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鸟氨酸-尿素循环(OUC)是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循环过程,但在贝类中尚缺乏相关研究。为此,以厚壳贻贝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荧光定量PCR研究了其外套膜和后闭壳肌组织中的鸟氨酸-尿素循环途径的主要代谢物和关键基因的含量及其表达量;进一步测试了在精氨酸注射条件下,各主要代谢物和关键基因的含量及表达量变化,以及13C标记尿素注射贻贝后,其贝壳中δ13C比值(13C/12C)变化。结果表明,厚壳贻贝外套膜和后闭壳肌均含有较高浓度的尿素;精氨酸注射导致其两种组织中尿素浓度显著上升(P<0.01),以及瓜氨酸浓度显著下降(P<0.01),但鸟氨酸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精氨酸注射显著上调了两种组织中的脲酶基因的表达量(P<0.01),但其他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在两种组织中存在差异,显示出鸟氨酸-尿素循环途径在其两种组织中具有复杂而不同的调控过程。13C标记尿素注射贻贝显著上调了贝壳中δ13C的比值(P <0.01),表明尿素分子可能参与了贻贝贝壳的生物矿化过程。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贻贝鸟氨酸-尿素途径与生物矿化之间的关联,以及探讨贻贝对海水酸化耐受性的内在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组先前研究证明NUAK1/ARK5参与乳腺癌、胶质瘤侵袭转移,但机制尚不清楚.本文证明,NUAK1通过影响F-actin聚合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应用小RNA干扰技术敲除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的NUAK1,用G418进行稳定筛选,并用Western印迹进行蛋白质表达检测,结果显示,成功敲除MDA-MB-231细胞中的NUAK1;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NUAK1在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NUAK1被干扰的SiNUAK1/MDA-231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应用免疫荧光法对细胞的F-actin进行荧光染色,半定量F-actin聚合分析结果显示,IGF-1在转染空载的细胞组(Scr/MDA-231)能诱导肌动蛋白短暂的聚合反应,而在敲除NUAK1的细胞组(SiNUAK1/MDA-231)肌动蛋白的聚合显著减少;用细胞因子IGF-1刺激乳腺癌细胞观察cofilin磷酸化,结果显示,在敲除NUAK1的细胞组(SiNUAK1/MDA-231),IGF-1诱导的cofilin的磷酸化明显受抑制.上述结果表明,NUAK1能通过促进F-actin的聚合从而影响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3.
刘菲  杨志平  赵弘  汪辉  贾瑞春 《生物磁学》2012,(28):5509-5512
目的:研究限制输血输液量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限制输血输液量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进行其它常规止血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相对无限制大量输血输液方法治疗,余治疗方法同治疗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24h、48h、72h内出血停止情况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24h、48h、72h内出血停止例数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限制输血输液量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止血率高,其作用明显优于相对无限制输血输液量对其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以1B/1R类K型不育系K3314A及其保持系3314B,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及其保持系732B,YS温敏雄性不育小麦A3017为材料,提取不同温度处理下各时期小穗的总RNA进行反转录,对AY914051和AY660990两个目标基因进行半定量PCR和电泳分析,测定其在小麦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以分析其与这几种不育系的育性相关关系,探讨这几种不育小麦败育的关键发育时期。结果表明,除AY914051基因在2种保持系3314B和732B中表达量变化不大之外,其它均有明显差异;2个目标基因与这几种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有关,但与育性相关程度不同,不育系两个目的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变化影响程度明显大于保持系。由实验结果推测,1B/1R类K型不育系、非1B/1R类K型不育系和YS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败育关键时期为单核期或单核期至二核期之间;温度差异可能会导致YS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相关基因表达时期错位,错位后的表达差异积累可能最终导致其败育。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强毒株的形态发生学与超微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研究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CH强毒株人工感染成年鸭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形态发生及各组织器官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后不同时间剖杀及发病后死亡鸭的肝、肠、脾、胸腺、法氏囊等组织器官中,均观察到典型的疱疹病毒粒子.病毒主要的靶细胞为淋巴细胞、网状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肠道上皮细胞、肠道平滑肌细胞和肝细胞等.DEV的核衣壳有空心型、致密核心型、双环型和内壁附有颗粒型四种形态,存在胞核和胞浆两种装配方式.病毒核衣壳可在核内获得皮层,通过核内膜获得囊膜成为成熟病毒;也可通过内外核膜进入胞浆,在其中获得皮层,然后在各种质膜上获得囊膜,最后成熟病毒释放到细胞外.伴随着病毒的复制、装配和成熟,细胞中出现多种核内和胞浆包涵体、核内致密病毒核酸颗粒、微管和中空短管以及胞浆内膜包裹的电子致密小体、双层管等病毒相关结构.超微研究表明,组织细胞有坏死和凋亡两种变化.坏死细胞肿胀甚至破裂,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脱落,有的细胞器甚至完全崩解,染色质或固缩或溶解.凋亡细胞则染色质聚集,胞浆凝聚深染,细胞膜上有大量空泡,并有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坏死与凋亡往往同时存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脾、胸腺、法氏囊以及小肠固有层中的淋巴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6.
