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5篇
  免费   771篇
  国内免费   1567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朱小东 《蛇志》1996,8(1):19-21
应用抗人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检测32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12例非癌人群(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鼻咽癌患者OKT3、OKT4及OKT4/OKT8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OKT8显著上升(P<0.05);放疗后OKT3、OKT4及OKT4/OKT8值进一步下降,OKT8进一步升高(P<0.01)。提示鼻咽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放射治疗可进一步抑制鼻咽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2.
本文应用A蛋白金银—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GS-PAP)双重染色法,观察了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腺外分泌部含高血糖素的单个A细胞(单A细胞)及合胰岛素的单个B细胞(单B细胞)密度的变化.在一次大剂量腹腔注射STZ后第5天和第10天,大鼠胰腺外分泌部单A细胞密度较对照组大鼠增加,而单B细胞密度在注射STZ后第5天较对照组大鼠减少,但在第15天与对照组大鼠接近.在第15天,一些单B细胞分布在靠近胰岛的腺泡中,岛周腺泡含单B细胞的胰岛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于胰腺外分泌部的单A、单B细胞在分布特征上与中间细胞相似,在糖尿病时其数量变化也与中间细胞一致,因此,本研究所观察到的单A、单B细胞与前人报道的中间细胞有密切关系.上述单A、单B细胞密度的变化提示,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腺中的B细胞被STZ破坏后,其外分泌部可能有某些细胞通过中间细胞向单A、单B细胞发生了转化或者单A、单B细胞即此转化过程中的中间细胞.  相似文献   
83.
在主动脉与肾动脉缩窄造成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β-AR)数量增加,其中β_1-AR及其mRNA增加,而β_2-AR及其mRNA不变;左心房异丙基肾上腺素(ISO)浓度-收缩效应曲线右移;而心肌ISO浓度-cAMP蓄积曲线无显著改变;血淋巴细胞β-AR数量显著减少.结果提示心功能不全时心脏β_1-AR数量增多,但其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反而降低,在cAMP生成以后的信号转导过程或心肌收缩成分功能存在障碍,而血淋巴细胞β-AR的改变与心脏β-AR的功能改变平行.  相似文献   
84.
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人血清白蛋白第三功能区(HAS-D3)的基因串联后,在E.coli中获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32.6%.利用TF-1体外细胞活性测定表明,GM-HSA的活性单位为1.04×10~6U/mg,虽然其比活性低于GM-CSF,但比后者具有更高的体外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本文报道了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九例患者过程中,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凋亡细胞的发生,结果提示,照射后凋亡细胞百分率为(6.43±5.07%)与照射前比较(0.38±0.53%),p<0.05。  相似文献   
86.
由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通过破菌、洗涤获得包涵体,再经过溶解、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柱导析得到了均一的产品,经高压液相和SDS-PAGE电泳测定纯度均大于98%,rhGM-CSF的比活为3.2×10^7IU/mg,纯化获得的rhGM-CSF为一酸性蛋白,等电点约为5.2,NH2-末端有20个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87.
在体外系统中,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切割超螺旋DNA的活性. 猪血和牛血Cu/Zn-SOD以及烟草Mn-SOD都能将超螺旋DNA转变为非超螺旋结构的缺刻环状DNA,进一步产生线状DNA. 它们只作用于超螺旋DNA而不作用于线状DNA. 这个事实排除了SOD样品中污染核酸酶的可能性. 用H2O2、胍基抑制或蛋白酶降解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酶的活性中心处于酶蛋白的不同部位.  相似文献   
88.
激活淋巴细胞cDNA单链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激活淋巴细胞cDNA单链库构建方法,此库具有良好的模板活性. 用PCR法从此库中克隆了多种中国人源性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89.
淡水桡足类生物量的测算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本研究测定了16种哲水蚤、5种剑水蚤成体体长-湿重值和13种哲水蚤、4种剑水蚤成体体长-干重值,并应用统计方法推导出相应的体长-体重关系方程式。文中对这方程式的应用作了扼要的讨论。另外,测定了4种哲水蚤、3种剑水蚤卵的干、湿重值和三个不同水域里的无节幼体的干、湿重值。  相似文献   
90.
本文对增殖期的淋巴细胞胰岛素依赖性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及内源性废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纯化的健康人淋巴细胞中加入适量的植物血凝素(PHA),经过72h培养即成为转化淋巴细胞(增殖期淋巴细胞)。应用~(32)P参入实验,证实转化淋巴细胞胰岛素受体具有胰岛素依赖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未转化的对照组相比其活性增加约9倍。Scatchard分析表明转化后淋巴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数增加3.5倍。应用抗酪氨酸磷酸酯抗体,对胰岛素作用前后的转化与未转化淋巴细胞内,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除了95kD受体β亚基自身磷酸化外,45kD蛋白质也明显磷酸化,我们命名它为PP45。我们认为PP45可能是淋巴细胞中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主要内源性废物,它的磷酸化是胰岛素信息传递过程级联反应的初始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