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针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兴趣培养—参与研究—主持项目—能力形成"递进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实验4个阶段进行了初步教学改革探索。在开设微生物基础性实验之后,采用"双导师制",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和纽带,将微生物综合性研究型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实验等循序渐进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微生物学实验分阶段递进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优良学风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要依据学生个体所需,对其进行不同层次的科研能力培养,并规范培养方式,使学生真正学有所用.优良学风建设,通过严抓学风,让学生自主学习、诚信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更趋向个性化学习、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是针对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学研究训练项目,是在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在国外,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并且实施运行,这种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过程,为学生的创新和开拓能力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国内,众多大学借鉴麻省理工学院,从1996年开始创建并实施SRTP.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在计划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践中总结了学生对科研的认识、教师的指导及管理制度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大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创新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师本人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通过设计性实验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还起到教学相长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还存在学生的实验技能锻炼少、实验与科研训练脱节、有价值的学生实验被忽视等缺点,亟需对此进行改革。本文在分析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研创新项目为基础设计综合性实验,以教学实验结果转化为科研前期成果的改革思路,重点探讨了针对环境微生物学科研实训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和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为了提高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们提出了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环节全方位的理念。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将科研训练与创新思维渗透到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改革,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辅相成,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学院实行"导师制"的基础上,尝试以科研促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和改进实验方法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事实证明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课程的实验课程,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实验课是生物学科实验教学培养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型专业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的理念下,通过创新性项目式教学内容改革,采用项目研究课程实施思路,实施多维度过程化考核体系,加强过程性考核,将“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理念融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引导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并掌握应用技能。我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探索了以创新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模式改革,其中"理论—技能—创新实践"同步训练的创新模式,是以将参与创新实践计入期末成绩的形式"强迫"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实施中我们以"教师—研究生—创新小组"交互学习的方式,任课教师制定规则与目标,研究生帮助创新项目的选题、研究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导,创新小组依照目标参与研究生的科研课题,最后完成创新实践并获得一定比例的成绩。实践证实创新实践教学对促进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科学思维培养以及创新意识训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实用且高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谢涛  张儒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4):695-699
分析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课程体系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教师科研为驱动,项目研究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期以来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主要依靠零散的课外科研活动、受众面窄、没有系统性课程教学及其相关制度保障、致使对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明显乏力低效这一共性瓶颈教学问题,自2002年起,汕头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在“科教相辅相佐”、“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等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倚重汕头大学医学院“医者之心”系列课程与书院育人文化之特色,发挥汕头大学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均拥有本/硕/博/博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之优势,联合其他相关专业教学团队,在建立充分体现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内涵,覆盖医学本科5年全过程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历经20载的不懈努力,补充修善,成功构建了“3+X”模式,着力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所谓“3”意指对医学生的“全人培养”、“全程培养”和“全方位培养”。所谓“X”意指针对“3+X”模式运行效能的若干个验证性维度,主要包括组织医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研究大赛、国际大学生学术研讨会,由医学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发表学术论文等。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成效十分显著,为有效解决上述共性瓶颈教学问题提供了一个有重要借鉴价值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科研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去探索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医学事业发展的阶梯,科技引领着医学探究生命的本质,通过对各种疾病的根源、机制、发生、后果进行研究,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最佳途径,为人类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医学科技创新使医学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培养了高水平、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普遍注重教育方法的革新,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重视与科研相结合。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针对医学院校本科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探讨,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本校2015级、2016级及2017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在基础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并试行了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及开放性科研性实验。通过改革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高了他们交流合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学教学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对于激发学生科研潜能、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徽中医学院本科生参与微生物学教研室教师科研为例,分别从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学”课程是酿酒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培养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学团队深入改革“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一流本科课程。通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课程育人价值,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建设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平台“微生物学”课程线上教学全套资源,构建“夯实基础-解构问题分析训练-研讨课”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学习模式,改革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以及指导学生参加科创竞赛等教学改革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社会储备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工科院校建设一流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校、生源及课程特点,探讨研究型教学模式对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学改革过程中,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课外科研活动的协调,加强过程管理。教学实践表明,研究型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提高了科研能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人体组织解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基础课。为了提高该学科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分流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革新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育应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根据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特点,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同时入手,结合教师的科研情况、学科的前沿动态以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几方面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提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生导师制是在适应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培养体制下产生的一种"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需要"为理念的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医学微生物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能力素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切实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产出导向理念,设定了"发酵工程"合理具体的课程目标,聚焦学生的工程知识掌握及问题分析、工程设计及研究能力培养。针对不同课程内容模块,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对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进行整合并优化,采用了多元化、注重课程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构建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形成了"设计—实施—考核—评价—改进"闭环运行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设计、研究发酵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