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乙型脑炎病毒或其RNA感染小白鼠时,观察到脑组织中RNA酶活性有先增加而后降低的现象。在注射病毒RNA或大量病毒材料时,RNA酶活性增加速率较快,而在用少量病毒接种时,酶活性的增加缓慢。在各次实验中,当受染鼠脑中病毒繁殖到一定数量时,酶活性开始下降,同时随着病毒}茼度的上升,继续降到明显地低于正常水平,直到动物死亡。当接种很少量(或不致死量)的戚染性材料时,一些(或全部)动物恢复健康,测定其中一部分动物脑组织的RNA酶活性也有恢复正常的情况。作者根据实验材料的分析提出一种看法:受染脑组织中RNA酶活性的增加可能为捆胞对乙型脑炎病毒戚染的一种初极抵抗反应,而其后酶活性的降低可能解释为与病毒的致病机制有关。文中同时讨论到细胞内RNA酶的生成与病毒RNA的低威染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1.作者会发表流乙脑炎病毒戚染鼠塍的怒液以苯庭理溅屡蒸磺乾燥後,可以獾得较稚嫩定的血凝秦。同时还报导了新华廠的苯有高度的血凝抑制作用,不经减麈蒸驶除浮,即不能凝集血球。进一步研究强现有些廒家(新中等)出产的苯不抑制血凝,因此不经减屋蒸发,亦可獾得高效僵的血凝素感液。此獯血凝素怒液在4℃冰箱内可保持其滴度10天到1月时,其滴度由1:2560降至1:160。 2.流乙脑炎病毒血凝素用pH6.3的磷酸鹽缓重鹽水稀释时,於试验操作过程中,其滴度亦会降低,因之影响结果的准碓性。我们改用了pH8.2的磷酸噙授衙啸水稀释血凝秦及血清,加入磷酸二氧钠嗵水稀释的血球,克服了这种缺点。 3.实验又证明我们所裂成的血凝素,可以作为補體结抗元。在特異性方面,似乎此Espana氏苯浸抗元遗璎好一点;其优点在于制偏方法简单,无需真空帛氣设偏。  相似文献   

3.
1975年9月中旬在兰州某单位马群中连续发生3倒马脑炎,从其中1例患马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嗜神经性病毒,经鉴定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这株病毒以皮下途径感染小鼠的致病力较强,皮下接种的LD50对数值比脑内接种 仅低1.79对数;而且这株病毒凝集鸽血球的滴度较高。 用这株病毒制成乳鼠脑组织抗原作微量法血凝抑制试验,检查了与患马同群的健康马血清35份,结果全部阴性。这表明在当地马群中发生乙型脑炎时,病毒的传播并不广泛。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这样致病力较强的病毒,是值得注意的。幼龄马易感性高,一旦受感染就容易发病。这也是使人受感染的一个威胁。  相似文献   

4.
乙型脑炎14-2株冻干活疫苗的生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型脑炎病毒14-2株经地鼠肾细胞连续传23代,各代次的病毒滴度和回传乳鼠后的毒力都较稳定,与5-3株无差异。各代次的神经毒力和中枢神经外毒力也与5-3株相同。脑内感染12~14克小白鼠均不致死,皮下感染也不致病。用地鼠肾细胞经36℃培养4天,病毒增殖达到高峰,滴度为8.0~8.5logTCID50/0.2ml。病毒培养液的pH值为7.4~7.6时,病毒增殖高峰可持续3天。以1%明胶、5%蔗糖为保护剂,在冻干后无真空、不充氮的条件下。14—2株活疫苗在37℃可保存10天,室温(16~31℃)可保存4个月,5~8℃可保存一年,病毒滴度均无明显下降.冻干后充氮或不充氮病毒的滴度及稳定性看不出差异。冻干14—2株活疫苗融化后,用Eagle’s液稀释,置22~23℃8小时,滴度不变,若以生理盐水稀释,则可保持2~4小时;以蒸馏水稀释只能稳定2小时。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缺陷无胸腺裸鼠对乙型脑炎强毒株病毒神经外感染较正常鼠敏感,病毒容易入脑,在脑内的繁殖滴度高,并引起脑细胞严重病理改变。乙脑14-2弱毒株神经外感染则不引起裸鼠发病,脑组织未见病理改变;若脑内直接注射,则引起部分裸鼠发病死亡,但病理变化仍然很轻。以上说明以7.0Log TC(?) 14-2株病毒0.1~0.6ml接种时,对免疫功能不全的裸鼠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较高感染滴度的Vero-E6细胞和小白鼠乳鼠脑病毒,经56℃1小时加温或1:2,000福尔马林灭活后,免疫成年小白鼠、黑线姬鼠和长爪沙鼠。结果Vero-E6细胞培养的病毒均未使动物产生可测出的抗体,而小白鼠乳鼠脑病毒则获得良好的抗体阳转率(92%)。同时证明,热灭活较福尔马林灭活者好,加佐剂较不加佐剂好。  相似文献   

7.
