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三种绒螯蟹种名的厘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称为绒螯蟹的种类 ,现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Eriocheir、新绒螯蟹Neoeriocheir和平绒螯蟹属Platyeriocheir 3个属。其中新绒螯蟹属由Sakai于 1983年以绒螯蟹属中的狭颚绒螯蟹为模式种而建立 ,平绒螯蟹属是Ng等 (1999)建立 ,所用模式种为台湾绒螯蟹Eriocheirformosa。有关平绒螯蟹属的有效性 ,作者持否定观点 ,另文详细讨论。到目前为止 ,所有绒螯蟹中有 3个种的学名拼写一直存在混乱 ,应予订正。1 日本绒螯蟹日本绒螯蟹 1835年被deHaan命名时归于方蟹属 ,…  相似文献   

2.
从线粒体16S rDNA序列探讨绒螯蟹类的系统发生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测定了绒螯蟹类各物种的线粒体16SrDNA部分片段的序列,构建了NJ树、ML树和MP树。序列歧异数据比较和各系统发生树都支持新绒螯蟹属(Neoeriocheir)为一个独立的属。在3种系统发生树中,直额绒螯蟹(Eriocheir recta)都是绒螯蟹属(Eriocheir)所有其它成员的姐妹群,并且广东珠江1只直额绒螯蟹标本的16SrDNA部分序列与台湾产台湾绒螯蟹(Eriocheir formasa)的相应序列相同。这些结果不支持平绒螯蟹属(Platyeriocheir)是一个有效的属,并表明E.formosa是E.recta的同物异名。绒螯蟹属(Eriocheir)所有其它成员聚为一个单系的分支,支持中华绒螯蟹、合浦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属于同一个物种Eriocheir japonica。16SrDNA部分序列的比对表明,产于台湾的日本绒螯蟹的此段序列与合浦绒螯蟹的相同,产于崇明岛的和产于美国旧金山海湾的中华绒螯蟹的此段序列与中华绒螯蟹单元型B的序列相同。  相似文献   

3.
四种绒螯蟹分子分类与系统发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华绒螯解、狭额绒螯蟹线粒体16SrDNA片段,经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日本绒螯解16SrDNA同源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长为376bp的16SrDNA同源序列中有33个多态性核革酸位点(8.78%),其中种间多态性核苷酸位点28个(7.45%),种间差异远大于种内差异。引入方蟹科其它近缘种类厚纹蟹、相手蟹和张口蟹的16SrDNA同源序列与上述4种绒螯蟹比较分析,MP法和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亲缘关系最近,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与台湾绒螯蟹聚为一支,狭额绒螯蟹则为相对独立的一支,且进化速度大于前3种绒螯蟹,但最后与前者仍聚在同一组,狭额绒螯蟹只是绒螯蟹属系统进化中的一个侧支,故本研究结果不支持Sakai(1983)和Guo等(1997)把狭额绒螯蟹和台湾绒螯蟹各自立为新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RAPD技术对三种绒螯蟹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RAPD技术结合一定的形态学研究手段,对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合浦亚种进行亲缘关系的研究,为三种绒螯蟹的种及亚种分析重要资料,三种绒螯蟹的第四步足前节长宽比值,与其分类标本吻合或基本吻合,用一组引物,对每种各1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一批特异,可重复的扩增图谱,扩增区带的相似率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的亲缘关系远,而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与日本绒螯蟹近,最后,对文中RAPD  相似文献   

5.
