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β-银环蛇神经毒素阻遏神经肌肉接头递质释放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它结合于一种突触前的电压依赖的K~+通道有关。本文报告了从大鼠膈肌膜组分中用去垢剂TritonX-100增溶抽提β-银环蛇毒素结合蛋白的结果。这种结合蛋白抽提液的比结合活性为200-400fmol/mg蛋白,比膜制备物的比结合活力提高约一倍。抽提得率为50%-70%。抽提液与~(125)I标记的β-银环蛇毒素的结合可被曼巴蛇神经毒素(dendrotoxin)完全抑制,其IC_(50)约8×10~(-8)mol/L。但另一种β型神经毒素,β-蝮蛇神经毒素(β-agkistrodotokin)却完全不能抑制这种结合。这提示,β-蝮蛇毒素与β-银环蛇毒素具有不同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2.
傅红  郭佐  陈宜张 《动物学报》1994,40(3):296-299
利用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法,测得猪大脑皮层突触质膜上存在有皮质酮特异结合位点,该皮质酮膜结合位点的最大结合量(Bmax)为331.8±36.9fmol/mg蛋白,平衡解离常数(Kd)为185.0±62.7nmol/L。竞争取代实验表明,它具有较高的甾体结合特异性,按亲和力大小排列为:皮质酮>孕酮>17β-雌二醇≈醛固酮>睾酮。  相似文献   

3.
王银  杜晓燕 《动物学研究》1998,19(6):429-433
以加州电鳐电器官为材料,探索了用去垢剂TritonX-100增溶抽提β-蝮蛇毒素结合蛋白 合适条件,建立了此结合蛋白活性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该结合蛋白与同位素^125I标记β-AgTX的结合性质。  相似文献   

4.
川楝素在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的结合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驱蛔中药楝属植物根皮提取的一种三萜化合物──川楝素是一个选择性地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肌肉传递阻遏剂。根据它作用的专一性和不可逆性推测,突触前末梢应存在着川楝素的结合位点。本工作利用3H-川楝素进行的结合实验表明,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存在川楝素的结合位点;3H-川楝素与结合位点复合物的平衡解离常数(KD)约为2.0×10(-7)mol/L;皮层匀浆离心团粒(P2')的重悬液含川楝素结合位点约2.7×10(-12)mol/mg蛋白质;该结合位点的Hill系数为0.97。研究还显示,P2'重悬液经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得到的突触体组分是川楝素结合位点的富集亚细胞组分,其比结合活性是P2'重悬液的2至3倍。  相似文献   

5.
江苏和浙江省一带所产的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毒,按前文所描述方法,分离出二个主要神经毒组分。经生理学鉴定其中一个具有选择性地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传递过程的作用。用等电聚焦板电泳从该组分制备出经聚丙烯酰胺圆盘电泳鉴定为一均一条纹的突触前毒素,定名为蝮蛇神经毒素(agkistrodotoxin),蝮蛇神经毒素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55微克,在90℃下保温20分钟毒性不变,用中性连续或碱性不连续SDS 圆盘电泳测定的分子量为13,400,不含亚基,用等电聚焦圆盘电泳测得等电点为6.9,在12℃对34%饱和硫酸铵(pH7.0)透析可得长方形晶体。关于蝮蛇神经毒素的其他生理特性,以及蝮蛇毒中其他神经毒素的纯化和鉴定将在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6.
蝮蛇突触前毒素的结晶及其物化性质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和浙江省一带所产的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毒,按前文所描述方法,分离出二个主要神经毒组分。经生理学鉴定其中一个具有选择性地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传递过程的作用。用等电聚焦板电泳从该组分制备出经聚丙烯酰胺圆盘电泳鉴定为一均一条纹的突触前毒素,定名为蝮蛇神经毒素(agkistrodotoxin),蝮蛇神经毒素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55微克,在90℃下保温20分钟毒性不变,用中性连续或碱性不连续SDS圆盘电泳测定的分子量为13,400,不含亚基,用等电聚焦圆盘电泳测得等电点为6.9,在12℃对34%饱和硫酸铵(pH7.0)透析可得长方形晶体。关于蝮蛇神经毒素的其他生理特性,以及蝮蛇毒中其他神经毒素的纯化和鉴定将在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7.
中国泊浙产短尾蝮蛇突触前神经毒素经制备电泳被进一步纯化,经SDS-PAGE鉴定,观察到天然β1-AgTx以及经电泳纯化获得的碱溶β1-AgTx-OH成分在电科谱上出现的聚合谱带,然而这些聚合谱带的含量似并不随时程的延长而明显地增强,另经双向分析发现,无论是天然的β1-AgTx或经电泳经获得的碱溶β-AgTx-OH成分均含有三个具有不同等电点及不同含一比例的异构体谱带,天然β1-AgTx-OH成分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超速离心、非离子去垢剂Tritonx—100增溶提取、亲和层析等方法从产于南中国海的黑斑双鳍电鳐(Narcine maculata)的电器官分离、纯化了ACh受体蛋白。这种电鳐的电器官每克湿组织含有与眼镜蛇神经毒素(cobro—toxin)的结合位点可达到~3 nmol。纯化后的受体蛋白,与眼镜蛇神经毒素结合的比活力约10—12 nmol/mg蛋白。受体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呈现两个主要条带,其表观分子量分别为38,000和53,000。ACh受体与~(125)I标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结合的复合物在1%Triton X—100存在下用凝胶过滤法测其表观分子量约390,000。等电聚焦测得该复合物的等电点约5.6—5.7。根据超离心分析,纯化的受体蛋白的沉降系数为9S。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在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胰岛上,观察了胆囊收缩素(CCK-8)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损伤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并就其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IL—1β(5,10,20U/ml)能抑制葡萄糖(20mmol/L)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其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抑制率分别为53.4%,60.5%和70.7%。(2)CCK-8对IL-1损伤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预防性地给予CCK-8(10 ̄(-10),10 ̄(-9),10 ̄(-8),10 ̄(-7)mol/L)能防止IL-1β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治疗性地给予CCK-8也能恢复胰岛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能力。(3)CCK A型受体阻断剂L364718(10nmol/L)能阻断CCK-8的保护作用,表明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CCK受体实现的。(4)IL-1β抑制胰岛素分泌的同时,能升高胰岛组织内cGMP水平,而CCK-8能阻止IL-1引起的cGMP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0.
小麦叶绿体中的CTK结合蛋白属热敏感蛋白,它与6-BA结合的最适温度约为25℃;最适pH为8左右;在其蛋白分子上存在两类CTK结合位点,高亲和力位点与6-BA结合的Kα值为1.1×10-9mol/L,低亲和力位点的Kα值为9×10-7mol/L;激动素、玉米素对6-BA的结合只有部分抑制作用,而ABA、GA3、IAA及腺嘌呤则无竞争作用。CTK结合蛋白分子中的中性氨基酸含量很高,在中性介质中带弱负电。  相似文献   

