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以往的研究证明以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spA)为基础的疫苗含有编码Flt3配体(FL)基因的DNA质粒(pFL),这种DNA质粒可作为一种鼻腔佐剂,该疫苗能够预防肺炎链球菌在鼻腔的定植。在本项研究中,作者进一步研究了这种鼻腔投递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诱导抗肺炎链球菌肺部感染的PspA特异性抗体应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C57BL/6小鼠鼻腔免疫重组PspA/Rxl(rPspA)加pFL,免疫3次,间隔1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真核表达质粒pRSC,构建结核杆菌抗原85A(Ag85A)与小鼠白细胞介素21(mIL21)共表达重组体pRSC-mIL21-Ag85A,为研究新型结核杆菌DNA疫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从质粒pcDNA3.1-mIL21中经PCR扩增出mIL21基因,并插入质粒pRSC中构成pRSC-mIL21;再从pIRES-Ag85A质粒中经PCR扩增出Ag85A基因,构建于pRSC-mIL21重组质粒上,成为共表达DNA疫苗pRSC-mIL21-Ag85A。结果:经酶切、基因测序证实,该疫苗构建正确并能成功表达目的基因。共表达DNA疫苗免疫小鼠后,CTL活性、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及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均呈有意义的提高。结论:结核杆菌Ag85A与mIL21共表达DNA疫苗能诱导小鼠免疫反应,为进一步研究DNA疫苗抗结核杆菌攻击的免疫防护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编码乙肝病毒(HBV)和流感病毒抗原的基因序列制备的所谓“裸”质粒DNA疫苗在实验动物上诱发了强烈而持久的免疫反应,使得研究人员推测将此法用予人类临床实验已为期不远。 几年以前当发现骨骼肌会吸附质粒DNA并表达编码蛋白时,首先想到的理论性应用之一就是设计疫苗。DNA疫苗具有而其它疫苗所不具备的优点为:DNA疫苗可原位产生抗原性蛋白或肽。在灭活、减  相似文献   

4.
临床用DNA疫苗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NA疫苗是继传统疫苗和基因工程蛋白亚单位疫苗之后的新一代疫苗,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DNA疫苗生产工艺的质粒DNA大规模制备技术对DNA疫苗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DNA疫苗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包括提高质粒DNA产量的策略、发酵后处理工艺、有效去除杂质和分离超螺旋构象质粒DNA的纯化工艺以及DNA疫苗生产相关的质量控制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备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DNA微球疫苗,并评价其免疫效果。以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壳聚糖(Chitosan,CS)为壁材,IBDV的VP2/4/3 DNA疫苗为芯材,通过戊二醛和Na2SO4介导的乳化交联技术,制备出SF/CS复合微球疫苗,然后经肌肉注射14日龄非免疫鸡,2周后加强免疫一次,酶联免疫法(ELISA)定期监测鸡血清的IBDV抗体,以研究微球化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戊二醛介导交联方法影响荷载DNA疫苗的活性,而Na2SO4介导的交联方法操作简单且不影响荷载DNA活性;建立了以壳聚糖浓度0.5%(pH 5.0)、丝素蛋白浓度0.6%,质粒DNA 500μg/mL溶解在2%Na2SO4溶液中的工作条件;SF-CS复合微球DNA疫苗荷载率89.14%,大小1.98μm,对DNaseⅠ的消化有保护作用。免疫后的抗IBDV血清ELISA抗体的检测显示,微球免疫组总体高于质粒疫苗免疫组(P0.05),而且SF/CS复合微球组免疫反应要略高于单纯CS包被的抗原组。研究表明,丝素蛋白/壳聚糖作为微球佐剂能提高IBDV DNA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多种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筛选出适合该研究大分子质粒DNA疫苗的宿主菌,鉴定其达到中试要求。方法:将疫苗质粒pSVK-CAVA(14.7kb)转化4种大肠杆菌化学感受态细胞并提取质粒,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检测质粒的形态结构。对基因工程菌进行生化检测,并通过连续传代法和酶切鉴定进行稳定性检测,同时将质粒DNA瞬时转染至293T细胞中检测质粒表达能力。选取质粒含量最高和稳定性最好的宿主菌作为原始种子分装冻存,将原始种子库扩大培养,逐级建立好主种子库和工作种子库即三级种子库。通过摇瓶培养实验在4种常用基础培养基中挑选出最适合质粒生产的培养基。