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臭氧急性暴露对大鼠肺部细胞的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过滤空气暴露)、臭氧暴露组(0.12 ppm、0.5 ppm、1.0 ppm、2.0 ppm、4.0 ppm)共6组,每组6只。以不同浓度的臭氧对大鼠进行动态染毒4 h后,取肺组织并分离单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利用彗星实验、微核试验和DNA-蛋白质交联实验进行DNA和染色体损伤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中8-OHdG含量从臭氧暴露浓度为0.12 ppm起即显著增加,在0.5 ppm时达到最高值。随着臭氧暴露浓度升高,彗星拖尾率逐渐上升,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NA-蛋白质交联率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在2.0 ppm时达到最大值;而肺部细胞微核率尽管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臭氧暴露在较低浓度(0.12 ppm)时即可导致大鼠肺部细胞的DNA损伤;而在较高浓度(4 ppm)时却未见显著的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臭氧亚慢性暴露后大鼠心脏中lncRNA表达变化,为探索lncRNA在臭氧亚慢性暴露致心脏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将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清洁空气组和臭氧暴露组,每组9只,置于气体染毒柜中,清洁空气组吸入过滤空气,而臭氧暴露组吸入含0.5 ppm(0.980 mg/m3)臭氧的混合气体,每天6 h,持续90 d。染毒结束后取心脏组织并提取总RNA,利用大鼠lncRNA芯片和qRT-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脏中lncRNA表达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表达lncRNA的潜在功能。结果: 与清洁空气组相比,臭氧暴露组大鼠心脏中lncRNA表达谱发生改变,其中167个显著上调,64个显著下调;GO分析提示显著上调的lncRNA主要参与生长发育,显著下调的lncRNA主要参与调节营养物质分解代谢;KEGG分析表明显著上调的lncRNA主要参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显著下调的lncRNA主要参与调控多种维生素和主要供能物质的代谢过程。结论: 臭氧亚慢性暴露可致大鼠心脏lncRNA表达谱发生变化,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通过影响心脏中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在臭氧亚慢性暴露致心脏损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腔滴注不同浓度的PM2.5对小鼠海马组织损伤的炎性机制。方法: 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鼻腔滴注方法进行染毒,每次染毒前测量体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M2.5染毒剂量分别为1.5 mg/kg BW和7.5 mg/kg BW,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隔天染毒一次,共12次。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水平。HE染色和电镜观察肺和海马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用抗体芯片技术测定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PM2.5鼻腔滴注染毒对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肺组织结构也无明显病理改变。而在海马组织中,低剂量和高剂量PM2.5暴露均能导致海马CA3区神经元排列紊乱,并存在神经元细胞周围突触数量减少,小血管周围水肿等超微结构变化。利用抗体芯片检测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海马组织中CX3CL1、CSF2和TECK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MIG和sTNFR1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中炎性因子CX3CL1、CSF2和TCA-3等显著升高(P<0.05),而Leptin、MIG和FASLG等显著降低(P<0.05)。结论: PM2.5鼻腔滴注可诱导小鼠海马组织结构损伤,其作用途径可能为嗅脑通路,引起海马损伤的炎性机制可能与TNF-α和IL-6等促炎因子的显著升高和sTNFR1 、FASLG等炎性疾病标志物的显著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重复制动应激对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雌鼠随机分为两组(n=20),对照组和实验组,一组正常饲养,一组采取递增负荷束缚应激,每天置于束缚器内制动应激一次(从上午9:00开始),第1日制动2 h,以后采用递增负荷,每日增加0.5 h,持续两周,通过检测体重、脏器系数、动情周期、性激素、病理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探索其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危害。结果: 重复制动应激使雌性大鼠体重下降、动情周期延长,卵巢和子宫的脏器系数和形态发生改变,利用qPCR技术对其相关基因检测,发现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卵巢促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素受体 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卵巢和子宫雌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重复制动应激可能通过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内分泌调节作用,使动情周期紊乱,从而损伤雌性动物的性腺和生殖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生命早期不同阶段PM2.5暴露对子代大鼠前额皮层的影响。方法: 将12只受孕后的SD孕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CG)、母亲孕期暴露组(MG)、出生早期暴露组(EP)和全围产期暴露组(PP),每组3只。进行孕鼠与子鼠的清洁空气或8倍浓缩PM2.5的暴露,其中CG组全程不暴露,MG组从妊娠第1日(GD1)暴露到GD21,EP组从出生第1日(PND1)暴露到PND21,PP组从GD1一直暴露到PND21。