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2篇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是引起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以及胎儿和新生儿小头畸形疾病的重要病原体。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筛选系统是防治ZIKV感染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构建了以海肾荧光素酶为检测靶标的寨卡病毒复制子Rluc-ZIKV-Rep,并通过突变NS5蛋白,构建了非复制型寨卡病毒复制子Rluc-ZIKV-Rep NS5△GDD。为了检测复制子的功能,将两种复制子转化至Vero细胞,结果显示随着时间延长, Rluc-ZIKV-Rep荧光素酶活性逐渐增加,寨卡病毒m RNA拷贝数逐渐增多,证明以海肾荧光素酶为检测靶标的寨卡病毒复制子构建成功。为了检测该系统是否能够用于抗病毒药物筛选,用马尼地平和西尼地平两种抗寨卡病毒的药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luc-ZIKV-Rep的复制能力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呈现一种剂量依赖的方式,说明该系统可以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可以用于抗病毒药物筛选的寨卡病毒复制子,为筛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湿地土壤环境及其对退田还湖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王克林  谢永宏  杨刚  段亚锋 《生态学报》2011,31(13):3758-3766
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是构成土壤环境的主要组分,综合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调蓄功能和演替恢复。本文以农田(水田和旱地)和自然湿地系统(苔草地和芦苇地)为对照,以3种退田还湖生态系统(种植杨树、芦苇和自然恢复)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索湿地土壤总体环境与生态系统演替过程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总体环境与生态系统恢复有很好的一致性。退田还湖为自然水域后,土壤环境的恢复接近于自然湿地系统,在3种退田还湖方式中恢复最好;杨树林地对土壤环境的恢复效果优于人工芦苇地,在一定程度上对湿地土壤环境有所改善,特别是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土壤粘粒形成等过程的改善,但是其土壤环境与苔草等自然湿地发育的土壤仍然有较大差异;因子重要性分析表明水文情势是控制湿地土壤环境恢复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是人类干扰强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包光  刘治野  刘娜  吴买利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10):3448-3458
利用Vaganov-Shashkin模型对呼伦贝尔地区4个样点的沙地樟子松标准化宽度年表进行模拟研究,在2000年以前时段拟合度较好,而2000年以后时段拟合度较差。进而选取2000年以前的模拟结果进行径向生长过程分析。结果表明: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主要的生长季为每年的5—9月,温度对每年樟子松生长初期与末期具有显著影响,而在树木生长季旺盛期,土壤湿度的不足是制约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极端窄年树木径向生长速率受土壤湿度的影响较极端宽年明显,生长季中期7—8月树木径向生长速率在宽窄年份均呈降低趋势,表明该时期沙地樟子松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研究结果与我国半干旱地区树木年轮生理模型分析特征相符,模型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径向生长模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是生物领域常用的标记物. 本实验首先利用高碘酸法活化低分子肝素(LMWH),与EGFP连接得到LMWH EGFP.然后用Sephacryl S-200 HR对其进行初步分离,再用Sephadex G-10 HR进行脱盐纯化. 采用Sephacryl S 200 HR检测LMWH EGFP的纯度,为单一对称峰. 经检测,LMWH-EGFP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碱性. 通过荧光分光检测器检测LMWH-EGFP的λEx为488 nm,λEm为509 nm. 通过抗凝实验发现LMWH EGFP仍具有抗凝活性. 本实验建立了LWMH荧光标记的方法,为多糖的荧光标记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哮喘幼鼠上皮-间充质转化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哮喘幼鼠(n=36)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布地奈德1组、布地奈德2组,三组分别给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布地奈德混悬液0.1 mg与布地奈德混悬液0.2 mg,1次/d,共14d,检测与观察幼鼠上皮-间充质转化和气道重塑变化情况。结果:布地奈德1组、布地奈德2组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总数与嗜酸性粒细胞总数都低于模型组(P<0.05),布地奈德2组低于布地奈德1组(P<0.05)。布地奈德1组、布地奈德2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1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布地奈德2组低于布地奈德1组(P<0.05)。布地奈德1组、布地奈德2组的支气管壁厚度(WAt/Pi)、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N/Pi)、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WAm/Pi)都高于模型组,布地奈德2组高于布地奈德1组(P<0.05)。