结果:确定了XL-10 Gold作为质粒DNA疫苗pSVK-CAVA的宿主菌,基因工程菌传代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良好,质粒能在293T细胞中体外表达。筛选出TB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质粒容积产量达到9.9mg/L,比LB培养基提高了接近1倍。结论:该研究筛选出大肠杆菌XL-10 Gold作为质粒DNA疫苗的宿主菌,解决了大质粒在常用宿主菌中不稳定的难题,并对基础培养基进行了初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多种HIVB′/C亚型基因在复制型DNA疫苗中表达水平及对免疫效果影响,使用复制型DNA疫苗载体pSCK2,分别构建了7种含单种或多种HIVB′/C亚型基因gagpol、gp160和rtn(rev、tat和nef融合基因)的DNA疫苗质粒。免疫荧光检测表明,Gag、Gp160、Rev、Tat和Nef蛋白均能从相应7种DNA疫苗中表达,单基因表达质粒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和双基因表达质粒中IRES上游的基因表达水平普遍较好。小鼠免疫后,Gag能诱发较高的抗体滴度,Gp160、Pol和RTN的抗体滴度很低;比较研究显示,Gag单独表达和Gag与RTN双表达的质粒均能诱发较好的Gag抗体反应,但Gag与Gp160双表达质粒免疫或含Gag、Gp160和RTN质粒联合免疫的Gag抗体反应均较弱。ELISPOT检测表明,7种DNA疫苗单独或不同组合方式免疫均能诱发针对Gag、Pol、Gp160、Tat和Nef的细胞免疫反应;单基因表达质粒单独免疫诱发的细胞免疫反应最好,含gagpol和gp160双基因表达质粒单独免疫或与含其它基因质粒联合免疫诱发的Gag、Pol和Gp160细胞免疫明显低于含Gagpol或Gp160单基因质粒诱发的相应免疫反应,但诱发的Tat和Nef细胞免疫与相应单基因质粒免疫组无明显差别。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表达构建体的多种HIVB'/C亚型的基因gagpol、gp160和rtn均能从pSCK2质粒中较好地表达;不同基因结构和不同组合免疫的优化,特别是含gag和gp160基因疫苗联合免疫程序的进一步优化对提高其免疫效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9.
幽门螺杆菌UreB和HspA 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选择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和热休克蛋白A为候选抗原,通过PCR扩增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is-Myc上,构建成DNA疫苗,通过小鼠免疫效果的评价,获得两株具有免疫源性DNA疫苗。  相似文献   

10.
白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主要和细胞免疫应答有关,是免疫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本研究探讨IL-12对编码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即刻早期基因IE1的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CMVIE1质粒DNA单独或与编码IL-12的质粒DNA共同免疫小鼠,然后用致死量病毒攻击小鼠。通过检测小鼠体内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小鼠的存活率、体重丢失率、器官中的病毒滴度等来评价IL-12对疫苗免疫的佐剂效果。结果显示,与单独疫苗免疫组相比,IE1 DNA联合IL-12 DNA免疫组能够在小鼠体内诱导更高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同时能够降低器官中的病毒滴度,显著提高保护率,从而更好地抵抗病毒攻击。实验证明,IL-12能够作为巨细胞病毒IE1 DNA疫苗的佐剂,提高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鸡白细胞介素 2(IL-2)基因是新近被确定的非哺乳类IL-2基因。将鸡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多聚蛋白基因 (VP2/VP4/VP3)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的CMV启动子下游 ,制备DNA疫苗 ,免疫 14日龄SPF鸡 ,14d后二免 ,二免后 3d攻击标准强毒株。结果表明共注射鸡IL 2质粒能明显增强DNA疫苗对强毒攻击 ,保护率达 80 % ;能增强DNA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效价 (P<0.05 ) ;能显著促进鸡胸腺、脾脏和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及法氏囊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5)。这些结果提示鸡IL 2能明显增强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是一种优良的禽类DNA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12.
