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离筛选并鉴定产纤溶酶的菌株.[方法]采用血粉培养基富集,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筛选,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纤溶活性物质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确定菌株的种类.[结果]从自然界分离筛到一株产纤溶酶的菌株EF608,经鉴定该菌株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SDS-PAGE和纤维蛋白自显影表明该纤溶酶的分子量为37 kD,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5℃和7.5,EDTA能完全抑制其纤溶活性,而PMSF对其活性无抑制作用.菌株EF608发酵液不仅可以直接水解纤维蛋白,而且具有体外溶栓的作用,对血红细胞没有溶解作用.[结论]筛选到一株具有纤溶活性的粪肠球菌——EF608,为获取新型纤溶酶提供了一种的新的菌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MSCs)的分离培养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定向诱导为内皮样细胞(EL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ercoll(1.073g/ml)分离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LG-DMEM培养基贴壁纯化培养,倒置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法、流式细胞仪、MTT法、透射电镜(TEM)联合对rBMMSCs形态、表型、生长曲线、细胞周期以及超微结构进行鉴定;诱导后的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31、CD144(VE-cadherin)和CD34表达以及摄取Dil-ac-LDL、结合FITC-UEA-1的功能特点。结果:rBMMSCs呈长梭形,漩涡状排列。细胞生长曲线显示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符合干细胞的生长规律。透射电镜结果表明:rBMMSCs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结构,其中体积较小、核质比大、胞质内细胞器稀少者为处于未分化或分化较低状态的幼稚型rBMMSCs。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第4代细胞G0/G1期为95.67%,表明绝大部分细胞处于非增殖状态;诱导后的部分细胞形态可见类似ELCs改变,表达血管内皮细胞(ECs)特异性表面标志CD31、CD34和CD144,具有摄取Dil-ac-LDL以及结合FITC-UEA-1的功能特点。结论: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所培养的rBMMSCs在体外具有定向诱导分化为ELCs的潜能,可能成为血管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
褐藻硫酸多糖对老年人肠道歧杆菌促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褐藻硫酸多糖对老年人肠道中双歧杆菌促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岛地区健康老年人5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口服褐藻硫酸多糖每人每天2.5g(冷提取物SPC和热提取物SPH各1.25g),共口服5d,对照组不服用。试验组于口服前及口服后第1、2、3、5、8、14天无菌操作留取粪便,定量进行10倍系列稀释,采用滴注法接种于BS和EMB平板培养基上,分别于35℃厌氧和需氧培养48h,取出后分别计数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菌落数,对照组同步进行。结果在试验剂量下,褐藻硫酸多糖(SP)能有效地扶持、促进健康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试验组口服SP后第3天,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明显增多,竞争地抑制大肠杆菌,第5天双歧杆菌增至11.88±0.98,大肠杆菌降至6.61±1.01,B/E值增加到1.67±0.88,与口服前比,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1);结果还显示,试验组口服SP后第3、5天粪便中培养计数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及B/E值与口服后第8、14天(即停服SP的第3、9天)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褐藻硫酸多糖是一种有效的双歧因子。在试验剂量下,对受试者肠道中双歧杆菌有显著的增值作用,且有较好的定植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分离培养鉴定的方法.方法 Percoll(1.077 g/ml)分离液分离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bFGF),对其进行诱导培养,光镜观察EPCs形态,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CD3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CD144)、荆豆凝集素-1(FITC-UEA-1)的表达和摄取Dil荧光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结果 诱导培养7 d后,可见集落和铺路石样结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SCM)显示表型为CD31+VE-cadherin+双阳性细胞以及具有内皮细胞功能的Dil-ac-LDL和FITC-UEA-1双染色细胞.结论 采用Percoll(1.077 g/m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VEGF、bFGF诱导培养可以获得EPCs,说明该培养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蛇肽保健酒对小鼠急性疲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药物灌胃,连续灌胃30天后,分别检测游泳前后小鼠体重变化、一次性力竭游泳时间、游泳后血清尿素氮(BUN)和全血乳酸(LA)的含量。结果蛇肽保健酒对小鼠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小鼠运动时的乳酸生成。结论蛇肽保健酒能促进运动后小鼠血乳酸的清除,明显降低力竭运动后小鼠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有一定的抗急性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吗啡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用G蛋白信号转导激活因子3(AGS3)的抗体阻断AGS3作用,观察其对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从而探讨AGS3蛋白在吗啡成瘾中的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A;吗啡对神经元IA电流密度-电压曲线(I-V曲线)的影响;在全细胞构型下,观察三种不同浓度AGS3抗体对吗啡处理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IA的影响。结果:吗啡能引起大鼠皮质神经元IA增强;当膜电位+55mV时,10-3μg/L、10-2μg/L、10-1μg/L三种不同浓度的AGS3抗体作用于吗啡处理的神经元,10-3μg/L对电流密度的抑制没有显著差异;10-2μg/L、10-1μg/L的抗体能显著抑制吗啡引起的电流密度升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吗啡能引起神经元I的增强,AGS3蛋白在成瘾机体中参与了对I通道进行调节的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素对幼龄小鼠胸腺褪黑素受体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瑛  彭树勋 《生理学报》1996,48(5):477-481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幼龄小鼠胸腺褪黑素受体(MR),并以此为实验模型研究肾上腺素(E)对胸MR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理浓度的E即对胸MR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可逆转引抑制效应,CAMP对MR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E对MR的抑制是通过β受体而实现的。这些结果提示,E在生理情况下即对胸腺MR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压片进行染色体观察,是从事染色体研究和教学工作常用的方法.通常,当压片标本长期保存时,要用冰冻揭片或在酒精溶液中脱片,然后再经一系列浓度的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最后封片制成永久标本.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许多的缺点,它不但程序繁锁、浪费时间和药品,而且更主要的缺点是冰冻揭片或酒精脱片常造成染色体的丢失和细胞的破坏,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褐灌硫酸多糖(冷提取物SPC和热提取物SPH)对青春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性外促增殖效果。方法 选用BS培养基,采取度管法。结果 在实验深度下。SPC和SPH对两种双歧杆菌增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活菌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01),且呈量效关系。SPH促菌增殖效果优于SPC,当浓度为0.5%和1.0%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0.
野外训练坦克兵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坦克兵野外训练的极端环境条件对坦克乘员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活菌定量培养计数法,动态观察32例参训坦克乘员粪便中肠菌群的变化规律。结果:参训后与参训前及对照组比较,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的数量均非常显著性降低(P<0.001);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均非常显著性升高(P<0.001);B/E值非常显著性降低(P<0.001);梭杆菌数量非常显著性升高(P<0.001);组间各厌氧菌种植出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检验,P>0.05)。结论:坦克兵野外训练的极端环境条件对参训坦克乘员肠道菌群的生长、繁殖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可打破肠道微生态平衡,但其肠道内厌氧菌群中各菌种的定植确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