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蚯蚓体内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对BAEE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benzoyl-L-arginineethylester,BAEE)为底物,研究了蚯蚓体内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activatorfromEiseniafetida,e-PA)的酶学性质.酶促反应的最适pH为8.4,e-PA降解BAEE的Km为1.24±0.16×10-5mol/L,Kcat为13.80±4.02s-1.测定了构成e-PA的大,小亚基分别降解BAEE的Km和Kcat.结果表明,大亚基的Km与全酶的Km相差不多,但比小亚基小约10倍,即对底物的亲和力比小亚基强约一个数量级.大小亚基的Kcat比较接近,分别是全酶的1/6和1/3.研究了8种抑制剂对e-PA降解BAEE活性的影响,其中pepstatin和E-64(一种巯基抑制剂)对酶促反应有激活作用,TPCK,TL-CK,PMSF,chymostatin和leupeptin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EDTA对e-PA的活性没有影响.对e-PA的BAEE活性和e-PA的纤溶活性之间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蚯蚓体内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对ATEE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体内的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能够降解人工合成底物N-乙酰-L-酪氨酸乙酯(ATEE),该降解反应的最适pH为8.5,而且在0.2mol/LNa2HPO4中的活性要强于在0.05mol/LTris-HCl(pH8.5)中.分别测定了e-PA的大小亚基及全酶在0.2mol/LNa2HPO4与0.05mol/LTris-HCl(pH8.5)两种体系中的Km和Kcat.结果表明,在0.2mol/LNa2HPO4中,全酶的ATEE活性远远高于大小亚基单独的ATEE活性,而在0.05mol/LTris-HCl(pH8.5)中则没有这种现象.从蛋白质结构的角度对这一结果作了解释.用不同抑制剂和e-PA作用,结果表明,pepstatin,E-64和EDTA对e-PA的ATEE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这一点与e-PA的BAEE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3.
蚯蚓体内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的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faetida)中纯化出的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在纤维蛋白平板上可表现出三种活性,分别记为:CFPg,uCFPg和uCF.为更好了解各种活性与e-PA的纤溶能力的关系,考察了在SDS和不同抑制剂存在下各种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SDS可以增强CFPg活性且使得e-PA变得对一些抑制剂更敏感;leupeptin,chymostatin,pepstatin,apro-tinin,phenylmethylsulfonylfluoride(PMSF)和dithiothreitol(DTT)对uCF没有影响;pep-statin能增强CFPg和uCFPg活性,E-64(一种巯基抑制剂)能增强uCFPg和uCF活性.这些现象说明不能简单将e-PA归结为丝氨酸蛋白酶或巯基蛋白酶.此外又以纤溶酶原为底物,分析了e-PA在体外降解天然蛋白质的肽键特异性,结果表明:e-PA可以切割碱性氨基酸,小的中性氨基酸及Met的羧基端,同时e-PA确能将纤溶酶原切割为纤溶酶;这一结论为e-PA有可能成为新型溶栓药物提供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大豆液泡膜H+-ATPase泵质子特性。液泡膜H+-ATPase泵质子活性受NEM、NBD-Cl、DCCD和NO3-的抑制。泵质子活性由二价阳离子启动,其有效性依次为Fe2+>Mg2+>Mn2+,它以ATP为最适底物,ADP为竞争性抑制剂;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50°C。  相似文献   

5.
蚯蚓体内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为获得一种高效,低廉的溶栓药物,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faetida)体内分离纯化出一种可体外激活纤溶酶原从而间接降解纤维蛋白的酶(e-PA).纯化过程包括:粗品的盐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及疏水相互作用层析.该组份是由二个亚基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维系在一起的.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可测得全酶的分子量为45000;SDS电泳显示大、小亚基的分子量分别是26000与18000;而质谱法测得的大、小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24556.7与15546.6.对大小亚基进行了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大亚基不含Lys而小亚基不含Cys.测定了大亚基N端25个氨基酸序列:VIGGTNASPGEIPWQLSQQRQSGSW.并与部分已知蛋白质序列进行了比较.e-PA在纤维蛋白平板上表现有三种不同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6.
