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乳酸杆菌是一群生活在机体内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它维护人体健康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而对于乳酸杆菌里起免疫调节作用的具体成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大量资料显示乳酸杆菌细胞壁成分肽聚糖可能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乳酸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能够增强吞噬细胞功能、诱导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免疫介质的释放,在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乳酸杆菌肽聚糖在免疫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杆菌DM9811发酵液的挥发性脂肪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普通细菌计数法。结果:乳杆菌DM9811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具有抑制作用,以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次之,两者都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乳杆菌DM9811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对细菌、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V在胎膜早破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8例孕28-36周门诊健康孕妇定期采用试纸法检测BV,按最终是否发生胎膜早破分成PR组(14例),正常妊娠组(84例)。结果 PR组检测BV(+)为13例,正常组为10例,PR组BV(+)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 在妊娠晚期,孕妇的BV与胎膜早破有相关性,提示孕晚期出现BV(+),则应及时治疗,否则易导致PR。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正常人和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局部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乳杆菌活菌制剂对女性生殖道免疫的影响,为阴道微生态平衡与阴道黏膜免疫屏障的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乳杆菌活菌制剂治疗BV,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即ELISA法来检测BV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健康妇女阴道局部细胞因子sIgA、IL-2、IL-13的水平。结果 sIgA、IL-13水平治疗前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组较治疗前组水平下降(P<0.05),治疗后组较对照组水平升高(P>0.05);IL-2水平治疗前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后组较治疗前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BV患者阴道局部免疫功能发生了改变;乳杆菌活菌制剂对BV患者阴道局部免疫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实验对130例健康、HPV感染[HPV(+)]及不同级别宫颈病变(CIN)患者阴道菌群进行研究分析,揭示阴道菌群变化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HPV感染的关系,为阻断宫颈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大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20~65岁患者130例,依据宫颈HPV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组。采用QIAamp DNA mini和Blood mini试剂盒提取阴道菌群基因组DNA。利用PCR-DGGE技术对患者阴道菌群的变化进行分析,Quantity On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凝胶测序法分析特异条带的种类。上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结果在DGGE图谱中,HPV(+)组阴道菌群丰度高于HPV(-)组。CIN组阴道菌群丰度较HPV(+)组升高。测序结果显示,HPV(-)组与HPV(+)组中3条共有强度较大的条带均属于厚壁菌门,HPV(+)组的特征谱带为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显示,HPV(+)组患者发生了菌群失调。结论乳酸菌为阴道菌群中的优势菌;放线菌是HPV(+)的CIN患者的特殊细菌门,该菌属于阴道加德纳菌;HPV感染可引起阴道菌群稳态失调,且宫颈病变程度越重,阴道菌群失衡情况也相应加重。  相似文献   
6.
阴道炎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女性阴道炎病原菌感染的情况,对2000例不同年龄组阴道炎病人进行了病原菌的研究。结果发现:STD病原体检出率为75.5%,以20岁-29岁组最高。其中念珠菌检出率最高,为28.7%,以30岁-39岁(33%)及20岁-29岁(32.1%)为高(P〈0.01);淋球菌检出率为20.9%,以3月-10岁儿童检出率(30.8%)最高,其次为30岁-39岁组(22%)(P〈0.05);滴虫的检出率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激素替代治疗前后阴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更年期综合征病人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者共25例,于治疗前及第3个月0.2ml定量刮匙取阴道穹隆部分泌物,进行菌群分析。结果 25例中有18例坚持治疗3个月,7例因症状有缓解或其他原因只用药1~2个月即停止治疗。18例坚持治疗者中有10例阴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成为阴道菌群中的优势菌。6例乳酸杆菌明显下降或无法检出,由其他细菌取代为绝对优势而出现菌群失调。2例阴道菌群无明显变化。7例治疗间断者有3例出现菌群失调。结论 短期激素替代治疗对阴道菌群有较大影响,多数情况能使乳酸杆菌数目增加至绝对优势,其他细菌的数目下降。但不论是否坚持激素替代治疗,均出现了部分病例菌群失调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乳杆菌与滴虫性阴道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概 述滴虫性阴道炎是育龄妇女的主要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在妇科门诊中滴虫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念珠菌病。虽然滴虫病无全身性播散,不致命,但所致外阴瘙痒,长期恶臭,白带的刺激,迁延不愈引起精神烦躁,夜不能寐,以至情绪改变,严重影响健和生活。本病在国外主要以性传播为主,以将其归于性传播疾病范畴,成为社会问题。在我国。近几年发病率也明显上升。最近报道又显示滴虫病与高危妊的关系,如胎膜早破早产、低体重儿等;与产生、术后定植的关系。建议妊娠妇女再进入围产期前筛选滴虫性服道炎者为高围妊娠;建议对将进行产科和妇科…  相似文献   
9.
乳杆菌对小鼠阴道滴虫感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对32只Balb/c小鼠阴道定量接种乳杆菌,然后人工感染滴虫,观察不同量的乳杆菌接种后,小鼠阴道滴虫的感染率。结果表明:接种乳杆菌10~7CFU/ml组,滴虫的感染率在感染滴虫的前10天与未接种乳杆菌组相似,但在感染滴虫后的第10天开始高于未接种乳杆菌组.且感染持续时间久,接种乳杆菌10~9CFU/ml组,不感染滴虫。提示:小鼠阴道内小剂量的乳杆菌益于滴虫生长,而大剂量乳杆菌则阻碍滴虫生长。  相似文献   
10.
乳杆菌代谢物对白色念珠菌影响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阴道微生态平衡角度出发,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杀效果,并行组份分析,探索CV(candidal vaginitis,CV)的生态疗法.方法取CV患者阴道分泌物30例,分离培养,鉴定,保留白色念珠菌菌株.1.以提取液(以下简称提取液)Ⅰ和Ⅱ分别代替蒸馏水配制培养基SⅠ和SⅡ,将保留的白色念珠菌株传代5次后,配制菌液,接种于S、SⅠ和SⅡ中,培养后活菌计数.2.对提取液Ⅰ和Ⅱ倍比稀释,并代替蒸馏水配制多个培养基SⅠ和SⅡ,测定SⅠ和SⅡ中没有菌落生长的最低有效浓度(MIC).3.气相色谱测定提取液中挥发酸类成分并定量.4.选择提取液最低浓度加1的方法配制培养基,比较提取液和乙酸水溶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结果1.白色念珠菌生长24 h后计活菌数,将SⅠ与S,SⅡ与S中活菌数相比较,非参数配对T检验P<0.01.2.提取液Ⅰ最低有效浓度为1:4,提取液Ⅱ最低有效浓度为1:2.3.气相色谱测定提取液Ⅱ中挥发酸类主要成分为乙酸,浓度为0.235 9 S/100ml.4.提取液和乙酸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但提取液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乙酸.结论乳酸杆菌DM9811代谢物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制剂进行开发,用于治疗念珠菌阴道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