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直额绒螯蟹Eri- 物异名.本文为直额绒螯蟹指定了新模,并对此进行了描ocheir recta(Stimpson,1858)足一有效种名,应予恢复.台述.湾绒螯蟹Eriocheir formosa Chan,Hung et Yu,1995是它的同物异名.本文为直额绒螯蟹指定了新模,并对此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海水水生动物和淡水水生动物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能力一直是众多研究的重点。相比于淡水水生动物,海水水生动物更容易从食物中获得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其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低于淡水水生动物。中华绒螯蟹作为一种洄游型甲壳动物,其脂肪酸合成能力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本研究通过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离体培养技术,利用不同的脂肪酸培养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旨在探讨不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本研究表明:油酸会显著增加中华绒螯蟹肝胰腺ELOVL6、fad6、和fad9基因的表达量;不同脂肪酸对fad6和fad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相似,且相比于EPA和DHA,亚麻酸和油酸会显著增加fad6和fad9基因的表达。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EPA和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会抑制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进一步证实了海水水生动物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能力和海水中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Zhou L  Wang CH  Cheng QX  Wang ZQ 《动物学研究》2012,33(3):314-318
表型性状差异(differentiation in phenotypictraits,PST)和分子遗传差异(differentiation at neutral molecular markers,FST)是近期进化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闽江水系是我国中华绒螯蟹与合浦绒螯蟹的主要混杂地域,是研究绒螯蟹遗传与进化的理想地之一。为探讨闽江水系绒螯蟹的PST和FST,以2009和2010年度闽江水系的133个绒螯蟹样本为材料,进行了14个表型数量性状差异分析和6个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差异分析。结果发现:除3个表型性状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表型性状在不同年份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009年绒螯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极显著高于2010年绒螯蟹(P=0.008),而平均等位基因丰富度、观测杂合度和近交系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136~0.675);年份间的平均FST为0.1429;通过对PST与FST的比较发现,除第二步足掌节长度(F2)性状外,其他表型数量性状的PST值均高于FST值,表明这些性状均受到了较明显的选择压力。该文研究结果为绒螯蟹的分子进化研究积累了资料,也为其他水产生物的PST和FST比较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中华绒螯蟹越冬后肝胰脏、肌肉和生殖腺维生素C的含量及变化。肝胰脏为中华绒螯蟹储存维生素C的器官;越冬后的雌性中华绒螯蟹,其肌肉和生殖腺的维生素C高于雄性;正常活动雌性或雄性,其肝胰脏、肌肉和生殖腺的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死亡的个体的维生素C含量;产卵且抱卵孵化的雌体,其肝脏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那些不产卵的雌体。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是越冬时或越冬后中华绒螯蟹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中华绒螯蟹越冬后肝胰脏、肌肉和生殖腺维生素C的含量及变化。肝胰脏为中华绒螯蟹储存维生素C的器官;越冬后的雌性中华绒螯蟹,其肌肉和生殖腺的维生素C高于雄性;正常活动雌性或雄性,其肝胰脏、肌肉和生殖腺的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死亡的个体的维生素C含量;产卵且抱卵孵化的雌体,其肝脏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那些不产卵的雌体,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是越冬时或越冬后中华绒螯蟹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水通道蛋白11基因(AQP11)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长蜕壳过程中的功能作用,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华绒螯蟹水通道蛋白11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总长为1 746bp,5'端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463 bp和476 bp,开放阅读框为807 bp,推测编码26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29.46 kDa,理论等电点为5.38.生物学信息分析表明,AQP11含有4个跨膜区(第62~84,第159~181,第194~216,第231~250)和2个NPV单元,属于稳定蛋白;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AQP11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同源性最高(82.0%),与凡纳滨对虾的聚为一支,与甲壳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检测显示,AQP11基因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脑、肌肉和胸神经节,在肝胰腺、鳃和血中表达量最低.研究发现,AQP11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表达呈现,在蜕壳间期(C期)和蜕壳前期(D期)过程中表达量均较低,在蜕壳期(E期)表达量开始上升,蜕壳后期(AB期)表达量不变.AQP11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呈现,蜕壳间期(C期)表达量低,蜕壳前期(D期)表达量开始上升,蜕壳期(E期)达到峰值,随后到蜕壳后期(AB期)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AQP11基因在其蜕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绒螯蟹触角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基于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了绒螯蟹触角的形态结构,分析了绒螯蟹第1触角内、外肢节的组成,以及外肢节内侧感觉毛的特点;第2触角内肢节的形状以及极长感觉毛和表面鳞片的特征.探讨了在绒螯蟹系统分类中,触角形态特征作为新的分类性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鱼油和豆油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生长、免疫、代谢和耐低氧性能的影响,配制了添加不同比例鱼油和豆油的3种蟹用饲料,添加3%鱼油饲料组、3%豆油饲料组、3%鱼油和豆油混合组(1∶1,质量比),将其分别投喂中华绒螯蟹115 d后测量蟹体重、壳长和壳宽的变化,再将其放入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为(9.06±0.06)mg/L和(2.57±0.44)mg/L的水体中,测定其免疫、代谢指标及耐低氧性能的变化。