重组点状产气单胞菌脯氨酰内肽酶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特异性底物和多态的对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点状产气单胞菌脯氨酰内肽酶(简称apPEP)催化性质的研究表明,apPEP在4~32℃比较稳定,最适催化温度为34℃;在pH6~10比较稳定,最适pH为8.4;apPEP的比活力为67.6u/mg。对Z-Gly-Pro-βNA底物的酶解常数Km为0.03mmol/L。一些蛋白酶抑制剂和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pPEP不受PMSF、TLCK、TPCK、胰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观察了低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分离培养家兔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膜Ca2+-ATPase活力的影响,同时用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P)进行干预,进一步了解细胞内钙与Ca2+-ATPase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PASMCs膜Ca2+-ATPase活力对低氧具有短暂的耐受性,随低氧时间延长,Ca2+-ATPase活力呈时间依赖性抑制;低氧、ANGⅡ均能抑制Ca2+-ATPase活力(P<0.01)低氧+AⅡ对Ca2+-ATPase活力的抑制具叠加效应(P<0.05);VP可逆转低氧、AngⅡ、低氧+AngⅡ对Ca2+-ATPase活力的抑制(P<0.01)。结果提示:低氧,ANGⅡ可通过抑制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而可能削弱肺血管平滑肌舒张功能也可能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三丁基锡(TBT)是人红细胞膜上Na~+,K~+-ATPase的一种抑制剂.该化合物对Na~+,K~+-ATPase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在正常的反应体系中,TBT浓度仅为10μmol/L时,该酶的活性全部丧失;其抑制Na~+,K~+-ATPase的IC_(50)值为2.2μmol/L.K~+能增强TBT的这种抑制作用,TBT为K~+的反竞争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和阿片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利用抗体免疫沉淀技术研究了CCK-8与NDAP(k阿片受体激动剂)对大鼠脑(去皮层和小脑)和脊髓背柱组织Fos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0.1μmol/LCCK-8可显著刺激脑和脊髓组织中Fos蛋白增加(分别是对照组的3.8倍和3.6倍)。相同浓度的NDAP对Fos蛋白的生成亦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分别是对照组的2.7倍和2.6倍。CCK-8和NDAP共同处理组织,Fos蛋白生成水平相似(脑)或高于(脊髓)CCK~-8单独诱导的水平。结果表明,CCK-8和NDAP均可直接诱导大鼠脑和脊髓组织c-fos的表达,它们对c-fos表达的相互作用在脑和脊髓中呈现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气相扩散共晶生长法培养出P.versicolor龙虾肌ATP-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ATP-GAPDH)的晶体。用同步辐射X光源-磷光储屏-Weissenberg照相机系统收集了一套2.0分辨率的衍射数据。用同晶差值傅立叶法解析了其结构。精化后的结构模型最终R因子为0.197,与标准键长、键角的均方根偏差为0.016°和3.20°。PvATP-GAPDH结构总体上和Pvapo-GAPDH相似。ATP分子的占有率较低,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性,提示ATP与酶蛋白结合的稳定性较低,表明NAD+的尼克酰胺核苷部分与蛋白质分子的作用在辅酶与蛋白质的稳定结合中起关键作用。ATP-GAPDH中每个亚基只有一个磷酸结合位点(Pi)。认为无机磷酸结合位点Pi的形成不依赖于NAD+,而底物磷酸结合位点PS的形成则依赖于NAD+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Kringle结构域催化功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ringle(K)结构域广泛存在于与凝血和纤溶相关的各种因子中 .虽然 K结构域在一级结构上是一种比较保守的结构域 (与其他结构域相比 ) ,但是 K结构域的功能在各种因子中的作用有很大的区别 .为探讨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scu- PA)的 K结构域功能 ,构建了在 scu- PA的 K结构域的 1 1 8位 Gly与 1 1 9位 Leu之间插入 PRGDWR序列的突变体 (称为 insert mutant B,In B) ,并测定了野生型 scu- PA与 In B的纤溶相关反应的动力学常数 . scu- PA与 In B水解 S- 2 4 4 4反应的 Km 值无明显变化 (分别为 60 .4与 56.8μmol·L-1) ,而 In B的 kcat值 (0 .33s-1)比 scu- PA的 kcat值 (7.31 s-1)降低很多 ;In B激活纤溶酶原反应的 Km 值 (0 .397μmol· L-1)比 scu- PA Km 值(0 .648μmol·L-1)降低 40 % ,但 kcat值 (0 .0 1 65s-1)比 scu- PA的 kcat值 (0 .0 62 6s-1)降低 74% .以上结果说明 :K结构域主要与反应活性相关 ,而与酶及底物的亲和性无关 .  相似文献   

12.
