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esfatin-1是一种新型饱腹因子,其前体蛋白NUCB2被激素原转化酶裂解为nesfatin-1、nesfatin-2和nesfatin-3等3个片段。Nesfatin-1广泛地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尤其是在下丘脑、垂体、肝和脂肪组织中大量表达。Nesfatin-1具有调节脂肪代谢、摄食、睡眠、生殖、胃功能、心血管和血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该文综述了nesfatin-1的发现、结构、组织分布和调节脂肪代谢的机制,以期为肥胖和脂肪肝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具备了许多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比如极强的耐渴、耐饥饿以及适应恶劣气候等能力。Nesfatin-1是一种由82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通过其前体物质NUCB2在Lys 83~Arg 84位点的前激素转化酶(PCs)的蛋白质水解而来,其可以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效率,对食欲有抑制作用。研究双峰驼体内NUCB2/Nesfatin-1的分布与表达,以探究双峰驼体内是否具有特有的能量代谢方式,是否与其不会发生代谢性疾病有一定的联系。使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双峰驼NUCB2/Nesfatin-1蛋白特定表位的半抗原多肽,使用马来酰亚胺法将半抗原与血蓝蛋白(KLH)偶联,通过免疫动物制备针对NUCB2/Nesfatin-1蛋白单一抗原表位的多克隆抗体,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UCB2/Nesfatin-1蛋白在双峰驼下丘脑(弓状核、孤束核、腹内侧核)、前峰脂肪、后峰脂肪、胃(胃底腺周围组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胰腺、肝以及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UCB2/Nesfatin-1 mRNA在双峰驼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的t检验分析。合成的双峰驼NUCB2/Nesfatin-1蛋白特定表位的多肽杂峰很少,经过计算其纯度大于95%。多肽的质荷比[M+4H]^(4+)和[M+3H]^(3+)符合预期。经过间接ELISA法测定制备的针对NUCB2/Nesfatin-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5.12×10^(5),成功制备多克隆抗体。使用制备的NUCB2/Nesfatin-1多克隆抗体检测双峰驼体内的NUCB2/Nesfatin-1蛋白的分布,其中,在双峰驼脂肪组织和胰腺组织中表达较为显著。荧光定量PCR检测双峰驼体内的NUCB2/Nesfatin-1 mRNA的分布,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基因表达,其中,在腹部脂肪和肝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较高。本研究通过分析抗原表位及合成多肽的方式,成功制备了针对双峰驼NUCB2/Nesfatin-1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且该抗体的效价高、特异性强。通过成功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在蛋白层次上检测NUCB2/Nesfatin-1在双峰驼体内的分布情况,再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基因层次检测NUCB2/Nesfatin-1在双峰驼体内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后发现,NUCB2/Nesfatin-1可能在双峰驼的耐渴、耐饥饿的机制调节中起到了抑制食欲的作用,使得双峰驼可以忍受长时间的饥饿,在双峰驼的外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推测NUCB2/Nesfatin-1蛋白在双峰驼体内可能通过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促进脂肪细胞中脂滴的水解为机体提供能量,其具体在脂肪细胞中的功能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化白蛋白(GA)、内脂素(Visfatin)、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分析导致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一时间段选择来我院行孕检的9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中Visfatin、Nesfatin-1、GA、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Visfatin、Nesfatin-1、GA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GA、Visfatin、Nesfatin-1、HOMA-IR高于对照组,HOMA-β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A、Visfatin、Nesfatin-1与HOMA-β呈负相关,而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不良结局与分娩年龄、居住地、糖尿病家族史、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史、分娩史、甲状腺功能情况、产次、FPG、FINS、GA、Visfatin、Nesfatin-1、HOMA-IR、HOMA-β有关(P<0.05),而与文化程度、单/双胎妊娠、孕次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城市、产前BMI≥28 kg/m2、分娩年龄≥35岁、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GA≥13%、Visfatin≥82mmol/L、Nesfatin-1≥9 