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选择适宜辽宁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的香菇菌株,我们从省内和全国各地选择8个高产香菇菌株和本所选育的两株新菌株进行了品比试验。本试验从1992年秋开始到1993年春结束,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影响香菇镉富集的一些因素,对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潮次的香菇以及香菇不同形态部分中的镉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香菇、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潮次香菇中的镉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此外,香菇的不同形态部分中镉的含量也不一样,其镉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菌褶>菌盖>菌柄。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波辅助水浸提法优化影响香菇多糖提取的单因子试验(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微波处理时间等)和多因子的正交试验[L9(34)]。结果表明,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h,微波处理3m in。在此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率为4.75%。香菇多糖粗品的体外免疫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25~16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多糖都具有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在25~4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多糖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香菇135双核体秋水仙碱(C22H25NO6)诱变及香菇K303单核体秋水仙碱诱变的菌株388B1与香菇JL-2双核体杂交(单×双)的方法,成功地获得了优良的诱变菌株(编号为K05)和杂交菌株(编号为K48)。经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分子标记等多种方法鉴定和栽培试验证明,诱变、杂交菌株为有别于出发菌株和亲本菌株的新菌株;3年的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菌株比当地主栽香菇135、939高产,K05比135每筒平均增产28.5%,K48比939每筒平均增产10.7%,产量生物学统计显示增产显著;经济性状考评为优质,菌柄短、菇形圆整。该研究成果不仅有望满足菇农对香菇新菌株的需求,而且可为香菇育种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梯度磁场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梯度磁场处理 B73、3338、品 9 和二粒燕冬小麦种子,结果表明,各品种处理 4 分钟时,品 9、二粒燕的发芽势比对照平均高 102% 、97% 和 56% 、58% ;而 B73、3338 则比对照平均低 62% 、58% 和121% 、145% 。同时发现,对同一品种处理不同时间时,其发芽势和发芽率不同,对3338 而言,处理 2 分钟比处理 1 分钟和8 分钟高,对于品 9 则处理4 分钟比处理 1 分钟和 2 分钟高。结果还表明,处理 1、2、4 分钟的各品种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比对照都高,而处理 8 分钟,各品种的电导率稍低于或接近对照  相似文献   

6.
选用4株不同品系的香菇菌种,比较了香菇在固体、液体2种不同培养条件下,对潮霉素抗性的差异;研究了香菇以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再生菌丝、冷藏菌种等3种不同生理状态为实验材料,对潮霉素的抗性特点。试验表明,香菇对潮霉素极为敏感,在固定的条件下,抗性稳定;而当条件改变时,抗性有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7.
宋莹  刘娜  杨瑞恒  刘俊杰  张敏 《菌物学报》2020,39(6):1109-1116
香菇是我国深受欢迎的食药用菌,产量居食用菌产业之首。为拓宽栽培香菇菌株的遗传背景,解决现有主栽香菇菌株种性退化的问题,本研究以香菇‘808’菌株与3个香菇野生资源、3个栽培菌株(辽抚4号、BY1和荷香)开展单-双杂交育种,开发适合当地栽培环境的主栽品种。研究结果显示:在270对单-双杂交组合中,通过锁状联合观察和与亲本的拮抗试验,鉴定出89个杂交子,进一步通过栽培试验筛选出10个性状相对优良的候选菌株;最终通过农艺性状对比试验,筛选出ZJXG 5和ZJXG 8两个优良杂交菌株,这两个菌株均以当地长白山野生资源S1和本地主栽菌株BY1为双核杂交亲本选育而来,表现出超亲显著、菇形圆整、颜色呈浅褐色的特性,前4潮生物学效率在86%-88%之间。本研究结果揭示,在香菇杂交育种中,当亲本菌株来源地域与杂交后代菌株筛选地域相近时,单双杂交亲和率、杂交菌株的出菇率和丰产性指标较高,这提示我们,利用当地野生香菇资源更有利于创制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香菇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利用香菇资源,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香菇中的多糖,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条件。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及料液比为自变量,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香菇多糖得率。最佳工艺: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波处理时间25 min、料液比1∶30,多糖得率25.71%,与理论值(25.55%)相比,相对误差较小,为0.63%。与传统热水浸提法比较,超声波提取法多糖得率较高,且耗时少,是理想的香菇多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Lyons认为低温影响的初始反应主要是膜物理状态的变化,即发生膜脂的物相变化。郭金铨证明了低温影响细胞的初始反应之一是增加质膜的透性。王洪春指出,植物遭受冷害温度时,呼吸作用先出现短时间上升,而后降低。刘鸿先等根据水稻、黄瓜和龙舌兰麻等植物的不同耐冷力品种试验结果提出,抗冷性强的品种比抗冷性弱的品  相似文献   

10.
