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薄星芒海绵中活性菌筛选及混合菌协同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平板涂布法从我国南海三亚海域细薄星芒海绵中筛选出104株海洋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纸片法和细胞浓度记数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发现23株对于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白假丝酵母、宛氏拟青霉具有稳定的抗菌活性,占总细菌的22.2%;根据形态学与生化指标分析初步确认其中4株抗菌活性显著的A05、A08、A72、A75为芽孢杆菌。研究发现,海绵细菌在抗菌活性方面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协同效应,其中A72-75组合对于白假丝酵母和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正向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我国南海细薄星芒海绵分离得到一株细菌A72,以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黑曲霉、白假丝酵母、宛氏拟青霉7种指标菌对A72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分析与16S rDNA同源性与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种属鉴定。研究发现A72对于枯草芽孢杆菌等具有显著的活性,初步确认A72为粪产碱杆菌。  相似文献   

3.
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我国南海三亚周边海域贪婪倔海绵(Dysidea avara)中分离海绵共附生细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假丝酵母、宛氏拟青霉、黑曲霉7种指标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抗菌活性菌,同时对于得到的活性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共分离获得个149个细菌菌株,发现20株具有抑制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活性,占细菌总数的13.4%。经过细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发现此20株活性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  相似文献   

4.
贪婪倔海绵中抗菌活性细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我国南海三亚周边海域贪婪倔海绵(Dysidea avara)中分离海绵共附生细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假丝酵母、宛氏拟青霉、黑曲霉7种指标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抗菌活性菌,同时对于得到的活性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共分离获得个149个细菌菌株,发现20株具有抑制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活性,占细菌总数的13.4%。经过细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发现此20株活性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5.
南极抗细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枯假单胞菌、绿脓假单胞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实验室保存的580株极地细菌进行了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与活性验证,从中筛选出4株对上述指示菌株具有明显抗菌效果的活性菌株,其编号分别为97、Z11、Z18及Z19,并对其生长曲线、抗菌活性曲线和系统发育地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株菌均在培养24 h后进入指数生长期,菌株97在培养48 h后达到稳定期,而菌株Z11、Z18及Z19在培养60 h后达到稳定期。抗菌活性分别在培养84、96、72和72 h时达到最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4株菌分别属于伦黑墨氏菌属(Rheinheimera)、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鲍曼不动杆菌等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用交叉条带实验方法检测了铜绿假单胞菌对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体外抑菌活性良好,1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8株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制率均达到了100%.另外有8株对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为100%;有6株对粪肠球菌的抑菌率为10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3种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相关样本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呼吸重症患者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53例RICU患者的病例数据,通过API菌种鉴定系统及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送检的体液和组织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结果 RICU患者检出阳性标本共147例,阳性率58.10%;检出革兰阳性细菌39株(11.24%)、革兰阴性细菌206株(59.37%)、真菌102株(29.39%)。占比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21.90%)、白假丝酵母菌(12.10%)、肺炎克雷伯菌(10.37%)、热带假丝酵母菌(7.49%)、铜绿假单胞菌(5.19%)。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生素均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均表现为敏感,但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超过50.00%;相比痰液,尿液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超过50.00%。结论 该院RICU患者主要是以革兰阴性细菌和真菌感染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  相似文献   

8.
海洋细菌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不同海域的生物、海水和海泥中分离海洋细菌,利用琼脂扩散法和MTT法对细菌培养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筛选。比较了活性菌株与来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分离的341株海洋细菌中。42株细菌的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活性,7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其中来源于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藻的活性菌株比例(22%和11%)大于来源于海水和海泥的细菌(7%和5%).细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具有活性的细菌大部分属于假单胞菌属、发光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交替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美罗培南提供正确依据。方法将宁波市第一医院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的临床各种标本分离获得的革兰阴性杆菌在VITEK-32微生物自动鉴定分析仪中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法及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进行ESBLs、AmpC和金属酶的检测。结果共检出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1139株,其中肠杆菌科559株(大肠埃希菌309株,肺炎克雷伯菌186株,阴沟肠杆菌64株),非发酵菌580株(铜绿假单胞菌22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2株,脑膜脓毒黄杆菌44株.鲍曼不动杆菌17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0株,荧光假单胞菌29株)。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0.0%、22.9%、23.6%、90.3%、100.0、63.3%和3.4%。结论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要强于亚胺培南,是目前治疗肠杆菌科细菌特别是产ESBLs、AmpC酶细菌感染的危重患者的最理想用药。美罗培南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应引起重视。美罗培南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活性很低,临床对于上述细菌感染不应选用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海洋放线菌.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假丝酵母、黑曲霉、苏云金芽孢杆菌、副溶血弧菌、胶质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进行筛选,将筛选到的菌株进行培养特征研究、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并将测序结果提交至NCBI进行相似性检索,进而绘制出系统进化树,得到鉴定结果.结果:从舟山海域分离到1株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a10,鉴定结果显示a10是一株浅玫瑰色链霉菌突变株.  相似文献   

11.
BIOLOG系统鉴定黄瓜根围促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筛选出的8株具有明显促生防病作用的黄瓜根围促生菌CN11,CN31,CN45,CN1 16,CN129,XB120,XB5,XB41通过BIOLOG法进行了分类鉴定,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Psendomonas aeruginosa),波纹假单胞菌(P. Corrugata),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荧光假单胞菌B型(P. Fluorescens type B),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荧光假  相似文献   

