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得到t—PA组合突变体FrGGI在CHO细胞中的高效表达,将表达质粒筛选基因启动子上游的增强子(enhancer)去除.构建了FrGGI真核表达质粒pZLFrGGI。酶切线性化后.采用大剂量DNA电击介导法,转染dhfr基因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dhfr-)。氨甲喋呤(MTX)筛选转染细胞,混合加压.挑选克隆。在1×10-7mol/L MTX压力下。获得表达水平达1 500~2500Iu/106细胞·24h的细胞株。此细胞株表达水平稳定,形态良好.倍增时间约为36h.且有进一步提高表达水平的潜能,有望发展为工程细胞株。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活化素(activin)对大鼠垂体GH3细胞中人生长激素(hGH)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首先建立含hGH基因启动子(-484~+30bp)和荧光素酶融合基因的稳定转染GH3细胞株,然后加入活化素或同时加入活化素与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激动剂,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和细胞裂解液中GH的含量,以及GH3细胞内荧光素酶的变化,反映活化素对GH分泌、合成和hGH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将含不同长度hGH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分别转染GH3细胞,观察它们对活化素的反应,寻找活化素影响hGH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关键DNA序列。结果表明,活化素(5,50nmol/L)能抑制大鼠垂体GH3细胞中GH的分泌和合成,活化素(5,50nmol/L)还能够抑制GH3细胞中hGH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使之仅达对照组的77%和69%;在胞内信号转导激动剂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APKK/MEK)特异性激动剂C6ceramide(1μmol/L)完全取消了活化素对hGH基因启动子活性的抑制作用;活化素发挥抑制作用所需要的hGH基因启动子关键序列位于-132~-66bp之间。上述研究表明,活化素能抑制大鼠垂体GH3中hGH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它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依赖MAPK的信号转导途径来完成的,同时hGH启动子上-132~-66bp的序列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尿激酶原全长cDNA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技术,将含有尿激酶原cDNA的表达载体(pSV2-PrUK)与含有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表达质粒pSV2-dhfr-或MMTV—dhfr共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缺陷株(CHO-dhfr-)。利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出二氧叶酸还原酶基因表达阳性(dhfr+)的转化细胞灶。用溶解圈法测定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生物活性,其中两株显著高于其他株细胞,命名为CLF-14和CLF-8,表达水平依次为24Iu/106细胞/48h,16Iu/106细胞/48h。用ELLSA测定CLF一14和cLF-8细胞上清,表现为强阳性,阳性值比阴性对照值(P/N)大于10,CLF-14和CLF-8细胞表达量分别为0.14-o.22μg/106细胞/48h和0.08-O.14μg/106细胞/48h。分泌产物能被抗尿激酶(UK)血清抑制,而不被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抗血清和正常兔血清抑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金鱼生长激素I基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不含起始密码ATG的质粒Psxivvi+X3为转移载体,将编码金鱼生长激素I的Cdna插入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基因组中,构建了形成多角体的重组病毒株TnNPV—SX+gfGHl21a。该毒株能利用合成多角体XIV串联启动子,在重组病毒感染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f)昆虫细胞及银纹夜蛾幼虫中表达金鱼生长激素I基因。感染离体细胞及虫俸后的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分子量为22.5kDa,与理论计算值相符。Westem印迹证实。金鱼生长激素特异蛋白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5.
人红细胞生成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rhEPo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x63Ag8.653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碱性PAGE方法进一步分离并纯化的rhEpo,包被Pvc板,对杂交瘤用ELlSA方法进行筛选,获得两株稳定分泌抗hEPO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分别属于IgG1、IgG2b,轻链均为k链,Kd分别为5.53×10-10mol/L和1.34×1O-10mol/L.用western blot方法证明两者对hEPO具有高度韵专一性.能特异地识别rhEPO和尿源hEPO。所制备单抗可作为亲和层析的配体,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尿中EPO及哺乳类工程细胞所表达的hEPO的分离、纯化,并可用于hEPO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z—I—c的分批发酵与恒化培养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以葡萄糖为生长限制性基质的恒化培养中,该产生菌的维持系数为O.04 g葡萄糖/g菌体.H,生长得率系数YmaxG=O.714 g菌体/g葡萄糖,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O.385h-1,饱和常数Ks=4.76g/L,理论最适稀释度Dm=0.260h-1,最大酶比活(E/x)max为2.16×103μ/mg,其值较分批发酵的最大酶比活(1.5l×103μ/mg)提高43%。当向恒化培养的补料培养基中添加0.02%的α-甲基-D-葡萄糖时,由于该葡萄糖结构类似物的诱导作用,可使(E/x)max达3.11×103μ/mg,较分批发酵之值提高106%。  相似文献   

7.
