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cDNA3′端非翻译区(3′-UTR)中存在的DraⅠ酶切位点,通过部分酶切与完全酶切,删除3′-UTR不同长度,构建了四种hG-CSFcDNA瞬时重组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后,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提示,hG-CSFcDNA3′-UTR对其表达起负调控作用,其关键性序列位于紧接终止密码子TGA下游的65bp范围内,3′-UTR对hG-CSFcDNA表达的影响与转录水平的差别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 cDNA在大肠杆菌中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改变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利用合成DNA接头的方法,在原始cDNA克隆基础上,构建了5'端密码子富含AT的hG-CSF cDNA突变体,使hG-CSF cDNA得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但表达水平很低,借助相同的手段,在hG-CSF cDNA 5'端增加24核苷酸对的FLAG肽编码序列,构建了hG-CSF杂合蛋白(在hG-CSF成熟蛋白N末端增加8氨基酸残基FLAG肽,二者结合点为肠激肽酶  相似文献   

3.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两个hGM-CSF的E.coli表达菌株,一个为在不改变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对mRNA翻译起始区核苷酸顺序进行优化突变(hGM-CSF(M)),另一个为未突变的对照(hGM-CSF(N))。经酶切电泳、DNA测序、SDS-PAGE和Western blot等未突变的对照(hGM-CSF(N))。经酶切电泳、D  相似文献   

4.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两个hGM-CSF的E.coli表达菌株,一个为在不改变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对mRNA翻译起始区核苷酸顺序进行优化突变(hGM-CSF(M)),另一个为未突变的对照(hGM-CSF(N)).经酶切电泳、DNA测序、SDS-PAGE和Westernblot等分析鉴定,证明两者均能表达特异性的14.6kDhGM-CSF,但hGM-CSF(M)的表达水平较hGM-CSF(N)提高了1.26倍,占菌体总蛋白的16.9%.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优化突变后生成自由能ΔG从原来的-10.2提高至-9.4Kcal,AUG从部分配对状态变为非配对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体外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3H-TdR参入实验,RNA印迹分析和斑点杂交观察bFGF对MCDNA合成及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bFGF作用于MC18h,MC的3H-TdR参入率明显增加(P<0.05),24h达到高峰(P<0.01);bFGF显著诱导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其表达活性分别于30min和1h达到高峰.提示bFGF是MC的强效丝裂原,其对MCDNA合成的促进作用与诱导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及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应用3H-TdR参入、Northernblot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放射免疫分析(RIA)、和紫外比色法等技术观察了人主动脉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hASMC和hUVECDNA合成的作用及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PDGF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皮素-1(ET-1)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和肾素-血管紧张系统(RAS)的影响,结果显示,HSPG明显抑制培养的hASMC基础的DNA合成(cpm值为:10385±3263vs,25541±6421,P<0.01)及外源性PDGF诱导的DNA合成(cpm值为:9878±1947vs.13481±44l0,P<0.05);抑制PDGFA链、TGF-Bp和ET-1mRNA表达,提高PDGFa和β受体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hASMC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推测HSPG抑制PDGFA链、TGF-β及ET-1mRNA表达,降低ACE活性及AngⅡ浓度是其抑制hASMC增殖的重要机  相似文献   

7.
利用PCR扩增得到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完整基因片段,将其分别克隆pGEM-T构建成GM-CSF/IL-3融合蛋白基因,DNA序列与设计预期一致。将得到的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对72RNA聚合酶表达载体pT7zz,得到表达质粒pFu,经转化至表达宿主E.coli BL21(DE3),在IPTG诱导下获得融合蛋白目的产物的直接表达。经SDS-PAGE电泳鉴  相似文献   

8.
利用酸性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从人胎儿基底前脑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与聚合酶链反应相结合的RT-PCR法,扩增出人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NGFR基因cDNA,在限制性内切酶SmaⅠ存在下的连接体系中,将扩增出的cDNA片段克隆入pUC12的SmaⅠ位或,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PstⅠ酶切鉴定是否插入以及HindⅢ酶切鉴定方向。将重组质粒中的p~(75)NGFR的cDNA再次亚克隆至pUC12载体中后,以其双链DNA为模板,用末端终止法测出其全部核苷酸顺序,证实其核苷酸编码的p~(75)NGFR除两个碱基突变外,其余与文献完全一致。完整的p~(75)NGFR的cDNA分两步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XT-1,经PA317包装细胞株体外包装后、收集病毒上清转染条件不死性大鼠小脑神经细胞系R2.初步结果表明转染了p~(75)NGFR的R2细胞株去除NGF培养时出现程序化死亡的典型特征梯型DNA带。  相似文献   

9.
曾革非  张智清 《病毒学报》2000,16(2):127-130
朋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提取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得到VEGF受体Flt-1胞外区前3个IgG样区域cDNA片段(Flt-1n3)。将获得的受体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Flt-1n3,通过南体转染方法将其转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用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砍隆。经固相结合实验筛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及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应用^3H-TdR参入、Northern blot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放射免疫分析(RIA)、和紫外比色法等技术观察了人主动脉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hASMC和hUVEC DNA合成的作用及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GDF)、PGDF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皮素-1(ET-1)或  相似文献   

