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通过动态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不同临床阶段NK细胞及CD8+T细胞表面活化性/抑制性受体等分子的变化,探讨患者抗汉坦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为本病的抗感染免疫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收集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液样本57份,以健康人血做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样本NK细胞数及NK细胞亚群、NK细胞活化及抑制受体、CD8+T细胞数及其表面NK受体的表达水平。分析患者的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上述观察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患者的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4个不同临床过程中NK细胞水平都处于升高状态,其中少尿期高于其他各期(P0.01)。患者NK细胞抑制受体NKG2A表达总水平有下降趋势,在少尿期下降的比较明显(P0.01),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表达呈上升的趋势,不同病程中表达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患者的NK细胞亚群CD56~-CD16~+和CD56~(bri)CD16~(-/+)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D56~(dim)CD16~+细胞NK亚群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CD8~+T细胞总数及病程各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CD8~+T细胞表达NK活化受体NKG2D和抑制受体NKG2A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急性期NK细胞处于活化状态;其中CD56~(bri)CD16~(-/+)NK细胞亚群及CD56-CD16~+NK细胞在免疫调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免疫-PCR方法和ELISA法对比检测96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标本中特异性IgM抗体,结果免疫-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法,表明免疫-PCR方法是一种可用于HFRS早期诊断的高敏感性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用病毒唑(Ribavirin)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以安慰剂作对照)的双盲法临床试验中,用微量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确诊的64例患者血清和尿液中特异性IgG及IgM抗体水平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结果发现,病毒唑治疗组两种血清抗体水平均较安慰剂对照组低(IgG,P<0.001;IgM,P<0.05),而两组患者尿液中两种抗体水平与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表明病毒唑对HFRS患者抗体的生成具有抑制作作用,本文就该作用的原因与后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对原核细胞表达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行好研究,结果发现表达的核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白鼠血清中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荧光抗体滴度达1:12800;用免疫小鼠脾细胞和血清做被动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脾细胞对部分乳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死感染有保护作用,保护率可达38%,而血清可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也未观察到核蛋白免疫血清具有感染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可达38%,而  相似文献   

5.
对原核细胞表达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表达的核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白鼠血清中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荧光抗体滴度达1:12800;用免疫小鼠脾细胞和血情做被动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脾细胞对部分乳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死感染有保护作用,保护率可达38%,而血清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也未观察到核蛋白免疫血清具有促感染乳鼠早死作用。表明核蛋白能诱导细胞免疫保护但不诱导抗体介导的免疫保护,同时也不引起抗体介导的早死,这就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作为该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成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分子杂交、电镜及免疫电镜等方法进一步对肾综合征出血热人体尸检组织中病毒包涵体(IB)的抗原、核酸性质和超微结构特点作了进一步观察。结果,在39例中的20例尸检病例组织中显示出病毒核蛋白抗原和血凝素抗抗原阳性的IB,其中包括16例陕西尸检病例组织中的6例休克期和1例多尿期病例,17例上海病例中的3例休克期和9例少尿期病例及3例江西病例中的1例休克期病例。IB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和肺泡、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胃肠道、腺垂体、扁桃体、胰腺、前列腺等组织的粘膜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及肝细胞和睾丸生精上皮细胞胞浆中,阳性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可在该组细胞小同时检测到病毒RNA,多为胞浆内弥漫阳性,仅少数组织中显示出病毒RNA阳性IB结构。电镜观察阳性组织细胞中出现由大量微丝微管及颗粒样结构组成的IB结构,其小的病毒颗粒状结构、内质网及纤维丝状结构呈病毒抗原阳性,上述结构位于高尔基体区。结果说明该病毒有感染上皮细胞的特性,对其宿主细胞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是极其温和的,且多表现在亚细胞水平。IB可能是病毒过量表达抗原的堆积或病毒复制部位,而微丝微管结构可能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7.
