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甲硫氨酸在诱导高Hcy血症过程中的抗氧化作用,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1%甲硫氨酸组,喂养6周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谷胱甘肽含量(GSH),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蛋氨酸和牛磺酸含量,转氨酶活性采用试剂盒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和比色法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结果表明,1%甲硫氨酸组血清Hcy和牛磺酸含量分别为3.56±0.68μmol·L-1和568.68±57.02μmol·L-1,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1%甲硫氨酸组肝组织GSH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132.19±25.49mg·g-1和6.86±1.46U·mg-1,较正常组103.97±16.30mg·g-1和5.01±1.24U·mg-1显著升高(p<0.05)。1%甲硫氨酸组较正常组肝组织FRAP值亦升高而MDA含量降低。结果表明,甲硫氨酸在诱导高Hcy血症过程中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中克隆到耐高温α-淀粉酶基因全长, 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 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 使用IPTG于28°C诱导6小时后, 通过SDS-PAGE检测到目的蛋白, 分子量约为55 kDa, 并通过酶活力检测实验证明该蛋白具有耐高温α-淀粉酶活性。同时构建了该基因融合GFP的植物表达载体, 通过农杆菌(Agro- 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瞬时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下表皮细胞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发现在烟草下表皮细胞的细胞质和液泡中均有绿色荧光。使用I2-KI溶液对乙醇脱色后的烟草叶片进行染色, 显色反应表明在烟草中表达的耐高温α-淀粉酶具有酶活性。最后,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蕾浸泡法将重组载体转化到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 筛选到稳定遗传的耐高温α-淀粉酶基因的拟南芥纯合子。研究结果为后期开展表达耐高温α-淀粉酶的转基因植物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肿瘤光动力疗法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肿瘤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光敏剂分子接受光照后产生多种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r,ROS),使细胞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而导致细胞凋亡的一种独特的肿瘤治疗方法,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近几年有关PDT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4.
核孤儿受体TR3/nur77是一种立刻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的产物,与固醇类激素受体结构相似,是核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可被多种生长因子或凋亡诱导剂诱导表达,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过程.最近对其诱导凋亡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当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剂刺激后,TR3基因表达升高,其产物从细胞核移位至线粒体膜,引起细胞色素c释放,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即TR3的转录激活功能和诱导凋亡功能是由其不同的亚细胞定位结合所决定的,其诱导凋亡过程与其对基因的反式激活功能无关.核转录因子p53也具有类似情况.这种核转录因子由细胞核移位至细胞浆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方式是一种新模式,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房爱菊  孟斌 《生命的化学》2007,27(6):538-541
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肿瘤,组织学类型、TNM分期都相同的肿瘤如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并不一致,这种差异被认为是由于肿瘤的分子差异所造成的。最近研究人员应用基因芯片技术,通过对乳腺癌基因表达谱的检测分析,提出了乳腺癌的5个基因亚型,即LuminalA、LuminalB、ERBB2+、basal-like和normal-like亚型,初步研究显示乳腺癌的基因分型与病人的预后、化疗反应等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槲皮素对甲硫氨酸(Met)负载大鼠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将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1%甲硫氨酸组以及1%甲硫氨酸和0.5%槲皮素组,喂养6周后,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半胱氨酸含量,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血清中其他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1%甲硫氨酸干预后除对牛磺酸产生显著影响外,对其他氨基酸没有明显影响.0.5%槲皮素干预后,血清必需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含量较1% Met组显著升高(p<0.05),牛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较对照组亦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丝氨酸和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槲皮素可能加强甲硫氨酸转硫化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7.
丁型肝炎病毒核酶的结构特点与催化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型肝炎病毒(HDV)核酶是小核酶的一种,在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于其它核酶的特性。以其晶体结构的揭示为基础,近几年对其立体构型及催化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发现HDV核酶的胞嘧啶侧链在生理条件下能发挥一般酸碱催化作用(generalacidbasecatalysis),引起了极大关注。对HDV核酶结构和催化机制的研究,将使核酶被有目的地改造,并极大地推动它在应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植物突触融合蛋白(SYP)是一类与植物细胞内囊泡介导转运有关的蛋白。部分SYP基因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有关。该文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了木薯(Manihot esculenta)SYP基因及其蛋白结构、核苷酸多态性和系统进化关系, 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了木薯不同组织中SYP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 木薯SYP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均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家族成员间的保守性; SYP基因的cDNA在基因间以及不同品种间具高度一致性, 核苷酸变异以同义替换为主。进化分析表明, 植物SYP基因可分为2个亚家族, 木薯SYP基因倾向于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SYP基因聚在进化树同一分支的末端。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 5个木薯SYP家族成员具有组织特异性。上述研究结果为木薯SYP基因功能研究和功能单核苷酸标记的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五种落叶松遗传关系的等位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学科  毛子军  宋红  孟斌 《植物研究》2002,22(2):224-230
由于种间形态上的微弱区别,落叶松属的系统分类一直很混乱,落叶松属的系统发生也知之甚少。本文分析了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卡氏落叶松(L.cajanderi Mayr.),兴安落叶松(L.gmelinii Rupr.),苏氏落叶松(L.sukaczewii Dil.)和杂交种切氏落叶松L.czekanowskii(L.gmelinii×L.sibirica)天然种群的遗传结构。采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等位酶分析手段对5个酶系统(AAT,IDH,DIA,PGM,SKDH)的8个基因位点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各种间遗传距离(D)在0.067~0.260之间,明显大于各种群内居群间的遗传距离。等位酶的分析结果揭示了5种落叶松的遗传关系。结合以上每种落叶松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位酶的证据了支持兴安落叶松、西伯利亚落叶松、卡氏落叶松、苏氏落叶松作为独立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和分析1993~2012年19年间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北京地区老年高血压防治中靶器官的保护和并发症的减少提供重要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12年19年间住院死亡的2866例1〉6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病历采集,收集性别、年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等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及高血压分期和危险程度将病人分组。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各组病人的死亡原因。结果:①按疾病:与死亡相关性最高的疾病为心脏病1294例(45.15%),脑卒中985例(34.37%),肾功能衰竭340例(11.88%),感染性疾病131例(4.58%),恶性肿瘤116例(4.06%),心脏病是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②按性别:男性占老年高血压死亡的53.31%,女性占46.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脏病(男性46.73%比女性43.35%]和脑卒中(男性37.04%比女性31.32%)均占据高血压死亡原因构成比的前两位;③按年龄:9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因心脏病(43.02%)、肾功能衰竭(20.54%)和感染(6.59%)死亡的比例低于其他各年龄组。因脑卒中死亡的比率低于60—69岁组(38.71%)和70~79岁组(33.37%)。因恶性肿瘤死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70~79岁组最高(4.80%);④按高血压分期和危险程度:I.Ⅱ期高血压患者因心脏病(49.70%)和恶性肿瘤(7.55%)死亡的比例高于Ⅲ期高血压患者(分别为43.78%和2.99%),而Ⅲ期高血压患者因脑卒中(35.84%)和肾功能衰竭(12.79%)死亡的比例高于I.Ⅱ期高血压患者(分别为29.45%和8.76%)。高危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心脏病(38.15%)死亡的比例低于其他三组(低危组51.05%、中危组47.64%和极高危组47.38%),而其因肾功能衰竭(19.54%)死亡的比例则高于其他三组(低危组1.63%、中危组3.07%和极高危组11.69%),但中危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脑卒中死亡的比例最高(42.69%)。结论:男性患者、60~79岁患者在老年高血压的根本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率较高。不同的高血压分期和危险分层对根本死亡原因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