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HLA-B27是MHCI类分子,因而具有MHCI类分子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在正常免疫状态下,HLA-B27分子执行对内源性抗原如肿瘤及病毒的免疫监视及杀伤功能;但在机体免疫状态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它又可能成为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其与强制性脊柱炎(As)的关联研究。我们首先概述了HLA—B27分子正常免疫学功能的研究进展,然后对其在AS相关性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的综述与分析,全方位展示HLA-B27在执行免疫学功能和引发免疫病理性改变方面的作用,为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HLA-B27分子的生理与病理学作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IKK激酶催化亚基IKKα在分别介导生长促进信号(血清)和生长抑制信号(紫外线UVB)诱导的反应中,调控转录因子AP-1关键组成亚基c-Fos实现诱导表达的信号传递机制。方法:分别采用Western印迹、RT-PCR和萤光素酶报道分析系统检测血清和紫外线刺激反应状态下IKKα对c-Fos诱导表达和AP-1诱导活化的调控作用;通过转染I-κBα功能抑制型突变体I-κBα-AA,观察NF-κB诱导活化受抑时,c-Fos诱导表达和AP-1诱导活化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IKKα在生长促进和生长抑制信号诱导的反应中,都能够实现对转录因子AP-1及其关键组成亚基c-Fos诱导表达的调控作用。其中,在血清反应中IKKα可通过NF-κB依赖方式在转录水平调控c-Fos的诱导表达,而在UVB反应中IKKα通过转录非依赖方式调控c-Fos的诱导表达。结论:IKKα能分别以NF-κB依赖和非依赖方式参与调控生长促进和生长抑制信号诱导的反应。  相似文献   
33.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究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可引起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新发呼吸道病原体,与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同属于β-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一定的致死率。2019年12月在我国武汉被发现,随后蔓延到我国大部分省份,给我国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常规和有效手段,国内外多个机构已启动COVID-19疫苗研究工作。文中基于SARS和MERS疫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对COVID-19疫苗的研究策略和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是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家族成员,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分泌到细胞间隙,与CD147以配体-受体形式结合,促进炎症细胞的趋化。利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并纯化CypA蛋白,利用该蛋白刺激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试验结果发现,BMDM分泌的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表明胞外CypA具有促进炎症发生的作用。同时以CypA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多克隆抗体,用于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炎的治疗试验。与未治疗组相比,anti-CypA抗体治疗组小鼠的肺组织表面出血点较少,损伤程度减轻,肺组织和血液中IL-1β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表明anti-CypA抗体对LPS诱导的炎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以胞外CypA-CD147的相互作用为靶点,利用anti-CypA抗体抑制炎症反应,为开发抗炎症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35.
从H9N2亚型流感病毒A/chicken/Hunan/04.14 (H9N2)核酸中扩增了HA基因的编码序列,克隆测序后,采用体外转录方法制备RNA。用RNA保存液稀释至含量约10~9 copies/μL。分装后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通过4家实验室协作标定,取平均值作为定值结果。此外,文中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快速检测技术,对临床样品进行准确检测验证,检测限可达10个拷贝。结果表明,文中制备的核酸参考品可作为H9N2亚型流感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法的阳性定量参考品。  相似文献   
36.
