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增殖期的淋巴细胞胰岛素依赖性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及内源性废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纯化的健康人淋巴细胞中加入适量的植物血凝素(PHA),经过72h培养即成为转化淋巴细胞(增殖期淋巴细胞)。应用~(32)P参入实验,证实转化淋巴细胞胰岛素受体具有胰岛素依赖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未转化的对照组相比其活性增加约9倍。Scatchard分析表明转化后淋巴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数增加3.5倍。应用抗酪氨酸磷酸酯抗体,对胰岛素作用前后的转化与未转化淋巴细胞内,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除了95kD受体β亚基自身磷酸化外,45kD蛋白质也明显磷酸化,我们命名它为PP45。我们认为PP45可能是淋巴细胞中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主要内源性废物,它的磷酸化是胰岛素信息传递过程级联反应的初始步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酶在细胞癌变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酶与癌基因产物的关系在国内外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从细胞增殖和癌变中酶的作用方面来考察,有两种重要的信息传递系统引人注目。一类是通过Ca~(++)和肌醇—1、4、5—三磷酸(IP_3)作为第二信使的系统;另一类是通过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进而引起细胞内反应的系统。参与第二信使系统的酶以蛋白激酶—C为代表,参与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系统的酶是酪氨酸(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 (一)蛋白激酶—C的激活蛋白激酶—C是存在于细胞液中的丝氨酸蛋白磷酸化酶。它被激活后则转移到膜上而起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狗小肠平滑肌中胰岛素受体的结构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麦胚凝集素琼脂糖和两次Sepharose-CL-6B凝胶层析从平滑肌中纯化胰岛素受体,达到电泳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明胰岛素受体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分子量分别为135kD和90kD。磷酸化实验证明平滑肌胰岛素受体具有胰岛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活性,能催化自身的β亚基磷酸化和底物的磷酸化。Scatchard分析表明胰岛素和受体的结合呈(?)协同效应,最大结合率为13μg胰岛素/mg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5.
 M11D杂交瘤细胞株是由人胎盘细胞膜纯化所得胰岛素受体免疫BALB/C小鼠后,取其脾细胞与同系小鼠骨髓瘤细胞株NS-1细胞融合所得。该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经ELISA及放射免疫沉淀法证实为胰岛素受体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经Protein A-Sepharose亲和层析分离、纯化,SDS-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鉴定得分子量分别为53000及23000的两条区带,免疫双扩证明为IgGl。该抗体特异地沉淀125Ⅰ-人胎盘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沉淀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放射自显影得分子量为135000的特异显影带,与胰岛素受体α亚基分子量相同,说明M11D为抗胰岛素受体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丁酸钠诱导分化的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性及细胞内源性底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分化后的细胞酪氨酸蛋白激活酶活性降低,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一底物蛋白在分化后消失。该研究结果及其在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有可能为白血病发病机制的阐明以及为临床治疗白血病开辟靳途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