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是全国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基础的、系统的、前沿的微生物学知识和理论。随着高通量测序、质谱、芯片等高通量技术的快速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快速进入了以海量多元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免疫组学、代谢组学等)数据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而这势必会对微生物学教材已有的内容产生冲击和补充。本文对如何在组学大数据背景下对国内经典的微生物学教材进行改革,将目前最具突破性的组学成果整合到已有的教材框架中或革新现有教材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激发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兴趣的“六个结合”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微生物学一门与临床、社会、历史和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紧密联系的学科。“六个结合”教学法,就是基于这种联系、结合这些因素去讲授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法,是一种“源自生活”的教学法;“六个结合”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3.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构建课程思维导图、挖掘与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教学的改进。实践证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高校生命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医学等学科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上述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针对学生在“微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体系完整性缺失、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思维欠缺等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化兴趣引导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培养模式,对微生物学的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微生物学知识与自身的兴趣特长相结合,以漫画、歌曲、诗词、手工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展示课堂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点的认知和了解。实践证明,本教学改革的实施调动了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5.
潘超  吴雪梅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1780-1782
由武汉大学沈萍教授和陈向东教授主编的《微生物学》(彩色版)是国内第1部4色印刷的微生物学教材, 是经过多名微生物学专家的共同努力精心完成的。在注重加强基础的同时, 还突出新颖性和启发性;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对于学生自助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培养很有帮助。精心设计的大量插图的运用也为该教材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其理论与应用技术发展迅速,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微生物学知识,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重点进行了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软件研制与开发、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多媒体建设和微生物学网络教学多媒体建设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龙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4):744-747
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生命科学分支学科,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他分支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在北京大学新的教学体系下,微生物学实验课被提前到大学一年级本科生选修。为了保证一年级本科生能够掌握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作者在参考了国内各综合性大学所编写的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材之后,认真梳理了教材中相关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明确了微生物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学生能掌握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术并能初步运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体系中教学目的,作者重新设计和丰富了微生物基础实验内容,进行了模块化教学的实验教学安排,增强了课程的整体性、连贯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沈萍 《微生物学报》2008,35(2):0302-0305
结合我们编著的《微生物学》教材, 阐述了讲好《微生物学》课程的动力、境界和手段, 指出对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是讲好微生物学的动力, 充分认识微生物的“共性”和“特性”, 是讲好微生物学的一种境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另外,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为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 而且更要“授人以渔”, 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学前沿”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璕  徐纬  何进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4):1326-1333
作为一门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且正在迅速发展的学科,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鉴于微生物学系列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我校计划面向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微生物学前沿”新课程,作为对重要基础理论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微生物学”的补充与提升。本课程以微生物学的发展前沿、研究热点为授课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微生物学知识和眼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并增强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开设将为创新型微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医学微生物学教材是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的必备工具,同时也是接触该学科前沿知识的重要媒介。随着生命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教材应及时更新。本研究就我国医学院校普遍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微生物学》(8版)教材中需要更新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并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进行解析。这些知识点的更新和解析将有助于《医学微生物学》教材的再版,也有利于该学科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为了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和提高大学生专业英语水平,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需要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各种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本文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相结合,从发现学习促进微生物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促进有意义学习、以学习评价进一步提高微生物学双语教学3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将微生物学课程构建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生物学是当代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介绍了南开大学微生物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优化教学方法为手段,通过课内外交流、多媒体和教学网站等现代化教学形式实现教学中心的转移,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了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体系,使微生物学课程成为既培养具有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北师大版初中教材中微生物学知识的分布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微生物学知识在教材中共有7节内容、14个不同类型的实验、31幅插图、6篇课外阅读材料。教材具有内容分布分散性、插图多样性和实验设置多样化的特点。针对微生物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就如何开展有效教学提出了建议,以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4.
优秀教材是高水平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对国内外微生物学教材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希望能为今后我国选择、引进、利用国外优秀英文版微生物学教材,以及加强我国自身高水平微生物学教材建设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洪奇华  王佳堃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1):4425-4431
畜牧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演示、学生重现的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无法满足培养畜牧创新人才的需求。为提高学生在畜牧生产中灵活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5年的摸索,针对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我们逐渐完善了一套理论课程铺垫、基础操作技能传授与探索性试验提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力,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药学、农学、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猛、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高校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应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建设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将我国科学家的突出科学贡献、教材知识点以及相应的思政内容有机整合,实现巩固知识、强化专业教学,加强思政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本文介绍了以我国科学家的案例进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典型案例融入到教材知识点中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必须教师“教”的“活”,学生才能“学”的“精”,要让传授的知识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迹,单靠说教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的感性知识越多,知识越丰富,理解力就更强。同时我们不能只让学生满足于已学的现成知识,必须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让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学发展的一些事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萍  陈向东  唐兵  彭珍荣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6):464-466
我们在编写面向21世纪的“微生物学”教材中,对国内外微生物学教材进行了比较[1],对我们编写的教材如何现代化也提出了一些看法[2],而在重温微生物学发展史时,其中一些事件对我们科研、教学和开发都有所教益,对面向21世纪的微生物学的发展,也可借鉴。因而编写出几篇小文,发表我们的感想,请批评指正。1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1929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Fleming)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发现一种青霉菌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经仔细观察研究,认为是由于这种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作用之故,这种代谢产…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科研性很强的学科,学科理论的发展与生物技术的革新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研成就层出不穷的今天,“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学科发展步伐,体现出学科前沿探究的最新成果。本文以放线菌的认知及其分类地位的演变为例,阐述“微生物学”课程中放线菌篇章的内容革新,旨在促进更加合理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以期提高教学水平,为高质量培养生物科学类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峰 《微生物学通报》2015,42(9):1802-1808
在上海交通大学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知识关联教学策略的应用与实践。力求通过知识关联教学策略与方法,帮助教师在课前消除教学“盲点”,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关联与知识构架,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