从云南省分离的甲属披膜病毒,在蚊、鼠、猴等多种动物细胞和人细胞中均能增殖,并能在营养琼脂覆盖的鸡胚细胞和Vero细胞中形成空斑;在小白鼠体内具有组织泛嗜性;在蔗糖中的浮力密度为1.17g/cm~3。体内外试验都表明,该病毒增殖速度快。用低滴度(4.0 log TCID50)或高滴度(7.0 log TCID50)病毒,脑内或皮下注射乳鼠均能稳定致死,唯低滴度者的潜伏期略长于高滴度者。3周鼠脑内或皮下注射病毒虽不死亡,但在体内能检测出病毒及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登革病毒感染性克隆, 针对登革病毒2型基因组全长cDNA的体外转录方法及感染性转录体进行研究。采用长链RT-PCR技术, 扩增DEN2 NGC株全长基因组cDNA, 以之为模板, 用SP6 RNA聚合酶系统制备体外转录RNA转录体, 分别经乳鼠脑内接种及电穿孔转染BHK-21细胞, 观察其感染效应。并从受染鼠脑和病变细胞中提取总RNA, 进行RT-PCR扩增、克隆测序以及电镜观察。结果发现, 从感染鼠脑和细胞中经RT-PCR均可扩增出病毒特异的基因片段, 大小与预期一致; 并从乳鼠脑组织和BHK-21细胞中观察到恢复病毒颗粒。上述结果表明本文成功构建的DEN2 NGC株病毒全长cDNA的体外转录体具有感染性, 乳鼠脑内接种途径与电穿孔转染细胞一样可成为体外转录体感染宿主细胞、获得恢复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两株从病人体内新分离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114株和435株对乳鼠的致病特点,并在感染的乳鼠脑内找到了EHF病毒。免疫荧光检查发现,病毒抗原广泛存在于感染鼠的脑、肺、肝、肾等脏器。脑内和腹腔两条感染途径的比较发现,病毒抗原在上述脏器中的分布基本一致,但前者脑内的病毒感染滴度较后者高一个对数单位。对病毒的动态观察发现,EHF病毒首先在乳鼠腹腔感染6小时后的腹腔巨噬细胞(Mφ)中分离到、并持续阳性;病毒血症出现在感染后2天,随之在脑、肺、肝、肾和脾脏中查到。以上结果表明:EHF病毒对乳鼠具有广泛的嗜性,脑内感染途径能获得较高滴度的感染性病毒。提示EHF病毒在鼠mφ中增殖并携带至全身播散,可能是造成乳鼠全身性弥漫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森林脑炎病毒疫苗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设计针对森林脑炎病毒的特异性引物,以被森林脑炎疫苗株病毒感染的鼠脑组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用PCR方法分段逆转录合成、扩增序列并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疫苗株的全基因组由10782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414个氨基酸。森林脑炎疫苗株病毒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为研究该病毒疫苗株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进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质量,在国内曾进行了乙醚提纯脑炎疫苗,白陶土和硫酸铵提纯病毒及疫苗以及鸡胚组织培养疫苗的研究。我系曾证明以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猪后能引起毒血症,其病毒滴度可达10-3.5。因此,在1958年我们开始用猪肾单层细胞来培养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并进行了猪肾组织培养疫苗的研究。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制备出一种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FM1株流戚病毒在鼠肺繁殖过程中肺部病毒的感染滴度、血凝滴度和肺病变等的变动情况。观察到病毒在小白鼠肺内繁殖的速率和接褪的病毒量有关,同时观察到鼠肺病毒的成染滴度在上升到最高峯以後的下降现象,并加以讨论。血凝滴度的变动和感染滴度基本上是相符合的,但是前者只能在後者连到一定水平後始能被测到,当後者达到10-4.5—10-5.5时,仍然未能查到血凝作用。本交对这一现象也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室过去发表的论文指出:在25天的小白鼠皮下注射标准剂量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以下简称脑炎病毒)的同天或前一天皮下一次注射5%巴豆油(与石臘油混合)能明显地减低小白鼠的死亡率。目前的实验是:探讨多次注射巴豆油对小鼠感染标准剂量的脑炎病毒后死亡率的影响。从预先的实验发现:如用水剂稀释巴豆油成乳剂状态,其所产生的保护性效应较用油稀释者为大,故在本篇论文中所有实验均采用巴豆油-牛肉汤乳剂。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初步观察到,用不致死量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性RNA,对小白鼠皮下接种未引起病毒在动物体内繁殖,亦未见到明显的中和抗体产生,但接种届的动物对病毒攻击有一定抵抗力。用热和含过氧化物的乙醚处理RNA后,同时破坏了RNA的感染性及引起动物产生抵抗力的作用。但用紫外光、超声波和RNA酶(在2—4℃)处理时,虽然破坏了RNA的感染性,而不完全破坏其引起动物产生抵抗力的作用。