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8受体家族黄仕和(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昌430060)关键词IL-8R近几年来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的研究发展迅速,现在命名的有15种白细胞介素(IL-1~IL-15),其受体克隆的有前10种白细胞介素(IL-lR~IL-10R)。本...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5及其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5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性质与IL-2相似,IL-15的受体由IL-15Ra,IL-2Rβ,IL-2Rγ组成,其中IL-2Rγ是参与IL-15信号传递过程的必要成分。IL-15和IL-2的体内表达及受体分布存在差异预示着IL-15在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3.
Jak3下游分子p160.2的筛出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γ(IL-2Rγ)结合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Jak3在IL-2发挥生理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寻找它的下游分子,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以Jak3的N端JH3-JH7区域筛选cDNA库。  相似文献   

4.
Zhang QH  Zhu YL  Hu YZ  Zhang WH  Chen JK  Wang FZ 《生理学报》2000,52(6):487-490
采用原代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结合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对大鼠垂体前叶雌激素受体(ER)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L-2和ER在大鼠重体前叶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有IL-2受体表达。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IL-2能增加ERα蛋白含量,促进ERα基因表达,而对ERβ的作用正好相反,rhIL-2(10μg/L)作用48h后,ER  相似文献   

5.
赖战峰 《蛇志》1999,11(2):52-55
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receptor,IL-2R)在白细胞介素2(IL-2)介导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它已成为国内外免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可溶性IL-2R(sIL-2R)是IL-2R家族的另一成员,它来源于细胞膜低亲...  相似文献   