11.
经SephadexG-50和SP-SephadexC-25两次柱层析,从河南淅川马氏钳蝎毒素中分得一种碱性神经毒素BmKMI8.等电聚焦和SDS电泳显示单一组分,其pI为9.1,Mr为7100.毒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组分对小白鼠有较强的毒性,对昆虫也有一定的毒性,已获得该毒素的两种晶型的大单晶,并测定其空间群为P2_12_12_1,晶胞参数为:BmKMI8-A:a=36.7,b=26.6,c=52.0,BmKMI8-B:a=36.64A,b=37.31,c=37.95,已收集了BmKMI8-B分辨率为1.74的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  相似文献   

12.
突触在发育过程中体现出极大的可塑性,突触的简单形式:神经肌肉接点(Neuromuscularjunction,NMJ)在发育中的自发电活动的规率性变化常用来代征其突触塑造发育的程度.利用膜片钳技术对爪蟾胚胎NMJ突触后肌肉细胞进行全细胞电流钳制,并施予高频阈上电刺激可诱发NMJ处自发电活动的增强。深入的研究表明这种增强来自反复的去极化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膜电位升高;这种增强只有在施予电刺激的数目,频率,幅度到达一定程度才能诱发;Cd2+胞外灌流实验提示Ca2+在肌细胞内的激增与这种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3.
蝮蛇神经毒素引起的神经肌肉接头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小鼠接受6—8微克(皮下注射、超最小致死量)的蝮蛇神经毒素后,一般经1—2小时便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在中毒早期,即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所取出的样品中,神经肌肉接头超微结构均正常,但在中毒晚期,即呼吸即将停止之前所取出的样品中,接头前部分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突触泡显著减少,甚至完全被排空,线粒体肿胀、破裂、变性和减少。但神经末梢轴突膜平滑匀整,未见Ω型凹陷的形成,突触裂隙和突触后皱褶亦未见变化。这些结果提示,蝮蛇神经毒素也可能和太攀蛇毒素等相似,通过影响突触泡再循环过程,以阻遏神经肌肉间的传递。文中还讨论了蝮蛇神经毒素与其它蛇毒突触前毒素对接头超微结构作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B3-Lys]-胰岛素的研究:受体结合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125T-[B3-Lys]-胰岛素和125Ⅰ-胰岛素研究了[B3-Lys]-胰岛素和胰岛素与人胎盘细胞膜(HPM)胰岛素受体结合特性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B3-Lys]-胰岛素与EPM胰岛素受体结合能力比天然猪胰岛素高。由竞争取代曲线得到的[B3-Lys]-胰岛素和猪胰岛素的IC(50)值分别为0.65和1.11nmol/L。经Scatchard分析得出[B3-Lys]-胰岛素与HPM胰岛素受体中高亲和位点和低亲和位点结合的亲和常数分别为1.72×109和2.27×106L/mol,而猪胰岛素分别为1.26×109和1.47×106/mol。促脂肪细胞合成脂肪实验结果表明[B3-Lys]-胰岛素也同样具有比天然猪胰岛素更高的离体生物活力,EC(50)分别为0.175和0.301nmol/L。可见[B3-Lys]-胰岛素的受体结合能力和高体生物活力都为猪胰岛素的1.7倍。  相似文献   