文中对病毒RNA引起动物产生抵抗力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一株强神经毒力乙脑病毒株的生物学及其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株神经毒力很强的乙型脑炎病毒株SA4株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并找到其毒力强的分子基础。将SA4脑内接种昆明小鼠后每日观察发病和死亡鼠数并每日收取鼠脑,用空斑法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点的脑内病毒增殖滴度,同时以另一株乙脑病毒SA14按照相同方法进行平行实验作为对照。SA4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序列结果与乙脑SA14株及世界各地共21株乙脑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脑内接种SA4株的小鼠发病和死亡时间均比SA14株早1d,在相同时间点上SA4株的病毒滴度高0.5~1.0lgPFU/mL。SA4株与世界各地毒株基因同源性比对,核苷酸同源性为84.6%~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5.2%~99.7%。与SA14相比,氨基酸序列存在17个位点的差异,分布于不同的区段,其中E区最多,为5个。证明SA4是一株在脑内具有较快繁殖力的神经毒力很强的毒株,其序列上17个氨基酸位点的替换很可能是其强神经毒力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小鼠诺如病毒RNA的提取效能。方法用Trizol提取法和QIAamp Vira lRNA Min iKit提取法分别提取感染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小鼠小肠组织样品RNA和细胞培养物RNA,测定RNA浓度;用MNV特异的引物对分离的核酸样品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结果Trizol提取法提取小肠组织的RNA浓度高于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提取法;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提取得到的细胞培养物RNA浓度高于Trizol提取法。经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提取的两种核酸样品均能扩增出特异条带,而Trizol提取的核酸样品未见特异条带。结论在MNV的检测中,QIAampViralRNAKit更适合组织样品中MNV病毒核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用获自病人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H8205株感染Vero-E6细胞的培养液,感染1日龄小白鼠,自第3代起,感染鼠出现规律发病,潜伏期13~18天,个体瘦小,后肢麻痹,最后死亡。病理检查感染鼠脑有典型病毒性脑炎改变,免疫荧光及酶标抗体染色证实脏器中存在特异性抗原,血内有特异性抗体,感染鼠的血,尿及脏器悬液经Vero-E6细胞培养出病毒。电镜检查脑神经原细胞高尔基氏器内有病毒颗粒。实验结果说明1日龄小白鼠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是敏感的,可以作为该病毒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1953年在北京从狗蜱Hemutphslis cantpamdata hoepplicta 分离出二株嗜神经性病毒,经免疫学证明此二株为同一种病毒。此种病毒经接种于白鼬鼠可引骚脊髓灰白質炎。此种病毒与脑炎日本乙型、型路易型、春夏型、马脑脊髓炎西型的标准免疫虹清无交互中和反应,与鼠脑脊髓炎FA株及淋巴球性脉络霞脑膜炎亦舞交互免疫。根据多种试验进行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这种病毒是从狗蜱Hentpltysalis campanu-lata hoeppliana 分离出来的可使白鼬鼠发生脊髓灰白質炎的病毒。经我们用实验室保存的人的和鼠的标准病毒鉴定,这种病毒可能是一种新的嗜神经性病毒。  相似文献   

19.
1.实难比较了乙型脑炎病毒京卫研,株,鸡胚适应株和中山株茌空斑形成滴度与鼠脑LD50滴度的比值,空斑形成的速率及空斑大小、分布的特征。 2.实验结果证明鸡胚适应株和中山株在上述特征力面较相似而与京卫研1株有明显的不同。 3.对不同毒株空斑形成特征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认为祖成京卫研1株的病毒颗粒,按空斑形成情况来说较复杂,可能同时合有对小白鼠皮下致死力高低不同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20.
用~8H-dTTP和生物素-11-dUTP标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R22株M片段R3 cDNA制备探针,采用原位杂交法对EHFV感染的Ba1b/C乳鼠各脏器进行了病毒RNA定位。实验结果,病毒RNA主要定位于脑、肾、肾上腺、肝、心脏。在脑,病毒主要侵犯大脑皮质、海马回神经元,可见阳性颗粒或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