11.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庆华  张智清 《病毒学报》1995,11(2):138-143
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含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基因片段和人粒细胞-茂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GSF)的cDNA,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N2A,得到重组质粒N2QA/CMV/hGM-CSF。经脂质体包装并转染包装细胞,通过G418药物筛选,得到抗生克隆。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GM-CSF基因已整合到该克隆细胞的染色体上,获得的逆转录病毒滴度达10^4CFU/ml,克  相似文献   

12.
基因工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主要用于癌症患者化疗后的粒细胞减少症.在正确克隆人G-CSFcDNA的基础上,重点对G-CSFcDNA的5′端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修饰,修饰后的基因插入pBV220载体组建成功pBV220/G-CSF/2-174高效表达载体.表达后SDS-PAGE分析其表达最高达50%以上.根据G-CSF表达形成包涵体这一特性,建立了一条简便、稳定,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分离纯化工艺流程.首先分离纯化包涵体,8mol/L尿素裂解包涵体,稀释复性蛋白,之后一步SP-SepharoseFF柱层析至均质.纯化的G-CSF比活性达3.4×108U/mg蛋白,每升表达菌液回收的G-CSF总活性达1.06×1011U.纯化产物的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对甲硫氨酸的去除彻底,用于人体时可能具有较小的免疫原性和毒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COS7细胞暂时表达系统,研究转译起始序列对EPO-cDNA表达的影响。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原EPO-cDNA表达载体pCSV-EPO(1),其转译起始序列为5'AATTCATGG3'。同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起始序列改变成5'CCACCATGG3',而构建了另一表达载体PCSV-EPO(2)。后经序列分析证明无误后和前均通过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上清,测定结果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微机对bcl-2RNA二级结构的分析,设计针对bcl-2片段5'CGCGACCCGGUCGCCAGGACCUCG3'的“锤头状”(Hammerhead)核酶(Ribozyme,RD)基因,平端连接于pGEM-3Zf(-)HincⅡ位点,克隆后经测序表明序列正确,bcl-2和Ribozyme基因经体外转录,50℃作用2h,从1656-1657(C-G)位之间切断bcl-2RNA片段.  相似文献   

15.
用PCR法扩增出编码人FAS分子胞外区的cDNA片段,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上,经DNA序列测定后,再插入到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KG的EcoRⅠ和SalⅠ位点之间,构成重组质粒pKG-hFAS,将此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获得GST-hFAS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用谷胱甘肽偶联的Sepharose4B经亲合层析获得纯化的GST-hFAS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和二次亲合层析去除GST部分,得到纯化的FAS蛋白.用纯化的FAS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FAS抗体,经检测发现抗FAS抗体能诱导U937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GM—CSF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带β-Galactosidase基因标记的非融合蛋白基因转移载体pBlueBac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成功地插入病毒AcNPV的基因组中.hGM-CSF基因在感染重组病毒的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培养细胞Sf9中得到表达,感染后的Sf9细胞培养液能刺激人骨髓细胞在体外形成典型的集落,表达水平可达2.7×1055CFU/ml。以hGM-CSF单抗所作的WesternBlotting表明,表达的hGM-CSF对是3种糖基化程度不同的产物,分子量分别约为15kd,18kd和20kd。  相似文献   

17.
邢桂春  胡志远 《遗传学报》1997,24(3):212-217
本文利用反转录PCR技术从人胎肝mRNA中分别扩增出hTPO N-端和C-端两个cDNA片段,然后经酶切分别连接重组到质粒pUC19中进行序列分析,在确证其序列与国外文献报道完全一致的基础上,酶切、回收、连接其N-端、C端cDNA,并以此为模板,用PCR法扩增出全长TPOcDNA片段,并将其重组到穿梭质粒pSVK3中,在COS-7中进行了瞬时表达并检测出表达产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CR方法从重组载体pKKSCF扩增出人干细胞因子(SCF)基因cDNA片段,经亚克隆构建成表达载体pET11dSCF,经限制性酶谱分析鉴定证实.继用IPTG诱导重组pET11dSCF在大肠杆菌HMS174(DE3)中表达,经初步纯化获得重组人SCF蛋白质,经检测具有生理活性,对脐带血CFU-CM和HPP-CFC增殖有明显刺激作用,为进一步的生物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编码大肠杆菌(E.coli)精氨酰-tRNA合成酶(ArgRS)的基因(argS)和编码亮氨酰-tRNA合成酶(LeuRS)的基因(LeuS)分别插入pUC18后,各自在E.coli TG1转化子中的表达有很大的差异(高表达倍数分别为1000和35倍)。为了调查造成其表达差异的原因,用argS的5'上游非编码区取代leuS的5'上游非编码区,构建了融合基因parg-leuS;将它插入质粒pUC18  相似文献   

20.
人GM—CSF cDNA的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诱导的人胚肺细胞HFL株中提取总RNA.经RT-PCR反应获取了人GM-CSFcDNA,DNA序列测定表明其顺序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为了获得高效表达,应用PCR改造了人GM-CSF的cDNA5’端核苷酸序列,并将改造的人GM-CSF基因插入含T7启动子的质粒pET-11d构建成表达质粒pETC-5,将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株BL21(DE3)得到表达菌株BLEC4。表达菌株用0.5mol/LIPTG诱导2小时后,产生大量重组蛋白并形成包涵体。SDS—PAGE电泳图谱扫描结果表明,rhGM-CSF产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6%。ELISA和TF-1细胞培养测定表明,初步纯化和复性的rhGM-CSF具有天然的hGM-CSF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