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目的:建立简单高效获取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的培养方法.方法:(1)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PMVECs;(2)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3)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细胞表面及内部的结构特征;(4)免疫荧光法鉴定PMVECs.结果:(1)获得的PMVECs长满后呈典型的铺路石或鹅卵石状;(2)扫描电镜下可见内皮细胞表面存在微绒毛等特殊结构;(3)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浆内存在韦伯潘力氏小体(Webel Palade body,WPB);(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浆中有Ⅷ因子相关抗原存在.结论:改良的组织块法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肺血流对大鼠肺血管结构及尾加压素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 JG  Du JB  Li J  Wei B  Tang CS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19(3):274-277,T002
目的:探讨新型血管活性肽人类尾加压素Ⅱ(hUⅡ)在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对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11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肺动脉压力,观测肺血管显微结构的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hUⅡ的表达。结果:分流术后11周,大鼠肺动脉高压形成,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肺中、小型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明显增加。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hUⅡ蛋白表达上调,并且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结构的改变呈正相关。结论: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hUⅡ的上调可能参与了高肺血流量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和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慢性缺氧大鼠肺血管反应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凋亡(apoptosis)相关基因Bcl-2、Bax在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肺部病变的关系.方法取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CIH组(B组),每组10只,根据实验要求,将B组大鼠暴露于CIH的环境中,8h/d(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共5w,以模拟OSAHS患者CIH的特征.A组大鼠常规饲养,不予以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肺组织中阳性细胞表达部位主要集中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正常大鼠Bcl-2、Bax蛋白均有基础低表达,经CIH处理后可见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上调和Bax/bcl-2比值的升高.结论 CIH可导致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增加,凋亡参与了CIH大鼠肺部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Bcl-2和Bax这一对凋亡抑制和促进基因参与了CIH过程中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气管内反复滴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脂多糖(LPS)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气管内滴入脂多糖或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8周。测定大鼠的气道阻力(RL)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计数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肺组织病理切片行HE和AB-PAS染色,并测定肺组织粘蛋白(MUC5AC)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RL明显升高(87.5%),Cdyn显著下降(16.4%);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光镜下可见病变呈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样改变。结论反复气管内滴入LPS可用于制备大鼠COPD模型,其肺功能、BALF细胞学及病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表现,可以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对缺氧大鼠和雪貂肺血管的舒张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大鼠在体肺灌流和雪貂左下肺叶活体灌流方法比较了川芎嗪对缺氧、血管紧张素Ⅱ、高钾、almitrine等所致肺血管收缩的舒张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川芎嗪能使缺氧引起的收缩肺血管明显舒张,此效应可能不通过血管紧张素系统。对高钾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川芎嗪的抑制作用明显小于异搏定。川芎嗪对肺血管的舒张效应表明缺氧和almitrine对肺血管的作用相近。在急性缺氧情况下,川芎嗪对肺血管的舒张作用比对体血管强,这一点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7.
内源性CO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重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右心导管及维多利亚蓝染色方法,动态观察慢性缺氧不同时间点大鼠肺吕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O-1)基因表达,内源性CO生成,肺动脉压力及构型的变化,探讨内源性CO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结果:(1)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少量HO-1mRNA,缺氧5、10、15d大鼠肺组织HO-1mRNA含量分别增加2.3、3.6、4.0倍(P<0.01),动脉血中COHb分别较正常大鼠增加1.2、2.6和2.9倍(P<0.1或P<0.05)。同时RVSP升高。光镜下可见IAPA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2)Hemin可使缺氧大鼠肺组织HO-1mRNA和动脉血中COHb保持在高水平(分别高达正常对照组的5.2和3.7倍,P<0.01或P<0.05),能部分地抑制缺氧时大鼠RVSP的升高,减轻IAPA的病理改变。结论: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HO-1基因的表达增加,内源性CO生成增多。Hemin促进HO-1基因表达和内源性CO手成,可抑制肺动脉压升高,阻抑制血管重构,对缺陷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的嗜肺巴氏杆菌在实验大鼠和小鼠中的传染性.