应用病毒感染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VIC-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感染性滴度比双抗体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分别敏感10倍和100倍。VIC-ELISA检测兔抗HFRSV抗体的滴度比双抗体间接夹心ELISA和IFA分别敏感1.6倍和8倍。VIC-ELISA能敏感、快速、有效地检测HFRSV抗原和抗体。  相似文献   

8.
长春市首发实验大白鼠性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春市某医学院校1名工作人员在做实验时被大白鼠咬伤,临床被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经专家会诊,诊断为HFR,经过我们的调查追踪;确定为实验室感染HFRS。1材料与方法采集患者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查特异性HFRS—IgM、IgG抗体,以核实临床诊断。采集患者所在单位与实验动物有过接触的工作人员及饲养员静脉血。剖取大白鼠肺进行鼠肺免疫荧光抗原测定。同时采集实验动物大白鼠及家兔血清,检测出血热特异性IgG抗体。2结果2.1发病情况孩患者经实验室检查HFRS特异性IgM、lgG抗体均为阳性,结合临床诊断确诊为肾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国际会议于1998年3月5日 ̄7日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会议共有9个专题。本文就汉坦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应答以及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作一简单介绍:研究较为深入的有美国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Sin Nombre病毒,致今已确诊病例170多例,它的致病机理认为是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所致,而与我国由HTN病毒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肾综合征出血热(EHF)胸部并发症的CT表现和探讨胸部CT表现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0例经HFRS-IgM阳性确诊的HFRS的胸部螺旋CT表现,其中轻型5例、中型20例、重型28例、危重型7例。结果:肺部感染22例,肺水肿12例,胸腔积液41例,心包积液17例,其中,心包积液合并肺水肿者4例,肺部感染并胸腔积液者4例,胸腔积液合并下肺局部膨胀不全18例,胸部CT检查正常8例。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胸部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以胸腔积液及胸腔积液并下肺膨胀不全发生几率最高,HFRS的胸部CT表现对于临床有很好的治疗意义,早期CT检查可准确显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胸部改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痰湿体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征。方法:根据PCOS鹿特丹诊断标准和王琦教授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选择痰湿体质PCOS患者、非痰湿体质PCOS患者各30例,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性激素和糖脂代谢指标检测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明确痰湿体质PCOS患者临床特征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征。结果:三组在年龄和体重指数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痰湿体质PCOS与非痰湿体质PCOS在LH、T、30 min INS、120 min INS、CHO、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体质组OGTT血糖水平、CHO、LDL、IR水平明显高于非痰湿体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体质、非痰湿体质PCO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痰湿体质PCOS患者CD4+T淋巴细胞、CD4+/CD8+明显高于非痰湿体质PCOS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COS患者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其中痰湿体质患者较非痰湿体质患者更明显;PCOS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痰湿体质患者较非痰湿体质患者更易出现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说明痰湿体质PCOS的发生与免疫因素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2.