μg/L、流产史、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导致GDM产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中存在GA、Visfatin、Nesfatin-1高表达,且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GDM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受分娩年龄、居住地、产前BMI、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史、GA、Visfatin、Nesfatin-1、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考虑针对上述患者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丘脑腹内侧核Nesfatin-1对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胃运动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0.08μg,0.8μg,8.0μg/0.5μL Nesfatin-1组;30μg/0.5μL astressin-B组;(0.8μg Nesfatin-1+30μg astressin-B)/0.5μL组;0.5μL生理盐水(NS)组;正常羊血清+假刺激(NR+SS)组;正常羊血清+电刺激(NR+ES)组;抗NUCB2/Nesfatin-1抗体+假刺激(anti-Nn-Ab+SS)组;抗NUCB2/Nesfatin-1抗体+电刺激(anti-Nn-Ab+ES)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0.08μg/0.5μL Nesfatin-1组;0.8μg/0.5μLNesfatin-1组;8.0μg/0.5μL Nesfatin-1组;0.5μLNS组;NR+SS组;NR+ES组;anti-Nn-Ab+SS组;anti-Nn-Ab+ES组。大鼠胃部置入感应器后腹内侧核置管,记录清醒大鼠胃运动及电刺激海马CA1区后的胃运动。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下丘脑腹内侧核注射不同浓度Nesfatin-1,大鼠胃收缩幅度和频率显著降低,下丘脑腹内侧核注射0.5μL(0.8μg Nesfatin-1+30μg astressin-B)混合液后,相比单独给予0.8μg Nesfatin-1组,大鼠胃收缩幅度和频率显著升高。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注射0.5μL Nesfatin-1(0.8μg),大鼠胃收缩幅度和频率显著降低,下丘脑腹内侧核注射0.5μL(0.8μg Nesfatin-1+30μg astressin-B)混合液后,相比单独给予0.8μg Nesfatin-1组,大鼠胃收缩幅度和频率显著升高。下丘脑腹内侧核注射抗NUCB2/Nesfatin-1抗体后再电刺激海马CA1区,与正常羊血清+电刺激组相比,大鼠胃收缩幅度和频率进一步增强,下丘脑腹内侧核注射抗NUCB2/Nesfatin-1抗体后再电刺激海马CA1区,与单独注射抗NUCB2/Nesfatin-1抗体+假电刺激组相比,大鼠的胃收缩幅度和频率显著增高。下丘脑腹内侧核注射抗NUCB2/Nesfatin-1抗体后再给予电刺激海马CA1区,与正常羊血清+电刺激组相比,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胃运动指数均显著增加,下丘脑腹内侧核注射抗NUCB2/Nesfatin-1抗体后再电刺激海马CA1区,与单独注射抗NUCB2/Nesfatin-1抗体+假电刺激组相比,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的胃运动指数均显著增高。与正常大鼠相比,电刺激海马CA1区、下丘脑腹内侧核注射抗NUCB2/Nesfatin-1抗体后再给予电刺激海马CA1区,或下丘脑腹内侧核微量注射抗NUCB2/Nesfatin-1抗体,糖尿病大鼠胃运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海马-下丘脑Nesfatin-1信号通路参与胃传入信息和胃运动调控,该作用可能与CRF系统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esfatin-1对卡巴胆碱诱导的离体大鼠胃粘膜细胞胃酸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原代SD大鼠胃粘膜细胞。Nesfatin-1(10-1μmol/L)作用大鼠胃粘膜细胞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浓度Nesfatin-1(10-1、10-2、10-3、10-4μmol/L)作用大鼠胃粘膜细胞0.5 h后,通过14C-氨基比林(14C-Aminopyrine,14C-AP)法检测其对卡巴胆碱(100μmol/L)诱导的大鼠胃粘膜细胞胃酸分泌的影响。将Nesfatin-1(10-1μmol/L)与卡巴胆碱(100μmol/L)共孵育大鼠胃粘膜细胞0.5 h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Nesfatin-1(10-1μmol/L)作用于大鼠胃粘膜细胞0.5 h、1.0 h及10-1、10-2、10-3μmol/L Nesfatin-1作用于大鼠胃粘膜细胞0.5 h均可明显降低卡巴胆碱诱导的14C-AP摄取量,与卡巴胆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fatin-1可影响卡巴胆碱诱导的大鼠胃壁细胞的超微结构,抑制其从静息态向分泌态转化。结论:Nesfatin-1可能通过影响胃壁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抑制卡巴胆碱诱导的SD大鼠胃粘膜细胞的胃酸分泌。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18 kDa 转位蛋白(TSPO)、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产后抑郁症(PPD)的关系,并分析其预测PPD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7例产妇,产后3周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结果将产妇分为抑郁组(≥13分,31例)和无抑郁组(<12分,156例)。