CD28-CD3(ζ),融合基因能够在淋巴瘤T细胞株中表达,为制备含该融合基因的原代T淋巴细胞,进行erbB2过表达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鼠伤寒沙门菌pagC启动子的克隆与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鼠伤寒沙门菌中克隆出pagC启动子(PpagC),构建体内激活的表达质粒pZW,插入庚型肝炎病毒(HGV)NS3基因,构建出表达质粒pZWNS3。以其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观察PpagC的启动活性。结果表明:Mg2+可抑制PpagC的启动活性,Mg2+浓度小于50mmol/L时培养的重组菌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能高水平表达HGV NS3蛋白。Mg2+浓度升至50mmol/L时,NS3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收集以50mmol/L Mg2+的培养基扩增的重组菌,灌胃接种C57小鼠,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T细胞增殖和CTL反应。结果显示PpagC是一个强的宿主体内激活的启动子,为构建以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高效免疫口服疫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8.
为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建立一套用于研究蛋白分子转录激活活性的系统,首先以质粒pTe-Off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myc-his为基础,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ZHO1(用于插入待测基因并作为该系统的阴性对照),pZHO2(用于作阳性对照),此外,该系统还包括质粒pTRE-luc(编码Firefly荧光素酶报道基因)和质粒pRL-TK(编码Renilla荧光素酶基因,用作内参对照),为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分别将质粒pZHO1,pZHO2,pZHO3(编码p53分子N端转灵激活区73个氨基酸片段,作为实验组)与质粒pTRE-luc和pRL-TK共轨染至C4-2,MCF-7,COS7 3种不同的细胞株中,通过检测各转染组细胞中Firefly荧光素酶相对活性的大小来判断该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系统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检测目的分子的转录激活活性。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受体β转录激活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转录激活系统。方法:以pcDNA3-ERβ质粒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ERβ全长及转录激活结构域1(AF1)、DNA结合结构域(DBD)、转录激活结构域2(AF2)等不同长度的基因片段,分别插入pGAL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利用免疫杂交方法鉴定其表达情况,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Gal4-LUC)检测转录活性。结果:构建了ERβ全长及不同功能区片段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检测到相应蛋白的表达;在活性实验中,雌激素(E2)诱导下pGAL-ERβ使Gal4-LUC活性升高约17倍,pGAL-ERβAF1在有无E2诱导下均能使Gal4-LUC活性升高2倍,pGAL-ERβAF2在E2诱导下使Gal4-LUC活性升高约7倍,pGAL-ERβDBD对Gal4-LUC活性没有明显作用。结论:ERβ的转录激活系统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0.
节杆菌BT801基因文库构建及其乙内酰脲酶基因分离与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乙内酰脲酶产生菌节杆菌 BT801的染色体DNA经Sau3A I 部分酶切后分离30kb左右的片段,与经HpaI和PstI酶切的黏粒载体Pkc505进行连接,将连接产物用包装蛋白包装,转染大肠杆菌DH5α得到10 000多个转化子,构建成节杆菌BT801的基因组文库。通过薄层层析等方法筛选得到了1个阳性克隆,通过亚克隆得到了乙内酰脲酶的完整基因,该基因能分别利用自身的启动子和T5启动子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有活性的蛋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筛选调控北极狐毛色基因CBD103的启动子活性区域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为揭示CBD103基因调控北极狐毛色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依据。克隆获得了北极狐CBD103基因5′侧翼区2 123 bp的片段,并构建了4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缺失片段表达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对启动子活性进行检测。对启动子活性最高区域预测出的3个特异性蛋白1 (Sp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别进行点突变并构建3个突变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其活性。结果显示,在构建的4个不同长度启动子缺失片段中1 656 (-1 604/+51)区域活性最高,在此区域构建的3个突变载体的启动子活性较野生型(片段1 656)均显著降低,说明-1 604/+51区域为北极狐CBD103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1 552/-1 564、-1 439/-1 454和-329/-339区域为正调控区域。文中成功获得了北极狐CBD103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和正调控区域,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调控北极狐被毛颜色分子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控制油菜籽中蛋白质与脂肪酸合成的原理,构建了PEPC基因片段ihpRNA干扰表达载体,该载体包含了一个PEPC基因片段正反向序列的回文结构.表达RNA干扰的载体结构(ihpRNA),在大肠杆菌体内进行克隆的过程中易被大肠杆菌自身携带的某种酶剪切,剪切位点不确定,可能是一种随机性的剪切.通过反复实验,最终获得了一个与我们设计一致的PEPC基因片段正反向序列结构, RNA干扰表达载体构建获得成功.利用花序浸渍法(floral-dip)转基因将构建的PEPC基因ihpRNA干扰表达载体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并通过抗性筛选、PCR特异扩增、PCR-Southern杂交和克隆测序,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鉴定,转化率达到了069%,说明floral-dip方法有效地实现了ihpRNA干扰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癌基因蛋白(C-myc),存活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人类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同时编码四个基因的短发夹重组质粒对人鼻咽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一个同时靶向作用四个基因的短发夹双链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和靶向单独作用hTERTmRNA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人CNE-2Z细胞;试验分组:空白对照组BC组(不进行干扰),阴性对照组NC组(加入阴性质粒),A组(hTERT单基因质粒组),B组(多基因联合质粒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内各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T法检测,与BC相,NC组相比,A组和B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与A组相比,B组的增殖活性降低更显著;RT-PCR,Western blot法,A组和B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B组降低更显著。