人α型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cDNA片段克隆到转移载体pat610上.然后与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o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inVirus,AcNPV)DNA共转染草地贪夜蛾细胞(Sptodoplet frugiperda)Sf21,获得含hTNF-a基因的重组病毒。以L929细胞毒方法测得重组病毒感染Sf21细胞72小时时的表达量最高,为1.0×10-4u/lO 6细胞;同时,培养液中小牛血清浓度对hTNF-α表达量有较大影响,当浓度为6%时hTNF—α表达量最高.感染72小时表达量可达5.2×104u/1O6细胞,ELISA实验结果证明其产物确为hTNF—α。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将欧洲流行的口蹄疫病毒O1-K亚型的主要表面抗原VP,克隆插入痘苗病毒的TK基因中,并在动物细胞中表达。所用痘苗病毒载体为我国长期用于防治天花的痘苗病毒效果安全的天坛株,所用O1K亚型VPl克隆为Hofschneider,P.H.教授惠赠的pFMDV-1034。首先将pFMDv一1034中的VP1基因片段插入中间质粒pBCB06的BamHI/Hind I位点,该质粒含痘苗病毒WR株的P7.5;启动子和多克隆位点,其两侧序列为TK基因(由D.Boyle博士赠)。或插八pBcB08的Hind I位点,该质粒与pBcB06。之区别仅在于启动子为PL11、多克隆位点种类不同。将杂合的中间质粒转化已由天坛株痘苗病毒TK+侵染过的143BTK-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而获得有VP,基因插八的重组痘苗病毒。在BUDR存在时不能侵染143BTK-细胞的病毒可视为TK-表型病毒即含VP1基因的痘苗重组病毒,再经pFMDV—1034BamHI-Hind I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确证。其中所得两株重组痘苗病毒V.V10344H、V.V103408在143B TK-细胞中繁殖并用ELIsA方法测表达,其P/N值最高分别为9.50和8.21。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高效表达载体,改进转染方法,与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共扩增等手段在CH0细胞内高效表达了人尿激酶原(Pr0-UK)cDNA。首先将pro—UK cDNA插入到sR α启动子的下游,构建成表达质粒pMGl0102,在cos-7细胞内进行暂时性表达,结果表明此启动子的表达水平比SV40早期启动子高约5倍。然后将质粒pMG10102和pSV2-dhfr线性化后用磅酸钙共沉淀法转染CH0-dhfr-细胞,经一系列筛选后获得20个能表达pro—UK的细胞克隆,纤维蛋白溶解平板法(FAPA)测定表达水平为12.5—100IU/106cells/d.再经MTX加压共扩增,得到9株高表达细胞系,其中最高的表达水平达到400—500Iu/10‘cells/d。2—3个月连续传代,表达水平未下降,表明细胞株是稳定的。Western Blot分析证明细胞分泌的重组pro-UK具有与天然pro—UK相同的分子量,而且培养液中不加蛋白酶抑制剂时,分泌的重组UK大部分为单链(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用显微注射方法,把由小鼠重金属鳌合蛋白(MT)基因启动子驱动的人生长激素(hGH)基因导人鲤鱼等的受精卵内,由此发育而成的一部分鱼的基因组内携带有MThGH基因,这些鱼称之为"转基因鱼"1.    相似文献   

11.