暴露完成后,取各组6只子代大鼠的前额皮层,采用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神经炎性因子检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进行神经递质检测;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进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检测;比色法进行脑组织氧化应激检测。结果: 与MG组和CG组子鼠比较,PP组和EP组子鼠前额皮层的病理学变化更加明显。与MG组和CG组子鼠比较,PP组和EP组大鼠的神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均显著增加(P<0.01),且MT水平显著减少(P<0.05),OT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神经递质Ach水平也显著增加(P<0.01)。与MG组和CG组子鼠比较,PP组和EP组子鼠的GFAP水平呈升高趋势。与MG组和CG组子鼠比较,PP组和EP组子鼠的氧化应激指标SOD水平显著减少(P<0.01),ROS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CG组子鼠比较PP组子鼠的CAT水平显著减少(P< 0.01),与MG组子鼠比较PP组子鼠的CAT水平显著减少(P<0.05);与CG组子鼠比较EP组子鼠的CAT水平显著减少(P<0.05)。尚未发现PP组子鼠与EP组子鼠之间、MG组子鼠与CG组子鼠之间在IL-1、IL-6、TNF-α、MT、OT、Ach、GFAP、SOD、ROS和CAT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生命早期PM2.5暴露可对子代雄性大鼠前额皮层产生不良影响,出生早期暴露可能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经口染毒60 d对C57BL/6J小鼠多种外周脏器的损伤作用。方法: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将纳米氧化锌溶液以20 mg/kg体重的剂量连续灌胃染毒60 d,对照组给予相应量的生理盐水;小鼠每周称重一次,染毒结束后,眼球取血,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肾功能相关指标,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PAF、IL-6和TNF-α含量;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和小肠组织制备病理切片,HE染色后,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血中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谷丙转氨酶比值(S/L)、尿酸(UA)和尿素氮(BUN)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 P<0.01);两组间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无显著差异。病理学检查发现,实验组心肌中部分区域出现浊肿,肝脏出现轻度炎性病变(灶性或小灶性坏死),脾脏色素沉着减少,肺部出现轻或中度间质性炎症,肾脏和小肠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纳米氧化锌经口染毒60 d未引起C57BL/6J小鼠血液系统炎症,但可诱导心脏、肝脏、脾脏和肺脏出现轻度的病理变化,并导致肝脏和肾脏的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应激已经成为威胁机体身心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心理应激可对机体多个系统带来不良影响,例如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生殖内分泌系统等。女性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极易受到心理应激的危害,心理应激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心理应激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为改善和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臭氧(O3)急性暴露对雄性Wistar大鼠血管的损伤效应和可能的机制。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实验动物置于气体染毒柜中,对照组暴露于过滤后空气,处理组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12ppm,0.5ppm,1.0ppm,2.0ppm和4.0ppm的臭氧,持续暴露4h。利用PC-lab医学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获得动脉血压数据;血流变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由天津迪安诊断实验室检测;血清中内皮素(ET-1)、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酶联免疫(ELISA)微孔板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采用微孔板比色法;取胸主动脉组织制备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血管结构改变。结果:0.12ppm臭氧急性暴露可导致动脉收缩血压(SBP)显著升高;不同浓度臭氧暴露均可导致血浆粘度显著升高,1.0ppm臭氧暴露组血沉(ESR)方程K值显著升高,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和还原粘度均在臭氧浓度为0.5ppm和4.0ppm时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在臭氧浓度为0.12ppm、0.5ppm、1.0ppm和2.0ppm时显著升高;急性臭氧暴露可导致总胆固醇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0.12ppm臭氧暴露组显著降低;当臭氧浓度高于1.0ppm时还可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TNF-α升高)和氧化应激反应(MDA升高、GSH降低);臭氧急性暴露可导致血液中ET-1含量升高,在4.0ppm浓度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而HCY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1.0ppm浓度组达到最高值,胸主动脉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臭氧急性暴露可影响大鼠的动脉血压、血流变及胆固醇代谢,可能的机制是臭氧暴露导致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并且随着臭氧暴露浓度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越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