传播阻断疫苗(transmission-blocking vaccines,TBVs)可以有效地阻断疟原虫从蚊媒向人的传播,是控制疟疾流行的关键,但目前的TBVs候选抗原十分有限,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候选抗原。动合子分泌蛋白7(putative secreted ookinete protein 7,PSOP7)在疟原虫有性生殖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伯氏疟原虫抗原PSOP7(Pb PSOP7)进行简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应用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纯化了截短的重组Pb PSOP7蛋白(r Pb PSOP7),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小鼠高滴度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方法证实该多克隆抗体可识别疟原虫抗原。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显示,Pb PSOP7主要表达于疟原虫的合子与动合子表面。这些特点符合TBVs的基本设计理念,为确认和证实Pb PSOP7蛋白具有疟疾TBVs候选抗原的潜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并初步探讨p100在HepG2肝癌细胞中的功能。方法用脂质体将含有真核细胞筛选标记Neo和GFP的p100 shRNA表达质粒转染入HepG2细胞。经G418耐药筛选稳定整合抗药基因的细胞单克隆;荧光镜检GFP阳性细胞单克隆,挑取单克隆;Western检测HepG2细胞稳定株HepG2(p100I)中p100表达的抑制效果;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MTS法检测细胞存活;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成功获得了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HepG2(p100I),其中p100的表达明显降低。并且实验表明,该p100表达抑制稳定株的克隆形成能力,抵抗化疗药物Cisplatin诱导的细胞死亡的能力和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结论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的建立为研究p100蛋白在肝癌中的作用提供了体外细胞系模型,基于此稳定株的研究,发现p100能够影响HepG2肝癌细胞的多种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8.
构建小鼠β-防御素-2( mouse beta defensins 2,mBD2)原核表达质粒pET32/mBD2,进行蛋白诱导表达及纯化,测定并纯化蛋白的抗菌活性.旨在为选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小鼠急性时相反应,采用RT-PCR方法扩增mBD2成熟肽,经KpnⅠ和XhoⅠ双酶切后插入相同酶切的pET-32a(+)载体,构建的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 (DE3),采用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镍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采用肠激酶酶切、洗脱并用滤纸片法测定目的蛋白的抗菌活性.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2a(+)/mBD2,并转化工程菌BL21( DE3).在0.25 mmol/L IPTG、30℃诱导4h条件下获得的融合蛋白.采用抑菌试验证实蛋白具有一定的抑制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生长的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T32/mBD2原核表达质粒,得到了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mBD2蛋白.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脓肿分支枝杆菌的embB基因,以探讨其耐乙胺丁醇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5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株,测定乙胺丁醇对临床株及标准株( ATCC 19977)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embB基因的全序列,将所测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乙胺丁醇对5株脓肿分支杆菌标准株和临床株的MIC均为128μg/mL.,属高度耐药.从脓肿分支枝杆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扩增出约3200 bp片段,与GenBank中脓肿分支枝杆菌标准株的embB基因大小一致.5株临床株与标准株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存在9个点突变,在突变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仅第18位、87位、770位密码子编码与标准株不同的氨基酸.6株脓肿分支枝杆菌的embB基因与对EMB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的相应基因序列比较,第303-305位密码子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但仅第303、304位核苷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同,第306位密码子的核苷酸序列无差异.结论 脓肿分支杆菌对乙胺丁醇的耐药并非embB基因的突变所致,为embB基因天然存在结构的不同,属于天然耐药.结构的差异与第306位密码子无关,可能与第303、304密码子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确认整合素αvβ3新型抑制剂3,5-二氯苯基双胍对人黑色素瘤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前期建立的人黑色素瘤裸鼠肺转移模型,观察3,5-二氯苯基双胍的治疗效果.裸鼠尾静脉接种黑色素瘤细胞(第1天)后,于第5、9、13、17和21天给予该药物治疗.50 d实验结束,处死裸鼠并取完整的肺组织,Bouin氏液固定24 h后根据肺表面癌结节的大小和数量给予评分,以此评价肺转移的程度.结果 3,5-二氯苯基双胍6、12 mg/kg和24 mg/kg治疗组的转移分数分别为(55.25±13.60)、(35.13±17.36)和(12.83±11.44),与溶剂对照组(转移分数是82.50±17.72)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的转移分数为(11.50±10.44)(P<0.05 vs 溶剂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PBS对照组的转移分数分别为(88.50±17.21)、和(88.87±11.29) (P >0.05 vs溶剂对照组).结论 3,5-二氯苯基双胍在裸鼠体内能够明显抑制黑色素瘤肺转移,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