布地奈德1组、布地奈德2组的肺组织E-cadherin、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布地奈德2组低于布地奈德1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在哮喘幼鼠的应用能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和气道重塑,也可抑制TNF-α、HO-1的释放,减轻嗜酸性粒细胞与白细胞的浸润,从而发挥肺保护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用量及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3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D组)给予DEX负荷剂量0.5μg·kg-1,注药时间15rain,继以0.3μg·kg-1·h-1持续输注至修补硬膜时;对照纽(N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麻醉深度监测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拔管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计算心肌氧耗指数(RPP);记录丙泊酚平均用量、用药前后BIS值、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①D组给予负荷剂量后,BIS值由(95±3)降至(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N组相比,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拔管期间SBP、DBP和HR与入室时比较,D组无明显变化,N组HR显著升高(P〈0.05);D组拔管期间SBP、DBP、HR和RPP明显低于N组(P〈0.05);④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两组不良反应(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DEX可减少TCI丙泊酚用量,能使BIS值进一步降低,产生良好镇静效应;同时可有效减轻拔管期间循环变化,降低RPP,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拔管质量。  相似文献   
7.
小麦叶锈菌侵染过程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和电子显微技术对小麦叶锈菌的侵染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叶锈菌从气孔侵入后在气孔腔内形成气孔下泡囊,然后分化出圆形的膨大体,由膨大体产生1—2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在寄主细胞间隙延伸扩展,与叶肉细胞壁接触后分化形成吸器母细胞,吸器母细胞进入寄主细胞后形成吸器。初生菌丝在吸器母细胞处产生分枝,形成次生菌丝在叶肉细胞间蔓延。在病原菌侵染早期(接种后8—24h),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不明显。侵染中、后期(接种48—72h),被侵染叶肉细胞发生严重质壁分离,叶绿体膨胀变形,基粒片层排列疏松。线粒体嵴突退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葛根抗腹泻的药效组分,为葛根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经方葛根芩连汤的基础上分析葛根抗腹泻的药效组分,采用组合药理实验辅助验证药效组分。结果:抗腹泻相关实验中葛根水煎液中、高剂量组、葛根药效组分组、葛根芩连汤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3'-羟基葛根素是葛根抗腹泻的药效组分。  相似文献   
9.
研究设置了营养水平不同的3种基质,在有或无浮水植物水鳖共存的情况下,混合种植营养吸收方式不同的两种沉水植物(仅从水中吸收营养的金鱼藻和从水和基质都能吸收营养的穗花狐尾藻),探讨在不同的基质中浮水植物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中水鳖的存在均未对共存的两种沉水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当水鳖覆盖水面时,与无根的金鱼藻竞争光照和水体营养,促使其增加分枝数和茎长,并增加叶生物量的分配,最终导致水鳖的共存促进了金鱼藻的生物量积累。但与金鱼藻不同,有根的穗花狐尾藻可通过基质吸收营养,与共存的水鳖之间只存在光照竞争,使穗花狐尾藻仅以改变植株形态来适应浮水植物的表层覆盖,生物量积累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与沙处理相比,水鳖在营养水平较高的泥处理和泥沙混合处理中生长更旺盛,基质没有显著影响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和分株数。因此,在退化湿地生态系统中恢复水生植物时,为了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以将沉水植物与少量的浮水植物组合配置,少量的浮水植物不会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气汞循环演化对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为活动(化石燃料燃烧、水泥生产、氯碱制造以及金属冶炼与加工等)已成为大气汞的重要来源。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汞会发生干湿沉降而对某一局部环境——受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大气汞沉降在城市和工业区呈现出很强的空间梯度现象,排放源附近的汞沉降量明显较强。利用对受体的研究开展大气汞的源解析工作,是大气汞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综述了污染物源解析的受体模型的研究及应用,介绍了化学质量平衡法、因子分析法、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等方法,概括了源解析在大气汞方面的应用成果,对我国区域大气汞源解析受体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