铬、硒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石贵玉  陈明媚 《广西植物》2005,25(3):281-284
以单一铬(Cr6+0~200μmol·L1)及硒(Se0~200μmol·L1)、铬硒混合液(铬100μmol·L1,硒50μmol·L1)处理水稻幼苗,研究不同处理和浓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铬处理,随着铬浓度增加,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铬毒害表现为株高、鲜重和干重受抑制,叶片黄色、叶绿素含量下降,体内SOD、CAT活性下降,POD活性上升,膜透性增大;(2)单一硒处理,50μmol·L1促进植株生长,100μmol·L1和200μmol·L1则抑制植株生长;(3)铬硒混合处理结果反映,硒有减轻水稻铬毒害的作用,表现为:减轻铬胁迫对株高、鲜重和干重增加的抑制,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SOD、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和膜透性。  相似文献   

13.
岩黄连光合与蒸腾特性及其对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响应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Inc.,USA)对岩黄连叶片的气体交换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岩黄连叶片的光饱和点(LSP)为329.18μ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LCP)为12.76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96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为0.17μmol.m-2.s-1。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效低,表明岩黄连对光照的要求不高,属于阴生植物。(2)4月份,岩黄连Pn随CO2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大。当CO2浓度由50μmol.mol-1增加到600μmol.mol-1,Pn几乎呈直线上升,600~1000μmol.mol-1范围内逐渐缓和,到1000μmol.mol-1以后Pn变化平稳。由曲线估算CO2饱和点(CSP)大约在1000μmol.mol-1左右。CO2的补偿点为68.80μmol.mol-1。羧化效率为0.0308μmol.m-2.s-1。(3)岩黄连叶片水分利用率(WUE)随有效光辐射强度(PAR)的增强呈抛物线状变化,PAR在200μmol.m-2.s-1内呈直线上升,到200μmol.m-2.s-1时WUE达最大值,大于200μmol.m-2.s-1后WUE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梁雪妮  刘飞虎 《广西植物》2005,25(4):380-385,39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分析昆明室外栽培的几种野生银莲花光合作用特性。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前者的峰值出现在10~11点,后者的峰值出现在13点前后。在光强0~2000μmol·m2·s1条件下,Pn呈S曲线,光合补偿点为60~80μmol·m2·s1,饱和点为800μmol·m2·s1左右,但光强继续增加到1800μmol·m2·s1,Pn仍有少许提高;Tr随PAR的增加而缓慢地增加。在环境CO2浓度为0~350μmol·mol1条件下,Pn直线上升,草玉梅、秋牡丹和野棉花的光合CO2补偿点均为50μmol·mol1左右;Tr在环境CO2浓度25~350μmol·mol1范围内几乎呈水平线。野生银莲花的Pn和Tr表现较明显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5.
梭曼和沙林对电鳐电器官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梭曼和沙林是毒性很强的有机磷神经毒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胆碱酯酶(AChE,EC3.1.1.7)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过去人们对梭曼和沙林的毒性、毒理研究得较多,而对其对AChE抑制作用动力学研究得较少,且相互间差异较大.为了对这一...  相似文献   

16.
