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中枢镇痛作用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IL-2受体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不能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以及丧失与IL-2受体β亚基结合能力的IL-2突变体仍具有提高大鼠痛阈的能力,这表明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并不是通过IL-2受体所介导,亦表示IL-2的免疫和镇痛作用是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实现的。加之内源性阿片肽与IL-2分子有着共同的抗原决定基和结构相似性,提示IL-2可以与阿片受体直接结合产生中枢镇痛效应。从放射免疫法测定的IL-2侧脑室注射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内不同核团的内源性阿片肽含量,推测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还与弓状核、室旁核、蓝斑等核团的β-EP和LEK有关。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2新的功能位点及其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工作表明:(1)IL-2具有中枢镇痛作用;(2)IL-2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功能位点外,还存在着另一新的与之相互独立的镇痛功能位点;(3)IL-2的中枢镇痛作用,主要是由IL-2第45位Tyr残基以及空间结构上邻近的44、117位Phe等残基共同构成的镇痛功能位点与阿片受体直接结合所介导。本工作提示,细胞因子的多功能性,可能是其相互独立的功能位点作用于不同的受体或受体亚型所致。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2的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采用侧脑室给药,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发现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显著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此作用能被抗IL-2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纳洛酮能反转IL-2的镇痛作用,表明其作用机理与阿片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2的中枢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业已证实,脑内存在着IL-2和IL-2受体(IL-2R),IL-2能明显地影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并能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而影响内分泌,还能对电生理、行为等产生影响。本文简述了IL-2的中枢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2的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采用侧脑室给药,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发现白细胞介素-2具有显著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此作用能被抗IL-2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纳洛酮能反转IL-2的镇痛作用,表明其作用机理与阿片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2镇痛功能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2(IL-2)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近来发现还有中枢镇痛作用,用不同IL-2突变体测定其对大鼠痛阈的影响,发现完全丧失免疫刺激作用的20Leu-IL-2(20Asp→Leu)仍能显著提高大鼠的痛阈,其作用强度与天然IL-2无显著差异,而另一突变体45Val-IL-2(45Tyr→Val)虽保留免疫学活性却不能提高大鼠的痛阈;这些结果证明IL-2分子中具有镇痛作用与具有免疫作用与具有免疫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人白细胞介素-2(IL-2)a螺旋B中氨基酸残基的空间分布选择性地突变了一些氨基酸残基,结果发现.57Gln→Gln,62Gln→Leu,62Gln→Arg和65Pro→Arg这些替换均使IL-2活性显著降低或丧失,而63Leu→Ser或64Lys→Ala对IL-2活性影响不大。从受体竞争抑制结合实验结果可知,上述不表现活性的突变体也同时丧失了与高亲和力受体的结合能力,这说明α螺旋B中这些位点对IL-2与受体结合有贡献,事实上,那些直接与受体β、γ亚基结合的残基所在螺旋为A、D螺旋而非α螺旋B,由此我们认为α螺旋B虽不直接参与与受体β、γ亚基结合,但它在空间结构上对IL-2与受体β、γ亚基的结合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57Gln、62Gln、65Pro等残基则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定点突变法分别得到了两个人白细胞介素-2(IL-2)的部分拮抗剂15Val-IL-2和126Asp-IL-2以及一个为IL-2受体a亚基结合缺陷型的突变体62Leu-IL-2,当将15Val-IL-2或126Asp-IL-2与62Leu-Il-2共同保温时,62Leu-IL-2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对此现象机理的分析表明15Val-IL-2或126Asp-IL-2可用于IL-2受体亚基结合缺陷型突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15及其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5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性质与IL-2相似,IL-15的受体由IL-15Ra,IL-2Rβ,IL-2Rγ组成,其中IL-2Rγ是参与IL-15信号传递过程的必要成分。IL-15和IL-2的体内表达及受体分布存在差异预示着IL-15在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B淋巴细胞系。它是目前发现的细胞因子中唯一由异二聚体组成的因子,两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40kD和35kD。两亚基的基因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IL-2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只存在单一亲和力的膜受体。对IL-12的研究将有助于确定其在抗肿瘤和抗感染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2抑制脾交感神经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敏  林树新 《生理学报》1996,48(5):482-486
本文应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了中枢应用白细胞介素2对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用urethane α-chloralose麻醉Sprague-Dawley大鼠,第三脑室微量注射基因重组人IL-2300U,观察到脾交感神经冲动数减少。在IL-2注射前后应用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均可阻断这种效应,但单独应用Nal对脾神经兴奋性没有影响。实验中未观察到IL-2对体温和动脉血压的影响。说明IL-2抑制脾神经电活  相似文献   

