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单细胞真核生物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作为实验材料以抗肿瘤药物高三尖杉脂碱(Homoharringtonine,HHT)、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9α-Fluo-ro-16α-methylprednisolone,Dex)和抗生素类药物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诱导嗜热四膜虫凋亡并研究其细胞凋亡过程的生物化学特性。结果表明抗肿瘤药物及抗生素类药物均不能明显地诱导嗜热四膜虫细胞凋亡。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含一定量的Ca~(2 )、Mg~(2 )离子时能诱导嗜热四膜虫发生凋亡。作者认为诱导嗜热四膜虫凋亡过程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诱导鼠胸腺细胞凋亡的机制是类似的,嗜热四膜虫与胸腺细胞的凋亡过程可能同样被Ca~(2 )、Mg~(2 )离子依赖性的核酸内切酶的活化机制所控制着。  相似文献   

2.
卢建 《生理通讯》2006,25(4):100-105
糖皮质激素(GC)能够抑制体内多种细胞的增殖,近年来还发现GC对多种凋亡诱导因子导致的细胞凋亡具有拮抗作用。我们因此提出GC可能通过上述作用来稳持细胞数量的稳定,这种对细胞数量的稳态调节可能是GC对机体稳态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我们自身的工作综述了糖皮质激素/受体抑制细胞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并简述了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充分了解GC的生理和药理作用以及副作用产生的机制,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可使被感染者体内CD4细胞数量减少,最终导致艾滋病。关于HIV-1如何杀死免疫细胞的精确机制仍是1个争论的问题。现已知道,细胞凋亡为HIV-1诱导细胞死亡的一个重要机制。HIV可直接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通过活化作用,同源被感染的细胞的介导,以及CD^8 T细胞诱导细胞凋亡。且细胞因子在HIV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总结HIV-1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胃相关疾病的病原菌,而空泡毒素(VacA)是其主要的致病因子,它除了可以引起细胞空泡样病变外,现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凋亡诱导因子,它能通过线粒体、MAPK、NO等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细胞凋亡,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又与机体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从细胞动力学角度探讨VacA和细胞凋亡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VacA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研究VacA损伤胃黏膜机制以及相关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TRAIL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RAIL(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是TNF家族新成员,它在细胞凋亡中介导一个非常复杂的信号调控与转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NF—κB和p53发挥了很重要的调节作用。TRAIL亦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显著细胞毒性,可能成为一新的抗肿瘤药物。本文介绍了其在结构、生理功能、表达调控及凋亡诱导机制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指细胞受基因调控的自主的细胞死亡过程,是细胞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手段。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对其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家蚕细胞凋亡不仅参与了整个变态发育过程,而且在家蚕天然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家蚕卵-幼虫-蛹-成虫各阶段通过凋亡基因的调控促进组织退化及冗余细胞的清除,并且在家蚕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生对Bm NPV增殖的抑制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家蚕细胞凋亡诱导因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及通路和细胞凋亡对家蚕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解决目前家蚕细胞凋亡机制研究不足、内质网通路涉猎少、各通路间联系不清晰等问题,以及深入研究家蚕细胞凋亡并解析家蚕变态发育机制和天然免疫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TRAIL的肿瘤治疗策略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无毒副作用,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抗癌药物。我们简要介绍TRAIL及其配体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肿瘤细胞对TRAIL的耐受机制及其克服策略。  相似文献   

8.