两种土壤含水率下匙羹藤的光合及水分利用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桂清  李锋  蒋水元  韦霄  蒋运生  王满莲   《广西植物》2007,27(3):508-512
采用便携式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生长于两种土壤含水率下的当年生匙羹藤光合特性及其水分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匙羹藤叶片的光饱和点(LSP)200~400μmol.m-2.s-1,光补偿点(LCP)12.1880~12.5593μmol.m-2.s-1,表观量子利用效率(α)0.0472~0.0508mol.mol-1,为阳生植物,但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2)叶片CO2补偿点为70.97~73.75μmol.mol-1,CO2饱和点在1115.51~1687.99μmol.mol-1,羧化效率7.35×10-3~8.64×10-3μmol.m-2.s-1,表明匙羹藤为C3型植物。(3)上午10:00左右和下午4:00左右是匙羹藤水分利用率的最高时段。(4)含水率高时饱和净光合速率(Pm)、表观光合量子利用效率(α)、光饱和点都比含水率低时高,但光补偿点却比含水率低时低,说明匙羹藤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能有效地利用全日照的强光,光合潜力较大,生长较好;含水率低时匙羹藤的CO2补偿点较低,说明匙羹藤能利用较低的外界CO2浓度;最大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表明含水率低时匙羹藤的节水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淡水驯化对桐花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刁俊明  孙卿  陈桂珠 《植物研究》2010,30(4):416-423
以实验地全光照条件下淡水和人工海水培养种植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为材料,采用Li 6400光合测定仪对不同月份桐花树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日动态进行测定,研究了桐花树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在7、10月份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在7月份人工海水组和淡水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9.97和11.95 μmol·m-2·s-1;而10月份的Pmax分别为12.2和12.9 μmol·m-2·s-1。而且淡水驯化下,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较人工海水组高。由光响应曲线可知,桐花树人工海水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7 μmol·m-2·s-1,1 477 μmol·m-2·s-1,30 μmol·m-2·s-1,0.031 3;而淡水组为8.69 μmol·m-2·s-1,980 μmol·m-2·s-1,40 μmol·m-2·s-1,0.011。在所测的生理生态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是影响桐花树光合作用最为强烈的因子,与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试验说明淡水驯化的桐花树对光强的利用范围变窄,但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表明桐花树对淡水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纤溶酶原激活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溶栓研究中 ,纤溶酶原激活剂 (plasminogen activator,PA)激活纤溶酶原 (plasminogen,Plg)反应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占有重要地位 .在前人的研究中 ,虽然进行了这项实验 ,但是并未给出一个方便、快捷的测定方法 .所以建立一种更准确 ,更适合一般的实验室条件的 PA分子激活 Plg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测定方法是必要的 .在对该反应进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 ,得到由可测量表示的纤溶酶 (plasmin,Plm)生成速度 (v(Plm) )的计算公式 ,由 v(Plm)及相应已知量可进一步推导出 Km、kcat的表达式 ,最终测得相应动力学常数 .用这种方法测定的由甲醇酵母 (pichia pastoris)表达的人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human single chain urokinase- PA,scu- PA)激活 Plg的反应的 Km=0 .648μmol·L-1,kcat=0 .0 62 6s-1,与文献报导相符 (Km=0 .4~ 1 .1 μmol· L-1,kcat=0 .0 2~ 0 .0 93) s-1,说明此方法是可靠的 .又因该法只需相应底物及酶标仪且为连续测定 ,所以十分简便 .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木犀科苦丁茶ISSR实验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木犀科苦丁茶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了一套稳定的ISSR PCR反应参数。筛选出了10个有效引物,并以中国木犀科苦丁茶8个物种共21份种质材料为供试材料对优化后的反应条件的重复性、多态性进行了检测。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10×buffer 2.5 μL,2.0~3.0 mmol·L-1 MgCl2,150~300 μmol·L-1 dNTPs,Taq酶1.0~1.5 U,引物0.4~0.5 μmol·L-1,DNA模板5~320 ng。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然后按94℃变性40 s,50~54℃退火45 s,72℃延伸120 s,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8 min。该反应条件可应用于中国木犀科苦丁茶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