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LA-B27是MHCI类分子,因而具有MHCI类分子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在正常免疫状态下,HLA-B27分子执行对内源性抗原如肿瘤及病毒的免疫监视及杀伤功能;但在机体免疫状态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它又可能成为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其与强制性脊柱炎(As)的关联研究。我们首先概述了HLA—B27分子正常免疫学功能的研究进展,然后对其在AS相关性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的综述与分析,全方位展示HLA-B27在执行免疫学功能和引发免疫病理性改变方面的作用,为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HLA-B27分子的生理与病理学作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芽孢杆菌Bacillus sp. S-1壳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连云港海滩晒虾蟹壳的泥土里筛选出一株产壳聚糖酶能力较高的菌株S-1,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鉴定,初步认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利用NCBI数据库中已经报道的Bacillus壳聚糖酶序列设计兼并引物,以菌株Bacillus sp. S-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克隆到壳聚糖酶基因的部分序列;利用Clontech公司Universal GenomeWalker试剂盒构建该菌株的基因组步移文库,根据已测定的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结合两步法PCR技术分别克隆两端未知序列,拼接获得壳聚糖酶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1362 bp编码453个氨基酸,注册号:EU924147),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花蝽对几种主要害虫的捕食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花蝽Orius minutus Linnaeus是一种捕食性天敌。通过1979—1983年对河北省旱粮害虫天敌资源的调查,我们发现小花蝽在旱粮作物上分布广泛,尤其在谷田和高梁田发生量很大,在我省务农业区均已采到。同时还发现小花蝽对棉蚜和棉铃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小花蝽的捕食对象和日捕食量不清,因而障碍了评定利用价值和确定保护利用的工作,故开展了此项研究。现将1983—1984年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酶促反应制备壳寡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膜分离法从Microbacterium sp.OU01的发酵液中分离到内切壳聚糖酶ChiN,并对其酶解制备壳寡糖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的酶解产物数均分子量为1200。经薄层层析与HPLC分析,降解产物中不含单糖,初步说明降解产物为壳寡糖。酶解制备壳寡糖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为实现壳寡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发酵戊糖产酒精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一种新的发酵戊糖产酒酵母菌种筛选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筛选出一株性能优良的发酵戊糖酵母蓖株Z8,该菌株性能测试结果为:产酒精能力相当于发酵戊糖理论产量的60.0%,耐酒精能力14%(V/V),在温度高达42℃的条件下仍能正常发酵,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  相似文献   
6.
以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TCP家族的CIN同源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 161bp,编码386个氨基酸,将其命名为CfCIN(GenBank登录号为KJ956809)。为进一步分析CfCIN的功能,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非洲紫罗兰叶片,获得了转化植株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性状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非洲紫罗兰叶片相比,转基因植株的叶片更大,由圆形变为卵圆形,叶缘由平整光滑变为有缺刻且稍向后卷曲,叶脉明显,叶柄红,花器官形状变化不明显。研究表明,CfCIN可能参与调控植物叶片的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7.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复合体基因座位间的重组、重组热点、连锁不平衡与疾病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已成为免疫遗传学与人类后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焦点. 本文报道了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10例HLA复合体中的基因重组家系. 采集重组家系的2~3代家庭成员的外周血标本, 首先对其HLA-Ⅰ, Ⅱ类区域的5个经典基因位点进行PCR-SSP低、高分辨率基因分型及SBT分析, 然后再进行遗传家系分析研究, 确定HLA基因重组相关位点, 并对重组家系的单体型进行了群体统计学分析. 结果发现, 在10例HLA重组家系中有8例重组发生在HLA-A/Cw位点之间, 其中4例重组发生在A*02-Cw*03单体型中, 2例重组发生在A*24-Cw*03单体型中; 1例重组发生在HLA-B/DRB1位点之间, 还有1例重组发生在HLA-B/Cw位点之间. 群体统计学分析发现, A*02-Cw*03单体型呈一定程度的连锁不平衡但不是很强(Δ/δ(Δ) = 3.0, Δ(r) = 0.30); 另有3个单体型虽呈强连锁不平衡却发生了重组事件, 即A*33-Cw*03 (Δ/δ(Δ) = 7.22, Δ(r) = 0.51), A*30-Cw*06(Δ/δ(Δ) = 10.37, Δ(r) = 0.93)和 B*13-Cw*03(Δ/δ(Δ) = 7.69, Δ(r) = 0.38), 这说明重组可能是打破旧的连锁不平衡来产生新的连锁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本文绘制了每个重组家系成员的HLA单体型, 并建立了中国汉族人群的HLA重组遗传图谱, 初步定位重组发生的范围并分析了位点间重组与连锁不平衡的关系, 这为更深入地研究HLA重组事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酸对类成骨细胞(MG-63)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类成骨细胞(MG-63)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加入成骨培养液的完全培养基)和实验组(分别加入成骨培养液及含0.2、0.4、0.8mmol/L尿酸的完全培养基),诱导第14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在第7天和第14天检测类成骨细胞(MG-63)碱性磷酸酶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及RT-PCR法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尿酸干预类成骨细胞(MG-63)后,细胞数目随着尿酸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以0.8 mmol/L最明显。类成骨细胞(MG-63)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增殖能力均增高;细胞TGF-β1 mRNA表达升高,呈现浓度、时间依赖性;以上指标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以及各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可刺激类成骨细胞(MG-63)增殖,可能与促进TGF-β1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是分子设计并构建较G—CSF。单体分子具有半衰期更长、生物活性更高的新型重组人G—CSF/G—CSF双体分子(简称G-G),并在原核系统进行高效表达。分别构建pET32/G—G和pET32/G原核表达载体,实现G-G双体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等方法进行蛋白纯化;对该融合蛋白的结构特征诸如等电点、柔性、抗原性及亲水性进行模拟分析;采用MTT法对G-G双体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首次构建成功了G-G双体分子融合蛋白高效表达载体,表达量高于40%,一步亲和层析所获融合蛋白的纯度为80%左右。该融合蛋白的结构特征模拟分析的结果显示,G-CSF双体分子的等电点、柔性、抗原性及亲水性均未显改变。活性测定表明,所构建表达的重组人G-G双体分子能有效刺激G—CSF依赖细胞株NFS-60的增殖,但其刺激效应低于G-CSF的单体和标准品。结果表明,所构建表达的G-CSF的单体和G-G双体分子均可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但G-G双体分子的比活性不及G-CSF单体分子,与预期设想的有差别,其原因正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低温驯化、紫外诱变琼脂平板上的孢子的方法,对局限曲霉进行诱变。根据刚果红与β-1,3—1,4-葡聚糖耦合而保持红色的特征,采用鉴定平板与诱变平板为同一平板的快速高效的方法粗筛耐低温β-葡聚糖酶高产霉菌。最后经过摇瓶进一步复筛,筛选出一株产酶活力比原始菌株提高4倍多的诱变株QY-00305,该菌株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