6.
吗啡对福尔马林引起大鼠海马内IL-2Rβ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X  Li HD  Li XC  Ruan HZ  Wang J 《生理学报》1998,50(5):591-594
本实验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足底注射福尔马林(For)痛敏对海马内白细胞介素2受体βmRNA(IL-2RβmRNA)生成的影响及其与吗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大鼠海马有IL-2RβmRNA表达,集中分布于CA1-CA4区神经元、齿状回颗粒细胞。足底注射For后6h双侧海马IL-2RβmRNA表达均增加(P〈0.05),12h达高峰,24h仍高于正常。在6h时,腹腔注射吗啡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是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一员。它由一个80kD的配基结合链(IL-6R)和作为信号转导子的非配基结合链gp130组成,IL-6R既能以膜受体形式存在,也能以可溶性受体形式存在。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同样具有膜受体的功能。白介素6受体的表达及调节在某些白介素6相关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凝胶阻滞分析的方法,发现鼠T淋巴细胞系CTLL-2在白细胞介素-2(IL-2)刺激下可活化一个结合因子,它与γ-干扰素活了列(GAS)专一性结合,命名这个DNA结合因子为白细胞介素-2活化核因子(IL-2-NAF),IL-2-NAF的活化非常迅速,不需要新的蛋白质合成,并且它的活化程度随着IL-2刺激细胞的时间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进一是步研究表明,IL-2-NAF的活化过程是通过酪氨酸激酶的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其独特的少TATA型启动子、特殊的mRNA结构及其前体蛋白需IL-1β转化酶(ICE)加工成熟的特点,便得IL-18基因可广泛表达于多种类型的细胞,IL-18IL-18受体结合组成受体复合物,受体复合物信号通过IRAK-TRAF6途径激活NF-кB,及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LCK-MAPK信号途径诱导TH1细胞产生IFN-γ、IL-2等细胞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2微柱剂型张世联(河北省医学科学院生化研究室,石家庄市050021)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微柱剂型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免疫反应调节因子,它的生物活性与它在体内存留时间及其浓度有关。增加IL-2在体内存留时间或延缓清除时间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2的中枢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业已证实,脑内存在着IL-2和IL-2受体(IL-2R),IL-2能明显地影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并能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而影响内分泌,还能对电生理、行为等产生影响。本文简述了IL-2的中枢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草鱼、中华鳖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L—2物质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用刀豆蛋白A(ConA)刺激诱导草鱼和中华鳖脾细胞,收细胞培养上清液,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试验和对小鼠L929细胞系杀伤试验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简称IL-2)活性。结果表明:草鱼、中华鳖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IL-2样活性物质,这种物质使小鼠的胸腺细胞^3H-TdR掺入量明显增加,在相同效靶比的条件下对小鼠L929细胞系杀伤率也显著增强,这种IL-2活性均能被抗人rIL-2血清所抑制。中华鳖脾细胞培养上清液(含IL-2)对中华鳖胸腺细胞也有较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并能消除兔抗中华鳖胸腺细胞血清(RATTS)对中华鳖胸腺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用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25(IL-2受体,简称IL-2R)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交叉反应提示草鱼、中华鳖淋巴细胞膜上含有与人类IL-2R类似功能和结构的物质。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2(IL-2)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IL-12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分化,诱导IFN-γ等细胞因子的生成,与IL-12雷同作用增强NK细胞、LAK细胞及CTL细胞活性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介绍IL-12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学活性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1,25—二羟维生素D3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25(OH)2D3是维生素D3的形式,其生物效应是由1,25(OH)2D3受体(VDR)介导的。单核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等免疫系统细胞均有VDR的表达,1,25(OH)2D3对免疫系统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于:在分子水平上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NF-γ)及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细胞水平上调节免疫系统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免疫功能;在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由P35和P40两条多肽链借二硫键形成结合在一起的异二聚体型细胞因子。IL-12通过IL-12Rβ1/IL-12Rβ2受体将IL-12信号进行跨膜转导,再经过Jak2,Tyk2和LCK等对stat3/stat4进行/修饰,并引发这两种转录因子转位进入细胞核中,对于核内基因的表达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Dai Y  Chen WF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3):246-248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启动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一个关键的细胞因子,它具有独特的异源双链结构。IL-12受体(IL-12R)主要分布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上。IL-12R分高亲和力、中等亲和力和低亲和力三种,目前已克隆出了IL-12的低亲和力亲体。IL-12p40亚基决定IL-12与IL-12R的结合,p35亚基决定IL-12的信号传导。IL-12的信号传导涉及了JAK-STAT途径中TYK2、JA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定点诱变技术得到6个生物活性剧烈下降的人白细胞介素-2(IL-2)突变体,其中两个突变体即15Val-IL-2和126Asp-IL-2可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使IL-2的生物效应降低。在对高亲和力IL-2受体(IL-2R)的竞争抑制实验中,15Val-IL-2和126Asp-Il-2又表现了一定的竞争能力。这些结果表明15Val-IL-2和126Asp-IL-2可部分拮抗天然IL-2的作用。结合I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2新的功能位点及其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工作表明:(1)IL-2具有中枢镇痛作用;(2)IL-2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功能位点外,还存在着另一新的与之相互独立的镇痛功能位点;(3)IL-2的中枢镇痛作用,主要是由IL-2第45位Tyr残基以及空间结构上邻近的44、117位Phe等残基共同构成的镇痛功能位点与阿片受体直接结合所介导。本工作提示,细胞因子的多功能性,可能是其相互独立的功能位点作用于不同的受体或受体亚型所致。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2的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采用侧脑室给药,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发现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显著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此作用能被抗IL-2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纳洛酮能反转IL-2的镇痛作用,表明其作用机理与阿片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Th1 反应如白介素2 (IL-2) 产生在尖锐湿疣(CA) 发病及消退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技术检测了CA患者皮损组织IL-2 的基因表达, 实验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n= 10), 单纯病例组(n= 18) 及γ- 干扰素(IFN-γ) 诱导组(n= 6)。结果发现正常皮肤组织未检测到IL-2 m RNA, 在18 例单纯病例的CA患者有2 例皮损IL-2 m RNA阳性, 6 例CA患者注射IFN-γ前局部皮损未检测到IL-2 m RNA, 而在皮损内注射IFN-γ72 小时后有4 例阳性。研究结果提示了IFN-γ可诱导Th1 应答, Th1 应答在抵抗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及清除HPV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为临床应用IL-2 及IFN-γ治疗CA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