刘鹏  钱冬萌  王桐梅  宋旭霞  王斌 《生物磁学》2013,(25):4921-4924
目的:肾移植患者由于术前透析及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显著增加了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原发感染和潜伏感染被激活的机会。观察HCMV感染情况与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肾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跟踪收集40例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血标本,应用RT-PCR技术检测HCMV,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结合肾功能判断是否发生急性排斥或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结果:肾移植术后HCMV感染率为52.5%,10例出现症状性感染(25%),出现阳性时间35.7±15.3天。症状性感染组CD3-bCD4+的水平和CD4+/CD8+的比值较无活动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均降低,CD8+水平较其他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症状性活动感染者与无活动性感染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活动性感染组急性排斥或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8例(38.1%),无活动性感染组发生1例(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5,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HCMV感染能显著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尤其是CD4+/CD8+。并与急性排斥或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密切相关联,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对进一步机制的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IgM抗体及T细胞亚群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先天性梅毒新生儿81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81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CD~(8+)细胞及IgM抗体的阳性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19S-IgM-TP ELISA法检测出IgM的阳性率92.59%,明显高于TRUST法(74.07%)及TP-ELSA法(70.37%)(P0.05)。ROC曲线中,血清IL-8特异度为88.34%明显高于血清IL-6特异度81.48%、IgM抗体特异度60.13%、T细胞亚群特异度65.34%;IgM抗体的曲线面积88.91 cm~2明显大于IL-6的曲线面积45.09 cm~2、IL-8的曲线面积76.19 cm~2、T细胞亚群的曲线面积77.35 cm~2;T细胞亚群准备性67.89%明显高于IL-6准确性60.39%、IL-8准确性51.09%、IgM抗体准确性50.12;IgM抗体的灵敏度60.13%高于IL-6灵敏度59.19%、IL-8灵敏度42.35%、T细胞亚群灵敏度59.37%。具有比较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IL-8水平、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CD~(8+)及IgM抗体阳性率是诊断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首次建立了用于脊髓灰质炎快速、分型诊断的血清IgM抗体捕捉法ELISA。检测了52例疑似病人,IgM阳性率为76.9%(40/52),而粪便病毒分离率仅为44.2%(23/52),前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做病毒分型诊断结果,与分离病毒中和试验定型的总符合率为92.86%(39/42)。检测601例来自全国各省的脊灰疑似病人血清,其阳性率波动于13%~92.3%,平均为61.1%。阳性率与收集血清的病日相关,发病0~3天收集者,阳性检出率为69.5%,4~25天者为64%,26~54天者为52%,55天以上者则未能检出。本检测方法需时1.5天,简便、敏感、特异,重复性良好,适用于脊灰的早期快速诊断。对其实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IgG类抗体亲和力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被动颗粒凝集试验(PP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者血清IgM类抗体水平,同时用IFA法检测其IgG类抗体的亲和力,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在IgM类抗体检测上PPA法检出阳性率(60/120)高于IFA法(49/120),两法检测结果缺乏一致性。而IFA法检测IgG类抗体阳性的97例中,有22例检出低亲和力IgG类抗体,其中20例同时检出IgM类抗体,两法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和较好的一致性(0.7>Kappa>0.4)。结论肺炎支原体低亲和力IgG类抗体检测有与IgM类抗体检测类似的早期诊断价值,可与IgM类抗体联合检测用于区分近期感染、感染后复发或再次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腺癌患者^89Sr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7例前列腺癌患者经^89Srcl2治疗1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速率散射免疫比浊分析法检测其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经^89Sr治疗后,患者CD3、CD19、CD4比例均明显升高,CD8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畔0.05),而CD16^+CD56^+无明显变化;IgG和IgA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M无明显变化。结论:用^89Srcl2治疗前列腺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可通过监测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89Sr核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肺炎支原体(MP)感染特点,辅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方法测定我院一年来2013例儿科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201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者769例,占38.2%,769例阳性分别表现为肺炎369例(48%),支气管炎238例(31%),咽炎92例(12%),哮喘70例(9%)。其中,肺炎组与各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MP 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MP感染是患儿不可忽视的病原体,检测患儿血清MP抗体能够及早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抗体捕捉ELISA法在诊断柯萨奇A16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托夫  张礼壁 《病毒学报》1989,5(2):172-175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检测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IgA抗体的捕捉法ELISA(Aac-ELISA)。方法敏感,快速,特异,用于检测144份脊灰可疑病人的血清,IgA抗体检出率为77.8%(112/144).而这些血清的IgM抗体检出率为65.2%(94/144)。如同时检测IgM和IgA抗体,则阳性率可达91.7%(132/144)。麻痹后1~3天内IgA的检出率为76.5%(13/17),4~7天内为95%(19/20)。最长检出IgA的一例可疑病人,其血清收集于病后第59天。本方法在一部分16天后可疑病人IgM阴性血清中查出IgA阳性,故可以作为查IgM抗体诊断方法的补充,尤其适用于诊断感染后未能及时收到血清标本,IgM已经转阴而IgA抗体仍为阳性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