方法取源于野鼠、实验大鼠和小鼠的嗜肺巴氏杆菌3株,对30只受试大鼠和小鼠进行交叉人工感染,并于感染后不同时期取咽拭子分离培养,对感染前后菌株,应用RAPD-PCR、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基因型、蛋白和抗原成份比较,以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结果受试实验动物对3株嗜肺巴氏杆菌均易感,被接种的动物能稳定携带嗜肺巴氏杆菌直到试验结束,重新分离的嗜肺巴氏杆菌在生物学特性、蛋白成份、抗原性和基因型方面无明显改变.结论同一株嗜肺巴氏杆菌能在实验大鼠和小鼠中相互传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一尼氟灭酸(NFA)在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HHPV)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HHPV模型,二、三级动脉环分别随机分4组(n=8):常氧组(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组)、DMSO组(HD组)、尼氟灭酸组(NFA组)。在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介质中,采用NFA分别孵育肺二、三级肺动脉环,按照低氧高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的方法测定其二、三级肺动脉血管环张力的变化,并观察NFA对HHPV的影响。结果:①H组二、三级肺动脉均呈现双向性收缩变化(I期快速收缩、快速舒张;II期持续性收缩)与N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②NFA组二、三级肺动脉环的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血管收缩作用明显减弱,尤其是Ⅱ期的持续收缩,与H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氯离子通道阻断剂一尼氟灭酸可减轻大鼠二、三级肺动脉环的张力变化率(尤其是Ⅱ期的持续性收缩),从而发挥拮抗HHPV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逐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空白对照组大鼠每天以生理盐水灌胃,将其他四组大鼠建立COPD模型,模型建立后,模型对照组每天以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以2 m L/100 g·d、3 m L/100 g·d、4 m L/100 g·d的清肺化痰逐瘀汤灌胃,各组均持续14d。比较各组大鼠症状改善情况、动脉血中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B4(LTB4)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饮食、精神、毛发等状况均有所改善,且高剂量组大鼠症状缓解最为明显。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8、TNF-α、LTB4及PCO2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血清SOD及PO2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8、TNF-α、LTB4及PCO2水平逐渐降低,血清SOD及PO2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清肺化痰逐瘀汤能明显改善COPD大鼠症状和动脉血气,疗效确切,且高剂量清肺化痰逐瘀汤改善作用最明显,其可能机制是通过降低大鼠炎症因子及LTB4水平,提高SOD水平,从而抑制其机体炎症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观察运用不同方法建立的两种实验性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并比较评估两组模型的特点.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被动吸烟(单一组)和被动吸烟与细菌内毒素(LPS)气管注入的复合方法(复合组)制造大鼠COPD模型,运用HE染色及半定量图像分析法对比研究两组模型肺组织及小支气管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建立的COPD大鼠模型均符合人类COPD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复合组的气道慢性炎症、重塑改变及气流阻塞情况均较单一组严重;单一组、复合组模型各时间段管壁及平滑肌层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厚(P<0.01),第20天时复合组管壁及平滑肌层均较单一组显著增厚(P<0.01),而第40天及60天时复合组仅管壁较单一组显著增厚(P<0.01).结论:COPD模型的形成是由于慢性气道炎症的反复刺激引起管壁纤维性增生增厚及平滑肌层增厚,即气道重塑,最终导致气流受限;复合组COPD模型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均较单一组COPD模型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冷暴露后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以及对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室温(23℃±2℃)对照组和-25℃ 2 h冷暴露组(n=6);记录冷暴露后大鼠直肠温度;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肺组织AQP-1和AQP-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冷暴露后大鼠的体心温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超微结构亦发生改变,基底膜明显增厚,肺泡I上皮细胞(AT-I)核固缩,肺泡Ⅱ上皮细胞(AT-Ⅱ)胞浆空泡化增多;冷暴露后大鼠肺组织AQ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AQP-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冷暴露肺组织AQP-5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与寒冷暴露引发肺组织结构损伤可能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D大鼠肺微血管周细胞(rat pulmonarymicrovessel pericytes,RPMPC)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机械剪切、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和微孔过滤结合超高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肺微血管片段,用含15%胎牛血清(FBS)的高糖培养基(DMEM)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RPMPC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胶质抗原2(neuron-glial antigen 2,NG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结蛋白(desmin)和CD31相关抗原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的表达。CCK-8测定周细胞生长曲线。通过周细胞-内皮细胞共培养成管实验检测细胞成管能力。结果:本方法培养获取的RPMPC纯度较高,并能连续传代。细胞48 h后爬出,呈长梭形、三角形等不规则形,8~10 d细胞汇合,呈栅栏或旋涡状生长,无接触性抑制,前期可见有少量内皮细胞伴随生长,单核偶见双核,核呈卵圆形,胞浆丰富。PDGFR-β、α-SMA、NG2、desmin染色阳性,CD31阴性;周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形成管腔结构。结论:通过本方法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肺微血管周细胞,且所获细胞具有周细胞的特性及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RI)模型,观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组织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2(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NDRG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7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缺血组(I)、缺血再灌注组(I/R)(后两组各含3个亚组),每组10只.