结果发现:投喂添加3种不同油脂饲料的中华绒螯蟹各组间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低氧胁迫对中华绒螯蟹代谢指标影响较大;添加鱼油和豆油混合油饲料组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密度、血蓝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都为最高,说明鱼油与豆油混合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增加其耐低氧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栖息地适宜度状况,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长江下游狼山沙和新开沙放置定制网具,获取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分布特征及6个水环境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筛选出水深、透明度和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丰度3个指示因子,建立栖息地适宜度曲线,计算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结果表明:有水生植物站点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较高;不同站点浊度、透明度和水深存在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与无齿螳臂相手蟹丰度、水深极显著相关,与透明度显著相关;两沙洲有水生植物站点HSI值较高,均高于0.5,而其他站点普遍低于0.4,同时发现,中华绒螯蟹幼蟹偏好水深较浅、透明度10~20 cm、有水生植物覆盖的水域。研究表明,两沙洲适宜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发育,应加大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七种方蟹科蟹类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水平电泳方法对方蟹科方蟹亚科粗腿厚纹蟹,弓蟹亚科日本绒螯蟹、中华绒螯蟹、肉球近方蟹、绒螯近方蟹、平背蜞及斜纹蟹亚科齿突斜纹蟹进行遗传分析,计检测了9种同工酶,12个位点。结果表明,七种蟹类的多态座位比例及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167和0.003,0.250和0.036,0.333和0.062,0.250和0.012,0.083和0.002,0.083和0.059,0.083和0.002。最小遗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口灌给药途径下,研究双氟沙星及其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中华绒螯蟹以20 mg/kg剂量给药双氟沙星后,其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药物-时间曲线关系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双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吸收迅速,在不同组织中分布较广,达峰时间短.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的Vd分别为3.170 L/kg、2.122 L/kg、1.045 L/kg、1.051 L/kg和0.203 L/kg;双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消除缓慢,在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96.316 h、88.228 h、137.524 h、67.021 h和124.679 h;总体清除率CLa分别为0.783 L/h·kg、0.040 L/h·kg、0.013 L/h·kg、0.011 L/h·kg和0.008 L/h·kg.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中药物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双氟沙星相似,都呈现多峰现象.但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4种组织中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出现药峰的时候恰好是这4种组织中双氟沙星下降缓慢时期.鉴于双氟沙星及其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消除缓慢,而可食组织中脂肪含量较高,因此若规定可食组织中双氟沙星的最大残留限量以脂肪中最大残留限量(100μg/kg)为标准,沙拉沙星的最大残留限量为30μg/kg,则建议双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中的休药期大于24d,才能保障食用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样病毒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颤抖病的发生原因,从表现出颤抖症状的中华绒螯蟹中初步分离纯化出一种病毒,人工感染健康触,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并从人工感染的蟹的血液、肠道、性腺等组织中检测到病毒,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中华绒螯蟹的病原 ,且对野生锯齿华溪蟹(Sesarnadehanni)也具感染性.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病毒粒子呈球状,无囊膜,大小为55nm左右.病毒核酸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电泳图谱呈现3/3/4/2型,总分子量约20kb.该核酸对DNaseⅠ不敏感,对RNase敏感,推测病毒核酸为dsRNA,从病毒形态大小、病毒核酸等特性初步确定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样病毒(Reovirus-like Virus).该研究为探讨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样病毒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颤抖病的发生原因,从表现出颤抖症状的中华绒螯蟹中初步分离纯化出一种病毒,人工感染健康触,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并从人工感染的蟹的血液、肠道、性腺等组织中检测到病毒,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中华绒螯蟹的病原,且对野生锯齿华溪蟹(Sesarna〈Holometapus〉dehanni)也具感染性。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病毒粒子呈球状,无囊膜,大小为55nm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绒螯蟹与合浦绒螯蟹两地理亚种的线粒体DNA序列变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线粒体16SrDNA的PCR/RFLP鉴定和对Cyt b基因全序列的分析对中国大陆7水系绒螯蟹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与合浦绒螯蟹两亚种在17条Cyt b全序列上以40个固定的碱基变异位点相区别。前者分布在瓯江及其以北的水系;后者主要分布在瓯江及其以南的水系。发现了4种在鸭绿江以南的北方水系中生活的合浦亚种单元型,对这些单元型的形成提出了3种可能的解释[动物学报51(5):862—866,2005]。  相似文献   

19.
饥饿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刚孵化的中华绒螯蟹第一期的蚤状幼体经不同时间的饥饿后再投喂,发现饥饿可以明显降低幼体的存活率和延长幼体的发育期。实验表明:对中华绒螯蟹第一期的蚤状幼体的饥饿时间(t)和发育期长(D)呈线性关系(D=4.6303+1.3226t r=0.970p<0.01)。对于中华绒螯蟹第一期的蚤状幼体,当起始饥饿时间超过了4d,再予以投饵,幼体均不能恢复正常的发育和蜕皮功能,得出中华绒螯蟹的不可恢复点(the point of no-return,PNR)大约为4d。通常以产生50%的幼体死亡的饥饿期即PNR50,来表明幼体对饥饿的抵抗能力,实验得出中华绒螯蟹第一期的蚤状幼体的PNR50大约为48h。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绒螯蟹在不同pH下氨氮排泄和血淋巴含氮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环境pH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氮排泄的影响,将性成熟的中华绒螯蟹置于pH 4.5、6.0、7.5、9.0和10.5的环境中,24h后测定血淋巴中不同含氮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环境pH从4.5到9.0,中华绒螯蟹的氨氮排泄无显著变化,当pH升高到10.5时,氨氮排泄受到显著抑制;同时环境pH的升高还导致血淋巴pH上升,在pH 10.5时,血淋巴氨氮、尿素氮和尿酸的含量也显著上升分别达到(5.90±0.61) μg/mL、(2.47±0.14)μg/mL和(0.096±0.002)μmol/mL.实验结果还显示,高pH环境影响中华绒螯蟹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水平,降低血淋巴总蛋白和血蓝蛋白的含量,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它们的变化可能同机体的氨中毒解毒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