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起着连接高中生物和医学其它基础课程的桥梁作用。教学过程中怎样紧密联系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是改善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分别探讨了讲授绪论部分,细胞学部分以及遗传学部分时与临床医学联系的一些实例,并运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改善教学效果,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2.
整合课程是将各学科知识横向或纵向组合,注重学生整体思维学习的一种新型课程。整合课程教学方式为跨专业的团队教学,教学特点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昆明医科大学目前尝试将"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教学模式。为顺应这一教育改革的趋势,作者在基础医学课程建设中,将"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四门课程整合为"分子医学"课程。作者就"四合一"分子医学整合课程改革的背景、顶层设计、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医学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是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的实验技术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重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引入企业实践教学,逐步形成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体系,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企业实践三部分组成,并初步建立和实施了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助益,有效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结合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四所院校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分析了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比对了四所院校的教学特点,总结出了更有利于提高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手段。  相似文献   

5.
以2011级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在细胞生物学的"细胞分化、衰老与死亡"章节中采用TBL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域、中学的生物学基础等)、TBL教学团队的任务和评价来综合反映团队学习的效果。结果显示,TBL教学方法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是有促进作用的,体现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了资料、提出了问题,并尝试通过团队交流解决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霍春月  纪颖  赵玉玲  张静  曹慧慧 《生物磁学》2013,(35):6978-6980
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全新尝试,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课堂讲授、课程考试等教学环节同时使用汉语和非母语并以外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细胞生物学发展迅速,是一门前沿性、国际性课程;对细胞生物学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英语水平,能满足学生查阅英文文献、写作专业英语文章、进行英语交流的需要,我们对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进行尝试与探索,通过选择合适教材,保证教师师资力量,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建设素材库和网络课程等方面进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分析现阶段医学院校化学相关课程体系的现状,结合医学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宗旨,对临床医学专业化学基础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基础化学、化学生物学和生命化学为三大主干课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并以我校2013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课程整合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是所有生物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他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现在它已被全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列为生物科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很长时间以来他们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希望能给传统的细胞生物学教学带来了一丝生机,如何合理地应用教育效果评价,改进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了目前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加上个人经验,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希望对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教育效果评价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我们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中尝试以绪论教学为基点,重视开篇第一讲,巧妙设计教学内容,着重从"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三方面进行讲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外,还通过绪论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培养等育人工作,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高职医学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方式,本文选择《基因操作技术》和《细胞培养》课程进行中文授课为主、专业英语渗透教学的尝试。英文讲义创新性地选取常用试剂和仪器的说明书,课程实施包括中文理论学习、专业英语学习和实验操作三部分,使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胜任岗位基本需求,并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卢颖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7):1061-1064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较难讲解的课程,针对留学生尤为如此。针对我校留学生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如何克服语言障碍、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严格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等方面我们做了诸多尝试,现将我们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以期提高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教育方式不断被创新与改善,单一的医学课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新形势下医学生的培养。医学课程整合可以将学科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有机的融合。其具有综合性、多元化的特点,便于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目前,在实行医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素质参差不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资源缺乏以及缺少统一的课程整合的评价标准等现状问题。因此有效的实施医学课程整合,仍需各医学院校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提升师生素质,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措施等手段来促进与改善医学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13.
医学发育生物学是随着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发育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本文结合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体会,根据医学发育生物学课程的特点,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出发,重点介绍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等方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产出导向理念,设定了"发酵工程"合理具体的课程目标,聚焦学生的工程知识掌握及问题分析、工程设计及研究能力培养。针对不同课程内容模块,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对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进行整合并优化,采用了多元化、注重课程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构建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形成了"设计—实施—考核—评价—改进"闭环运行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设计、研究发酵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细胞生物学》课程的主题数量飞速增长、内容深度不断增大,急切需要课程教学改革与其相适应。该文以美国《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和生物信息素质教学模式)为例,从方法介绍、具体实施过程、特点归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优化三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建议,为我国《细胞生物学》或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课,"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为后期专业课程,原教学设计为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教学中发现两门课程在理论、实验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复和交叉,不利于"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为了打破两门课程间的壁垒,我们将理论课程内容进行融合与贯通,实现模块式对接;对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与设计,将课程内容镶嵌为综合性实验。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初步构建了跨课程整合-对接镶嵌式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增强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也为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现代医学模式引领《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贝贝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5):139-141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高等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如何进行改革 ,使其顺应现代医学模式 ,作者重点就对《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目的要求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介绍了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反思型教师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了反思型教师教育兴起的背景后,作者在师范生《细胞生物学及实验》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两方面的反思性教学尝试:一方面实施对教学环节全过程的反思,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对师范生实施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师范生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初步的反思习惯,学生的反思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类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立足山东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混合式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构建、实施过程、评价方式、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阐释与讨论。该文结果表明,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可以促进他们协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他们深入学习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20.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作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畜牧领域)一门主干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传统的举例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满足现代专业学位教学要求,而且也难以让学生系统掌握遗传育种理论与实践知识。本文在对开放式全程案例教学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案例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全程案例教学设计中典型案例选择、案例的课堂讲解和组织讨论、案例的课堂总结以及课程教学评价等设计技巧与注意事项,为农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