12.
从盐生植物海滨锦葵块根中分离内生细菌43株,经形态学特征和16S r DNA序列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属10个种属,其中芽孢杆菌属是优势属,其次是假单胞菌属和农杆菌属,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是优势种。对海滨锦葵内生细菌ACC脱氨酶活性的测定显示,其中5种菌明显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用筛选到的5种细菌接种盐胁迫下小麦根系并测定其对于小麦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地衣芽孢杆菌四种芽孢杆菌均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干物质重和叶绿素含量,并能显著提高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对盐胁迫的毒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对小麦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上述分析表明从海滨锦葵块根中分离出的5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内生细菌均能提高小麦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具有分泌蛋白能力的短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具有分泌蛋白能力强和胞外蛋白酶活性低的特性,是分泌表达外源蛋白较理想的宿主。为获得分泌表达系统较理想的宿主菌,建立了短芽孢杆菌高效筛选模型,从800余株细菌中筛得8株具有高蛋白分泌能力且没有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候选菌。经多相分类学初步鉴定其中5株为短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4.
为分离筛选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的细菌并研究其抗菌物质,实验利用琼脂扩散法和牛津杯法,以溶壁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从渤海湾大连海域仿刺参养殖圈中分离筛选出9株活性菌,2株具有广谱抑菌效果,其中1株抑菌效果最强。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B-VE。通过酸沉法分离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对其分子量进行检测,初步确定其隶属于抗菌脂肽类物质,抑菌物质包括的三种物质分别为伊枯草菌素(Iturin)、芬荠素(Fengycin A)和杆菌霉素(Bacillomycin D)。实验发现该抗菌脂肽类粗提物具有较强的pH和温度耐受性,可以耐受多种蛋白的酶解作用,且在多种有机溶剂中可以保持较强的抑菌效果。利用扫描电镜检测发现其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对溶壁微球菌产生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贝莱斯芽胞杆菌B-VE广谱抑菌,所产抗菌脂肽对细菌具有较强的破膜作用,且理化性质稳定,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含罗丹明B的橄榄油检测平板从中国各省市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产脂肪酶微生物菌株,扩增细菌的核糖体基因16S rDNA序列和真菌的ITS2序列,分析核糖体基因簇DNA,并结合形态学特征从而对产脂肪酶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核糖体基因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离得到的产脂肪酶细菌分别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洋葱伯克霍尔德氏(Burkholderia cepacia)、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ter jurii)、嗜麦芽窄食单孢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及同源性分析表明产脂肪酶真菌分别属于黑曲酶(Aspergillus niger)、白地酶(Galactomyces geotrichum)、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guehoae)和假丝酵母(Candida sp.).研究结果表明,核糖体基因簇的DNA分析技术为从自然界分离、鉴定产脂肪酶菌种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为产脂肪酶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生长及粘附的影响.方法:建立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梯度模型,并引入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或其培养后上清;建立人脐周静脉内皮细胞EVC-304的六孔板生长模型,与上述白假丝酵母菌生长梯度(引入及未引入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共同孵育.计数粘附数.结果:引入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白假丝酵母菌生长缓慢,对人脐周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数减少;而引入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后上清的白假丝酵母菌生长良好.结论: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生长及其对人脐周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此种抑制作用与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分泌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7.
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的跨界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这两种条件致病菌可共存于人体。两者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即跨界相互作用。铜绿假单胞菌抑制白念珠菌形态转换,抑制其生物膜形成并毒杀其菌丝;白念珠菌则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绿脓素形成并抑制其丛集运动。跨界相互作用可能存在3种机制:信号转导通路、生物膜和毒力因子。铜绿假单胞菌通过信号分子N-3-氧代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3-oxo-C12-HSL)抑制白念珠菌形态转换,而白念珠菌通过信号分子法呢醇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绿脓素生成和丛集运动,即存在信号分子介导的跨界相互作用。跨界相互作用影响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念珠菌各自的致病性。如能充分利用跨界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优化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一株抗水稻纹枯病菌的解淀粉芽胞杆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方法】用指示菌法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Biolog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目标菌株;利用平板双向培养法和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谱及拮抗性质。【结果】分离到一株高活力的水稻纹枯病菌拮抗菌株YB-3,该菌株属于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YB-3对常见的14株病原真菌和7株细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并发现其对亲缘关系较近的芽孢菌属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该菌株的抑制活性具有温度稳定、耐酸、但对蛋白酶敏感的特点。【结论】通过指示菌法筛选到一株对水稻纹枯病菌有强拮抗作用的解淀粉芽胞杆菌(B.amyloliquefaciens)YB-3,它具有广谱、高效的植物病原菌拮抗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用交叉划线接种方法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对32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良好,产生色素的菌株的抗菌活性最好,1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7株产蓝绿色色素的铜绿假单胞菌,对MRSA的抑制率均达到了100%,平均抑菌带的宽度为37.7 mm。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32株MRSA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无疑对MRSA感染的抗菌药物研制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是国内的首次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20.
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 WL2002-5)是一株发酵生产甘油的工业化菌株。为进一步提高其产甘油能力,本研究利用前期研究中成功克隆的产甘油假丝酵母中甘油合成关键酶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CgGPD1,构建根癌农杆菌双元载体pCAM3300-zeocin-CgGPD1后,电击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ATMT)转化产甘油假丝酵母,构建了产甘油假丝酵母重组菌。并从中筛选出一株酶活力和产甘油性能较好的产甘油假丝酵母重组菌株C.g-G8。以葡萄糖为底物摇瓶发酵96h后,重组菌C.g-G8的甘油产量比野生型菌株Candida glycerinogene提高18.06%,平均耗糖速率提高12.97%,平均酶活力提高27.55%。本研究成功利用ATMT法转化产甘油假丝酵母构建新一代高产甘油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