巴黎大学植物改良实验室、植物改良应用研究开发协会和一家私人种子公司共同合作,利用细胞生物技术育成一个软粒小麦品种,命名为弗劳兰(Florin)。在育种过程中,前两个单位负责花药试管培养和生产加倍单倍体种子,私人种子公司负责品种选择工作。据称,这是法国也是世界采用花培法育成的第一个小麦品种。经过两年品比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1.
SCAR分子标记技术在香菇菌株鉴定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了建立一套基于DNA分子标记技术快速鉴定香菇菌株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生产上常用的14个香菇菌株进行RAPD多态性分析,从香菇菌株162中扩增获得了一个片段长为1166bp的特异RAPD标记XG1166,随之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该特异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稳定的SCAR标记。用同样的方法,本研究又从另一香菇菌株申香10号中获得了一段长度为347bp的特异SCAR标记SX347。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研究获得的香菇菌株162和申香10号的特异SCAR标记,能在一天时间内准确鉴定出香菇菌株162或申香10号菌株的真伪。由此可见,SCAR分子标记是一种快速、稳定、准确鉴定香菇菌株的新方法, 可应用于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分类与鉴定和假种辨别。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态品种群桃果实糖酸及其组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涵盖我国6个生态品种群的118份桃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糖酸组分进行全面分析,以明确不同桃区果实糖酸组分分布特性,为优异糖酸种质筛选提供依据。应用斐林试剂测定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应用Na OH测定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果实糖组分,离子色谱技术测定果实酸组分。结果表明:西北高旱桃区的品种,主要以可滴定酸、柠檬酸、苹果酸、总酸表现出较高的分布水平,蔗糖、总糖、糖酸比、固酸比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水平;华北平原及长江流域桃区的品种,主要以糖酸比、固酸比表现出较高的分布水平,可滴定酸、柠檬酸、苹果酸、总酸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水平;云贵高原桃区的品种,主要以可溶性糖、蔗糖、总糖表现出较高的分布水平,糖酸比、固酸比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水平;华南亚热带桃区的品种,主要以蔗糖、总糖、糖酸比、固酸比表现出较高的分布水平,可滴定酸、柠檬酸、苹果酸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水平;东北高寒桃区的品种,主要以果糖表现出较高的分布水平,糖酸比、固酸比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水平。6个生态品种群的品种,果糖所占比例以长江流域桃区最高,葡萄糖以西北高旱桃区最高,山梨醇以华南亚热带桃区最高,而东北高寒桃区最低,蔗糖所占比例在不同生态区无明显差别。柠檬酸所占比例以长江流域桃区最高,而华南亚热带桃区最低,奎宁酸所占比例以华南亚热带桃区最高,琥珀酸、苹果酸所占比例在不同生态品种群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比较研究热水浸提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香菇多糖。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h、料液比1∶15,提取率3.243%;微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60W、微波处理时间60s、料液比1∶10,提取率4.771%。微波提取法效率高、时间短,是理想的香菇多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平菇品比试验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菇品比试验的结果分析关耀辉,张树槐(朝阳市农业学校,122000)(朝阳市双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翠霞,牛东方(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玉芝(朝阳市农业学校)为筛选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的最佳品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比较研究热水浸提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香菇多糖.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h、料液比1∶15,提取率3.243 %;微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60W、微波处理时间60 s、料液比1∶10,提取率4.771%.微波提取法效率高、时间短,是理想的香菇多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振福 《微生物学杂志》1992,12(2):56-57,61
为了研究香菇菌株质量与产量的关系,探讨香菇高产栽培技术,我们选用三株香菇菌种在三种不同的培养料中进行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 供试菌株 Cr04(代号A_1)L26(代号A_2)由福建省三明真菌所引进,土04(代号A_3)  相似文献   

17.
