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中华绒螯蟹组织中一株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江苏省启东市某水产养殖场患病的中华绒螯蟹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类志贺邻单胞菌,定名为JE-1株。该菌株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具端生单鞭毛,主要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发酵麦芽糖,乳糖,肌醇等。不发酵甘露醇,鼠李糖,阿拉伯糖等;触酶,精氨酸双水解酶,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对小鼠,鹌鹑,鲫鱼血细胞无溶血性,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pH7,含1%NaCl,经健康蟹回感,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3.
根据测序结果 ,HcNPVsod的核苷酸序列与BmNPVsod的完全一致 ,与AcNPVsod的核苷酸序列相比 ,同源性达到 97 2 % ;推测HcNPVsod编码 1 51个氨基酸 ,与BmNPVsod的完全一致 ,与AcNPVsod编码的氨基酸相比 ,有三个氨基酸的差别。按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HcNPVSOD蛋白中含有对SOD结构和活性必需的氨基酸残基 ,在HcNPVsod中均是保守的。SOD活性测定表明酶活为 1 47 0 9U/mL菌液  相似文献   
4.
蟹组织中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6月从江苏省启东市某水产养殖场患病濒死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分离出 3株致病菌。经回感实验证实了菌株在 2 4h内对健康蟹的致死率分别为 10 0 %、75 %和 6 0 % ,回感温度升高可导致死亡时间缩短。经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分别定名为 ES- 1、ES- 2和 ES- 3菌株。3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在 35℃ ,p H8,Na Cl浓度 0~ 1%。  相似文献   
5.
曹广力  薛仁宇  朱越雄  魏育红  贡成良 《遗传》2009,31(12):1248-1258
为了探讨家蚕氨酰-tRNA合成酶(BmaaRS)基因的数目、种类、结构及起源, 利用家蚕基因组数据和EST数据进行了BmaaRS基因的电子克隆, 结果表明, 家蚕核基因组中含有2套不同的aaRS核基因, 分别编码线粒体和细胞质BmaaRS, 但编码线粒体BmSerRS的基因有2个, 可能缺少编码细胞质的BmHisRS基因和编码线粒体的BmGlnRS、BmLysRS、BmGlyRS和BmThrRS基因, 这些基因的功能可能由具有相似功能的其他蛋白完成, 或通过某个BmaaRS基因的可变剪接分别形成不同功能的BmaaRS。EST证据表明, BmaaRS基因存在不同形式的可变剪接; BmaaRS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及二、三级结构分析表明部分BmaaRS存在结构域的扩增, 有些不同的BmaaRS具有相同结构域, 相同功能的BmaaRS具有相似的三级结构; 进化分析表明, BmaaRS为2套不同来源的BmaaRS基因编码, 细胞质和线粒体BmaaRS的起源不同。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35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cuNPV,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p35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HycuNPV p35编码序列900?bp, 编码299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HycuNPV p35与BomoNPV T3、AucaNPV、SpliNPV、LeseNPV、HearNPV在核苷酸水平上为99.9%、95.7%、93.6%、80.2%和87.2%,在氨基酸水平上为99.7%、90.3%、77%、64.9%和73.2%,显示了杆状病毒p35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BomoNPV T3中位的H122,在HycuNPV中被R取代。推测HycuNPV p35蛋白的功能及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与BomoNPV T3 p35蛋白的相似。  相似文献   
7.
魏育红 《生物学通报》2001,36(11):15-15
观赏鱼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动物 ,通过对观赏鱼养殖生态的讨论 ,可以从相对简单的养殖观赏鱼水簇箱生态系统来增进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认识。1 观赏鱼水簇箱生态系统观赏鱼水簇箱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有生物因子 ,包括鱼、水草及其中的一些微生物等 ;非生物因子有水中的各种化学和物理因子 ,以及与水体直接接触的空气等。要养好观赏鱼 ,除鱼本身外 ,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条件是足够的食物、合适的水温、水中维持较高的溶氧、一定的透明度以及水中较低的二氧化碳、氨氮和病原微生物。2 水簇箱生态系统中各因子的相互作用当生态系统中各物质的变化能达…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样病毒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颤抖病的发生原因,从表现出颤抖症状的中华绒螯蟹中初步分离纯化出一种病毒,人工感染健康触,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并从人工感染的蟹的血液、肠道、性腺等组织中检测到病毒,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中华绒螯蟹的病原 ,且对野生锯齿华溪蟹(Sesarnadehanni)也具感染性.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病毒粒子呈球状,无囊膜,大小为55nm左右.病毒核酸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电泳图谱呈现3/3/4/2型,总分子量约20kb.该核酸对DNaseⅠ不敏感,对RNase敏感,推测病毒核酸为dsRNA,从病毒形态大小、病毒核酸等特性初步确定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样病毒(Reovirus-like Virus).该研究为探讨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egt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PCR方法获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polyhedrosis virus,BmNPV)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带有EGT的完整ORF,推测的多肽可形成EGT结构域的高级结构。为了研究egt的起源,利用家蚕基因组数据库,电子克隆了多个家蚕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基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化分析,表明BmNPV的EGT为antennal-enriched型UGT;推测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ivirus,NPV)和颗粒体病毒(granulovirus,GV)的egt基因在进化上来源于昆虫的UGT基因,但GV的egt基因在进化上的起源可能要早于NPV的egt基因;可能在昆虫祖先种进化形成不同昆虫目的某一时期,杆状病毒的祖先种从昆虫中获得了antennal-enriched型UGT基因,并进化为egt基因。家蚕的部分UGT基因与转座子元件连锁的基因组结构特点反映了杆状病毒的egt基因可能通过转座子的传递而获得。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