肿瘤治疗过程中凋亡与自噬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凋亡和自噬是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平衡和内环境稳定重要机制,与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肿瘤等多种疾病发展过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肿瘤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然而,肿瘤细胞中凋亡抗性的出现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近来,通过诱导其它细胞死亡方式致肿瘤细胞死亡已经成为有潜力的新的抗肿瘤机制。自噬作为另外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与凋亡一样有着复杂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制,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存在许多相同的调节蛋白。本文就凋亡和自噬在形态特征、分子机制、检测方法以及在肿瘤治疗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核孤儿受体TR3/nur77是一种立刻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的产物,与固醇类激素受体结构相似,是核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可被多种生长因子或凋亡诱导剂诱导表达,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过程.最近对其诱导凋亡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当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剂刺激后,TR3基因表达升高,其产物从细胞核移位至线粒体膜,引起细胞色素c释放,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即TR3的转录激活功能和诱导凋亡功能是由其不同的亚细胞定位结合所决定的,其诱导凋亡过程与其对基因的反式激活功能无关.核转录因子p53也具有类似情况.这种核转录因子由细胞核移位至细胞浆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方式是一种新模式,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BAK蛋白从属于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途径中的关键蛋白。BAK蛋白在凋亡信号的刺激下被激活,并在线粒体上集聚成簇后诱导细胞色素c等促凋亡物质释放,通过caspase级联反应放大凋亡信号,最终诱导细胞死亡。目前的BAK研究普遍用于针对癌细胞凋亡逃逸及病毒对机体细胞免疫的逃逸过程,而病毒等病原体与BAK之间的作用机制、影响胞内凋亡和炎症通路的激活以及炎性因子活化的研究较少。因此对BAK蛋白结构、功能和BAK可能介导的相关通路进行介绍,并对其在病毒感染研究中的作用进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促凋亡蛋白BAK在病毒感染中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是多种因素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近些年来,大蒜素以其脂溶性好,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具有多种生物功效比如被用于抗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尤其是其对于脑保护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对大蒜素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982年人们发现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能诱发PD,它的有效成分是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目前,MPTP/MPP+广泛的被用作诱导PD实验模型的有效药物,可诱导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性死亡。MPTP/MPP+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牵涉Bcl-2、p53、caspase家族、JNK通路、ERK通路和PARP等多种机制,它们共同参与了MPTP/MPP+诱导的细胞凋亡的调控和执行阶段。本文主要综述MPTP/MPP+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13.
1982年人们发现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能诱发PD,它的有效成分是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目前,MPTP/MPP+广泛的被用作诱导PD实验模型的有效药物,可诱导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性死亡。MPTP/MPP+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牵涉Bcl-2、p53、caspase家族、JNK通路、ERK通路和PARP等多种机制,它们共同参与了MPTP/MPP+诱导的细胞凋亡的调控和执行阶段。本文主要综述MPTP/MPP+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细胞凋亡作为一种生命体的主要细胞死亡方式,在清除多余或受感染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在组织或胚胎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诱导免痉反应比较温和,但在病毒感染或者对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进行刺激时凋亡可以触发强烈的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凋亡信号途径中的分子与免疫系统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凋亡性死亡在诱导炎症,维持免疫系统动态平衡,促进免疫应答以及凋亡信号途径和免疫系统抗病毒机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细胞凋亡所诱发免疫效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是多种因素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而神经元凋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调控和逆转的。亚低温以其对条件的要求不高实施方便等特点,奠定了其可以大范围推广的基础。作为能够辅助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措施之一,亚低温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其脑缺血保护机制的相关研究也逐年增加。现阶段研究者对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上,也证实了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和其抑制细胞凋亡密不可分。本文针对这一点,对近几年有关亚低温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亚低温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类型,为多细胞生物发育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也普遍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和酵母、丝状真菌等真核生物中。丝状真菌既具有酵母和哺乳动物共有的凋亡同源蛋白,也具有酵母所不具备的哺乳动物凋亡同源蛋白,所以其凋亡机制较酵母更为复杂,而又较哺乳动物简单。凋亡在丝状真菌的发育、繁殖、衰老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丝状真菌作为新的凋亡研究的模式生物被广泛研究,而且进展迅速。综述丝状真菌的凋亡现象和检测方法,丝状真菌中凋亡的生物学功能,丝状真菌凋亡的诱导条件,以及丝状真菌凋亡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以TRAIL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海  侯敢  黄迪南 《生命科学》2007,19(5):492-495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成员。TRAIL与其受体结合后启动凋亡信号转导,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组织细胞没有明显的伤害,而且一些药物和细胞因子可协同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就TRAIL及其受体、TRAIL诱导凋亡的机制以及影响凋亡的因素和途径,以TRAIL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有效地吞噬清除凋亡的中性粒细胞,对急性炎症的消退、恢复机体的稳态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的动态过程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后的命运转归还知之甚少.本研究动态观察了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的全过程,发现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过程也可分为识别黏附、内吞、消化和残体外排等阶段,同时观察记录了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后巨噬细胞被诱导激活死亡的动态过程.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以及特殊染色法显示,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诱导巨噬细胞死亡的方式有自噬、凋亡和胀亡等,其中自噬率为(8.00±2.00)%、凋亡率为(12.33±2.08)%、胀亡率为(3.66±1.50)%.这些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吞噬凋亡中性粒细胞后自身也经历自噬和凋亡过程,可能是巨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过程,其性质为生理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运动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发生的比率和程度与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有关,其机制可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自由基的介导使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损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机械损伤。为此就运动对细胞凋亡影响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过程,其性质为生理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运动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发生的比率和程度与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有关,其机制可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自由基的介导使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损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机械损伤。为此就运动对细胞凋亡影响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