【目的】香菇(Lentinulaedodes)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研究我国现有栽培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构成以及准确鉴定品种是新品种开发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方法】采用多态性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中国历年来使用主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比较其谱系来源,解析中国主栽品种的群体多样性构成,并构建指纹图谱用于品种鉴定。【结果】24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1份香菇菌株都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9处可将栽培种群体分为4个类群,野生种驯化或参与杂交获得的菌株位于类群Ⅲ和Ⅳ,其他菌株位于另外两个类群Ⅰ和Ⅱ。群体结构分析可将栽培群体分为6个遗传构成,显示L808、L135等代表性菌株在各自的构成中参与了其他菌株的选育过程,解释了以其为亲本的部分品种的谱系来源。依据筛选出的9对条带清晰的SSR引物组合构建了多位点SSR指纹图谱,可对45个香菇商业菌种进行辨识。【结论】我国香菇主栽品种亲缘关系较近,育种多围绕L808、L135、9015等核心代表性品种进行,本研究可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不同栽培模式的新品种提供依据;指纹图谱的构建也能为香菇品种的准确鉴定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药物防治食用菌栽培中的各种不同病虫害 ,较为有效 ,但同时也给食用菌的菌丝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几种化学药物杀菌剂对霉菌及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5种杀菌剂的不同浓度水溶液对所试 4种不同霉菌的抑制作用亦不同 ,正常的使用浓度对香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多为减慢 ,并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 g/kg、0.8 g/kg、1.2 g/kg、1.6 g/kg、2.0 g/kg、2.4 g/kg饲料的香菇多糖,连续饲喂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 49 d后,检测香菇多糖对幼建鲤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及白细胞杀菌指数、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SOD活性及IgM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第49 d时,不同添加剂量的香菇多糖对各组实验鱼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影响不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香菇多糖后对幼建鲤白细胞杀菌指数、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SOD活性及IgM含量有不同程度影响。试验期间,0.8 g/kg、1.2 g/kg、1.6 g/kg、2.0 g/kg和2.4 g/kg组试验幼建鲤白细胞杀菌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1.6 g/kg、2.0 g/kg和2.4 g/kg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8 g/kg组(P<0.01),当香菇多糖添加量增加到1.6 g/kg时,对血清溶菌酶活力增加不显著(P>0.05)。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香菇多糖后对幼建鲤血清SOD活性有不同程度影响。2.0 g/kg添加组对SOD增加明显,与对照组、0.8 g/kg、1.2 g/kg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2.4 g/kg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间,0.8 g/kg、1.2 g/kg、1.6 g/kg、2.0 g/kg和2.4 g/kg组试验幼建鲤血清IgM含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用ITS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别香菇生产用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通过选用香菇生产中存在名称争议或者名称相近或者同一名称但长期在不同地区栽培的12株香菇生产菌株,以及用于种水平对比的豹皮香菇Lentinuslepideus和虎皮香菇Lentinustigrinus的4个菌株,共16个菌株作为供试材料,进行ITS和ISSR遗传分析,并用RAPD技术验证试验结果。结果证明,不同种的ITS长度存在差异,再次证明ITS可以有效区别种之间的菌株;在ISSR的菌株水平分析中,香菇种内材料拥有两个共同的条带,与其他两种菌株的带型图谱有着明显差异,其中5对材料的带型图谱极为相近。RAPD验证结果与上述结果相近。由此可见,结合ITS与ISSR技术是可以用作香菇生产菌株鉴别的,这为ITS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推广应用于香菇生产菌株的快速准确鉴别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