刘菲  张大治  郑哲民 《昆虫知识》2007,44(2):201-204
以昆虫mtDNA的Cytb基因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用其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及DNA测序,共获得蜻蜓目束翅亚目色蟌科4属5种及1外群的Cytb基因部分序列(576bp),该片段中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21.6,31.4和15.4%,A+T平均含量为63%,明显高于G+C含量(37%)。密码子第3位点的A+T平均含量较高,为66.4%。碱基替换多发生在密码子的第3位点。以巨齿尾溪蟌Bayadera melanopteryx作为外群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绿色蟌属Mnais和单脉色蟌属Matrona是单系群,绿色蟌属是单脉色属、细色蟌属Vestalis及艳色蟌属Neurobasis的姐妹群,是较早分化出来的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7.
质粒纳米乳剂的制备与阴离子交换色谱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乳剂为载体包裹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DNA疫苗,制备获得了纳米乳剂DNA疫苗,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采用界面乳化法制备质粒纳米乳剂,用电子显微镜测定了其粒径及其分布,根据质粒的带电特性,利用强阴离子Q SepharoseTMXL色谱柱分离纳米乳剂和游离质粒,建立了强阴离子交换柱质粒纳米乳剂包封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乳剂DNA疫苗的平均粒径为(23±10)nm,包封率为80.5%。选择0.05mol/L的Tris-HCl为平衡液,流速为0.7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0nm,柱温30℃,进样量为2mL的实验条件,质粒的含量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3),加样回收率在95%以上,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纳米乳剂DNA疫苗包封率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种类小鼠卵透明带3(zp,)的免疫不育效果,并筛选高效且具有物种特异性的DNA抗生育疫苗,本研究选择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Lzp3)和昆明白小鼠卵透明带3(Mzp3)构建不同的DNA抗生育疫苗表达载体,pcDNA3-mzp3(pcD-M)、pcDNA3-1zp3(pcD-L)、pcDNA3-aat-comp-mzp3(pcD-ACM)和pcDNA3-aat-comp-lzp3(pcD-ACL)分别免疫NIH小白鼠。研究中用水动力转染技术取代传统的Hela细胞真核转染检测小鼠体内真核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四种质粒均能在小鼠肝脏中进行表达;ELISA图示表明重组质粒均能使小鼠激发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抗生育结果表明四种DNA疫苗均具有免疫不育的效果(P〈0.05),其中pcDNA3-aat-comp-mzp3(pcD-ACM)的免疫效果最好(P〈0.01);卵巢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pcD-M和pcD-L组卵巢结构与对照小鼠区别不大,而pcD-ACL和pcD-ACM组卵巢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结果初步说明草原兔尾鼠和昆明白小鼠卵透明带3对NIH小白鼠均有抗生育效果,但不具有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5月至10月间本院6300例输血患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检阳性者做进一步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总结各抗体出现频率。结果:半年来检测病例6300例,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0.14%,其中抗-D抗体2例,抗-DC抗体1例、抗-E抗体2例,抗-e抗体1例,抗-M抗体3例。还检测出自身抗体3例及高度冷凝集1例。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应作为输血前检查之常规,对保障临床用血、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和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2例NAFLD患者记作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GDF-15、FGF21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血清GDF-15、FGF21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关系。此外,将研究组患者按照是否并发MS分为MS组以及非MS组,比较MS组以及非MS组血清GDF-15、FGF21水平以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并发MS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GDF-15、FGF2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以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GDF-15、FGF21水平与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DF-15、FGF21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均和MS有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AST、ALT升高是NAFLD并发MS的保护因素,而体质量指数、GDF-15、FGF21、FPG、2hPG、SBP、DBP、TG升高均是NAFLD并发MS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GDF-15、FGF21与NAFLD患者肝纤维化以及MS均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NAFLD患者肝纤维化以及MS的辅助性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