《动物学杂志》2001,36(1):26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殖免疫组,1995年首次将DNA疫苗技术引入生殖领域开展DNA避孕疫苗的研究。1996年承担了国家科委“九五”攻关专题项目:“hCG β亚单位DNA疫苗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刊物上相继发表,克隆的基因已经登录Gene Bank。 1997年与澳大利亚CRC脊椎动物研究中心和CSIRO 进行了两项国际合作研究:1.兔ZPB DNA疫苗的研究;2.布氏田鼠ZP3 DNA疫苗的研究,用于防治内蒙古草原鼠害。现已完成了以上三个项目的DNA疫苗重组质粒的构建及体外和体内的动物免疫实验。实验表明:构建的DNA疫苗能高效表达抗原蛋白,并能诱发动物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本研究组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DNA疫苗技术,具备从事DNA疫苗研究开发和应用(人和动物的疾病防治、人类的生育控制)的各项条件。该项目负责人彭景博士提出开发策略,计划分三步:1.防治家禽重大疾病的DNA免疫疫苗的研究(鸡瘟新城疫和家畜口蹄疫等);2.控制人类生育的DNA疫苗(包括hCG DNA疫苗和ZP3 DNA疫苗); 3.人乙型肝炎、流感、癌症等人类重大疾病的DNA疫苗。 现希望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开发计划。联系人:陈云,杨颖。联系地址:北京中关村路19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30#信箱,邮编:100080,联系电话:010-62571277。  相似文献   

13.
研究GM-CSF在DV、HCV等几种黄病毒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作为黄病毒DNA疫苗佐剂的可能性。构建各种真核表达质粒,抽提质粒DNA,分组免疫小鼠,通过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血清抗体的动态水平。DV1及DV2prM/E核酸疫苗与GM-CSF质粒共接种的佐剂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低于无佐剂的疫苗组,即GM-CSF显示了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其中以DV1prM/E核酸疫苗更为显著;而在HCVC及E1蛋白核酸疫苗中,GM-CSF则具有一定免疫增强作用。GM-CSF作为疫苗佐剂,其作用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因抗原的不同可能会呈现免疫提升或免疫抑制,因此选择其作为核酸疫苗佐剂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14.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一类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具有严格种属特异性的病毒,属β疱疹病毒亚科.Zsofia Gyulai等[1]对HCMV感染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体内抗病毒体液免疫反应主要针对gB;而细胞免疫反应主要针对pp65、pp150.根据HCMV感染的特点和机制,以上述几种结构糖蛋白设计候选基因工程疫苗,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质粒载体DNA疫苗、病毒载体DNA疫苗、合成蛋白(肽)疫苗,另外还有Towne减毒活疫苗.在国外,有的疫苗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研究[2].本文现就HCMV疫苗的种类及优缺点、相关佐剂、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殷霄  王文  谭文杰  邓瑶  管洁  文波  陈红  阮力 《病毒学报》2011,27(1):44-49
为研发新型HCV DNA疫苗并探讨优化其免疫原性的策略,我们分析靶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分子对HCV 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我们基于抗小鼠DC细胞表面分子DEC205/CD205的单克隆抗体DEC205的单链分子,构建可单独表达DEC205单链抗体或者与HCV非结构蛋白NS3融合表达的DNA表达质粒,并构建单独表达HCV非结构蛋白NS3的DNA表达质粒;经瞬时转染法鉴定HCV NS3及其与DEC205单链抗体融合蛋白的表达;随后采用注射结合电转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并研究各疫苗的体液(NS3特异性IgG抗体)与细胞免疫(IFN-γELISPOT)效果。结果表明:DEC205单链抗体基因与HCV NS3编码基因的融合可显著增强NS3特异的免疫应答;采用皮内注射加卡钳电极电转的方式可以产生最强的NS3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免疫反应。因此,通过DEC205单链抗体与HCV DNA疫苗靶抗原融合可明显增强免疫应答效果。该策略为HCV及其他类似病原的新型DNA疫苗研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能提供交叉保护的疫苗,本研究在证实A型、B型流感病毒HA1 DNA能够提供抗流感病毒保护的基础上,将编码A型和B型流感病毒HA1的基因构建在同一质粒中,制备成嵌合DNA疫苗.将该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并以致死量同种流感病毒A/PR/8/34或B/Ibaraki/2/85攻击,通过测定小鼠的血清抗HA抗体和保护效果(包括存活率、肺部病毒量和体重丢失率)来评价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A、B型流感病毒HAl嵌合DNA疫苗能保护小鼠抵抗两种致死量流感病毒的攻击,具有提供交叉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结核Ag85A-CD226 DNA疫苗经灌胃方式接种小鼠后在脾淋巴细胞与肠道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构建的pcDNA3.1-Ag85A-CD226、pcDNA3.1-Ag85A和pcDNA3.1-CD226真核表达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大肠杆菌,扩增并提取纯化质粒,用脂质体包裹制成DNA疫苗。