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外系统中,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切割超螺旋DNA的活性. 猪血和牛血Cu/Zn-SOD以及烟草Mn-SOD都能将超螺旋DNA转变为非超螺旋结构的缺刻环状DNA,进一步产生线状DNA. 它们只作用于超螺旋DNA而不作用于线状DNA. 这个事实排除了SOD样品中污染核酸酶的可能性. 用H2O2、胍基抑制或蛋白酶降解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酶的活性中心处于酶蛋白的不同部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硝酸还原酶(NR)亲和层析洗脱过程的部分改进,从油菜叶片中分离纯化到诱导型(iNR)及组成型(cNR)两种硝酸还原酶同功酶。电泳分析表明两者均达到银染单带纯。cNR分子量(MW)为450kD.iNRMW为220kD;两者亚基MW均为110kD,但亚基数目不一样,氨基酸组成也有差异。iNR与cND的等电点pH不同,分别为4.4及6.0,免疫交叉反应显示cNR的抗原性为iNR的75%。  相似文献   
3.
樟树核糖体失活蛋白在种子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树种子中存在着cinnamomin与camphorin两种新的核糖体失活蛋白,电泳分析与Western杂交结果表明cinnamomin在9、10、11月份种子中的含量分别是8.9%,26.8%和11.5%,以10月份种子的含量为最高。camphorin的含量则分别为1.7%,2.5%与4.6%,随着种子的成熟而不断增加。8月份的幼嫩种子中检测不出cinnmamomin与camphorin.这表明樟树核糖体失活蛋白的表达受到了发育进程的时态调控.樟树叶片中可能不存在cinnamomin与camphorin,即两者的合成似乎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cinnamomin与camphorin均为糖蛋白。  相似文献   
4.
克木毒蛋白三种酶活性与色氨酸残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种新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克木毒蛋白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仅含一个色氨酸.此色氨酸与克木毒蛋白具有的三种酶活性有明显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快速灵敏的银染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银染已成为凝胶电泳中检测微量蛋白质的一项十分有效的实验技术,但实际运用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对试剂及水要求很高,背景深,导致条带不清是其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比较研究了多种银染程序,主要通过提高反应温度,改变固定及还原步骤的试剂配方,摸索出一套快速、灵敏的新方法,整个染色可在一小时内完成。固定之后,在含有乙醇的醋  相似文献   
6.
春化对油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莱种子经春化后,其子叶NR活性提高了1.5~4.9倍,真叶展开、雌雄分化及开花期的NR活性也高于对照。去顶芽、高温中断及抑制剂处理证实春化是导致NR活性变化的原因。春化期间幼苗根部对NO_3~-吸收及叶片ATP含量的增加可能是NR活性升高的部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几种核糖体失活蛋白对超螺旋环状DNA的切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
2012年5~8月及2013年5~8月,在稻田网箱中设置不同的生态因子,研究了不同密度、雌雄配比、水位、泥土深度、光照时间和栖息物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产卵的影响。试验表明:安徽地区黄鳝产卵大约在6~8月,历时约80 d,并在6月下旬和8月上旬出现两次产卵高峰;网箱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产卵数增加,当密度大于6尾/m2时,产卵率下降,从性比结构来看,随着性比结构中雌鳝比例的增加产卵数呈现增加的趋势。水位、泥土深度和光照时间均显著影响黄鳝产卵率(P0.05),栖息物对产卵率无显著影响(P0.05);在泥土深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水位加深产卵率逐渐降低;在水位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泥土深度的增加,产卵率逐渐升高,且水位和泥土深度对黄鳝产卵率有着明显的交互作用;随着光照时间增加,产卵率逐渐升高,不遮光组的产卵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淮河水系短颌鲚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同时也是大型肉食性鱼类和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的饵料,在食物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受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以及栖息地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短颌鲚野生资源面临严重威胁。目前有关淮河短颌鲚遗传资源的数据仍然缺乏。本研究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安徽省淮河水系短颌鲚5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0个微卫星位点在所有短颌鲚样本中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PIC)0.852 ~ 0.942;5个短颌鲚群体均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期望杂合度He为0.879 ~ 0.903,多态信息含量(PIC)0.851 ~ 0.881。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大多数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内(97.88%),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为2.12%。5个群体遗传分化水平较低(Fst < 0.05),其中,遗传分化系数最小的是浍河和颍河群体(Fst = 0.004 )且二者间遗传距离最近(Da = 0.161);遗传分化系数最大的是凤台和王家坝群体(Fst = 0.041)且其间遗传距离最远(Da = 0.560)。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5个短颌鲚群体可划分为3个组群。5个群体都可能经历过瓶颈效应,尤其是怀远和凤台群体。但安徽省淮河水系短颌鲚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具有潜在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建议将其作为一个保护单元进行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用PT7和pGP1—2质粒偶联表达系统,通过温度诱导(30~42℃),使温度敏感基因CI875失活;加入利福霉素选择性抑制E.coliRNA多聚酶的表达,从而使外源PEP羧化酶cDNA得到专一性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ern杂交分析,表明该系统表达出两条PEP羧化酶带,分子量分别是78kD和80k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