结论:四个基因共同参与了鼻咽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多个基因的联合干扰与单基因干扰相比,能更高效下调各基因蛋白在鼻咽癌细胞的表达水平,更好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鹅源新城疫病毒拯救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GenBank上公布的鹅源新城疫病毒ZJI株全序列,设计8对引物,经RT-PCR法从尿囊液中扩增目的片段后,分别克隆进pCR2.1载体,将Ⅰ~Ⅶ7对引物的扩增片段依次亚克隆到TVT7R转录载体中,构建了含NDV全基因组cDNA的转录载体(pNDVZJI),将Ⅴ、Ⅵ和Ⅷ3对引物的扩增片段分别克隆进pCR2.1载体,并亚克隆到表达质粒pCI-neo上,构建了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I-L),pNDVZJI、pCI-L与另外两个辅助表达质粒(pCI-NP和pCI-P)共转染BSR-T7/5细胞,成功拯救出了具有血凝性的鹅源新城疫病毒,ZJI株鹅源新城疫病毒的成功拯救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带HA标签的重组人LC3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HA-LC3B融合蛋白,并初步检测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从人乳腺文库中通过PCR技术扩增LC3B基因编码序列,将其插入pc DNA3.0-HA载体,获得HA-LC3B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与空载体分别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细胞的表达情况,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HA-LC3B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印迹表明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获得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HA-LC3B融合蛋白可以和Atg4B蛋白相互作用,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带HA标签的人LC3B,为进一步研究细胞自噬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天然免疫胞内识别受体核苷酸寡聚域1(NOD1)真核表达质粒。方法:NOD1基因片段经PCR扩增获得,经酶切后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g中,对挑选出的阳性克隆测序,将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pflag-NOD1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同时用NF-κB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OD1蛋白的活性。结果:pflag-NOD1可以在真核细胞293T中表达,并可以增强NF-κB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结论:构建了重组质粒pflag-NOD1,在细胞中表达NOD1后能够提高NF-κB转录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研究NOD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毒gI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病毒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伪狂犬病毒(PRV)国内地方分离Ea株基因组DNA片段中克隆了完整的gI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I基因编码区全长1101bp,可编码366个氨基酸残基,二级结构预测具有典型I型膜蛋白特征。与GenBank中收录的国外Rice株的同源比较发现,Ea株gI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均存在多处突变,尤其是潜在胞浆区中连续两个碱基的缺失导致移码突变,致使gI基因的读码框架后移,从而导致Ea株gI较rice株长16个氨基酸残基。将gI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的人巨细胞病毒早期启动子下游,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PK15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证实gI获得正确表达。进一步测定天然缺失gI的PRV弱毒Bartha株在表达gI细胞系和空白载体转染的对照细胞系中的蚀斑形成单位(pfu)和组织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结果显示:Bartha株在表达gI细胞系中的pfu和TCID\-\{50\}分别为对照细胞系的164%和200%。说明gI具有促进病毒增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一系列含有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主要T细胞表位的多拷贝异种化融合基因片段,并分别在人胚肾293T细胞中表达。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法合成单拷贝异种化PSCA基因片段PSCA1,随即应用同尾酶法将该片段串联形成2、3、4拷贝异种化PSCA基因片段PSCA2、PSCA3和PSCA4,并将上述4种基因片段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Fc-GPI中,构建最终目的片段1~4拷贝异种化PSCA-Fc-GPI(即PSCA1-Fc-GPI~PSCA4-Fc-GPI),随即分别将重组质粒pCI-PSCA1-Fc-GPI~PSCA4-Fc-GPI体外转染293T细胞,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测序证实PSCA1片段与设计一致,酶切鉴定证明目的基因片段PSCA1-Fc-GPI~PSCA4-Fc-GPI构建成功;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显示,在293T细胞中1~4拷贝异种化PSCA融合基因片段均获得较好表达。结论:构建了目的基因片段PSCA1-Fc-GPI~PSCA4-Fc-GPI,为以PSCA为靶抗原的抗前列腺癌DNA疫苗的构建及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含有P19和cyt1A基因的以色列亚种72MD质粒的9 7kb HindⅢ片段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分别获得P19基因和cyt1A基因片段。与表达 载体pUHE24连接转化大肠杆菌XL1,获得3个克隆株。LZ19含有P19基因;pLZcyt1A含 有cyt1A基因;LZ19A含有P19和cyt1A两个基因。利用cyt1A蛋白质可使大肠杆菌细胞致 死的特性,在IPTG诱导下,测定了各克隆基因表达对大肠杆菌有致死作用;pLZ19A对大肠杆菌的起始致死作用明显快于pLZcyt1A,这种现象可能是P19基因促进cyt1A基因高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1,NS1)是甲型流感病毒一种重要的调控蛋白,与病毒的毒力密切相关,本文检测了不同亚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在酵母菌细胞中的基因转录激活能力,将携带NS1基因的诱饵载体与空的猎物载体共转化AH109和Y187酵母菌细胞,观察AH109在QDO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以X-α-gal为底物检测其分泌α-半乳糖苷酶的能力;通过ONPG实验定量分析Y187酵母菌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强弱,结果发现转化H1N1,H5N1和H9N2亚型流感病毒NS1基因的AH109酵母菌细胞能够在QDO培养基上生长,并分泌高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同时这些基因转化的Y187酵母菌细胞具有很强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与此相反,H3N2亚型流感病毒NS1基因转化AH109和Y187后,上述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这说明H1N1,H5N1和H9N2亚型的NS1蛋白具有刺激酵母菌细胞基因转录的功能,而H3N2亚型的NS1蛋白缺乏这种能力,表明NS1蛋白型别的不同可造成其生物学活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