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放 《蛇志》1997,9(2):16-17
电泳滴定曲线法是运用第一向等电聚焦,再进行第二向电泳,反映各pH下,各蛋白质组分之间在迁移率上的差异.该法在选择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离于交换剂的类型等方面已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制备了小牛血清白蛋白和羊抗兔IgG血清的电泳滴定曲线,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阳极电泳和阴极电泳的快速半干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滤纸条半干技术在保证分辨率的前提下, 将凝胶电泳的电泳时间从原来的2~4h缩短到40~50min, 并简化了操作, 节省了实验费用, 不需配制大量的缓冲液. pH4.8较pH8.9阳极电泳提高了酸性蛋白质的电泳分辨率. pH5.5阴极电泳用于分离碱性样品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史济为 《生物学通报》1999,34(11):19-20
作为鉴定物质的一种方法,电泳在生物化学和医学临床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特别是区带电泳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开展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工作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蛋白质的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由于电泳是生物化学的一项基本技术,对于其基本原理、分类、操作等内容不再赘述。近来由于生命科学各门学科向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发展,对蛋白质的研究更加深入,而聚丙烯酰胺电泳这一经典技术也有了新的应用,特别是对角线电泳的应用进展更快。对角线电泳是双向电泳的一种特例。双向电泳将蛋白质样…  相似文献   

4.
电泳滴定曲线(Electrophoretic TitrationCurve,ETC)是近年引人注目的一项新技术.它组合等电聚焦-电泳技术进行制备,即在含有两性电解质的聚丙烯酰胺(PAA)胶板上,经预聚焦形成pH梯度后,胶板转90度再经一次电泳,使样品蛋白质按其表面电荷的性质和密度在pH梯度中迁移泳动形成ETC. ETC的分辨力高,可用于蛋白质的纯度检测,包括单一氨基酸或蛋白质突变体;用于蛋白质表面电荷特性和等电点的检测;用于选择各  相似文献   

5.
电泳滴定曲线(Electrophoretic Titration Curve,ETC)是近年引人注目的一项新技术。它组合等电聚焦-电泳技术进行制备,即在含有两性电解质的聚丙烯酰胺(PAA)胶板上,经预聚焦形成pH梯度后,胶板转90度再经一次电泳,使样品蛋白质按其表面电荷的性质和密度在pH梯度中迁移泳动形成ETC。 ETC的分辨力高,可用于蛋白质的纯度检测,包括单一氨基酸或蛋白质突变体;用于蛋白质表面电荷特性和等电点的检测;用于选择各  相似文献   

6.
对黄单胞菌的4个种及29个致病变种的代表菌株进行了等电聚焦电泳研究,发现所测定的黄单胞菌种间、致病变种间蛋白质图谱差别很大。电泳结果经聚类分析表明,某些致病变种间的差别并不一定比种间的差别小,说明某些致病变种可以上升到种这一分类地位。引起细菌性黑颖病的黄单胞菌禾谷致病变种、小麦致病变种、大麦致病变种间差别很小,仅有6条蛋白质谱带的差别。因此这3个致病变种的分类地位需重新考虑,同时说明等电聚焦电泳对黄单胞菌种下分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组研究中分离新技术与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蛋白质组的研究离不开分析技术的支撑。由于样品及其基质的复杂性,为了实现蛋白质的高通量、高灵敏度、快速分析鉴定,必须发展与之匹配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多维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技术,部分弥补了传统2D PAGE的不足,近年来,在蛋白质分离鉴定方面取得了最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分别从多维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多维毛细管电泳蛋白质分离平台、微柱液相-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极端pH蛋白质的分离分析和蛋白质的在线富集技术等方面对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在新技术与新方法方面近期取得的成果加以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8.
连续自由流电泳(Continuous free-flow dectrophoresis,CFE)自1980年起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将只能分析少量物质(1μg)的分析型电泳转变成能分离lg左右物质的制备型电泳,以达到分离和纯化各种生物产品目的[1]。近年来CFE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和细胞分离,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制备级电泳方法[2,3]。在连续自由流电泳中,一种恒定pH称为载体缓冲液的液体.沿垂直方向缓慢流过一矩形的电泳薄腔,电泳腔的两侧是电极室,能被横向地加上直流电场,欲分离的蛋白质混合物通过一根细管从样品入口处连续注入腔体,随缓冲液措径向流动,同时又向与液流垂直的方向迁移.每种蛋白质的侧移距离与它的泳动率、电场强度及它在分离腔中的保留时间成正比。在分离腔出口处,混合物中各种蛋白质根据它们的泳动率被分配在各股液流中并由腔体出口处的一组收集管收集。但是有许多次级现象能损害连续自由流电泳的分离结果,诸如沉降效应、电渗流、焦尔热和自然对流。本文报道了仪器的研和我们对模型蛋白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成功地将人和兔的红细胞分开。  相似文献   

9.
人C-反应蛋白(CRP)等电点的最早报道为1954年Wood等用自由电泳法测定为今4.82。我们在1983年用等电聚焦法测定为5.2,但在PH4.7及6.6处亦有两条区带。后来看到Laurent等用滴定曲线法测CRP的pI为6.3±0.2,但在pH7.2-8.5间;4.0-5.0间亦有其等电点区,后者可能为酸变性CRP的等电点。我们也用此法测定自制的并纯化了的CRP等电点,所得曲线与报道相似,但由于滴定曲线与样品槽在比较宽的pH范围内均非常接近,交点(即等电点)不易读出,因而我们改用了聚焦-免疫双向电泳法,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测得人CRP的等电点为5.7-6.0,在pH7.2-8.5或4.0-5.0间,均无区带出现。  相似文献   