检测产前、产后3 d血清TSPO、Nesfatin-1、AngⅡ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P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SPO、Nesfatin-1、AngⅡ预测PPD的价值。结果:抑郁组产后血清TSPO水平降低,且低于无抑郁组(P<0.05),血清Nesfatin-1、AngⅡ水平增高,且高于无抑郁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抑郁组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夫妻关系紧张、家庭经济收入<5000元/月、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比例高于无抑郁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无抑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新生儿Apgar评分、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高Nesfatin-1、高AngⅡ、低TSPO是PPD的危险因素(P<0.05)。TSPO、Nesfatin-1、AngⅡ预测PPD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0.736、0.700,联合TSPO、Nesfatin-1、AngⅡ预测PPD的曲线下面积为0.901,高于单独预测。结论:PPD患者血清TSPO水平降低,Nesfatin-1、AngⅡ水平增高,且与PPD的发生有关,联合TSPO、Nesfatin-1、AngⅡ在PPD发生风险的预测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4(ANGPTL4)联合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39例ASTEMI患者,根据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0~2级,61例)和正常血流组(TIMI血流3级,27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血清ANGPTL4和Nesfatin-1水平、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4、Nesfatin-1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效能。结果:无复流组年龄、PCI术前心率、左室重量指数(LVMI)、休克指数、冠脉痉挛、血糖、冠脉病变长度、冠脉病变支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于正常血流组(P<0.05),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ANGPTL4和Nesfatin-1水平低于正常血流组(P<0.05)。低水平Nesfatin-1、低水平ANGPTL4、高休克指数、冠脉痉挛是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ANGPTL4、Nesfatin-1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高于ANGPTL4、Nesfatin-1单独预测的0.751、0.725。结论:PCI术后无复流ASTEMI患者血清ANGPTL4、Nesfatin-1水平降低,且血清Nesfatin-1、ANGPTL4水平降低与A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密切相关,对A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Nesfatin-1对大鼠摄食、胃酸分泌、胃运动及胃排空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摄食实验组、胃酸实验组、胃运动实验组以及胃排空实验组。大鼠经腹内侧核置管后给予nasfatin-1,检测大鼠摄食量,使用Na OH滴定法测定大鼠胃酸分泌,记录清醒大鼠胃运动,以比色法测定大鼠胃排空。结果:低剂量和高剂量nesfatin-1均减少2小时累积食物摄入量;高剂量组4小时累积食物摄入量仍显著低于NS对照组。Nesfatin-1能够抑制2-DG对胃酸分泌的促进作用。SHU9119能够部分阻断nesfatin-1对2-DG的抑制作用。Nesfatin-1能够抑制胃运动及胃排空,SHU9119可部分阻断nesfatin-1对胃运动及胃排空的抑制作用。结论:Nesfatin-1能够调控大鼠摄食、胃酸分泌、胃运动及胃排空,黑皮质素信号通路可能也参与该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是一种细胞自发的、程序性的死亡,现已证实和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临床疾病相关。Nesfatin-1是一种多肽类激素,最早发现在中枢起抑制摄食作用,后来发现其有广泛生理学功能而备受关注。近来有多篇研究显示nesfatin-1和细胞凋亡有关,但研究结果却不完全一致。本文对nesfatin-1和细胞凋亡作一综述,希望借此讨论二者关系,为临床治疗细胞凋亡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注射GLP-1R拮抗剂Exendin(9-39)对Nesfatin-1所致大鼠摄食和胃肠动力改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esfatin-1组(NS组)、Exendin(9-39)组(ES组)、Nesfatin-1联合Exendin(9-39)组(NE组)。采用下丘脑室旁核(PVN)埋置套管并分别给予以上药物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12小时、24小时记录和比较各组大鼠的摄食、饮水及体重变化。2天后,采用甲基纤维素-酚红溶液灌胃法测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实时荧光定量法(RT-PCR)检测下丘脑及胃组织GLP-1Rm RNA的表达。结果:与基础摄食量比较,NS组大鼠给药后12 h、24 h的摄食量减少(P0.05),NE组大鼠给药后12 h、24 h的摄食量减少(P0.05),但较NS组增加(P0.05);与基础饮水量比较,NS组、NE组给药后12 h饮水量减少(P0.05);与基础体重比较,NS组大鼠给药后12 h、24 h的体重降低(P0.05),NE组大鼠给药后12 h的体重降低(P0.05),但较NS组增加(P0.05);NS组大鼠给药后胃排空率较NC、NE组大鼠显著下降(P0.05),NS组大鼠下丘脑GLP-1Rm RNA的表达量较NC组增加(P0.05)。结论:中枢给予GLP-1R拮抗剂能减弱Nesfatin-1引起的摄食抑制、胃排空延迟及体重下降效应,Nesfatin-1可能通过与GLP-1的协同作用参与摄食及胃肠动力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生殖细胞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美仪  张崇理 《动物学报》1998,44(4):475-484
