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图用甲基苄基亚硝胺(MBNA)诱发鸡的食营癌,在70只鸡中,部分的食管和嗉囊中有上皮增生和癌病变,一例为早期癌,但病变的发生与MBNA处理的时间和总剂量不相关,表明是“自发性”癌变,而非MBNA诱发的。体外实验,鸡的食管上皮细胞不能代谢MBNA,不能诱导V_(79)细胞的SCE,微核及6-TG抗性突变,亦说明MBNA不能诱发鸡的食管癌。  相似文献   

2.
把从林县分离出的串珠镰刀菌(FM),或串珠镰刀菌,黄曲霉,白地霉,圆弧青霉(FAGP)分别接种于玉米面窝头。这两种霉变食物的提取物明显增加V_(79)细胞和中国地鼠骨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接种FAGP的窝头提取物,在加入肝微粒体酶制备物后,还能诱导V_(79)细胞6-琉基鸟嘌呤耐受突变种(6-TG耐受)。将V_(79)野生型细胞(6-TG敏感)和V_(79)突变型细胞(6-TG耐受)混合培养时,这两种提取物都可以增加6-TG耐受V_(79)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初步实验结果指出,霉变窝头中可能包含致突变物和促癌物。食用霉变食物对林县食管癌的发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绿茶抗氧化剂成分抑制突变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茶水溶性提取物及茶叶中抗氧化剂成份具有明显的抑制AFB_1及Bap诱导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作用。这种抗氧化剂成份还可以抑制AFB_1和Bap诱导的V79细胞基因正向突变,以及AFB_1诱导的V79细胞SCE和染色体畸变。本实验结果提示,绿茶中抗氧化剂成份可能对AFB_1及Bap的致癌性具有抑制作用。本文就茶叶抗氧化剂抑制突变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变过程,除去在细胞形态和代谢活动方面发生变化外,而且还呈现出某些胚胎肝的表型,如甲胎蛋白和胚胎性同功酶谱等。这些胚胎性蛋白在肝癌细胞中的再现,可能是由于肝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系统,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发生了异常变化,以至使己分化成熟的成年肝细胞去分化,进而发展为恶变细胞。我们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在肝癌发生过程中,观察基因调控失调,及其与肝癌发生的关系。首先,  相似文献   

5.
用环化腺苷酸(cAMP)或其衍生物二丁酰环化腺苷酸(dbcAMP)加茶碱(theophylline)处理两株长期培养的人食管癌上皮细胞。观察到细胞的生长增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形态变得较为瘦长,并难于被胰酶及EDTA混合液所消化。表明cAMP对人食管癌上皮细胞有一定“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SLDT技术、细胞生长曲线、~3H-TdR掺入、细胞分裂指数和流式细胞光度术等方法在V_(79)细胞和WB肝细胞中观察到中药促癌物黄芫花提取物刺激细胞增殖的作用与对细胞GJIC抑制的作用有平行相关性。黄芫花提取物抑制V_(79)细胞的GJIC,同时刺激DNA合成,使细胞周期M期时相百分比升高,与TPA的效应相似,对黄芫花提取物促癌作用机理、GJIC抑制与细胞增殖周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但其在癌前阶段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研究白藜芦醇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initrosamine, DEN)诱导大鼠肝癌前阶段的作用及机制。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RES处理组、DEN处理组和RES-DEN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DEN处理大鼠8周时,肝细胞的总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升高至2倍(P<0.05),核内PCN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至3倍(P<0.001),而RES-DEN处理组大鼠肝细胞总PCNA(P<0.05)和核内PCNA蛋白表达水平(P<0.001)降低。结果提示,RES可显著抑制肝细胞恶性增生。通过非靶向代谢物组学及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RES-DEN处理大鼠的肝细胞中,虽然磷酸戊糖途径向糖酵解途径的转变增强,但相较于DEN组大鼠,糖酵解水平并未出现显著提高,提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乳酸这条代谢途径被抑制。进一步验证发现,这条代谢途径上的关键酶M2型丙酮酸激酶(M2-type pyruvate kinase,PKM2)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A)蛋白质表达水平被抑制(P<0.05)。RES可通过调节糖代谢重编程,在肝癌的癌前阶段抑制DE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的过度增殖,为RES预防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限制性高脂饮食(脂肪含量高,热量摄入与对照一致)对大鼠多个器官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2只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雌雄各一组)、限制性高脂饲料喂养组(雌雄各一组),分别检测体重、Lee’s指数、血浆总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各器官Cx43的蛋白表达。结果(1)普通饲料喂养组和限制性高脂饲料喂养组的体重、Lee’s指数、血糖、血脂均无显著性差异;(2)在雌性大鼠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细胞、雌雄性海马区域的神经元细胞、雌性肝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细胞、雌雄性肾皮质近球小管上皮细胞、雌性髓袢粗段肾小管上皮细胞、雄性胰岛细胞、雄性睾丸间质限制性高脂饲料组Cx43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普通饲料组;在雄性大鼠肝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细胞、雄性髓袢粗段肾小管上皮细胞、雌性胰岛细胞限制性高脂饲料喂养组Cx43表达明显弱于普通饲料组;雄性大鼠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细胞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限制性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各器官Cx43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病毒和促癌物在食管癌中的作用,用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E7片段的载体腺病毒感染人胚食管上皮细胞,然后加TPA协同作用,观察细胞转化。将人胚食管切碎与HPV16E6E7AAV同孵育2小时,在10%小牛血清的199培养液培养和传代,形成永生化细胞株,即人胚食管上皮细胞汕头株,实验分现代化组:一组SHEE细胞在传代至第5和13代时,两次在培养基中加入TPA5ng/ml,每次诱导2周,所获得  相似文献   