10.
荔枝胚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不同体积的Tris-HCl(0.1mol/L,pH8.8)为提取液,结合不同含量(以胚鲜重计)的PVP40,对怀枝、黑叶和桂味等荔枝(Lithi chinensis)品种的胚蛋白质进行提取。结果表明,提取液体积为胚鲜重的5倍(ml g-1 FW),并加入15%的 PVP40时,提取蛋白质的效果最好,可用于荔枝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胚乳蛋白质的提取则以等体积的提取液(内含2%的PVP40)为佳。加入10% PVP40的胚蛋白提取液可直接进行SDS-PAGE电泳,用10倍于蛋白质提取液体积的乙醇沉淀胚和胚乳的蛋白提取液,可得到最佳的SDS-PAGE电泳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将双相电泳(等电聚焦和SDS电泳)技术应用于对棉酚作用机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棉酚能够改变大鼠成熟精子的蛋白质组成;同时也证明,双相电泳这一技术对棉酚的研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用二次电泳法研究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蛋白质与核酸的结合常遇到的问题是对蛋白质等电点及可溶度等要求较高,或难以同时处理大量标本。为克服此缺点,将待检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通过洗涤去除凝胶中的SDS,使蛋白质相对固定于凝胶中,改电泳液为TAE或TBE,继之用同位素标记寡核苷酸进行二次电泳,通过放射自显影直观地显现出蛋白结合核酸的结果。该法敏感,特异,对蛋白质等电点及可溶性要求低,可同时检测多个样本,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等电聚焦     
蛋白质分子是带有电荷的两性生物高分子,其正、负电荷的数量是随分子所在环境的酸碱度而变化的。在电场存在下的一定pH缓冲液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将向负极移动;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将向正极移动,这就是电泳过程。在某一pH下,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中  相似文献   

14.
箭毒木种子蛋白质样品制备及双向电泳改良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种子总蛋白的提取方法,以及可以对其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的双向电泳条件。通过各种条件的优化与组合,建立了以TCA-丙酮为基础的Tris—HCl提取法提取总蛋白,第1向电泳为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第2向电泳为垂直平板SDS-PAGE的双向电泳体系。通过对样品制备、样品溶解、等电聚焦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染色方法等关键步骤进行分析,获得了满意的双向电泳图谱。在探索适合箭毒木种子蛋白质组学研究双向电泳方法中,比较了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和Tris—HCl法,以及对双向电泳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的改良,认为Tris—HCl法为最适方法,所得图谱背景清晰,蛋白质信息量最大,为箭毒木属植物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非变性凝胶电泳技术是研究蛋白质复合体的强有力工具。重点介绍了蓝绿温和非变性凝胶电泳(BN-PAGE)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比较了由BN-PAGE衍生的蓝色温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清澈温和非变性凝胶电泳(CN-PAGE)和高分辨清澈温和非变性凝胶电泳(HrCN-PAGE)技术的差异和适用范围,并概括地介绍了这些技术在植物蛋白质复合体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的常用分离模式及其原理,并对毛细管电泳在蛋白质化学领域中的新应用——研究蛋白质折叠和发展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建立并优化了组织蛋白质组分析所需的双向电泳技术;提高其分辨率及重复性。方法:以小鼠肠组织为例,并以固相pH梯度为第一向的双向电泳的关键因素与环节;如样品处理,上样量,电泳参数,凝胶浓度和SDS凝胶电泳染色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优化。结果与结论:以固相pH梯度-IPC胶条(pH3~10)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以SDS均一胶(13%)的垂直电泳为第二向,成功地得到了肠组织的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18.
甘薯和花生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植物蛋白制成品均含有抑制动物消化的蛋白酶抑制剂。目前已从某些豆类及蔬菜种子中分离出多种对胰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该实验以花生、甘薯等为原料,通过DEAE-Sepharose4BFF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胰蛋白酶抑制剂,以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BAEE)为底物测定其对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将具有抑制活性的组分通过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Mr);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测定蛋白质等电点(pI)。结果显示,甘薯中至少有4种胰蛋白酶抑制剂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20~25kD、等电点在pH5.0~6.6之间;花生中至少有三种胰蛋白酶抑制剂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30~70kD、等电点在pH5.0~5.8之间。  相似文献   

19.
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Blue Native PAGE电泳常用于在非变性条件下分享蛋白质复合物,是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的有力工具。本文将对其原理和具体实验操作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青草鲢鳙四种鱼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姜建国  熊全Wei 《遗传》1998,20(2):19-22
采用聚丙烯酰氨垂直板状连续电泳方法,对青草鲢鳙6种组织、10种同工酶和蛋白质进行了电泳研究,并结合作者以前做的工作,对所研究的共21种同工酶和蛋白质在4种鱼中的组织分布,位点表达及活性作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4种鱼同工酶的种内组织分布差异大于种间差异;ADH、AMY、CAT、EST、ME、POX、SDH存在不同程度的种间差异,可作为种类的遗传标记;4种鱼MDH、GOT、ALP、AO、SOD同工酶谱非常相似,只在活性上略有差异;LDH、G6PDH和COX的酶谱特征可作为青草和鲢鳙两个亚科的鉴别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