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不愿学、学习效率低等问题,我们提出“成就驱动式教学法”这一概念。“成就驱动式教学法”是利用青少年对于解锁成就这一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内容与解锁成就相结合来驱动其学习。我们通过在超星学习通中引入成就系统,同时结合酶工程课程内容设定成就及相应的奖励机制,达到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阅读文献可以促进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解读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兴趣,是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有必要探索一些引导和训练学生高效阅读文献的方法。该研究旨在通过“数据解读卡”文献阅读法来引导和规范医学研究生阅读文献的过程,通过分析学生在文献文本和图片上阅读时间分配的动态变化、测试学生文献解读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以及调查学生满意度来评价“数据解读卡”文献阅读法在培养和提高医学研究生解读实验数据的能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数据解读卡”文献阅读法能明显提高图片相对阅读时间,从第1周20%左右逐步提高到第12周45%左右;学生解读实验数据能力得分从第1周0分左右提高到第6N3分和第12周4分左右;平均86%左右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文献阅读的效率和有助于论文写作。该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解读卡”文献阅读法可以规范和训练研究生阅读文献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文献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卢礼  谭颖徽  张纲  裘松波 《生物磁学》2013,(36):7139-7141
目的:为提高口腔科学教学质量,探索”以病例为基础的互动教学法”在口腔见习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五年制医学本科2007级125名学生为对照组口腔临床见习课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2008级120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互动教学法,对这2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用P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学习自我感觉较轻松,学生反应课程内容充实,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设计、并发症等的认识更系统,且参与实践机会多,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结论:”以病例为基础的互动教学法”能加强理论知识和临床病例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推导功能、明确目的”“寻找关联、构建模型”“整合梳理、形成观念”3个教学环节进行建模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可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介绍“食品卫生与检验”课程双语教学经验。课程教学以培养复合型食品安全检测、管理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与时俱进、复合培养、实践+双语”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6.
本科阶段的微生物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相关问题,具备理性思考和辨析能力。本文以我校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教案设计、教学案例筛选和教学方法整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不同教学策略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理性辨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峰 《微生物学通报》2015,42(9):1802-1808
在上海交通大学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知识关联教学策略的应用与实践。力求通过知识关联教学策略与方法,帮助教师在课前消除教学“盲点”,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关联与知识构架,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绪论”是高校所有课程的第一课,上好“绪论”第一课可第一时间在学生心中播下对该门学科的使命感、进取心和责任心的“种子”。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认为“绪论”教学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的进取心和紧迫感,进而喜欢和会学这门课程。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我们构建了“绪论”第一课授课内容、方法与目的三者相吻合的教学模式:首先,采用生动有趣和灵活多样的手段导入情景和实物,并设问;随后通过循循善诱和启迪独立思考,师生共同探究和感悟该学科属性、形成发展历史、目前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以及教与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等,从而让学生树立上进心和责任心,增强学好该课程的决心和信心。本文以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例,展示了采用“绪论”第一课的教学模式开展的教学过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绪论”第一课教学模式导入的“绪论”内容规范、系统、全面、与教学目标相契合。并且,其内涵丰富、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奏效,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科教学实验室是开展本科生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如何通过实验室的管理有效提升学生实验素养值得探索。文中主要介绍了将“6S (整理 (Seiri)、整顿 (Seiton)、清扫 (Seiso)、清洁 (Seiketsu)、素养 (Shitsuke)、安全 (Safety) 六项要素) 管理”理念引入本科教学实验室管理的应用实践与效果,特别是实验室环境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物品定位管理、试剂和耗材管理、学生培训和考核等方面的具体做法。通过实施“6S管理”,实验室环境得以改善,学生的实验素养得到提高,本科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这为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有效管理提供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卢芹 《生物学通报》2012,47(8):19-21
以“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课的开展作为教学案例,就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将事实性知识教学服务于建构学生科学概念体系作了初步的探索.强化生物学概念教学,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生物工程专业建立“新工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创新理念,针对课程长期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验课脱节,学生不能及时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课程内容陈旧,与行业需求脱节”、“授课和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未能有效培养”等痛点问题开展教学改革,重构课程内容。打通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界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使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更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动态化和多样化的考核,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构建课程思维导图、挖掘与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教学的改进。实践证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学生既掌握生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够不断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知识和能力三方面的关系,就成为生物教学中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之一。本学期,在领导和教研组的关心、帮助下,我在初一植物《叶的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就上述问题作了一些尝试。认识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只是按照教材的顺序,首先交待光合作用的概念,之后按照教材的要求演示验证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最后再进一步讲述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等内容。通过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深入学习研究,在“引导发现法”教学经验的启发下,看到过去的教学程序在培养学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生物科学中的一些重大发现,一些规律和结论的得出都建立在广泛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在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生物科学的这一特点呢?我们研究后决定运用“引导发现法”。首先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实验观察进行探索,最后通过对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以学为中心”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学微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面向国家对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依据学情分析结果,通过翻转课堂、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讨论课、虚拟仿真实验及临床见习课、开放性实验等教学手段综合运用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体系使课程教学与医学人才培养挂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及服务意识,实现了师生共赢,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贾鹭 《生命世界》2009,(12):88-88
高中生物教学涉及探究性学习与实验,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探究玉米的喇叭口施肥法”的实践活动,便是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探究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6.
贾鹭 《植物杂志》2009,(12):88-88
高中生物教学涉及探究性学习与实验,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探究玉米的喇叭口施肥法”的实践活动,便是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探究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课程教学存在教学理念与目标陈旧、教学能力与资源不足、信息化融合程度低、局限课堂有限时空和教材有限内容、忽略学生思政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等问题,不适于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生物化学课程团队从理念目标、魅力能力、平台资源、知识体系、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思政育人、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了课程的全方位系统性改革,通过树立“全面育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开放共享”教学理念,提升团队教学能力与课程优质平台资源,构建“教学+科研+实践”融合式新育人模式、“3+X”复合型新知识体系,教学与育人相融相促新教学模式、多维度过程式新评价体系,使课程凸显出新时代“金课”特征,提升了学生思政素养、课程成绩、综合能力,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协同,并成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运用“练、看、读、议、讲”的教学形式,对“指导发现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即从加强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入手,以实验为基础组织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现以“鲫鱼”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物学“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生态系统”一节内容丰富,名词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倘若教学不当,或从概念到概念,就很容易造成教师宣讲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以致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我们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应用发现法进行这一节的教学,收效较好。发现法是一种高水平的启发式教学法,它把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三者结合统一起来。在实践—讨论—总结这一过程中,使知识、技能和能  相似文献   

20.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是理工科高校生物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然而目前以线下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该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存在发酵设备更新不及时、缺乏大型工艺设备、易受场地限制等问题,严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丰富教学资源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以“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与工程实践”内容为例,基于虚拟仿真平台设计并构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等线下教学方式,形成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混合式教学强化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虚拟实验与实体实验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