10.
电离辐射对活细胞超弱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了活细胞(CHO和V_(79)细胞)的辐射诱导低水平发光.实验证明,这种诱导的超弱光子发射要比未受辐照的细胞发光要高,我们发现该诱导发光的强度依赖于照射剂量.辐射增敏剂miso(Misonidazole)可以增强活细胞的超弱光子发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诱导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永生化。在体外培养系统中,以维甲酸(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拟胚体(EB)分化为“圆形细胞”和由这些“圆形细胞”组成的血管样结构。经光学和扫描电镜及免疫荧光等法分析检测,证明组成血管样结构的细胞具有专一性vWF荧光染色,表明是血管内皮样细胞。利用脂质体将人端粒酶催化亚基逆转录酶(hTERT)基因转染诱导分化中的“圆形细胞”。应用Dot-blot,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观察和证明了诱导分化的组成血管样结构的园形细胞和被hTERT基因转染的“圆形”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携带hTERT基因的从ES细胞分化来的圆形细胞在体外可大量增殖,持续传代,95%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一些特有标志和管道化生长特性。因此,通过人端粒酶基因的转染途径可解决由ES细胞诱导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扩增和永生化问题,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及其它人工血管的内皮化提供种子细胞来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两栖类,关于脊索对邻近组织的作用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相反,关于邻近组织对脊索的影响过去几乎没有任何报道。因此,本工作企图通过外植的方法,研究脊索在早期发育是是如何决定的,是否也受邻近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脊索的决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提供了研究邻近组织影响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天花粉蛋白胶体金以受体介导的内吞方式进入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最终进入胞质溶胶附着在核糖体上。经相同处理的肝癌细胞,绿猴肾细胞和正常鼠胚肝细胞,金颗粒既不与这些细胞表面结合,也没有被专一内吞的现象。分别用BSA,转铁蛋白活化的胶体金处理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的比较观察,也证明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对天花粉蛋白的专一亲和性。更有趣的是:天花粉蛋白肝癌单抗胶体金结合物进入绒癌细胞的方式与天花粉蛋白的结果相同;先以旰癌单抗处理也不影响天花粉蛋白肝癌单抗结合物进入绒癌细胞。然而,对于旰癌细胞,天花粉蛋白肝癌单抗胶体金颗粒则专一地结合在细胞的微绒毛表面,这种结合因先以肝癌单抗处理而明显地被竞争抑制。这些实验结果相互印证地提供天花粉蛋白对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高度专一的亲和性,并证明天花粉蛋白对靶细胞的原初损伤部位是核糖体。进一步探讨天花粉蛋白在靶细胞表面结合位点的化学性质以及这种蛋白在靶细胞内的转运机制将是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B淋巴细胞在多向造血祖细胞生长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鼠骨髓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加入用流式自由电泳法分离所得的高纯度正常B淋巴细胞,可使多向祖细胞(CFU-mix)集落增加至5倍;加入小鼠B淋巴瘤细胞株的条件培基(M_(12.4.1)-CM)时,CFU-mix数也可增加至4倍。单集落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M_(12.4.1)-CM可加强CFU-GEMm及p-BFU-E等早期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小鼠高纯度B细胞样品在体外培养中加入1000 rad照射的骨髓细胞可出现CFU-mix集落,如果再加入适量的小鼠肺条件培基,则CFU-mix数量比对照大15倍,其集落性质为CFU-GEMm,GMm及p-BFU-E。在此培养中加不同稀释度抗小鼠IgM血清,结果CFU-mix的产率与抗IgM血清的浓度成直线反比关系,当加入1:10抗小鼠IgM血清时,CFU-mix为0。作者假设在一定培养条件下,IgM阳性的部分B细胞可返祖转化为CFU-mix。  相似文献   