麻醉固定大鼠,颈部切口行气管插管.右侧开胸,肺缺血组依次分别选择游离夹闭右肺门(即右主支气管,右肺动、静脉)缺血30 min、60 min、120 min后,麻醉处死大鼠获取肺组织.肺缺血再灌注组同样选择游离夹闭右肺门,于夹闭右肺门60 min后松开,分别取再灌注30 min、60 min、120m in后麻醉处死大鼠获取肺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对肺组织NDRG2进行蛋白定位检测、RT-PCR对肺组织NDRG2 mRNA含量进行检测、Western-blot对肺组织NDRG2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肺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肺组织NDRG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肺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NDRG2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逐渐下降,在60 min时达最低,之后又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下调肺组织中NDR G2的表达含量,NDRG2可能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向调控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临床认为肺水肿已成肺移植过程中的最大障碍。近年来资料表明,过是肺泡液的吸收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Na^ 的跨膜能力有关,保存中若能保持肺上Na^ -K^ -ATPase的活性,对成功的肺移植是非常必要的,本实验研究0℃、4℃Kyoto-1(NewET-K)保存液保存体肺脏,型Ⅱ肺泡上皮细胞Na^ -K^ -ATPase的活性变化,为Kyoto-1在临床上最大时限地保存供体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取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取新鲜肺脏。实验组分别灌注0℃、4℃的Kyoto-1保存液,分别放入0℃、4℃冰箱中保存4h,24h,48h,进行光,电镜酶组织化学研究。使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测定。结果:4℃、24h实验组钠泵活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存(P>0.05)。结论:钠泵可以作为检测供保存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Xia Xd  Xu ZJ  Bi YT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19(2):159-160,F003
目的 :探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大鼠肺动脉及支气管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sG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于低氧高二氧化碳饲养舱复制动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及对照组肺组织sGCα1 、β1 亚基蛋白的表达。结果 :sGC在正常大鼠肺动脉、支气管平滑肌上阳性表达并呈梯度现象 ,低氧高二氧化碳组肺细小动脉及支气管平滑肌sGC蛋白与对照组相比逐渐减弱 (均P <0 .0 1)。结论 :低氧高二氧化碳抑制肺细小动脉及支气管平滑肌sGC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STAT4和STAT6蛋白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和6(STAT6)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复制COPD大鼠模型,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PD组及对照组大鼠肺组织STAT4和STAT6蛋白的表达.结果:STAT4蛋白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呈不同强度的阳性表达.而STAT6蛋白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则低于对照组(P<0.01).经统计学分析,两因子呈负相关性(r=0.783,p<0.01).结论:COPD大鼠肺组织中STAT4蛋白的表达占优势,而STAT6蛋白的表达被抑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臭氧急性暴露对大鼠肺部细胞的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过滤空气暴露)、臭氧暴露组(0.12 ppm、0.5 ppm、1.0 ppm、2.0 ppm、4.0 ppm)共6组,每组6只。以不同浓度的臭氧对大鼠进行动态染毒4 h后,取肺组织并分离单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利用彗星实验、微核试验和DNA-蛋白质交联实验进行DNA和染色体损伤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中8-OHdG含量从臭氧暴露浓度为0.12 ppm起即显著增加,在0.5 ppm时达到最高值。随着臭氧暴露浓度升高,彗星拖尾率逐渐上升,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NA-蛋白质交联率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在2.0 ppm时达到最大值;而肺部细胞微核率尽管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臭氧暴露在较低浓度(0.12 ppm)时即可导致大鼠肺部细胞的DNA损伤;而在较高浓度(4 ppm)时却未见显著的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Northern杂交方法,对慢性缺氧大鼠肺组织(主要是肺血管壁)原癌基因c-myc和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进行了研究。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提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肺血壁C-myc和Bcl-2蛋白仅为弱阳性或不表达,慢性缺氧1、2周组大鼠肺血管壁这两种抗原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强,呈强阳性,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慢性缺氧1、2周组大鼠肺组织内c-myc和bcl-2的mRNA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加,以上结果提示,c-myc及bcl-2两种基因调节的细胞增殖与凋亡可能参与了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进程。  相似文献   

20.
慢性缺氧对大鼠肺内皮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慢性缺氧时大鼠肺组织内内皮素-1(ET-1)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①正常肺血管内皮细胞有少许ET-1样阳性染色物质呈现。②缺氧IW后,肺内ET-1含量增加,主要位于肺血管内皮细胞和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③缺氧2W和3W后,ET1阳性免疫物质进一步增加,于肺泡细胞内也见到阳性染色。④缺氧1W后肺内ET-1mRNA表达增加,缺氧2W和3W后,ET-1mRNA的表达进一步加强。提示缺氧可刺激肺内ET-1mRNA的表达,慢性缺氧时肺内ET-1持续分泌增加,这可能是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