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HSV-IICP22蛋白抗原多肽抗体对ICP22定位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P22作为单纯疱疹病毒进入细胞后最早表达的蛋白之一,对于病毒的复制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由于抗原表位的同源性,使用完整的ICP22蛋白作为抗原难以获得特异性的抗体.通过氨基酸序列预测,ICP22蛋白1~36位氨基酸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将ICP22蛋白1-36位氨基酸偶联于GTS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所制备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具有正常生理构象的ICP22蛋白.抗体检测结果显示,ICP22不但定位于细胞核内,而且还能够形成特殊的点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的致病因子,能够与被感染细胞中的多种蛋白相互结合,影响并干扰宿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蛋白质合成及抗病毒反应。突触后密度蛋白(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及SH-SY-5Y等神经来源的细胞株中。假设NS1能够与PSD-95结合,则更有利于了解A型流感病毒对神经元及相关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酵母双杂交,GST-pull down及免疫荧光技术分别从体外和体内两方面检测NS1与PSD-95的相互作用。结果酵母双杂交表明,仅转染PGAD-NS51/PGBK-PSD-95的QDO有菌落生长,且α-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而转染PGAD-NS32/PGBK-PSD-95的QDO无菌落生长;GST-pull down表明仅NS51与PSD-95孵育后,能够被Western-blot检测到;免疫荧光表明NS51与PSD-95可能存在共定位,而NS32与PSD-95则不存在共定位。结论 H5N1(A/chicken/Guangdong/1/2005)的NS1能够与PSD-95结合;反之,H3N2(A/Shantou/602/06)的NS1则不能。  相似文献   
3.
p300/CBP相关因子(p300/CBPassociated factor,PCAF)是真核细胞内一种重要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它主要通过催化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促进特定基因的转录,参与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国内目前尚没有制备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CAF的报道。为此, PCAF全长cDNA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通过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实现了PCAF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并进行了亲和纯化。利用体外乙酰转移酶活性分析实验,检测到所表达的GST-PCAF融合蛋白能够使组蛋白H3发生乙酰化。这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PCAF蛋白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研究PCAF的转录调控功能以及它与其它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基因表达具有很高的时序性,按其先后顺序可以将病毒的基因分为立即早期基因、早期基因和晚期基因3类.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广东地区分离的一株禽流感病毒H5N1的遗传背景,建立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的平台。对该株禽流感病毒进行了空斑纯化与组织细胞培养,检测其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特性;利用H5N1病毒通用引物,通过RT-PCR对该病毒全基因组的8条片段进行全长克隆及测序分析;将H5N1的8条全长基因组片段分别插入反向遗传通用载体中,构建禽流感病毒H5N1的感染性克隆。结果表明,该H5N1毒株在MDCK细胞中可不依赖胰酶进行有效增殖与复制,可使MDCK细胞出现典型细胞病变,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细胞增殖特征。RT-PCR克隆得到该H5N1毒株的PB2、PB1、PA、HA、NP、NA、M和NS八条全长片段,经测序分析确认该毒株的基因序列,其内部编码序列出现多处突变,其中HA连接肽为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表明该毒株可不依赖胰酶进行有效复制,与细胞培养结果一致,未出现抗药性的遗传突变。PCR与测序证明,插入H5N1八个全长基因组片段的载体序列完全正确,表明成功构建了该毒株的感染性克隆。为明确病毒遗传信息,建立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的平台,为进一步研究禽流感病毒相关疫苗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7.
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1,NS1)是甲型流感病毒一种重要的调控蛋白,与病毒的毒力密切相关,本文检测了不同亚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在酵母菌细胞中的基因转录激活能力,将携带NS1基因的诱饵载体与空的猎物载体共转化AH109和Y187酵母菌细胞,观察AH109在QDO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以X-α-gal为底物检测其分泌α-半乳糖苷酶的能力;通过ONPG实验定量分析Y187酵母菌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强弱,结果发现转化H1N1,H5N1和H9N2亚型流感病毒NS1基因的AH109酵母菌细胞能够在QDO培养基上生长,并分泌高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同时这些基因转化的Y187酵母菌细胞具有很强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与此相反,H3N2亚型流感病毒NS1基因转化AH109和Y187后,上述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这说明H1N1,H5N1和H9N2亚型的NS1蛋白具有刺激酵母菌细胞基因转录的功能,而H3N2亚型的NS1蛋白缺乏这种能力,表明NS1蛋白型别的不同可造成其生物学活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病毒侵入宿主后的感染过程除导致相应的病理学结果外,还能引发机体非特异性、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反应清除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机体能否对“异已”抗原进行有效识别,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抗原呈递细胞实现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包括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B细胞等)能捕捉、  相似文献   
9.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主要即刻早期(major immediate-early, MIE)启动子具有很强的转录启动能力, 其顺式调控元件在这一区域形成多次重复的特殊结构, 而这些元件及其组合方式在转录启动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 实验发现HSV1即刻早期蛋白ICP22能对多种病毒及细胞启动子及增强子发挥极强的转录抑制作用, 利用CAT(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道基因系统检测ICP22对各种不同的HCMV即刻早期基因启动子结构元件及突变体转录活性的影响显示: 尽管各种元件在ICP22存在的情况下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转录效应, 但它们组合后形成的不同突变体以及完整的HCMV启动子所表现的转录效率又不是这些元件功能的简单叠加, 并且其特定的组合方式能够拮抗ICP22的作用. 因此, 可以认为, HCMV主要即刻早期基因启动子能以特别的方式与细胞和病毒的转录因子共同调控其下游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HSV-1间层蛋白是一类重要的功能蛋白,在病毒复制的多个环节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主要间层蛋白VP22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生物学特性,本实验利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系统,分析了VP22对病毒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功能,结果表明VP22对HSV-1觯,TK和gC基因启动子明显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的转录抑制作用;VP22也能抑制病毒不同转录调控因子(VP16和ICP0)对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尤其明显抑制ICP0对TK和gC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VP22能明显抑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CAF对ICP0转录激活的促进作用,此抑制作用较VP22抑制ICP0的转录激活作用更为显著.VP22对其他病毒启动子的转录抑制效应,在内对照实验β-gal活性分析中也得到了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