15.
Xu MY  Yang DX  Wang SZ  Jin HB  Zou XH  Yang XP  Han JS 《生理学报》1998,50(4):469-473
本研究探讨了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抗吗啡对大鼠离体空肠电与收缩活动的作用。结果表明,吗啡能抑制ACh对空肠峰波发放和收缩的加强作用;CCK-8可对抗吗啡的作用;在此基础上,CCK-A受体拮抗剂devazepide(10nmol/L)能完全翻转CCK-8的抗吗啡作用,但是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在10nmol/L时可部分翻转、在30nmol/L时能完全翻转CCK-8的作用。上述  相似文献   

16.
一种东亚钳蝎碱性神经毒素的纯化和初步晶体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SephadexG-50和SP-SephadexC-25两次柱层析,从河南淅川马氏钳蝎毒素中分得一种碱性神经毒素BmKMI8。等电聚聚焦和SDS电泳显示单一组分,其PI为9.1,Mr为7100,毒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组分对小白鼠有较强的毒性,对昆虫也有一定的毒性。已获得该毒素的两种晶全型的大单晶,并测定其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BmKMI8-A:a=36.7A,b=26.6A,c=52  相似文献   

17.
周洁  黄大有  刘鼎新 《生理学报》1994,46(5):488-494
本研究应用[3H]cortisol和[3H]dexamethasone(DEX)两种配基,观察到大鼠肝细胞膜上存在一类糖皮质激素(GC)特异结合位点。这些位点与GC的结合具有饱和性、高亲和力及低容量。其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12.84±6.58nmol/L和40.27±23.44nmol/L;最大结合容量(Bmax)分别为2.57±1.84pmol/mg蛋白质与0.64±0.18pmol/mg蛋白质(cortisol,n=4;DEX,n=3;±SE)。动力学实验数据所得的Kd值与Scatchard分析所得的Kd值结果基本一致。[3H]cortisol和[3H]DEX饱和结合实验数据用Scatchard作图分析,均显示为直线。Hill系数则分别为0.9880和0.9990.竞争抑制实验结果表明,cortisol对[3H]cortisol的结合位点有高度特异性竞争,比其它几种类固醇(强的松、黄体酮、RU486、DEX)的竞争力至少强40倍以上.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进行研究,也提供了[3H]cortisol特异结合银粒位于大鼠肝细胞膜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培养的海洋甲藻Pyrocistiselegans(P.elegans)作为模型,研究外电场对细胞发光强度-时间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在外电场作用下所产生的发光(电激发光)行为与细胞本身有关,电激发光是一种延迟发光,其松驰过程不遵从指数衰减规律而表现出双曲线的规律。从物理学的角度讨论了细胞电激发光的相干性及外电场对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的作用的区别,前者更重要的是信息作用,从而提示了研究外电场对细胞作用以及细胞与环境和细胞与细胞间通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番茄叶片胞外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的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系统感染TMV(tobacco m osaic virus)的番茄叶胞外蛋白提取液中纯化的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为材料,研究了该酶的部分性质。以p-硝基苯基-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pNP-β-D-GlcNAc)或p-硝基苯基-N-乙酰-β-D-氨基半乳糖苷(pNP-β-D-GalNAc)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在4.8—5.0 之间,最适温度在44—47℃之间。对酶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温度对酶的热变性作用表现为两相变性曲线,Km 值分别为0.36 m m ol/L (pNP-β-D-GlcNAc为底物)和0.67 m m ol/L (pNP-β-D-GalNAc 为底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GalNAc)是酶活性的竞争性抑制剂,Ag+ 和Hg2+ 是酶活性的强抑制剂,金属离子Fe2+ 、Fe3+ 和Cu2+ 也抑制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人血浆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与人胎盘纤连蛋白两者在肽链结构上基本相同,但人血浆Fn的N-糖链结构为二天线结构,而人胎盘Fn不仅N-糖链的数量增加,同时还含有多天线结构,分别用~(125)I标记这两种具有不同糖链结构的Fn,观察两者与HT1080细胞的饱和结合的亲和性,结果发现,在4℃,人血浆Fn与HT1080细胞的饱和结合为129ng/10~5细胞,解离常数为2.83×10~(-8)mol/L,人胎盘Fn与HT1080细胞的饱和结合为133ng/10~6细胞,解离常数为2.64×10~(-8)mol/L.因而,人血浆Fn与人胎盘Fn上N-糖链的不同并未影响其与受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