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发酵工程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工程类重要主干课之一,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课程。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理念,"发酵工程实验"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项目导向模块开展课程设计,进行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发酵工程实验"课程为载体,将工程基础知识、发酵工程系统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融为一体。建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完成"发酵工程实验"课程教学任务。学生对改革后的"发酵工程实验"课程满意度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半自助式”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涵义和研究理念,明晰该模式的实施方案和考核评分体系.以《生物工艺学》课程的教学组织为典型案例,分四个阶段介绍如何通过实践题目的布置引出课程内容体系,如何安排基础知识学习,如何将基础知识应用于具体生物工程产品生产以及如何做生产工艺的工厂设计,分析成效,以期为生物工程类课程教学提供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快速发展的食品微生物检验行业和不断变化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我校开展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除了培养学生获得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显性胜任力外,还注重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等隐性胜任力。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力,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学”课程是酿酒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培养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学团队深入改革“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一流本科课程。通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课程育人价值,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建设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平台“微生物学”课程线上教学全套资源,构建“夯实基础-解构问题分析训练-研讨课”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学习模式,改革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以及指导学生参加科创竞赛等教学改革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社会储备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工科院校建设一流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产出导向理念,设定了"发酵工程"合理具体的课程目标,聚焦学生的工程知识掌握及问题分析、工程设计及研究能力培养。针对不同课程内容模块,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对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进行整合并优化,采用了多元化、注重课程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构建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形成了"设计—实施—考核—评价—改进"闭环运行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设计、研究发酵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生物工程人才支撑,建立以创新型工程教育为理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支撑作用。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行业”“引领未来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等新工科建设的教育教学理念,从“面向新经济”的培养体系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重构和“项目式”教学方式改革、“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施等方面进行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改革和探索,提出了“价值引领、深厚的基础理论、强烈的创新意识、技术和非技术核心能力素养”四位一体的生物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满足了产业对人才多样化、个性化和动态变化的需求,保障了产业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发展,为生物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作为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及连续性与承接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分子生物学"课程对于构建研究生知识体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借助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竞猜、翻转课堂、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法,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设计过程化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建立一种适合于本校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研究生参与教学效果评估及科研成果随访的结果表明,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型综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合成生物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实践课。基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教学团队科学制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价值三个维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强化实验方法规范性,科教融合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知识、能力、价值的综合考核方案,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实验室文化。初步建立了微生物学实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服务全方位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使命。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优质的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对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在课程目标、实验项目、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改革的措施,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生物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的长效改革,同时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酵工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立敏 《生物学杂志》2010,27(2):105-107
发酵工程是食品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宽。针对该课程的特点,从教材建设、课程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思考与探索该课程教学思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食品酶学与酶工程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内容涵盖酶学基础理论、酶工程技术以及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针对当前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存在知识差距,本课程精心挖掘学科前沿案例,不断调整优化课程内容,让学生所学能够与时俱进。以学科前沿案例的主题讨论为切入点,探索了成果导向教学(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理念下的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构建多元化考核方式,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夯实基础知识和拓展学科前沿的双管齐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可为食品酶学与酶工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杨希  高强  梁鹏  何慧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0):3910-3922
微生物学属于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生物、食品科学、临床医学等大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综合性强、知识涉及面广,所以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效果。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因此,我们采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并针对连续3个不同年级的相同专业班级做出教学改革,通过学生期末闭卷成绩、过程考核(签到率、课堂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成绩与学生反馈评语对教学成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的班级学生期末闭卷成绩中不及格率低于未改革的班级,“良好”与“优秀”学生比例均高于未改革的班级,过程考核成绩远高于未改革的班级,说明“趣味教学法”教学改革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认为,在大学微生物学课堂上,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引入趣味教学内容并适时展开,有助于改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赵萌萌  薛林贵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1):4432-4443
为更好地响应教育部“金课建设”的号召,我们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将全面落实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线上:(1)依托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课程教学相关的全部资源。主要有课程基本资源、辅助资源和拓展资源,供学生课外自学;章节教学设计,包括自学提纲、名师慕课、教学互动和作业练习等,供学生课前自学、课内互动和课后复习;阶段性调查问卷和意见建议,供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反思。(2)依托“学习通”手机APP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内外实时互动交流,包括任务布置、学习检测、答疑质疑、教学互动、课程反馈等。线下:主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和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分类教学,采用多种教学互动方法,巩固自学效果、加强重点、解析难点,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改革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效果都非常认可,认为教学改革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手段优化,能够启发思维、激发兴趣,能够有效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主观能动性,使自身能力素质得到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合成生物学”对生物工程领域创新性人才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华中农业大学开设了“合成生物学”课程。首先,以“重基础知识、抓创新实践、追前沿进展”为理念,通过组建高水平的“合成生物学”教学团队,并不断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形成了新颖合理的课程体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将高水平学术期刊及时事热点新闻报道中有关合成生物学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以前沿热点案例为切入点,通过以“学”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提高了学生的思辨思维与创新能力。本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有效促进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此与同行交流,以期能为“合成生物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夏险  赵琪  苏平  涂俊铭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3):994-1000
慕课等线上学习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结果,结合慕课对传统教学进行突破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微生物工程"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我们在微生物工程实验课的教学中引入了一种基于慕课教学资源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结果表明,这种慕课背景下的开放式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科研素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讨论课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是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适应我校的模块式教学改革需求,我们在以往的实践基础上,对生物化学讨论课的组织实施进行了系统优化,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和考核方式,实行及时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实现了全面培养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充分促进了教学相长。因此,讨论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是培养学员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探索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应用效果。课前,教师通过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学习资料,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预习任务。课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测试,进而有目的地实施教学并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思维导图整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设置多种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课后,优化考核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及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改革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目标,培养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陈畅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4):1649-1661
针对静态生物化学内容枯燥、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教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短小的授课单元,充分开发“微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实验演示、原理动画等手段的紧密衔接与穿插,营造了“微教学”环境,赋予枯燥的静态知识以形象的动态要素,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在头脑中刻画出准确的知识印记;同时改进学生参与方式,大幅改善了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认可。本文介绍了教学创新的目标与思路,并以“蛋白质变性与复性”为例,展示了单元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对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岗课赛证”四元融通是以课程为中心,将岗位、竞赛和职业证书有机融合于课程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本课程团队以“岗课赛证”融合育人为抓手,通过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的方式,全面实施高等职业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基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典型工作任务,开展模块化、项目式教学;以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赛教融合,激发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基于“1+X”证书制度,课程标准与技能证书标准对接,优化教学资源。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基于“岗课赛证”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为职业教育食品专业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