15.
角蛋白是植物细胞中间纤维的主要成分。应用选择性抽提和生物化学技术,分离纯化了豌豆根尖细胞58-、52 kD、白菜子叶52kD和胡萝卜悬浮细胞64kD角蛋白,测定了它们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上述角蛋白与动物细胞中间纤维角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有较大的相似性。比较了动、植物细胞角蛋白的肽谱,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植物细胞间角蛋白的肽谱比较一致,这提示它们属于同一蛋白家族,为植物中间纤维及其角蛋白的存在提供了新的论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胚泡注射法制作嵌合体对家兔交配后96,120和144小时的ICM细胞的发育能力进行了研究。供体胚胎取自青紫兰灰免,受体胚胎取自新西兰白兔,结果表明96和120小时供胚的ICM细胞与96小时受胚胚泡组合后均能参与发育,形成嵌合兔,144小时者未获得嵌合体。由于120小时的ICM细胞发育的2只表型为雄性的嵌合兔,其中1只不育,其性腺和外周血核型表明不育兔为xx/xy性嵌合,性腺中有处于不同发育程度的卵巢和精细管,外周血含xx和xy两种核型。本实验结果首次证明家兔交配后120小时胚泡的ICM细胞仍具有参与嵌合体发育的能力。它不仅能参与体细胞的分化,并具有形成生殖细胞的能力。交配后144小时胚泡的ICM细胞其发育能力似乎已发生了局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兔抗角蛋白抗体、豚鼠抗波形纤维蛋白抗体和抗角蛋白单抗AE1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比较了两个人体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BEL-7404)和HeLa细胞中等纤维的分布式样,同时用SDS-PAGE法分析了上述细胞的中等纤维抽提物的多肽组成。结果表明:三种上皮细胞均含有两套不同类型的中等纤维系统:角蛋白纤维和波形纤维。但是,人体肝癌细胞和HeLa细胞的中等纤维分布式样和角蛋白多肽组成均有明显的差别。其中最明显的差别是HeLa细胞具有丰富的桥粒-张力纤维复合物和分子量为40 kd的角蛋白多肽,而在两个人体肝癌细胞系中看不到。  相似文献   

18.
丁酸钠对人胃癌和食道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mM丁酸钠可使人胃癌MGc803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变长,出现胞浆突起,趋向于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变化,使食道癌ECa109细胞的核/质比下降。同时能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生长率下降,丁酸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丁酸钠可促进人胃癌MGc803细胞胞质中微管和食道癌ECa109细胞内中等纤维的组装,这种变化对丁酸钠处理后细胞形态的改变有关。丁酸钠可使细胞阻断于G_1期。??对3’,5’-cAMP—PDE(cAMP-磷酸二酯酶)活力具有强的抑制作用,并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这些结果表明丁酸钠对人胃癌MGc803和食道癌ECa109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树突状细胞与同源CIK细胞共培养后培养物的表型、增殖活性变化,及DC对CIK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提取健康供血者的PBMC,常规诱导出DC与CIK细胞,用A549肺腺癌细胞裂解液抗原冲击DC,并和CIK细胞共培养,动态观察DC-CIK培养物增殖活性和表型变化;定量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γ和IL-12;并用MTT法检测共培养细胞杀伤A549肺腺癌细胞和BEL-7404肝癌细胞的活性。结果表明DC与CIK细胞共培养,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诱导出比CIK细胞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更强的细胞群体。经A549肺腺癌细胞裂解液抗原冲击的DC活化的CIK,对A549肺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单纯CIK细胞,差异显著(p<0.05)。二者对BEL-7404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显著差异。实验证明DC与CIK共培养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高于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的DC能明显提高CIK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于微孔滤膜上经较长时间培养后形成亚多层。表层细胞保持了单层MCF-7细胞所具有的形态学极性与膜极性特征。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显示,97.5%的细胞表达了表面乳脂球膜抗原MAM-6,并且该抗原呈顶面极性分布。深层细胞没有面向培养液的游离面,缺乏形态学极性特征,仅??12.9%的细胞表达表面MAM-6,且呈无极性随机分布。深层细胞胞质的MAM-6免疫染色强度大于表层细胞。本研究结果提示,非对称性空间环境(由液相空间与固相空间构成)对于MCF-7细胞的膜极性的建立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