综述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生殖功能的新进展,内容包括这种在下丘脑、垂体和性腺水平上生殖功能的一系列实验证据。作者认为在今后关于这种激素影响生殖功能的研究中,阐明它调节生殖功能的外周机制当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生殖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生殖功能的新进展,内容包括这种激素在下丘脑、垂体和性腺水平上影响生殖功能的一系列实验证据。作者认为在今后关于这种激素影响生殖功能的研究中,阐明它调节生殖功能的外周机制当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3-硝基酪氨酸(3-NT)水平与糖脂代谢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9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收治的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结果,合并OSAHS的51例患者列为T2DM合并OSAHS组,剩余的29例纳为T2DM未合并OSAHS组。选择同期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T2DM患者、对照组的Irisin、Nesfatin-1、3-N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risin、Nesfatin-1、3-NT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T2DM患者发生OSAHS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OSAHS组、T2DM未合并OSAHS组Irisin低于对照组,且T2DM合并OSAHS组低于T2DM未合并OSAHS组(P<0.05)。T2DM合并OSAHS组、T2DM未合并OSAHS组Nesfatin-1、3-NT高于对照组,且T2DM合并OSAHS组高于T2DM未合并OSAHS组(P<0.05)。T2DM合并OSAHS组、T2DM未合并OSAHS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高于对照组,且T2DM合并OSAHS组高于T2DM未合并OSAHS组(P<0.05)。T2DM合并OSAHS组、T2DM未合并OSAHS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较对照组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risin与HbAlc、FBG、2hPG呈负相关,Nesfatin-1、3-NT与HbAlc、FBG、2hPG呈正相关(P<0.05)。T2DM合并OSAHS组、T2DM未合并OSAHS组的年龄、合并高血压、体质量指数、AHI、空腹C肽、合并冠心病对比有差异(P<0.05)。Irisin、Nesfatin-1、3-NT、HbAlc、FBG、2hPG、年龄、合并高血压是T2DM患者发生OSAH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2DM合并OSAHS患者的Irisin、Nesfatin-1、3-NT水平表达异常,参与着机体的糖脂代谢过程及OSAHS发生,且OSAHS发生同时还受到HbAlc、FBG、2hPG、年龄、合并高血压的影响,可考虑对上述因素进行早期监测,以进行相关干预。  相似文献   

14.
季节性变化对雌性恒河猴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研究季节性变化对雌性恒河猴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 ,分析了不同时期雌性恒河猴性皮肤变化、月经周期和生殖激素变化的特点。结果  ( 1)性征的季节性变化 :在生殖季节雌性恒河猴几乎都出现性皮肤反应 ,出现比较规则月经周期 ,在非生殖季节只有部分雌性恒河猴出现性皮肤反应 ,月经周期不规则 ,行经频率低 ,有的出现长时间的闭经 ;( 2 )生殖激素的季节性变化 :在生殖季节促性腺激素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分泌水平都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而非生殖季节促性腺激素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分泌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雌性恒河猴性皮肤变化、月经周期和生殖激素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这种差异导致了雌性恒河猴生殖功能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卓琦 《动物学研究》2013,(5):519-530