尖镰孢菌(Fusariun oxysporum)33—11是一株青霉素V酰化酶的高产菌株。用二醋酸纤维素固定的该菌细胞裂解青霉素V最适的Ph范围为7.4至7.6;最适的反应温度为45℃至48℃;其酶活性受8-羟基喹啉和EDTA的可逆抑制,Mg2+、Zn2-和Mn2-离子则有激活作用。采用问歇式搅拌裂解青霉素V,测得0.6rnm颗粒度固定化细胞的表观km值为11.7mmol/L。裂解青霉素V的反应活化能为33kJ/mol;底物抑制常数Ks为1950mmol/L;苯氧乙酸和6-APA的抑制常数分别为220mmol/L和270mm0I/L,在裂解反应中.前者是竞争性抑制剂,后者是非竞争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
葡萄糖的添加对昆虫细胞Sf21悬浮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添加葡萄糖对昆虫细胞Sf21(Spodoptera frugiperda)悬浮生长的影响,发现补加糖量在lg/L时·能明显提高细胞生长的速度和最高密度,细胞最高密度由2.5×104/ml增加到4.9×106/ml; 朴加糖量在2g/L时,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使增加接种密度.细胞生长的最高密度也只有2.1×106/ml。当采取流加葡萄糖方法来培养细胞时,则其生长的最大密度可提高到5.2×106/ml。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主要以活化/效应/记忆表型为主.机制分析表明,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增加并伴随细胞增殖加速,同时,Fas 和Fas配体阳性细胞比率以及Fas配体的表达显著增加.体外TCR活化不影响正常外周T细胞的凋亡,但导致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HDAC3通过抑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维持外周T细胞自稳.  相似文献   

14.
前期设计合成了一种模拟人载脂蛋白E(apoE)结构域的小分子多肽EpK,体外实验证实该拟肽具有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及增强高密度脂蛋白(HDL)介导细胞胆固醇外流的作用.本文拟借助慢病毒体系分泌性表达EpK,研究EpK在体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将11月龄雌性apoE-/-小鼠18只,随机分两组,分别经眼球后静脉丛注射pWPI慢病毒(Lv-GFP对照组)和含EpK的重组慢病毒(Lv-EpK组).小鼠普食喂养,间隔采血监测血脂状态,检测血浆对氧磷酯酶(PON1)活性,病毒注射18周后小鼠安乐死,从主动脉根部连续冰冻切片及主动脉胸腹段纵剖面(en face)进行油红O染色分析斑块面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肝脏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检测血浆中apoA-Ⅰ、PON1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显示:慢病毒感染小鼠可成功在血循环中检测到EpK,与Lv-GFP对照组比较,Lv-EpK组apoE-/-小鼠的血脂及脂蛋白分布、apoA-Ⅰ水平、PON1活性无明显改变,但EpK组小鼠的主动脉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0.87±0.07) mm2 vs (1.03±0.08) mm2,P < 0.05;主动脉胸腹段斑块占管腔比42.0% vs 55.8%,P < 0.01).EpK可显著降低血中SAA水平,并抑制肝脏炎症因子TNF?琢和IL-6的表达.结果说明,EpK拟肽具有减退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发挥的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人核糖核酸抑制因子 (hRI)基因在人脐血干细胞中的转染及表达情况 ,及转染后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MACS)分离纯化人脐血CD34+ 细胞后 ,用制备的含hRI基因的逆转录病毒上清转染脐血CD34+ 细胞 ,采用克隆形成法和PCR法检测转染效率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基因表达 ,同时观察RI对荷瘤C57BL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应用MACS能高度纯化人脐血CD34+ 细胞 ,使分选后的脐血CD34+ 细胞纯度平均达96.15%。hRI基因能够转染到脐血CD34+ 细胞上 ,转染效率达 35%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CD34+ 细胞hRI基因有阳性表达。经转hRICD34+ 细胞治疗 ,使小鼠B16黑色素瘤的生长速度减慢 ,成瘤率和瘤重降低 ,成瘤潜伏期延长。  相似文献   

16.
用基因重组人IL-6免疫Balb/c小鼠,采用小鼠杂交瘤技术,筛选克隆到分泌抗人重组IL-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中2H2、 1D2 和4B4瘤细胞株进行了鉴定.其抗体类别均为IgG,亚类分别为IgG1和IgG2a.用多种细胞因子和无关蛋白的鉴别试验结果证实它们均特异地识别rhIL-6.免疫转染结果显示,该单抗识别分子质量为21 ku的IL-6单一条带.IL-6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常数Kaff= 1.62×109 (mol/L)-1.  相似文献   

17.