12.
IL-15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较为重要的免疫因子。它与IL-2共享IL-2Rβ,γ亚基,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功能。如激活T细胞和B细胞,诱导NK细胞的LAK活性等。本文对IL-15的基因及蛋白结构,对免疫细胞的作用,信号转导途径,与IL-2的关系以及在一些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2(IL-2)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IL-12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分化,诱导IFN-γ等细胞因子的生成,与IL-12雷同作用增强NK细胞、LAK细胞及CTL细胞活性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介绍IL-12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学活性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神经活性甾体与GABAA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海珍  朱剑琴 《生命科学》1997,9(4):162-165,157
中枢内存在的神经活性甾体能快速改变神经元兴奋性,它们不是与甾体受体发生作用,而是与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相互作用,调制基介导的突触抑制功能,引发中枢抑制或兴奋性效应的变化,大多数甾体能增强GABA受体活化CI^-通道的通透性,引发中枢抑制或兴奋性效应的变化。该效应与特定的GABAA受体亚基α3和γ2有关,有些甾体具与GABAA受体拮抗剂类似的惊厥效应,总之,神经活性甾  相似文献   

15.
IL-6受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6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IL-6受体(IL-6R)结构和功能的影响。IL-6R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即配体结合链gp80和信号传导链gp130。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两种亚基组成的高和力IL-6R是介导细胞效应所必需的。IL-6Rα中的造血功能区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它决定着结合IL-6的能力,然而gp130则是多种细胞因子共用的信号传递分子,其胞  相似文献   

16.
Jak3下游分子p160.2的筛出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γ(IL-2Rγ)结合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Jak3在IL-2发挥生理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寻找它的下游分子,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以Jak3的N端JH3-JH7区域筛选cDNA库。  相似文献   

17.
IL—3、GM-CSF和IL—5是一类功能相似的造血因子,它们的受体至少包括配体特异性的α亚基和共用β亚基(βc)两部分。βc识别三因子的N端α-螺旋,而α亚基则识别三因子的C端α-螺旋,两者均为功能性的高亲和力受体所必需.由于βc胞内区较长,能结合Jab和Stat等信号分子,所以,三种因子受体受配体刺激后能诱导相似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另外,激酶的不同剪切型、转录因子的同分异构体、受体亚基的细胞型特异性以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多重性等则为三因子作用特异性的基础。本文就对其主要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Dai Y  Chen WF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3):246-248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启动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一个关键的细胞因子,它具有独特的异源双链结构。IL-12受体(IL-12R)主要分布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上。IL-12R分高亲和力、中等亲和力和低亲和力三种,目前已克隆出了IL-12的低亲和力亲体。IL-12p40亚基决定IL-12与IL-12R的结合,p35亚基决定IL-12的信号传导。IL-12的信号传导涉及了JAK-STAT途径中TYK2、JA  相似文献   

19.
不同功能位点介导α干扰素的免疫调节和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ang YX  Jiang CL  Song LX  Lu CL  Shao XY  You ZD  Huang AJ  Chui RY  Liu XY 《生理学报》2000,52(3):203-206
细胞因子α干扰素(IFNα)具有中枢镇痛作用。抗内源性阿片肽血清与IFNα能发生明显的交叉反应,提示IFNα与内源性阿片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抗原决定基。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获得系列IFNα突变体,并分别测定其免疫学活性和镇痛能力。结果显示,IFNα突变体Y129S-IFNα免疫学活性显著下降,但仍然保留了很强的镇痛能力,阿片受体拮抗纳洛酮能够阻断Y129S-IFNα的镇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IFN  相似文献   

20.
经口给予小鼠门螺杆菌(HP)抗原疫苗2周后,提取脾淋巴细胞和胃粘膜固有层T淋巴细胞(LPL),检测细胞毒活性和IL-2诱生能力的改变。结果显示HP抗原疫苗能增强吸LPL细胞毒活性和IL-2的分泌量。对脾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影响不大,IL-2诱生能力稍有下降。证实HP抗原疫苗对胃粘膜固有层T淋巴细胞有免疫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