经灌胃方式将制备的DNA疫苗接种C57BL/6小鼠,设置Ag85A-CD226疫苗组、Ag85A疫苗组、CD226疫苗组、pcDNA3.1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g85A和CD226在肠道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的CD226表达。结果 CD226在Ag85A-CD226疫苗组脾脏CD4+T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均明显强于Ag85A疫苗组、CD226疫苗组、pcDNA3.1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226在Ag85A-CD226疫苗组脾脏CD8+T细胞的表达明显强于Ag85A疫苗组、pcDNA3.1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D226疫苗组相比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26在Ag85A-CD226疫苗组小肠派氏淋巴结表达明显强于Ag85A疫苗组、CD226疫苗组、pcDNA3.1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g85A只在Ag85A-CD226疫苗组和CD226疫苗组小肠固有层表达,且在Ag85A-CD226疫苗组的表达明显强于CD226疫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g85A-CD226 DNA疫苗接种后,CD226在脾淋巴细胞和肠道表达增强,Ag85A在肠道表达增强,CD226的表达增加会增强Ag85A在肠道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质粒稳定型山羊痘DNA疫苗,采用PCR与限制性酶切技术去除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的氨苄抗性bla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改良质粒pmcDNA3.1(+),然后插入山羊痘病毒P32基因,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mcDNA3.1-P32,通过TSS法将其转化至减毒沙门氏菌中,构建成功携带山羊痘DNA疫苗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SL7207(pmcDNA3.1-P32);体内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mcDNA3.1-P32在沙门氏菌中的稳定性显著高于pcDNA3.1-P32。这为下一步减毒沙门氏菌介导的山羊痘DNA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质粒纳米乳剂的制备与阴离子交换色谱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乳剂为载体包裹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DNA疫苗,制备获得了纳米乳剂DNA疫苗,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采用界面乳化法制备质粒纳米乳剂,用电子显微镜测定了其粒径及其分布,根据质粒的带电特性,利用强阴离子Q SepharoseTMXL色谱柱分离纳米乳剂和游离质粒,建立了强阴离子交换柱质粒纳米乳剂包封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乳剂DNA疫苗的平均粒径为(23±10)nm,包封率为80.5%。选择0.05mol/L的Tris-HCl为平衡液,流速为0.7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0nm,柱温30℃,进样量为2mL的实验条件,质粒的含量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3),加样回收率在95%以上,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纳米乳剂DNA疫苗包封率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0.
免疫共刺激分子OX40L对乙型肝炎核酸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强HBV DNA疫苗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将共刺激分子OX40L 作为HBV DNA疫苗的分子佐剂免疫小鼠,旨在探讨共刺激分子OX40L对HBV DNA疫苗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我们将HBV DNA疫苗(pcDS2)单独或联合共刺激分子质粒pOX40L免疫C57BL/6小鼠;分别在第0,2,4周进行免疫,在第6周检测抗-HBs IgG、IgG1和IgG2a,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体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作用(CTL)等免疫学指标.[结果]pceDS2联合pOX40L免疫组小鼠的抗-HBs水平显著提高,抗-HBs IgG亚类以IgG2a占优;免疫小鼠的T淋巴细胞体外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刺激后,联合免疫组刺激指数(SI)明显高于pcDS2组;联合免疫组CD4 + T淋巴细胞的IL-4和IFN-γ表达水平及CD8 + T淋巴细胞的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DNA疫苗免疫的各组小鼠,HBsAg特异性体内CTL高于对照组,其中联合免疫组小鼠的体内CTL杀伤作用最强.[结论]共刺激分子OX40L不仅能增强HBV DNA疫苗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还能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尤其增强体内CTL的杀伤活性,为HBV 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