小鼠胸腺髓质上皮细胞系体内诱导胸腺细胞功能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源于BALB/c小鼠 (H-2d)胸腺的髓质上皮细胞系MTEC1细胞表达H-2d和I -Ad 分子 .为研究上皮细胞诱导胸腺细胞阳性选择及功能分化的能力 ,首先用γ 线照射C5 7BL/6J小鼠(H-2d) ,再经静脉注射 (H-2b×d)F1代骨髓细胞 ,制备 H-2b×d→H-2b)嵌合体 ,然后将MTEC1细胞注射到嵌合体胸腺内 .注射后 2个月 ,经HE染色显示 ,MTEC1细胞在嵌合体小鼠胸腺被膜下皮质区成簇存在 ,体外免疫学试验发现 ,嵌合体小鼠脾细胞含有抗原特异性H-2d识别限制的杀伤T细胞 (CTL) ,IL -2产生T细胞及增殖应答T细胞 .在MLR试验中 ,嵌合体小鼠脾细胞显示对H-2d 同种异型抗原的明显耐受 .从而证明MTEC1髓质上皮细胞能在胸腺微环境内诱导H-2d识别限制的对特异抗原应答的T细胞发育及功能成熟 .由此提出在胸腺髓质区进行“2次胸腺选择”的假说 ,并讨论了其意义 .  相似文献   

18.
利用PCR反应、DNA测序、基因重组等技术,构建了两个表达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的重组质粒pED-GCSF和pEF-GCSF,两质粒分别转染COS7细胞作瞬时表达,转染CHO-dhfr-细胞作稳定表达。结果两质粒在COS7细胞和CHO细胞均获得了表达,pED-GCSF转染COS7细胞48h、72h的表达量分别为5.2×104pg/ml和2.3×105pg/ml,pEF-GCSF转染COS7细胞后48h、72h的表达量分别为2.8×105pg/ml和1.4×105pg/ml。转染CHO-dhfr-细胞,随着加入的氨甲喋呤(MTX)浓度升高,CHO-dhfr+克隆数减少,但平均每个克隆的rhG-CSF表达量升高,在0.5μmol/L MTX下最高表达rhG-CSF细胞株的量是4.46μg/ml/3d。且表达的rhG-CSF注射小鼠腹腔可提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乳酸克鲁维酵母β-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经高压破壁后的粗提液,其β-半乳糖苷酶(E.C.3.2.1.23)比活力为5.56u/mg。经硫酸铵沉淀,丙酮沉淀,PAPMA—Sepharose 4B柱层析后,乳糖酶比活力达370u/mg,纯化了66.2倍,SDS—PAGE鉴定为一条带,分子量85000Da。酶作用的最适pH在6.4—6.8之间,最适温度40℃,50℃保温15min酶活丧失90%。以邻硝基苯一β一半乳糖苷(ONPG)为底物的米氏常数为2.78mmoI/L。酶的正常水解产物半乳糖对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核糖强烈抑制酶活力,Fe2+、Zn2+、Cu2+、Ag+、PCMB和NBS都能使酶活丧失。Mg2+、Mn2+和还原剂巯基乙醇的存在能提高酶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双基因共表达对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分别构建了含反义凝血酶受体(ATR)或/和p21单、双基因及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伴随病毒(AAV)载体.上述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BHK-21细胞, G418筛选获得整合有外源基因的细胞株.克隆形成过程中显示单、双基因转染后细胞增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克隆形成速度减慢,细胞形态改变,且双基因的作用明显大于单基因.以绿色荧光出现说明报告基因得到表达后,又以DNA印迹证实ATR和p21单、双基因已整合于细胞基因组中,并维持了凝血酶受体(TR)基因的反义位置.半定量RT-PCR证实TR基因表达降低,p21基因表达升高,ATR和p21(AP)双基因得到了共表达.以具有可提供复制和包装功能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rHSV-rc/ΔU12分别感染载有不同基因的BHK细胞株,包装产生重组AAV(rAAV)病毒, 并经点杂交法测定其滴度(每毫升病毒液中所含病毒颗粒数).rAAV/AP中ATR与p21的病毒颗粒数分别为1.02×1013/ml和1.08×1013/ml, 单基因rAAV/ATR的滴度为6.54×1012/ml,rAAV/P21为1.06×1013/ml,为进一步的体内外实验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