Kisspeptin是近10年新发现的调控动物生殖内分泌的关键因子,是kiss基因所编码的多肽产物,属神经内分泌肽类激素,为G蛋白偶联受体54(GPR54)的内源性配体。Kisspeptin具多个功能性的分子结构形态,在鱼类中,主要结构形式为Kisspeptin-10肽。Kisspeptin/GPR54系统在生殖中具重要功能。该文综合现有研究资料,就Kisspeptin在鱼类生殖内分泌调控中的概况、Kisspeptin神经元在鱼脑中的分布和定位、鱼类Kisspeptin分子的多态性、Kisspeptin调控鱼生殖内分泌的功能多样性、Kisspeptin调控鱼类生殖内分泌的机制、Kisspeptin的分子进化以及Kisspeptin和其他功能分子对鱼类生殖内分泌的协同调控进行了初步阐述,同时对Kisspeptin在鱼类生殖内分泌调控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丘脑nesfatin-1与组胺信号通路间的相互作用及对摄食的影响。方法:采用第三脑室置管、药物注射、免疫组化、ELISA等方法,观察氟甲基组氨酸(FMH)、α螺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Nesfatin-1诱导的抑制摄食的影响,以及Nesfatin-1与组胺信号通路相互影响调控摄食机制。结果:第三脑室注射nesfatin-1可显著减少大鼠摄食量,而第三脑室内预先注射FMH,nesfatin-1抑制摄食效应明显减弱,但FMH本身并不影响大鼠夜间摄食量。第三脑室注射nesfatin-1,可显著增加优降宁诱发的PVN、腹内侧核(VMH)、结节乳头核(TMN)内t-MH的积累;但腹腔注射nesfatin-1没有引起大鼠摄食改变,t-MH蓄积也无显著变化。第三脑室注射α螺旋CRH或抗TRH血清均可显著减弱nesfatin-1的抑食效应,而α螺旋CRH、抗TRH血清本身并不显著影响大鼠摄食量。第三脑室注射nesfatin-1可显著增加下丘脑PVN内CRH和TRH水平,且nesfatin-1可显著增加优降宁诱导的PVN、VMH和TMN内t-MH的表达,而α螺旋CRH或抗TRH血清可显著抑制nesfatin-1诱导的PVN、VMH和TMH内t-MH的蓄积。第三脑室注射组胺可显著增加大鼠下丘脑PVN内nesfatin-1含量,但LH、VMH、TMN以及血浆内nesfatin-1水平无显著改变。免疫组化研究显示,PVN内有nesfatin-1和H1-R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且部分神经元共存。结论:Nesfatin-1的抑食效应可能与下丘脑组胺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17.
吸烟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研究认为吸烟可对生殖系统存在有害影响。从吸烟对睾丸功能、精液质量、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吸烟对生殖细胞的遗传毒作用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吸烟对男性生殖与遗传毒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吸烟的生殖毒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已有研究表明,Hippo信号通路对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至关重要,且Hippo信号通路在调控卵泡生长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Hippo通路对卵巢生殖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卵巢功能重塑的影响相关的研究较少。为了明确Hippo信号通路效应因子YAP1与卵巢生殖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关系,以及Hippo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的主要功能。我们采用两步法酶促分离和磁性分离技术分别鉴定卵巢生殖干细胞,通过测定MVH和OCT4标记物的表达,然后选择YAP1作为Hippo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分子,作为研究的靶基因。将含有过表达的YAP1或YAP1靶向的shRNA的慢病毒转导入卵巢生殖干细胞中。通过将过表达YAP1或YAP1 shRNA的慢病毒载体微量注射到不育小鼠模型中,观察调节Hippo信号通路对卵巢的增殖、分化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分离的卵巢生殖干细胞中观察到YAP1和MVH的共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YAP1的卵巢生殖干细胞中MVH和OCT4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YAP1敲低后,MVH和OCT4水平显著降低;不育小鼠模型中YAP1过表达15 d后,E2和FSH含量显著升高,而YAP1 shRNA表达后,小鼠血清E2和FSH含量显著降低。YAP1可用于调控卵巢生殖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小鼠的卵巢功能。本研究表明,Hippo信号通路可能是调控卵巢功能重建的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9.
多梳抑制复合体1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 PRC1)是一类通过催化和识别染色质表观遗传修饰进而调控基因表达的蛋白复合体,主要参与干细胞干性维持、细胞分化以及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理过程,该复合体功能异常影响机体发育或导致癌症发生。在哺乳动物细胞内,PRC1根据组成差异被进一步细分为6种不同的亚型PRC1.1~PRC1.6,它们在靶基因群识别、表观调控机制及生物学功能上存在明显特化。近年来研究发现,PRC1.6复合体在胚胎干细胞及体细胞中对于稳定抑制生殖谱系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至关重要,同时对于生殖干细胞的干性维持以及精子发生过程中生殖谱系特异性基因的精密调控承担着重要作用。本文在介绍PRC1.6复合体的发现、各组分的分子功能及其参与的生化反应途径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该复合体在胚胎发育、性腺发育、精子发生等过程中对生殖谱系特异性靶基因群的时空表达发挥的重要调控功能,并探讨了PRC1.6与已知表观遗传调控网络的相互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探索生殖谱系基因表达、精子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以及男性不育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的三种脑组织移植实验的动物模型都与生殖生物学有关,它既有助于探讨生殖神经内分泌学机制,又是研究脑移植技术的良好工具;本文也重点叙述了性腺功能低下(hpg)小鼠模型脑组织移植后对生殖生理功能和性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以及 Thy-1抗原组织化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